第二百八十六章 已握九州,基业初定

2024-08-27 作者: 老告
第二百八十六章已握九州,基业初定【求订阅】    “来人,速去探曹军动向。”
  
      韩遂叫来一名亲军,吩咐道。
  
      他所在位置,远近是连绵起伏的黄沙。
  
      西域三十六国,在汉武帝时期,收归汉土。
  
      到了东汉,国力衰弱,对西域的统治有所减弱。
  
      但西域仍属于汉朝的版图。
  
      东汉时期,多次撤消和重设西域都护府,后期直接降格为西域长史府,辖制能力直线下降。
  
      其控制的西域疆域,多次缩减。
  
      西域诸国有了凉州的动荡阻隔,多数已不奉汉诏,独立行事。
  
      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也因此变得断断续续,闭塞不畅。
  
      一个半月之前,曹操来信劝降韩遂时,韩遂自觉汉土动荡,仍有变数,拒不投降。
  
      袁尚此前人在并州,也曾尝试遣使来和韩遂、马腾联系。
  
      马腾没搭理袁尚,选择投降曹操。
  
      韩遂却在入冬前就接到消息,知道袁尚去了鲜卑。
  
      开春后,鲜卑会起兵南下攻汉。
  
      要知道当时汉和鲜卑的形势,是东汉的国力,日益衰落。
  
      而鲜卑出了雄主檀石槐,数十年来,对汉态度强硬,多次劫掠,屡战屡胜。
  
      韩遂得知东鲜卑兵马南下,猜测曹操必会全力应对。
  
      对上鲜卑精锐,曹军绝占不到便宜。
  
      韩遂决定不降后,接到马腾投曹的消息,还曾讥笑过马腾:“无胆之辈,短视之徒。”
  
      曹操的信,韩遂第一次看后不以为然。
  
      “曹孟德打了几年仗,自觉强盛,敢在应对鲜卑的时候,分兵来攻我,必致败亡。”
  
      韩遂此前数次撤退,其实是战术性后退。
  
      他在等待曹军被鲜卑击溃,在北线失利的消息。
  
      到时他的机会就来了。
  
      然而,鲜卑和曹军,开战不到两月,韩遂刚接到的消息,是鲜卑大败。
  
      五万兵马,只逃回去数千人。
  
      韩遂一时有些不敢相信。
  
      他所在的河西走廊以西,往北就是羌胡等游牧民族的栖居地。
  
      东鲜卑战败的消息,正像风暴一样,席卷整个草原。
  
      从东往西,传遍了草原上以百计的部族。
  
      六月末的草原上,东鲜卑战败,已是知者甚众。
  
      韩遂麾下有部分羌胡部族的骑兵,也都陆续获知东鲜卑战败。
  
      何况曹军主动昭告天下。
  
      到了六月末,消息进一步传开,各地民意沸腾。
  
      外战大胜,已数十年没有过。
  
      当韩遂确定了鲜卑战败后,再看曹操给他的信,就感觉非常惊悚。
  
      曹操在信里,不仅预见了鲜卑的败亡。
  
      还阐述了鲜卑用兵的意图,第一步是想切割抢走辽西郡。
  
      他们行军作战,分散扰袭,目的是引曹军从右北平郡出来。这些过程,曹操写在信里时,还没发生,和韩遂眼下收到的战况消息,逐一对应。
  
      曹操在信里,对敌我形势的判断,分毫不差。
  
      “怎么可能……东鲜卑也败了,还不足两个月。”
  
      韩遂心情沉重,从沙丘上下来,回到中军大帐的当晚,亲军来报:
  
      “东线消息,曹军调动,往西逼来。”
  
      韩遂后撤到这里,原计划是想布下陷阱,诱曹军钻进来。
  
      他常年盘踞凉州,在羌氐等部落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他拉拢羌氐等部族,许下重诺。
  
      后撤到这里,如果曹军再追,他打算联合羌氐部族,打一场阻击战,进行反扑。
  
      但此刻,鲜卑落败的消息传来,羌氐等族对于迎战曹军,皆生出惧意。
  
      韩遂想起曹操那封信,也有些不敢接战,怕坠入曹操的算计。
  
      他放弃了既定计划,往西继续后撤。
  
      同时,夏侯渊正奉命带兵和马腾部联合,一南一北,兵分两路,阻击韩遂。
  
      临近天明,夏侯渊,马腾从南北两个方向,联袂阻截韩遂后撤的队伍。
  
      双方激战半晚,韩遂败逃。
  
      次日清晨,消息传到曹操耳中。
  
      “韩遂部被我军阻击,伤亡四千余,韩遂本人亦负伤,统残部,继续往西逃窜。”
  
      来送消息的是军师祭酒郭嘉。
  
      曹操之前的重心,放在和鲜卑的战事上。
  
      凉州的战略计划,则是荀攸和郭嘉,联袂制定的。
  
      眼下即将击溃韩遂,掌控凉州,郭嘉满心喜悦。
  
      他上前递出一份简卷给曹操。
  
      曹操接过翻看,是掌凉州后,继续西进,如何连横合纵,控制西域各方,重设西域长史府的十六条方策。
  
      曹操欣然道:“奉孝处处想在人前,深得我心。”
  
      “韩遂不出旬月,必溃。今夏,魏王将完成北方一统,实为普天同庆之事!”
  
      贾诩也在屋里,与郭嘉一起执礼。
  
      曹操亦很高兴,晚上回到内宅,与妻妾们说起来,全家都洋溢着喜悠悠的气氛。
  
      曹操遂开始为铜雀台选址,定在邺城西南方向,召集匠人,劳工,开始了前期工程。
  
      各地形势趋稳,只西线在用兵。
  
      但已算不上大战。
  
      盛夏时节,曹操做好一应安排,便离开邺城,送妻妾们过了黄河,去大野泽避暑。
  
      他则来到南岸,视察濒临竣工的数条水渠,并检查农事。
  
      今年少雨,到了七月份,兖州,豫州,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蝗灾。
  
      蝗灾肆虐时,噼里啪啦的打在人身上,如同暴雨般,确是非常骇人。
  
      蝗灾过处,会将田地里的作物,席卷一空,只留下光秃秃的草梗。
  
      灾荒年,就是蝗虫在和人挣命。
  
      不过今年的蝗灾,却是出现了一桩异事。
  
      曹操带领亲军,当时正站在一处山岗上,观望下方的田地。
  
      身畔跟着蔡邕,郑玄等三五人。
  
      下方良田的地垄边上,挖了不少沟渠。
  
      有人穿着皮袍,遮住头面在沟渠边,来回走动。
  
      蝗虫有向人性,稍稍靠近,便去冲击田垄边走动的人群。
  
      从上方往下看,乌泱泱的蝗虫,大量跳进沟渠。
  
      旁边的人迅速回填土石,将蝗虫掩埋其下。
  
      就在形势混乱,蝗虫漫山遍野的冲击时,山野间忽然传来一阵曲乐的声音。
  
      乐声不知从何而起,却响彻数里,显是以内息催发弹奏的声音。
  
      曲乐初起清越,继而高亢,如溪水汇流,变成江河奔腾。
  
      突然,曲乐再变,轻灵悦耳,犹如千百鸟雀齐声欢唱。
  
      让人惊讶的情景,随之而来。
  
      乐声传开,四面八方都有鸟雀飞来,去啄食蝗虫。
  
      初起鸟雀还少,并不明显。
  
      但随着时间延长,鸟雀越来越多。
  
      众人目瞪口呆。
  
      曲乐声能引动鸟雀聚集,闻所未闻!
  
      那曲乐不断拔高,逐渐透出一丝杀意。
  
      漫天的鸟雀,像是得到命令,如军队般起落,飞扑蝗虫。
  
      蔡邕是琴道大家,听了一会,惊叹道:
  
      “此为失传的上古曲乐,传为黄帝座下乐师所创的朝凤引。
  
      流传至今,只剩残篇。
  
      谁人奏得此曲如此完整,好像还做了改良,引百鸟来争食蝗虫。”
  
      “奏乐者对曲乐理解之深,运用之妙,已至化境。”
  
      这时,曲调又变,波澜壮阔,若海潮漫涨,又如天地雷音,低沉轰鸣。
  
      曹操也觉得惊奇:“这是什么乐器,音色这般低沉?”
  
      蔡邕侧耳倾听:“草原上的战号,木琴之音,可如此雄浑。
  
      但我听来不像乐器所奏,似乎是传说中的击空之法,手拨五音,以手击空,形成空震的轰鸣。
  
      奇哉,若这些曲子的变化,出自一人。此人曲乐天赋之好,实为大才。”
  
      典韦道:“魏王,我可循声去把人找出来?”
  
      “不用找,我知道是谁。”曹操瞅了眼不远处的郑玄。
  
      这时,被曲乐招来的百鸟齐鸣。
  
      鸟鸣与曲乐相合,虚空中像是有音浪所化的暗流荡开。
  
      不少蝗虫被声音震杀般,纷纷死去。
  
      蝗灾持续数日,那曲乐也连日在山野间,多次响起。
  
      到七月中旬,蝗灾消弭。
  
      得益于数年的治理严防,一直没有松懈,蝗灾虽然看似规模很大,但实则周期比预料的要短的多,并未形成大灾。
  
      只是秋粮,预计增收可能会减少。
  
      曹操在七月下旬,来到大野泽。
  
      而在当晚,连日仓惶西逃的韩遂,在西域的中军大营里惊醒。
  
      “快,曹军今晚会来袭营,我们拔营撤走。”
  
      韩遂已成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打算后撤。
  
      但他的判断是对的。
  
      黄忠在这天晚上,发动了总攻。
  
      半夜,皎月如水。
  
      韩遂统兵西逃的过程中,蓦然勒马停定。
  
      他所在区域周边,马蹄声四起。
  
      曹军正掩杀上来。
  
      无路可逃的韩遂,在马上坐了良久,眼见夜色中曹军前方,出现了体格雄壮的黄忠。
  
      还有夏侯兄弟,马腾,各自统兵,分从四个方向杀来。
  
      韩遂满脸颓然,下马受缚,宣告投降,被曹军生擒。
  
      消息立即传到曹操这里。
  
      曹操闻讯,深夜起身,点亮了灯盏。
  
      洛阳至今,还差两月便是整六年。
  
      曹军带甲五十万众,声威煊赫,迫使韩遂最后不敢再战。
  
      这意味着北方九州,尽入曹操之手,已成为既定的事实。
  
      此时的刘备,刚在荆州以南,站稳脚跟,仍暗藏雄心。
  
      孙氏依然在积极攻略各方,初露掌握江东的气象。
  
      诸葛亮才十六岁。
  
      而曹操,手握九州,已立旷世之功,基业初定。
  
      Ps:求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