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孔家的宝藏

2024-09-27 作者: 老告
第三百四十八章孔家的宝藏【求订阅】    贾诩递出一枚竹简给曹操看。
  
      曹操看后,竹简又被贾主任收回去,神神秘秘。
  
      “到孔府后宅看看。”
  
      一刻钟后,曹操来到孔府内院,有‘书山学海’之称的静阁。
  
      这里的简书,放满了数层木楼。
  
      甫一进来,真就像是走进了一座书卷垒砌的小山中。
  
      “把这些书都带回去。用于太学,传于学子,教化四方。”
  
      曹操往阁楼上走。
  
      他进来后,便感觉这书阁顶层,气运厚重的惊人。
  
      当他登上阁楼,词条也给出推送:
  
      【此楼藏书破万卷,文字成典,共有十二位先贤手书在列。包括荀子,孟子,孔子,曾子,颜子,子思等众贤手卷】
  
      这阁楼,无异于儒家的一座宝库。
  
      其中的曾子,颜子,都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中人,孔子的高徒。
  
      颜子就是颜回,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首。
  
      两人都是鲁城人。
  
      还有子思,是孔子嫡孙。
  
      这一座阁楼,如同一部儒家的发展全史。
  
      怪不得都说孔府是儒家圣地。
  
      历代儒家圣人,半圣的手卷,这里几乎集齐了。
  
      曹操来到一列书架前,发现几部古卷,流转着浓重的紫晕。
  
      他拿起来一看,是荀子手书。
  
      放下拿起另一部,是孟子手书。
  
      再看,还有孔子整理修订六经过程中的心得,一些散碎的记录,卷本。
  
      曹操心绪起伏。
  
      他酷爱读书,这里的圣贤手卷,对他简直是无价之宝。
  
      还有其他流派的书,包括十二卷完整的公输子手卷。
  
      公输子就是鲁班,姓姬,是土木,匠作一脉的鼻祖,同是鲁城人。
  
      他和墨子还是好友,两人合作,做出过不少东西。
  
      “魏王,这里有失传的乐谱,是伯牙,还有师旷,两位东周大贤所留。”
  
      姚静跟随在侧,神色悸动。
  
      师旷,伯牙,是曲乐一脉的先圣。
  
      师旷被称为乐圣。
  
      《阳春》《白雪》《玄默》等皆为他所创。
  
      伯牙则被誉为琴仙。
  
      后世闻名的高山流水,水仙操,便是他留下的传世佳作。
  
      孔子以礼乐传世,孔府有两人的孤本,毫不奇怪。
  
      【此卷内藏玄机,有匠作一脉的传世之物】
  
      当曹操拿起鲁班书,翻看其内容,词条再次给出了提示。
  
      曹操在词条提示下,很快有了发现。
  
      鲁班书共十二卷,竹简材质,得气运滋养,存世不损。
  
      在其尾卷内,需要来回拨动启卷的小卡扣,如同一个精巧的机关。
  
      曹操最终从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竹简背面,找到了隐藏的存物空格,如同墨工袋,抽出一个七八寸长的青铜简片。
  
      其上有特殊的刻度。
  
      曹操看了半晌,心里忽然一动:
  
      “这难道是鲁班尺,世间的第一把尺子。”
  
      据说鲁班尺能辨方位,丈量虚空,成尺之时,勾动天和。
  
      鲁班借助这柄尺子,丈量出天地的虚数,从此消失。
  
      很多相关记载,都提到过这件事,在匠作一门传的玄之又玄。
  
      如果是真的,鲁班就是以匠作手艺,洞察天地之秘的唯一大宗师。
  
      据说他当年和墨子同时做出了两只木鸢。
  
      他做的那只,比墨子做的飞行时间还要长,三天三夜不落。
  
      还有一只母鸟,将那只难辨真伪的木鸢,引回了自己的巢穴当中,过了一夜。
  
      嗯……是个爱骗婚的木鸢。
  
      曹操把玩手里的鲁班尺,这是意外之喜。
  
      要不说很多掌权者,都爱抄家呢。
  
      这一座孔府,无异于藏宝地,比一座君王墓的收获,都大的多。
  
      曹操吩咐把这些东西搬回邺城,拿了鲁班尺,转身往外走。
  
      姚静紧紧的抱着两卷乐简不撒手,走时还在眼巴巴的打量,看有没有其他乐理方面的孤本。
  
      天色已经暗下来。
  
      孔府外,群情汹涌。
  
      “就算是魏王,也不能恃强凌弱,冲撞孔家。若无儒家一脉,天下亦非此刻的天下。”
  
      “孔圣有教化之功,功在千秋。”
  
      “破圣人门楣,何其不尊,伤民望,伤天和,天理不容。”
  
      “古今都没有抄没圣人之家的先例,此举不祥。”
  
      孔府刚才的动静,圣人器物出世掀起的动荡。
  
      还有随后的惨叫。
  
      这些变故,让聚在府外的民众,以千计的儒家学子,神色愤慨。
  
      郑玄和亲军,押着众多士族出来,阐述原委。
  
      孔氏和李氏,是外邦盗掘汉土气运的帮凶,参与刺杀魏王。
  
      “不可能,孔氏礼教传家,恪守祖训,怎么可能做出刺杀魏王之事。”
  
      “说他们被外族利用,更是无稽之谈。”
  
      “孔氏家中,人人读书启智,什么人能蒙骗孔氏。”
  
      “我绝不相信孔氏会做这些事。”
  
      府外的百姓,学子,在夜色降临后,仍不断汇聚。
  
      然而当更多的士族出来,指正孔氏,李氏。
  
      尤其是外邦的传经人,也被拉出来,斩首示众。孔府外的人群,慢慢安静下来。
  
      传经人,无疑是实证。
  
      当曹操从孔府出来,人群出现了轻微的哗然。
  
      因为曹操祭出了书刀和圣人手卷。
  
      这两件东西,是孔子所留。
  
      但凡前来祭祀孔圣人的学子,几乎都瞻仰远观过这两件东西,知道其放在孔府祠堂,视为圣物。
  
      这两件东西,为曹操所用,绽放圣人气运。
  
      圣物背离了孔家?
  
      一时孔府外鸦雀无声,有些人脸上的血色,慢慢褪尽。
  
      “以后,无圣人传家,诸位当自守。”
  
      曹操的声音,从车驾里传出,低沉威严。
  
      “孔府诸物,一并移入太学,求学心坚者,可来太学求读。”
  
      车驾在亲军护持下,缓缓驶离。
  
      孔府的东西,被搬走后,将被封门。
  
      在孔府外观望的人群里,有一个身影,穿儒服长衫,年纪二十八七岁。
  
      曹操走后,这个人随着人群散开,回到城内的一处宅邸,与另一个中年人碰面。
  
      “众生为相,你这门小乘神通修行的不错,变化成东土神州的人,看不出任何异常。”
  
      两人都是外邦来的传经人。
  
      他们来中土数年,说的也是汉语。
  
      “怎么样了?”
  
      “魏王大肆屠戮李氏,孔氏之人。
  
      虽然明面上会对士族形成威慑,但背地里必是人人自危。他的酷厉,只会让士族聚众,暗地里反他。我们的谋划很顺利。”
  
      年轻人说:“居间利用,当有不少机会。”
  
      年长的道:
  
      “那魏王或许就是想用杀戮的手段,逼一些士族自危,主动暴露出来。
  
      他对士族,地方豪强的态度,一直都是压制,铲除,从不手软。”
  
      “他和中土的其他诸侯不同。
  
      其麾下兵马,最初是收降流民成军,只听他一人命令,很难借助士族的动荡,对他形成威胁。”
  
      年轻的不以为然:“但这次杀孔氏,毕竟是不同的,孔氏的影响很大。
  
      不论魏王如何站得住道理,亲孔氏一脉的人,必定视其为仇,与他敌对。
  
      这正是上尊希望看到的。”
  
      “你明日出城,将消息传回去,看上尊怎么说。”
  
      两人在宅内密议。
  
      而他们所在宅邸外,王越带着两个曹营好手,还有两个道士,正站在阴影里。
  
      曹操遭遇刺杀那晚,曾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再次出现,半夜醒来。
  
      当时暗中有人出去探查,找寻让曹操生出感觉的力量来源。
  
      跟上去的就是王越。
  
      后来探查清楚,那力量是传经人故意露出气息,引着曹操去对付李氏,孔氏。
  
      他们想从中寻找挑唆动荡的机会。
  
      眼下的曹营,也在等一个机会。
  
      等待外邦这些传经人聚集,等待那个在中土活跃数年,传经人假冒的史子眇出现,将他们连根拔起的机会。
  
      曹操的车驾,离开鲁地,转而南下,去看了看南线的水军操训。
  
      同步传来的,还有周瑜统江东军,攻克江夏郡,刘琦被杀的消息。
  
      周瑜遂扩张兵力,开始往南推进。
  
      江东军和刘备掌握的长沙郡,已出现了直接的对峙。
  
      关羽在刘备去益州后,负责守荆州长沙郡。
  
      以他的性格,对江东是寸步不让,和周瑜已有过数次摩擦。
  
      曹操一直觉得,不管是这方世界,还是在历史上,让关羽守荆州,都不合适。
  
      他太骄傲了,不会求全。
  
      在曹营的强大压力下,蜀地应该更早和江东,寻求联合。
  
      而关羽忠义当前,责任心强。
  
      他守荆州,只会和江东相互消耗。
  
      刘备要是不信任其他将领,自己守荆州,带关羽为用,都比关羽独守要强。
  
      不过也是因为将寡,刘备的选择其实不多。
  
      当然,这对现在的曹营,是有利的。
  
      刘备在益州,同样加快了脚步。
  
      曹操最新收到的消息,是刘备快要和刘璋摊牌了。
  
      刘备入益州,在巴郡以北屯兵后,没按刘璋的意思,帮他对付汉中。
  
      刘备站稳了巴郡以北的区域,先出兵扫击其以西的外族,为的是排除动荡隐患,继续壮大自己。
  
      他已经在有意识的扩张,掌控益州各方。
  
      刘备的性子,本来不会这么急于展开动作。
  
      但他没别的办法。
  
      曹军在汉中,在荆州以北,动作频频,不断做出兵马调动,攻益州的态势。
  
      刘备有种火烧眉毛的急切感。所以既不敢耽搁,也不敢犹豫。
  
      曹操从南线北返,回到冀州时,已是十月末。
  
      李氏,祢家等围绕孔氏的士族,被连根拔起的消息,也在此时传到了益州。
  
      孔融接到消息后,瘫坐在地,大哭道:
  
      “曹操,毒如野兽蛇蝎,我孔氏世代传续,圣人之家,他也敢冒大不讳,除我孔氏。说我孔氏与外邦勾连,实为构陷之言,诬我满门清白,啊——”
  
      孔融坐地泣血,哀嚎到昏厥。
  
      皇帝刘协来到他身后,也跟着哭起来。
  
      俩人都有满腹委屈,越想越心酸。
  
      曹操敢杀到孔氏去,是孔融没想到的。
  
      往昔,他在官渡之战前,曾唱衰兖州,散布谣言,动摇军心,那是杀头的罪。
  
      之后他又暗中让刘备借道青州北海,从海路去了徐州,帮袁绍运送兵马,这是资敌。
  
      还有后续几件事,样样都是杀头的罪。
  
      孔融敢做,与他出身孔氏有很大关系。
  
      孔氏是天下读书人的旗帜,王朝变更,孔氏亦能屹立不倒。
  
      谁敢碰孔氏,便是万夫所指。
  
      但曹操毅然除掉了孔氏……孔融心疼到呼吸困难,数次哭醒后又再次昏厥。
  
      ……
  
      十月末的邺城。
  
      曹操收到一个莫大的好消息。与此同时,令晋等人也带着秦弩的制作方法回来了。
  
      Ps:求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