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北方大战爆发!

2024-01-15 作者: 大汉护卫
第七百四十九章北方大战爆发!    邺城,八万魏武卒集结,黑甲、深色内衬,长戈林立,犹如黑云。
  
      吴起登上拜将台,魏无忌、庞涓二将,在讨伐关中时担任吴起的副将。
  
      这三个武将,已经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一流武将,他们的对手,主要也是秦国的武将。
  
      “八万魏武卒,其中一万人是百战之卒,两万人是精锐之师,还有五万新兵。”
  
      吴起手中,最精锐的魏武卒,还是庞涓的士兵。
  
      庞涓很早就开始征战四方,他的魏武卒,也是最富战斗经验的魏武卒士兵。
  
      其次是魏无忌的士兵,他的士兵也经历过大战,但经验不及庞涓的士兵丰富。
  
      “夏王令我等收取河内、河东,我等需攻必胜、战必取,最不济也要战平。”
  
      吴起提出了很简单的目标,但在庞涓听来,脸色却不怎么好看,这个小目标却很难。
  
      《领主》里猛将如云,谁敢言不败?
  
      即使是最高明的统帅,也有被猛将猪突之时,如曹操在渭水被马超率领骑兵突击;最凶猛的猛将,也有力竭之时,霸王项羽力拔山河,也有垓下之败。
  
      “八万魏武卒,关中要用多少秦锐士与之抗衡?”
  
      魏无忌握着一卷河洛的地形图,关中军最精锐的军团就是秦锐士,魏武卒也是楚天用来对付秦锐士的精锐军团。
  
      除了八万魏武卒,还有冯异、陈庆之两个军团,大约有十万步骑。
  
      冯异的副将是张郃,他对邺城已经再熟悉不过。
  
      不过,十八万步骑的目标是攻取三河,按部就班,打开通往关中的道路。
  
      吴起想了想:“至少十万。”
  
      一个文官走过来:“兵器、粮草、战马,尽数清点完毕,只需夏王下令,就可以攻入河内。”
  
      吴起的军团没有军师,因为吴起的智力,也不需要军师,给吴起搭配军师,就是浪费。
  
      但是冀州军有专门的内政大臣,负责后勤。
  
      这个人本来是赵龙的文臣,后来被楚天俘虏以后,投降楚天,治理冀州。
  
      隋朝统一全国,主要依靠杨素和高颎二人之力。
  
      擅长统军的杨素逃到了益州,而擅长内政的高颎留在冀州。
  
      吴起执掌冀州军,高颎成为了负责后勤的文官。
  
      虽说吴起也可以兼任文官,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分身无术。
  
      接下来,就只待楚天下令。
  
      夏王府,楚天正在决定进攻关中的时机。
  
      一旦主动挑起大战,那么整个汉帝国会陷入混乱。
  
      “老秦已经亲自坐镇洛阳,几十万人镇守洛阳,想要阻挡我之攻势。明关前往辽西,多半是要发起对幽州的攻击,响应老秦。两个人行动的时间,几乎一致,很明显提前预谋。”
  
      楚天标记老秦在关中部署的兵马。
  
      王翦至少有五万秦锐士。
  
      蒙武、李信可能也有秦锐士。
  
      王翦和蒙武、李信的组合,类似于吴起和庞涓、魏无忌的组合。
  
      “明关的威胁,恐怕不比老秦小。辽东军入关的决心,非同小可,而且辽东军擅长进攻。”
  
      楚天已经探知,明关有辽西军、乌桓三部、鲜卑三部、辽东六军可以调遣,还有一队楚天不怎么熟悉的女真八旗。
  
      “需要我率领神机营,征讨关中吗?”
  
      夏天凉知道这是楚天可能最艰苦,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大战。
  
      各个诸侯逐鹿中原,古代得北方者,得天下。
  
      要是在汉帝国的北方大战失败,那么功亏一篑。
  
      “你留守夏王府,负责后勤,神机营用来对付辽东,辽东那里可能有火器兵种。西域并不平静,我们在想着扩大势力,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他也在寻找机会,企图建立一个横跨中亚、南亚的大帝国,我们可能需要加快速度,拿下洛阳了。”
  
      楚天有意亲自出征。
  
      吴起是一把利刃,但驱使骑兵攻略关中,楚天还是要亲自出征。
  
      老秦和明关孤注一掷,已经出战,楚天也要应敌。
  
      “我的属珊军已经招募完毕,只能以战练兵。”
  
      萧绰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夏天凉的重任,她的特性也可以和楚天互补。
  
      “统一汉帝国不需要其他借口,我们可以随时发起大战,但需要承担其后果。”
  
      楚天迟迟没有下定挑起大战的决心。
  
      一旦开战,不是战胜,就是战败。
  
      战败后,一切基业会在几年内灰飞烟灭,自己甚至有可能在大战中阵亡。
  
      一些武将擅长突袭破阵,而不是大军团作战,比如李存孝、吕布,即使是统帅也有可能被他们突击。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一起承担。”
  
      夏天凉握紧了楚天的手。
  
      “我也是。”
  
      花木兰也走了过来,握住楚天的另外一只手。
  
      “即使我战败,武儿、璇儿他们还可以到圣彼得堡避难,也算是一条退路。”
  
      楚天并非完全没有退路,至少,还有圣彼得堡作为战败后的据点。
  
      铁木真从漠北逃到金帐汗国,一直到现在,窝阔台、蒙哥还保留了铁木真的部分势力。
  
      圣女贞德抱着女儿,还有缺少存在感的柔福帝姬,也在看向楚天,等待他的决定。
  
      “汉帝国迟早要统一,也就是说,这场大战迟早会爆发,既然选择了逐鹿中原这条路,那么就不必畏惧。”
  
      楚天对统一汉帝国耿耿于怀。
  
      实际上,每一个汉帝国的诸侯都以统一汉帝国为最高目标,大一统的概念深入人心。
  
      这一点,与印度莫卧儿帝国不一样。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土邦倾向于分裂。
  
      汉帝国无法快速统一,因为各个诸侯都十分强势,经营各自的领土,合纵连横。
  
      即使有大一统概念,乱世也会持续几十年时间。
  
      “命令吴起、冯异、陈庆之三将,攻取河内郡、河东郡、河南尹,取洛阳!”
  
      楚天像是下定了决心,终于下达揭开北方大战序幕的命令!
  
      一纸命令,挑起已经沉默已久的汉帝国统一战争!
  
      靖康之役副本和第四次国战,一度打断了汉帝国统一的进程,而现在,经过国战以后的各个诸侯,实力增强,意味着大战更加惨烈!
  
      “帝国一统……”
  
      萧绰发现这次大战的规模,可能比起汉帝国远征西域、远征漠北,更加夸张,因为这次是在汉帝国内部爆发大战,补给兵力实在是太过容易了。
  
      远征西域,因为粮草补给困难,有几十万兵马已经难得。
  
      而在关中的大战,双方临战时,各自带上百万大军,都不是问题。
  
      “夏王有令,以吴起将军为征西将军、河东太守,攻打河内、河东,渡过孟津,与乐毅将军,会师于洛阳!”
  
      夏王府的命令传到邺城,吴起、冯异、陈庆之立即整顿兵马。
  
      夏王府终于正式挑起大战,这一次,关中、河洛、陇西,将会战火连天!
  
      无论是谁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只有通过大战,一决胜负。
  
      另外,大战可以摧毁地方集团的利益,建立新的秩序。
  
      八万魏武卒、五千奔命兵、五千大戟士、五千大唐精锐弓骑兵、七千白袍军、八千白马义从,一共十一万特殊兵种、七万低阶兵种,离开邺城,向河内郡进攻!
  
      河内郡、河东郡,位于黄河以北,攻陷二地,向西可以跨过黄河,进攻西河地区,向南可以跨过黄河,进攻洛阳。
  
      邺城十八万先锋兵马调动,很快在汉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知道国战结束以后,汉帝国内部的诸侯们开始站队,现在,咸阳同盟与夏城同盟终于爆发决定北方霸权的大战!
  
      北方不少人口开始逃往南方或者北方一些不大可能被波及的郡县。
  
      位于三大诸侯之间的郡县,几乎人去城空。
  
      各个诸侯为了避免死伤的人口太多,伤及国力,除了战兵和辅兵,迁移边境人口到后方。
  
      “大战终于开始,这也算是不宣而战了。从冀州进攻司隶,主将果然是吴起。他的目标是洛阳还是西河地区?”
  
      老秦坐镇洛阳,沿着孟津、邙山一带部署兵力。
  
      一个使节前来拜会,为大唐宰相魏征。
  
      “我需要借助南阳的兵力。说唐做出进攻许昌的趋势,拖延位于许昌的乐毅。我不希望乐毅与吴起联手。对付一个吴起,已经让我如履薄冰。”
  
      老秦看向从南阳到来的魏征。
  
      说唐这个时候才出现,无疑是坐地起价。
  
      魏征问道:“我们太守大人,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击败楚子谋,整个豫州、兖州,甚至徐州、青州都是他的。”
  
      “四个州?!”
  
      魏征震撼于老秦的大手笔。
  
      老秦将四个州的领土,让给说唐,只是为了获取说唐的支持。
  
      老秦的许诺,也有些空中阁楼的意味,因为获得四个州的前提是击败楚天。
  
      “我会转告我们太守,由他决定是否要参与大战。南阳郡为大郡,人口近千万,实力雄厚,希望秦王届时可以信守承诺。”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告辞。”
  
      魏征离开洛阳城。
  
      洛阳城的各个城门,都是披坚持锐的秦锐士。
  
      秦锐士南征北战,还没有任何大败,士气如弘。
  
      秦锐士比起魏武卒的优势在于,秦锐士登场的时间更长,参与的大战更多,久经战场,老兵比例更高。
  
      魏征见到秦军的士气之盛,心里有底。
  
      如果秦军没有抵挡中原兵马的可能,那么站在老秦这边,无异于自寻死路。
  
      但有一些获胜的可能。
  
      风险意味着收益。
  
      “吕奉先拜见主公!”
  
      在魏征离开以后,吕布来见老秦。
  
      “夏军来势汹汹,你可有信心破之?”
  
      “我吕奉先杀夏王,犹如杀鸡犬而已!”
  
      “如你能击杀夏王,那么我上奏天子,封你为齐王,徐州、青州为你之封地。待我亡故,甚至可以继承我秦王之位。”
  
      “当真?!”
  
      吕布听说老秦要给自己封王,甚至有可能继承老秦的基业,不由大喜过望。
  
      他本来只是想要成为一方州牧,再当一个大将军,就已经到头,没想到,老秦打算封他为王,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义父,孩儿必定不负所望!”
  
      吕布再三叩头。
  
      老秦对他确实没话说,宝马、美人、金银,尽皆给他。
  
      “此战务必要尽心尽力,否则,我们落入楚子谋手中,必定被他所杀。此乃我之斥候探知的情报,夏王打算收买你,事后过河拆桥,将你斩于洛阳。”
  
      老秦将一封书信掷到吕布面前。
  
      “岂有此理!莫非夏王以为我吕奉先只是一介武夫,会如此轻易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吕布看了书信的内容,勃然大怒。
  
      老秦心里却想,可不是么……
  
      “不出一两年,孩儿定当取夏王首级,献于义父!”
  
      “你下去整顿兵马吧。”
  
      “是!”
  
      吕布怒气冲冲离开,他认为自己的智商被楚天侮辱了。
  
      吕布离开以后,贾诩从屏风后面出来。
  
      老秦说道:“吕布犹如豺狼,想要驾驭他,还要费一番功夫。”
  
      贾诩说道:“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吕布为夏王离间。夏王无法给予吕布更多的好处,主公又与吕布没有任何矛盾,此所谓无懈可击。”
  
      老秦点头。
  
      吕布在他和贾诩、李斯等人面前,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几年时间,竟然没有背叛。
  
      因为董卓的教训,所以老秦有足够的经验,控制吕布。
  
      不过,封王已经是极限,当北方大战结束,想要控制吕布将会很困难……
  
      “要是击败楚子谋,到时候,吕布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老秦已经有了过河拆桥的准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