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国运恢弘,喜事接踵

2024-11-03 作者: 老告
第四百二十二章国运恢弘,喜事接踵【求订】    诸葛亮,庞统一高一矮,一俊一丑,一个白皙英伟,一个偏黑内敛。
  
      历史上俩人不太和睦,一山难容二虎。
  
      主要是山太小,两头虎吃不饱。
  
      但曹魏的山大,养的猛虎也多。
  
      俩人反而关系不错,彼此不构成竞争。
  
      诸葛亮穿着白蓝两色长袍,庞统一身黑灰色汉服,一起被魏续引进来。
  
      走到门口,诸葛亮脚步略停,递给典韦一个小布袋。
  
      典韦大狼狗一样的鼻子微微耸动,就知道里边是上次在蜀地见诸葛亮,在他琴台旁拿的那种果子,味道酸甜。
  
      口袋里是那种果子晾干的果肉,有半斤。
  
      典韦愣了下,除了曹操,貂蝉,还有自家媳妇,诸葛亮是第五个投喂他的人。
  
      第四个是贾诩。
  
      典韦瞅瞅诸葛亮,感觉小老弟挺懂事,以后可以照顾照顾。
  
      诸葛亮和庞统进了屋。
  
      “陛下万安!”
  
      卧龙凤雏执礼道。
  
      “臣二人留在工造营,这几日我们给一宗工造设施,做了些改进。”
  
      “陛下您看看?”
  
      诸葛亮从宽袖里往外一掏,掏出一个小巧的器物模型。
  
      贾诩瞄了眼诸葛亮的袖子。
  
      此前,贾诩看过墨子所留的手卷后,在自己的袖子里,用类似制作墨工袋的手段,凭工造纹,扩大了袖内空间。
  
      虽然赶不上墨工袋那么大的存量。
  
      但还是让袖口能装下许多东西。
  
      诸葛亮掏出来的模型不大。
  
      可放在袖子里,一点看不出。说明他的袖子里,也扩大了空间。
  
      曹操此前离开工造营时,告诉诸葛亮,庞统,可以在工造营,任意参看诸般物事。
  
      俩人显然也看过墨子,鲁班的部分手卷,从而掌握了相关工造纹。
  
      这还是贾诩之外,第二个能凭工造纹,制造乾坤袖的人。
  
      曹操随后才看向那台木头模型。
  
      “纺机。”
  
      曹操早上刚跟貂蝉说过,前段时间工造的研究,让纺机有了些变化。
  
      华夏最早期的纺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也称腰机。
  
      其最早能追溯到石器时代,非常原始。
  
      后来发明了坐织机。
  
      但只是让纺织者能舒适些,在效率上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到唐宋时期,开始有了罗织机,平织机。
  
      就是那种很大型的在木架上纺布,靠人力来回推动,织布的机器。
  
      再到后世的近现代,才有了珍妮纺织机。
  
      据说是个英国人,不小心碰倒了家中的纺织机,看到纺织机的摇臂,在地上惯性旋转,才产生的灵感。
  
      实则少有人知,在更早的时间里,华夏的明朝,就有同类型的纺织机。
  
      原理并不复杂,以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就形成了新式纺织机。
  
      更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转轮,近乎摇臂式的旋动,以轴承的原理来传导力量,让八台纺织机一起工作,效率一下提升了八倍。
  
      一个人干八个人的活,可见跨越度有多大。
  
      相关生产力,一下跃迁了八倍。
  
      曹操有后世记忆,但并不了解纺织机。
  
      他只跟工造那边提过,说了大概的方向。
  
      说起来容易,可工造那边研究了一年多,也没做出曹操想要的东西。
  
      前段时间。
  
      匠作用类似井里取水的摇动方式,来传导力量,做了些改进,确实提升了效率。
  
      其想法已和后世的珍妮纺织机,有些接近。
  
      不过还是最原始阶段,达不到曹操的要求。
  
      人和人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天生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发现蜀汉的工业能力,远远落后曹魏。
  
      他以一己之力,便制作出三国时期,乃至后世整个冷兵器时代,沿用千年的诸葛连弩。
  
      又制备出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内部就是木轴传动原理,和纺机的力量传导相似。
  
      而木牛流马内部的构件,要复杂的多。
  
      诸葛亮拿来的这个模型,就是立轴式,一个纺轮带动多个竖直纺锤的织布机。
  
      就是这种织机,让产能一下提升了数倍。
  
      曹操来到那台模型机器前,摇了摇旁边的纺轮。
  
      下方的几个纺壁,顿时乒乒乓乓的动起来。
  
      汉代的纺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夸张的说,织出来的不是布,是钱。
  
      当然,作为原材料的棉纱,桑蚕的养殖,也要跟上,光提高制备能力不行。
  
      “之前士元看到工造那边在研究纺机,说他小时候看过一种转轮引动河水的方法,用在织机上做摇臂,转换力量,或许能提高效率。
  
      臣参与进来,这机器是我二人一起做出来的。”
  
      “听匠作说了陛下的意思,我们觉得应该就是这样的。”
  
      庞统在旁边点头,表示诸葛亮说得对。
  
      曹操赞道:“做得好。”
  
      卧龙凤雏,要是让他俩全力研究,加上朕在方向上的指引,能不能在汉代整出工业革命?
  
      曹操哑然失笑。
  
      他在书房负手走了几步:
  
      “现在可有成品制备出来?”
  
      “只做出这个模型,试验过是可行的,大机器还没有。”
  
      庞统其貌不扬,却是大才,聪慧之极。
  
      这便是汇聚众多人才为己用的好处。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曹操负责把控制定战略,下属这些人各有所长,同心协力,才能做大事,富国强民,推动社会体系突飞猛进。
  
      现阶段,只有曹操已清晰的意识到纺机革新,扩张数倍的生产力,会带来什么。
  
      棉纺种植,桑蚕丝绸相关,都将因此发生变化,被大幅拉动提高。最终则会转变成税赋,来增强国力。
  
      这大概就是建国后,气运攀升,导致的好事接踵。
  
      曹操坐回龙椅:
  
      “朕写个手谕,你二人回去便着手让工造制备这种织机,先测一下具体能带来多大的提升。”
  
      “同时朕会传告各地,让相关产业提高规模。
  
      这件事很重要,你俩做出来的纺机,就由你二人负责推动,缺什么找文若要。”
  
      卧龙凤雏,脸上也有喜色。
  
      曹营的内部竞争大,能迅速站稳脚跟,对诸葛亮,庞统来说,也是可喜的事。
  
      两人走后,曹操和贾诩,再次商议鲜卑北迁之事。
  
      鲜卑人如果北迁,想远征去打他们,辎重运输,消耗等等,将翻倍增加。
  
      后续还要不要实施奔袭,或者说仗该怎么打,曹操要考虑考虑。
  
      等贾诩也退下去,曹操俯首处理各类奏本。
  
      接下来的大半天,他都充盈着一种喜悦的情绪。
  
      拉动生产力,对整个时代也是一种推动。
  
      朕能做的事,或许还可以更多些……曹操放下御笔,视线转到窗外。
  
      快要傍晚了。
  
      建造铜雀台的时候,匠人就引入漳水,在铜雀台下的高地上,聚水成湖。
  
      曹操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铜雀台的设计,自然要依他的喜好来。
  
      书房外,视线宽阔,湖光潋滟。
  
      家里那只老龟,成了镇水神兽般,被曹操接引灵气入体后,体型日益庞大,不惧寒暑,正在湖里游来游去的吐泡泡。
  
      准确的说,是在吐水箭。
  
      这老龟已有了几分控水的‘妖’力。
  
      曹魏建国以后,显然是允许成精的。
  
      曹操作为一国之主,气运与神州相合。
  
      建国才两天,他却隐约感觉到一股灵韵,在神州大地不断攀升。
  
      家里这几只‘妖怪’,寅从昨天开始,就懒洋洋的,呼呼大睡。
  
      这老龟则比平时活跃,都与天地气运翻覆有关。
  
      除了曹操借国运冲入神话境。
  
      他还感觉到门口那俩,以及赵云,黄忠,张辽,太史慈等人,都有些变化。
  
      还有隐在暗处的王越。
  
      他们几个或是接近,或是和曹操一样,已在尝试跨越那道壁垒。
  
      曹操收回思绪,念头不自觉的再次跑到纺机上。
  
      他正在琢磨后续该如何提高棉纱,桑蚕种植,视线里看见小湖一侧的内廷门口,走出一个身着香兰色汉裙的身影。
  
      那身影很快来到书房。
  
      “陛下。”
  
      声音清澈软糯,洋溢着活泼喜悦的味道,是甄宓。
  
      少女的容颜,灿若桃花,清丽中含着一丝妩媚。
  
      曹操的几个女书吏,因为正式建国,后宫不能参政。
  
      所以前堂的公务书房,貂蝉,文姬已经不来了。
  
      但甄宓和曹老板有过一番操劳的事,还没公开。
  
      她仍如常过来,帮曹操理事。
  
      甄宓进来后,便进入工作状态,整理书案,卷宗,偶尔会偷瞄曹操一下。
  
      夕阳晚照。
  
      曹操结束了第一天的皇帝日常。
  
      他让典韦,许褚提前散了。
  
      往后殿去的廊道上,只剩下曹操和少女。
  
      甄宓跟在他身边,忽然感觉手上一紧,被曹操牵过去。
  
      甄宓的小脸,唰的一下直红到耳后。
  
      等两人回到内院,甄宓小心翼翼的把手抽回去,怕被人看见,跑走了。
  
      曹操琢磨着先去哪个妃嫔的寝宫。
  
      立国后,他沿用了汉时的妃嫔制度,只稍做调整。
  
      皇后之下,设贵妃,也称贵人、贵嫔、贵姬。
  
      这一级别有个统称叫夫人。
  
      而后是昭仪,婕妤,再往下的名字就骚里骚气,叫美人。
  
      依次往下是宫人,采女。
  
      曹操现在这几位妻妾,都是称王前就纳了的。
  
      他称帝后,妻妾们的品级也水涨船高。
  
      邹圆,杜绣娘,封了美人的品秩。每月有对应的俸禄花用,可以领取。
  
      甄烟,姚静,封的是婕妤。
  
      文姬,貂蝉,卞媚,白珂,都是夫人,贵妃衔。
  
      她们四人跟随曹操的时间早,又各有资历,能在公务书房行走。
  
      貂蝉还管着家里的内库。
  
      卞媚,白珂则是带着巨大的嫁妆来的,把整个青笔吏并入了曹魏。
  
      不然曹魏的谍子体系,休想发展这么快,要少招揽多少人才,少打多少胜仗?
  
      虞倾亦是贵妃这一级。
  
      曹营发展前期,虞家提供的支持无人能及,钱财,马备等等,家底被掏空过半。
  
      所以虞倾的贵妃品秩最高。
  
      称帝后,还有其他妃嫔,也被曹操纳入宫里,都是抢人江东的媳妇。
  
      曹操此时,忽然听到内宫有人低泣的声音。
  
      他迈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
  
      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建成后,自然少不了二乔。
  
      小乔坐在一座寝宫的窗畔。
  
      大乔在一边劝她,姐俩不知说到什么,小乔便低低的哭泣起来。
  
      曹操远远看见两姐妹倚窗而立,风情各异的身影,心忖今晚先来姐妹花这边。
  
      “陛下。”
  
      大乔见曹操进来,和小乔一起问候。
  
      Ps:求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