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神迹!

2024-10-18 作者: 老告
第三百八十九章神迹!【求订阅】    消息是道尊送来的,通过图腾真龙。
  
      当日道尊离开邺城,往西疾行,很快便对追上来的图腾真龙有所感应。
  
      两者一路赶到昆仑山。
  
      从道尊离开,至今不过十余日。
  
      他比马跑的都快,近乎御气飞行。
  
      道尊凭借那颗佛舍利,对佛教徒在昆仑山的什么区域活动,隐然有些感应。
  
      他给曹操传递消息时,刚找到佛教徒。
  
      ……
  
      阿济摩在印地,是一个可以继承的尊号。
  
      每一代阿济摩,在佛教徒中皆地位尊崇。
  
      在佛家内部,阿济摩是纯粹,坚定的代表。
  
      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佛陀,探究‘神’留在世间的痕迹。
  
      佛家在昆仑山活动,寻觅某处‘神迹’,已延续了数代,长达近两个世纪。
  
      其实神的遗迹早就找到了。
  
      但进不去。
  
      他们用尽手段,也没能有所收获。
  
      这一代的阿济摩,遂不远千里,亲自来到昆仑。
  
      他还带来了佛家的小乘圣典,阿难阿含经。
  
      当代阿济摩,才四十七岁。
  
      四十出头能继承阿济摩之位的,从佛陀释迦诞生,至今七百年的时间,他排在第三位。
  
      此时,他正瞩目着面前的神迹。
  
      那是一面冰雪覆盖下的山壁。
  
      整面山壁,居然是一扇高耸巍峨的石门。
  
      每次看这扇石门,阿济摩都坚信这里是和佛陀一样的存在留下的神迹,绝非人力能完成。
  
      整扇门,亘古矗立,仿佛阻隔着仙凡的屏障。
  
      佛家虽然发现了这扇门,却无法打开。
  
      他们无奈下,用最原始的办法,在山体侧翼,穷数十年之功,凿出一条洞道,才得以进入山腹。
  
      或许是因为进入的方式不对,佛家在这处山腹中,损失惨重。
  
      不过这次阿济摩带来了小乘圣典。
  
      他身形瘦高,一身长袍,赤足踩在昆仑山阴暗的山涧内,却半点不觉得寒冷。
  
      他体内流转着一股温暖的力量,全身发出淡淡的光晕,仿佛琉璃金身。
  
      他瞩目前方的神迹之门,已超过半个时辰。
  
      其身畔还有两个教众,神色恭敬:
  
      “尊敬的阿济摩,我们该进去了,其他徒众都在等着,等着您去亲手完成我们数百年来的夙愿。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损失太重了。
  
      在外传播教义的徒众,也被东方之国崛起的力量所屠杀。”
  
      “那支东方国家的人,像婆罗门一样血腥。
  
      我们需要这门后的神物,来帮助我们。”
  
      阿济摩声音缓沉:
  
      “秘卷上说,当年那位东方皇帝(武帝)派出的队伍,不仅找到了这里,他的人还在这里,有所收获,带了‘神物’回东方去。
  
      他们是怎么进去的?”
  
      一旁的佛众说:
  
      “这扇门可能需要某件固定的器物,或对应的方式才能打开,更安全的进入。”
  
      阿济摩阖目沉吟:“好,我们进去看看。”
  
      他话罢往前迈了一步。
  
      就在这时,虚空中探出一只手。
  
      这只手,迅若惊雷,覆盖天地,没给阿济摩任何躲闪的余地和反应的时间。
  
      一掌翻落,扼杀一切生机。
  
      阿济摩刚生出念诵佛陀之名,加持自身,抵御这一掌的念头,已来不及了。
  
      那一掌,落在其额头。
  
      噗!
  
      阿济摩体外流转的金光,被一掌震碎。
  
      他体内生机也被一掌泯灭,扣杀。
  
      身边的两个教众,同样被一股力量侵入,双双倒地。
  
      曹操的图腾真龙收缩体型至丈许长,在不远处显化,看向出手后,露出踪迹的道尊。
  
      这印地僧众死的也太潦草了。
  
      道尊的力量,完全是碾压的层次。
  
      别说阿济摩没准备好,曹操都没准备好。
  
      还以为会有一场热闹可瞧。
  
      毕竟那阿济摩之前全身发光,光着脚丫子站在雪里,看着就挺厉害。
  
      要知道这里海拔之高,常年白雪皑皑,渺无人烟,温度很低。
  
      光着脚丫子站在这,明显是狠人。
  
      想不到道尊出手,没任何较量的过程。
  
      一巴掌把人给抽死了。
  
      曹操借助图腾真龙,往阿济摩之前注视的方向看去,心头一震。
  
      高达百丈的巨门……和他在4号大墓看见的仙台之门,几乎一样。
  
      道尊抬头看去,同样愣在那。
  
      这世上还有第二扇仙台之门?!
  
      “我要进去看看。”
  
      道尊的双目,迸发出惊人的光芒。
  
      “这门后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昆仑墟。”
  
      ————
  
      “昆仑墟?连正史好像也提过,说武帝晚年见过西王母,而西王母就在昆仑。”
  
      曹操收回念头,人在书房。
  
      他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主意,准备推动道尊来实施。
  
      道尊的修行,加上曹魏的资源支持,以后就专门处理超越常规层间的事。
  
      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次日。
  
      曹操带亲军出邺城,携家眷西行。
  
      随行的还有寅。
  
      曹操外出,并不只是为了去打仗。
  
      他性格好动,愿亲力亲为。
  
      史上的曹老板也是亲征参与了近乎所有大型战争,地盘都是自己打下来的。
  
      他离开邺城后,沿路勘察农业,水利,道路等情况。
  
      七月初的田间地头,常能看见给植被浇水的百姓,庄稼茁壮。
  
      还有不少地方,人员奔走,在忙着垒砌一栋栋建筑。
  
      曹魏当下逐渐有了余粮,就要增加仓储建设,来储备粮食,加强曹魏抵抗灾荒的能力。
  
      早几年,天下混乱时,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各地仓储。
  
      官仓大多被破坏殆尽。
  
      戏志才普查各地粮备后,提议重建仓储。
  
      眼下他正在全力抓仓储,粮备相关的事。
  
      所以这次他没随行。
  
      曹操让妻妾们先走,自己在各地查看情况。
  
      家眷接近河西时,他还在司隶州。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关爆发了第一场大魏和中鲜卑的正面战争!
  
      夏季本来是草原上水草丰盈,牧马放羊的时间。
  
      所以夏季很少有北部游牧部族南下兴兵。
  
      他们常在秋季劫掠,而后回草原过冬。
  
      但这种情况在带领鲜卑统一草原的檀石槐时期,发生过变化。
  
      檀石槐反其道而行,出人意料的在盛夏时节,南下兴兵,对东汉进行过劫掠。
  
      檀石槐为什么能打破常规,在盛夏出兵。
  
      因为他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术。
  
      他把出战部落的留守人员,全都集中起来,统一放牧。
  
      女子,孩童,老人,在后方放牧,收割牧草,然后统一分配。
  
      这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且合理分派劳动力,不会错过盛夏的牧收,造成自己的损失,又能抽调青壮年,去对外形成奇兵。
  
      这次的鲜卑人侵汉,也用了类似的战术。
  
      他们有效的分派资源,兵马南下。
  
      其大军坐镇中鲜卑,派出一支两万余的轻骑,率先对汉土东北方向,右北平郡和辽西郡,发起攻势。
  
      他们选择的时机,路线,皆是精心算计。
  
      从右北平郡以东的白檀,斜向沿着濡水,冲击大魏防线。
  
      这个区域的防线相对薄弱,不但没有长城护持,且因为地形关系,不利于大面积驻军。
  
      当年乌桓骑兵,也是在这里,利用地形,试图阻挡大魏的兵马。
  
      鲜卑来袭,驻守在这一区域的张绣,毅然出击,与中鲜卑骑兵发生交锋。
  
      但鲜卑事先就料到曹军会从右北平郡来援。
  
      他们半路设伏,试图阻击张绣部。
  
      不过鲜卑人没想到,他们事先释放多重迷雾,掩盖的南下用兵,曹魏居然有防备。
  
      张绣在明面上,带着一支队伍。
  
      暗地里还有乐进的兵马跟随。
  
      双方伏击,反伏击,再反伏击,各有算计,厮杀的非常激烈。
  
      两方的先锋接战,谁都没占到便宜。
  
      鲜卑出动的兵马,比曹魏在这一区域的骑兵,数量要多,也更灵活。
  
      他们旋即改变战术,在北线频繁试探,寻找防守上的薄弱点,却不再深入。
  
      打的很谨慎,一沾即走。
  
      两方接战数日,到七月上旬,鲜卑兵马突然从辽西卢龙塞,发起了第二次大规模冲击。
  
      他们先是全军出动,而后以小股骑兵,分散南下,经卢龙塞,进入辽西肥如地区,往令支(河)方(北)向南下。
  
      从地图上看,大魏在这里的南北纵深很短,不足两百公里。
  
      其一旦被切断,辽西往东的地区,会被分割开来。
  
      辽东郡和扶余,也会被鲜卑隔断到东侧,脱离和大魏的联系。
  
      则鲜卑回过头来,便能在大魏无法提供支持的情况下,拿回东鲜卑。
  
      作战意图很清晰。
  
      然而鲜卑人刚从令支南下,就遭遇了一闷棍。
  
      沉重,惨烈,毫无防备的闷棍。
  
      张辽,高顺统领的陷阵营,就在令支以南,往北迎了上来。
  
      张辽和高顺的兵马,为什么在辽西?
  
      两人六月中的时候,还在江东刚撤出来。
  
      从路途上算,就算全军骑千里马,也不可能在七月上旬,赶到辽西。
  
      这一路距离之远,从华夏南端奔赴东北角,纵然全力行军,最快也要一个半月以上。
  
      这还是一切顺利,并且曹魏已完成了部分运河线的修缮,可以利用运河通行,速度大增的情况下。
  
      但确实有一条路线,能做到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把兵马运赴辽西。
  
      用大魏号,走海路。
  
      张辽等人从江东出来,往北,进入徐州。
  
      从徐州乘大魏号,沿着海岸线走,畅行无阻的北上,到了渤海湾,登陆就是辽西郡的临浦县,不足百里,即是鲜卑兵马南下的位置。
  
      汉时严重缺乏海战概念。
  
      草原上更是完全没有海。
  
      鲜卑对海路运兵,杀上来的张辽,高顺,没一点防备!
  
      刺入辽西的鲜卑轻骑,和陷阵营的重骑对上,遭遇了惨烈无比的阻击!
  
      鲁肃之前也在徐州船坞,跟着来到了辽西。
  
      曹操让他做随军参事,以张辽为帅,高顺为副,统领陷阵营。
  
      给他们的命令是打爆鲜卑兵!
  
      Ps:求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