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因为我最近补了历史

2024-06-26 作者: 一桶布丁
第113章因为我最近补了历史    陈远志是早上八点接到的电话,对面一句话就让他脑袋成功发晕:“你们西工大还上马了光刻机研究项目?还已经要出成果了?”
  
      瞧这话问的……
  
      陈远志都不知道是自己没睡醒,还是电话另一头那家伙没睡醒,下意识就开口反驳道:“不是,我们研究光刻机?开什么国际玩笑呢?这玩意儿没有上面支持,是我们一个学校玩的转的?”
  
      “不是什么秘密任务?现在解密了?那《科学》上的论文怎么解释?”
  
      “什么论文?”
  
      “你自己看啊,《科学》官网头版。要这么说的话,难道是你们学校那个乔泽最近被请到哪个研究所去协助研究?然后不知轻重的把人家成果都给发出来了?”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乔泽一直在学校做项目呢,你搞错了吧?我说你打电话前,能不能……”
  
      陈远志话没说完,听筒里便传来又有电话接入的提示音,遂快速说道:“得,先不跟你说了,等我去看看你说的论文。”
  
      挂了这通电话,接了另一通电话后又是同样的问题:“老陈啊,不地道啊……你们搞项目要保密我能理解,但也不能这种保密法吧?听说你们把光刻工厂跟新的芯片技术都搞出来了?”
  
      陈远志:“……”
  
      一大早,全特么是谜语人。
  
      而且每个都还是大人物,他都没法骂人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人也不可能有他的电话。
  
      效果也很明显,这些没头没脑的问题,都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西工大的校长了。
  
      又或者学校内部上马了什么项目,他还不知情。
  
      至于乔泽,那孩子之前做的项目不是关于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的吗?
  
      关光刻机、芯片什么事?
  
      “等等,我现在还不太了解情况,等我了解情况了回给你啊!”
  
      丢下这句话,陈远志以最快速度走进了书房,打开了电脑,通过检索系统迅速找到了《科学》杂志官网首页上那篇署名乔泽的论文。
  
      好吧,光看题目便让陈远志有些懵,然后直接拿起了电话给郑路华拨了过去。
  
      “您好,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陈远志直接按下免提按钮,将手机放在了旁边,然后看起了摘要。
  
      刚看了两句话,电话通了。
  
      “喂,陈校长。”
  
      “老郑啊,你早上也被电话轰炸了?”
  
      “是啊,就莫名其妙的,乔泽发了两篇论文到《科学》上,然后他们都以为我们开发出了光刻机?”
  
      “我正在看乔泽的论文,照摘要里说的,他的确在论文里研究出了光刻机。”
  
      “我也扫了眼论文,你看后面的图,画的跟真的一样……”
  
      “不是像不像真的问题,就是一篇论文而已,怎么会觉得我们已经做出来了一样?”
  
      “这个我倒是问了,说是乔泽的论文里给出了很详实的实验数据跟整套控制系统。”
  
      “什么?”
  
      “就是说这篇论文是有数据支持的……”
  
      “我是问这吗?我是问那些数据哪来的?”
  
      “这个……我也挺想知道。”
  
      “乔泽还是在南苑小区里做项目吧?”
  
      “嗯,听徐大江之前说,他还在协调着在理科楼帮孩子腾出两间办公室来,估计要等开学了。”
  
      “这样,你让徐大江确定下,等会我们亲自去问问。”
  
      “好!”
  
      ……
  
      徐大江给乔泽打的电话是陈艺文接的。
  
      “喂,乔泽啊……”
  
      “徐院长,我不是乔泽,是陈艺文啊。”
  
      “陈艺文?乔泽呢?他的手机怎么在你手上?”
  
      “哦,乔泽上厕所去了。手机就先放我这了,他说不习惯上厕所的时候还带着部手机。”
  
      徐大江有些呆,这个习惯他头一次听说。
  
      “你们是在课题组那边吗?”
  
      “没有啊,我们在外面呢,具体是在地铁站里。等乔泽上完厕所就出地铁了。”
  
      “地铁?你把乔泽带出去干嘛?”
  
      “哦,今天是不是苏沐橙要回来了吗?她昨天晚上就跟我说了,乔泽天天闷在课题组,对身体不好。我觉得也对,昨晚我就劝乔泽,每天呆在一个小房间里闭门造车,很容易让思维变迟钝。你猜怎么着?最近乔泽正好被一个问题难住了,你没听错啊,是真被一个问题卡住了,他就同意了跟我出门转转。我准备带他去芙蓉城逛一圈,然后吃个午饭,就去高铁站接苏沐橙。”
  
      “这……那你可得好好看着照顾乔泽,绝对不能让他离开你的视线。”
  
      “我知道啊,但他上厕所我总不能也跟着吧?对了,徐院长,你找乔泽什么事?等会我帮你跟他说。”
  
      “那你也得在厕所门口守着……嗯,陈艺文,我问你,你知不知道乔泽在《科学》杂志上发了两篇论文?关于光刻机跟芯片的。”
  
      “啊?乔泽写了两篇论文还发在《科学》上了?不知道啊?没听他说过啊。”
  
      “那他最近天天都在课题组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我刚才不是还在跟您说,他天天都闷在课题组对身体不好嘛。对了,前段时间乔泽每天都在看关于半导体技术的书跟论文,我跟您说,这里还有我的功劳……”
  
      “行了,行了,这样,等会……”
  
      “哎……徐院长,等等,乔泽出来了。乔泽,徐院长的电话……”
  
      “哦,喂。”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乔泽沉稳的声音,徐大江突然便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哦,乔泽啊,是这样的,我看到你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嗯。”
  
      “那文章是你写的?”
  
      “嗯。”
  
      “你文章里那些数据怎么来的?”
  
      “先别问。”
  
      “额……”
  
      “没事我挂了。”
  
      当“嘟嘟嘟……”的忙音传入徐大江的耳中时,他还没反应过来。
  
      先别问什么意思?
  
      这孩子该不会是还精通黑客技术,把哪家研究所储存的数据给黑了吧?
  
      徐大江很懵,然后突然感到压力山大。
  
      校领导那边还等着他回复呢,他总不能直接来一句,乔泽出门了,他让我们别问。
  
      有心想再打过去,但想到燕北大学教授来西林后的前车之鉴……
  
      算了,他半点不怀疑乔泽同学脾气来了,会直接把他电话拉进黑名单。
  
      于是徐大江干脆直接给李建高打了个电话。
  
      虽然他知道李建高在临海市开会,但毕竟是乔泽钦定的导师嘛,在乔泽那里总比他的面子好用。
  
      很快,电话通了。
  
      ……
  
      “咦,乔泽,刚才徐院长说你在《科学》上发了关于光刻机跟芯片的论文?”
  
      刚看到乔泽挂上电话,陈艺文便好奇的问上了。
  
      “嗯。”
  
      “你写的啥啊?听徐院长的语气,他很吃惊?”
  
      “就是光刻机跟芯片。”乔泽随口应了句,明显不太想谈这个话题。
  
      “额……好吧。”陈艺文有些苦恼。
  
      之前那种百爪挠心的又出现了。
  
      如果乔泽的论文不是惹起了很大的反响,刚才徐院长的语气也不会那么急迫。
  
      更别提论文还是发表在《科学》上。
  
      要说不震惊绝对是假的。
  
      而且陈艺文严重怀疑,乔泽就是听了他的才写了这两篇论文。
  
      但乔泽不跟他深聊,这就很烦了。
  
      就在陈艺文觉得颇为苦恼时,乔泽电话又响了。
  
      看着乔泽接起电话,陈艺文立刻竖起了耳朵。
  
      “喂,李叔。”
  
      “嗯,是的”
  
      “对。”
  
      “编的。”
  
      “是的。”
  
      “所以早上我起床看后台消息说是发表了,就直接申请了撤回。”
  
      “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想更多。”
  
      “但我留了提示的。”
  
      “论文里给系统命名KGWX是开个玩笑的缩写。”
  
      “我没开玩笑。”
  
      “虽然是编的,但我作了缜密的计算跟验证。”
  
      “对,操控系统也是现写的,但能用。”
  
      “起码现在造不出,所有元器件需要设计,精度要求极高。”
  
      “只是理论上。”
  
      “不,要保密。”
  
      “不跟徐伯伯说是因为他不但嘴巴不严,且演技极差,过于浮夸。”
  
      “不承认,不否认,从人性的角度,会让博弈方产生更多疑惑。”
  
      “不是件大事,有效果是收获,没效果,无所谓。”
  
      “嗯,我挂了。”
  
      ……
  
      等乔泽挂上电话,两人也走出了地铁口,这下陈艺文实在是忍不住了,说道:“乔泽,难道你不觉得我嘴巴比徐院长紧的多?而且我演技也比徐院长好。”
  
      乔泽默默的侧头看了陈艺文一眼,没吭声。
  
      “好吧,我承认有时候我的确是喜欢在别人身上找找优越感,但这是人之常情嘛。而且我分得清轻重的。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到处乱说?”陈艺文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了句。
  
      没办法,实在是乔泽的眼神太伤人。
  
      乔泽想了想,说道:“很想知道?”
  
      陈艺文立刻把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一般。
  
      乔泽说道:“模拟一个场景。”
  
      “啊?”
  
      “一个符合你审美的女留学生连续三天主动坐在你身边上自习。”
  
      陈艺文眨了眨眼,觉得乔泽有些瞧不起他。
  
      一个符合他审美的女留学生都已经连续两天坐他身边上自习了,第三天怎么可能还只是在一起上自习?
  
      这个时候不该努力学外语嘛?
  
      “你们逐渐熟悉起来,然后她突然问你关于论文中光刻机的事情你怎么回答?”
  
      “这个简单啊。我懂,意思她可能是间谍嘛。我当然是大吹特吹啊!我就装作一副很懂的样子,跟她吹一通,说到关键的时候,就假装不能再说了,然后坐等她想办法腐蚀我!只要她敢腐蚀我,我就敢继续吹。等我被腐蚀得差不多了,反手再把她给举报了。”
  
      乔泽看着陈艺文,直到盯得这孩子都觉得有些发毛了,才点了点头,点评道:“也挺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额?”
  
      “其实论文内容就是通过模拟数据,给对方营造出一种已经在实验室环境下,造出了新型光刻机,且已经开始进行试验的错觉。”
  
      “这也行?”
  
      “不确定行不行,但我觉得机会很大。”
  
      “为什么?”
  
      “因为如果一旦是真的,后果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所以可以赌他们不敢赌。”
  
      “额,说实话,乔泽,我不太懂。”
  
      “最近我补了一些历史知识。”
  
      “嗯……”
  
      “你认为为什么华夏外在的盟友很少?”
  
      陈艺文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他不太明白乔泽是怎么从光刻机聊到历史跟国际盟友的,这思维快速跳跃的模式,让他不太适应。
  
      “因为没有西方那么会宣传?没他们有钱?没他们强大?”
  
      “不谈其他因素,只从数学思考上,就只有一个原因——体量。”
  
      “体量?”
  
      “对,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十四亿人的体量,对于任何产业链而言,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美国总人口只有三亿,且占据科技先发优势,制造业对外分工,能让许多国家吃上饭。”
  
      “然后呢?”
  
      “华夏有十四亿人,能支撑近乎所有的完整产业链。任何一个工业化完整产业链进入华夏,不说溢出,甚至内部消化都远远不够。”
  
      “这……”
  
      “如果我们攻克了光刻技术,掌握了半导体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意味着对面那个国家分出去的蛋糕都将会被蚕食。游戏规则也必将重建,上桌玩家重新洗牌,所以他们不敢赌。不敢赌就会惶恐跟多疑,一旦陷入这种情绪就容易犯最基本的错误。”
  
      “不是,乔泽,你是怎么想的这么透彻,听起来还这么有道理的?”
  
      “因为最近我补了历史。”
  
      陈艺文开始挠头,怎么又绕回来了?
  
      讲真的,历史他也学过,华夏史,国际史……虽然学的不精,但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通过几本历史书就想到这么多。
  
      这是一个数学天才应该想的事情吗?
  
      乔泽不该只会看论文跟解方程吗?
  
      不对……
  
      他刚才好像不止想问这个来着……
  
      但当他想再开口提问时,乔泽已经率先说道:“不说这个了,如果你知道的更多细节,真遇到间谍,会露馅的。模糊的理解刚好。”
  
      陈艺文呆了呆。
  
      乔泽这说的好像他真会遇到间谍一样……
  
      疯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