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气运之变

2024-10-27 作者: 老告
第四百零五章九州气运之变【求订阅】    神州国境之上,人道洪流如烈焰,风起云涌。
  
      数千里外,鲜卑境内,也有气运,受到神州的变化影响,被牵引吸走了般,对应衰弱。
  
      一座矮山上,萨满大祭司远望南方的天空。
  
      “上次南下大败后,我鲜卑的族运,就有了衰退的迹象。”
  
      大萨满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某个人说话:
  
      “当年,汉土乱象初现,这种变化也出现过,却是有气运往我们的土地上迁移过来。
  
      当时是你,最先感知到天地变化,建议檀石槐南下用兵。”
  
      “那之后我们连战连胜,族运攀升,直到掌控了草原上全部的部族。”
  
      “这一次,你还会出手吗?”
  
      随着大祭司的声音,一个人突兀出现在不远处。
  
      这人的身形,比瘦高的大祭司,还高了一头有余,体魄雄健,带着极具压迫力的气质。
  
      他负手出现在矮山上,远眺南方,细长的眸子,明亮逼人。
  
      他的面容,近乎完美的俊伟,看似在四十岁上下,双瞳带着洞察世事的冷漠。
  
      他就是鲜卑人视为当代最强者的阿伏于。
  
      其实际年龄已六十有余。
  
      但外表至少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二十岁。
  
      “你想将拓跋诘汾赶出中央草场,便说要率部击溃汉人,趁机分化他麾下的部众,以聚拢人心。
  
      你可想过若再败,才是真正的族运倾覆,难以挽回。”
  
      阿伏于的声音沉厚,好似古钟在震动虚空。
  
      “拓跋诘汾,伊娄拖都南下,败的如此之快,之重,谁都没想到。”
  
      “步六孤回来,跟我说过南下的战事。
  
      汉人的领袖,先诱他们往东西两处战场分兵,而后突击我鲜卑中腹,从而左右战场局势。
  
      那位汉帅的用兵能力,远在普通将领之上。”
  
      “此外,汉军是从他们自己的国境内乱中,打出来的,早已身经百战。”
  
      “若再与汉交锋,你准备让谁领兵?”
  
      “早几年汉土内乱时,我曾说过,可趁汉土内乱南下,大胜可期。”
  
      “你为了争夺权力,暗中支持阿吉塔等人与拓跋诘汾,伊娄拖都争斗,平白错过了南下的机会。”
  
      “如今汉人势强,想再对付他们,已晚了。”
  
      阿伏于坦然道出自己想说的全部。
  
      大祭司:
  
      “我只是没想到汉人能在几年间重整山河,本以为汉土动荡,王朝更迭,至少会延续数十年,我们还有机会。”
  
      “阿伏于,你和檀石槐一样,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我把所有部族聚集起来,交给你来统领,你看如何?”
  
      阿伏于面无表情,瞩目着苍穹。
  
      他与天地呼应,能感觉到一股可怕到让人心悸的力量,从汉土方向压来,气势汹汹。
  
      此时此刻的汉土,仿佛一头苏醒的巨兽,要鲸吞草原的万里沃土。
  
      以阿伏于坚若磐石的心智,亦不禁动容。
  
      ……
  
      益州,西域等各方,亦都有人对汉土的变化,生出感应。
  
      黄忠在西域新设立的都护府,眺望东向的汉土腹地:
  
      “神州由纷乱而归治,大兴的征兆已来了。”
  
      “天地间的气象波动,如此剧烈,必和大王相关。”
  
      年后,启程准备回南疆,继续用兵的刘备,则突感心悸,似乎有一股气机,压得他喘不过气。
  
      南疆之地。
  
      关羽,张飞这一级数的将领,同样有感应。
  
      “二哥,我们就是打下了南疆,让这些南蛮兵为大哥所用,真能抵住曹魏?”
  
      张老三眨巴着大眼珠子:“曹魏兵马之盛,就没输过。咱要没打过人家,当如何?”
  
      关羽默然。
  
      另一处位置,诸葛亮,也在眯眼北望。
  
      他的想法,因为这两年的经历,桩桩件件的事情,正一点点的改变。
  
      “大魏的国运再次攀升,牵动四方天地。”
  
      庞德公站在一侧,说:
  
      “魏王要将神州归于一统,再建新朝。
  
      他数年所行,我等从旁观之,多为善策。
  
      我们若再匡扶刘玄德,便是在妨碍神州一统。
  
      若被外族钻了空子,你就要背负千古骂名。”
  
      “你那囚龙局赚取气运的命格,若攀附真龙,亦有望破局。”
  
      诸葛亮同样沉默着没吭声。
  
      邺城书房。
  
      曹操停止修行后,第二次取出山河镜,以国运推动。
  
      镜子里本来凝定不动的画面,开始轮替变化,接连显化出九座青铜大鼎,方圆并存。
  
      曹操这次蜕变帝王真龙,引动天地气运。
  
      从山河镜里看去,九鼎正从地脉深处上浮。
  
      它们承载的气运,快速攀升。
  
      而九鼎所在,仿佛神州地脉的九处灵气源头,齐生变化,便可覆盖神州。
  
      在气运层面,此刻的九州之地,以冀州为中心,天地气机翻覆。
  
      我立国后,当建立新的年号……曹操莫名生出一个应合天地变化的念头。
  
      下午,貂蝉接女侍奏报,去了内库。
  
      文姬也返回了内宅。
  
      曹府后院的一墙之隔,建了座私塾,蒙童授学所用。
  
      学生是曹氏子弟,包括长公主殿下,还有曹魏几位重臣,亲眷等家里的适龄孩童,四五岁以上,七八岁以下,二十几个人。
  
      长公主殿下是其中的一把手。
  
      主要是她爹权势惊人,没人敢惹。
  
      其他孩子家里都告诫,去了学堂别打架,打架也别和长公主殿下打,不然你爹的脑袋要搬家。
  
      文姬关心家里的孩子,亲自去当女学究,教孩子们习文,到了时间便早早去了。
  
      一天两节课。教孩子们启蒙学字的是有空闲也会过去的钟繇。
  
      学文是长公主的后姥爷蔡邕和她小妈蔡文姬,有时大儒郑玄也去。
  
      文姬和貂蝉各自有事,都走了。
  
      书房就剩下甄宓和曹老板,还有寅。
  
      少女在一旁整理书卷。
  
      寅偏着硕大的虎头,瞅瞅曹操,又瞅瞅甄宓,忽然发出低吼,引得甄宓往它看过来,然后两只爪子凑在一起,来来去去,反反复复的磨蹭。
  
      甄宓讶道:“寅在做什么?”
  
      “它在内涵你。”曹操轻踢了寅一下。
  
      当年书房若没人时,曹操和貂蝉,总做些没羞没臊的事。
  
      寅看见眼下的情景,似曾相识,提醒甄宓赶紧过来,把手脚给曹操。
  
      它那俩大虎爪子来回磨蹭,就是这个意思。
  
      这货不是第一次了。
  
      甄宓瞅瞅曹操,恍惚有些明白过来,小脸几乎红透了,垂着脑袋,不敢吭声。
  
      这时书房外传来脚步声,“大王,臣有事奏报。”
  
      贾诩在通报后,从门外进来:“东边来的消息。”
  
      所谓东边是指跨海的马韩,辰韩。
  
      曹操让鲁肃负责攻两地,辽东太守公孙度,传讯扶余配合。
  
      而鲁肃先礼后兵,给辰韩,马韩去了份招降书。
  
      让两地俯首称臣,并入汉土,年年朝贡。
  
      马韩,辰韩之间,还有个小地方叫弁韩,在其南部临海区域,合称三韩。
  
      三方接到鲁肃的招降书后,又惊又骇。
  
      他们知道西侧跨海有大国,国境万里。
  
      他们接到鲁肃的招降书后,回信说愿意上贡。
  
      但绝不放弃祖宗基业,对别人称臣。
  
      其措辞软中带硬,表示不会归属大魏,取消国号。
  
      他们有这个胆量,主要是两个原因。
  
      首先是地理上,隔着大海。
  
      这个年代想跨海而战,难度之大,他们不信大魏能举重兵过来。
  
      而他们往北的方向,和辽东郡接壤的区域,有韩地最高的山脉、河流,作为天险。
  
      辽东太守公孙度这几年交好扶余的同时,也有南扩的野心。
  
      但他被天险所阻,往南开辟到乐浪郡,便再难继续攻入三韩。
  
      他接到大魏要取三韩之地的消息,给曹操来信说,三韩多为山地,易守难攻,蛇虫奇多,用兵不易,让曹操慎重。
  
      正因为地利优势,不易被攻取,三韩才敢大胆推拒。
  
      他们的回信送给鲁肃,鲁肃便报上来。
  
      贾诩把信,拿给曹操看。
  
      内容是三韩各自的首领联袂所书,说他们国虽小,但不惧死战,亦不畏强权。
  
      魏若是想倚强凌弱,欺负他们国小,则他们举族皆兵,不怕开战,也不会朝贡。
  
      这封拒降的国书,清晰的表达了他们有恃无恐的态度。
  
      并变向的给大魏开出条件。
  
      一面是他们死战不惧,一面是愿意朝贡。
  
      软硬并施。
  
      在他们看来,魏应该会选择接受朝贡,放弃吞并他们。
  
      曹操看信后,心忖好个不畏强权,敬酒不吃,揍得轻。
  
      他把信扔一边:
  
      “告诉鲁肃和前线用兵的将领,对外族,手段要酷厉些。把韩地打下来后,捡青壮人口,运到矿场上去。
  
      他们奴性很强,好好训练,能卖力挖矿。
  
      三韩的兵马,海船也别浪费,后续攻倭国,驱赶他们前期登陆,当消耗品。”
  
      贾诩躬身答应,把命令传给鲁肃。
  
      下午申时。
  
      曹操离开府邸,去城郊的军营,视察军备。
  
      曹魏的军工,正在尝试做反曲弓,看能不能再次增加弓弩的射程及威力。
  
      反曲弓是在弓臂上,增加一重反向的曲度设计,制备难度不算高。
  
      曹操去看过,已出了样品。
  
      有了反曲弓,就可以接着尝试复合弓,初步打算先在弓臂两侧,加两个导环。
  
      曹操去看过军备后,回到自家府邸,已是夜色初降的时间。
  
      他心里想着事情,先去了邹圆房里。
  
      同一天晚上,事先便有布置,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鲁肃,奉命展开行动,乘大魏号,往三韩之地出兵。
  
      曹操不在,大魏号不能推动仙台纹,展现出全部的航速。
  
      但自从曹操以仙台印,让船上的仙台纹完善起来。
  
      其本身的速度,也要远超当世的普通船舶。
  
      而在邺城,这天晚上却是发生了一件怪事。
  
      深夜,曹操正在寝殿里,和虞倾愉快的交流。
  
      变化突至。
  
      咚——
  
      一声巨响。
  
      整个曹府都震了震。
  
      第二声震响随之而来,曹操的卧榻在剧震下险些塌掉。
  
      咚咚!
  
      数声巨响接踵,撼天动地。
  
      “怎么了?”虞倾惊道。
  
      Ps:求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