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混元大罗又太乙,得闻大道知劫数

2024-08-26 作者: 8月12
第四百零一章、混元大罗又太乙,得闻大道知劫数.la)    “这是我能听的内容?”洛祖心下惊诧。
  
      而在太清圣人开讲之际,被他随身藏起的飞舟便被分出其身,至正殿外安置。
  
      洛祖见状却无担忧,毕竟此乃圣人道场,必能保佑族人无恙,否则不是在打圣人的脸吗?
  
      但这也让洛祖深觉闻道有先后,法不传六耳。
  
      念及于此,洛祖便坐定清楚,凝神静气去观前方的太清圣人,闻听祂讲授混元之道。
  
      太清圣人此刻在他眼中展露人相,为垂朽老人,可又生气昂扬,让人觉得矛盾,却又仿佛一切如是,一切正常不过。
  
      只是如此念头在心底一流转,太清圣人身上的气息便即刻变换。
  
      仿佛冢中枯骨,朽烂成泥,一点生机也不存。
  
      这就从一个完美的阴阳平衡转到另一个死气沉沉的极端中。
  
      这样的转变让洛祖始料未及。
  
      可太清圣人的讲道已然开始,其已人族之语言开讲。
  
      不对,是祂已大道之音阐述混元之道,但洛祖身为人族,便直接以人族语言带入,其他种族“听闻”,便会以自家语言带入,或者不以语言,而是直接聆听大道之音,甚至面前的太清圣人便直观地向其展示混元之道。
  
      至于混元之道是什么。
  
      洛祖是听清了,但没能听明白。
  
      可他记住了,以一种匪夷所思却又极为合理的方式记下了。
  
      笔记!
  
      是的,他竟情不自禁的当场已纸笔将太清圣人所阐述的大道记录下来。
  
      这是否匪夷所思?可记录之事却又合理。
  
      而洛祖为了记录混元之道,仅仅只用了九页巴掌大的纸。
  
      待他记录完,再看一遍内容,便觉自己懂了混元之道。
  
      可眼睛一从上面脱离,混元之道又离他远去,直接从他的大脑中脱离。
  
      洛祖明白,自己是懂了又没懂,这等境界非得到混元之前才能清楚接受。
  
      “乎缪百形,哉定千余,钧天无定之酉酃……”
  
      其实其中话语还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当然也只是外人来看是这样,洛祖自有自己的理解,毕竟这些是他自己记录的,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也是他自己理解然后以这种形式藏在字句中,不外乎文言文解读而已。
  
      他之后自会撰写一本相应的字典释意,好让族人能够看懂其中意义。
  
      不过他认真看着自己书写的成文,心下又生奇怪,人族文字怎不受巫妖二族设下的规矩制约了。
  
      是这个大殿的因由?还是其他?
  
      洛祖不得而知。
  
      但他最后还是将这篇混元之道贴身藏好,直接放入自己的元神之中。
  
      随后他又想起一事,太清圣人这就讲完混元之道了?
  
      此乃洪荒天地的极境,竟这么简单?他也才记录了九页纸罢了。
  
      亦或者说大道至简,化简为繁?
  
      洛祖一时想不明白,更说不明白。
  
      反正太清圣人此刻已经开讲大罗之道。
  
      如此看来便是要将现如今的修行境界一个個讲解清楚了。
  
      此刻,大罗之道却变得晦涩复杂,洛祖听不明白,也不知如何记起,纵使他将纸笔再次拿出,却也不知该记录下什么文字。
  
      而且听着便心里烦闷,好似身上总有某处瘙痒,挠了一遍全身却还是没挠对地方。
  
      难受难受真难受,心中苦闷已无人知。
  
      这样的情况便是度日如年,比之前听讲混元之道的感受是天差地别。
  
      混元之道听了一遍,时间仿佛过得很快,转瞬间他就记下了“全部”混元之道。
  
      而大罗之道却好似整个洪荒天地的信息不对朝他扑来,无穷无尽地信息将他淹没,而且还不流逝,就围绕于他的身边,可他又没法收获一瓢。
  
      如此听道,他只觉自己精神枯竭,沧海桑田,天地寂灭,洪荒从开辟到终末都一遭了,而他还沉沦于大罗之道中,无法摆脱。
  
      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洪荒从开辟到毁灭足足九九八十一次,但洛祖依旧不能走出大罗之道。
  
      仿佛大罗之道遥遥无期,而每一次洪荒轮回便有新的大罗之道降临,如此便有八十一种大罗之道落下。
  
      最终洛祖还是脱离这场苦难。
  
      他呼吸也没有喘,整个人都陷入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万万事不能再挂怀在心,一切都仿佛停顿,而他成了一方被光阴腐蚀到朽烂的石头。
  
      这就好似一个差生在面对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题,而且还对其进行高强度的思考。
  
      这样的思考最后却又只在考卷上写了一个——解。
  
      虽懊恼,却也无奈,因为他确确实实看不懂。
  
      洛祖最后可是动用了全部的真炁大脑,元神也并行运转。
  
      可依旧没有触及到一点大罗之道。
  
      而大罗之后又是什么?
  
      自然是太乙之道。
  
      按理说洛祖方才已经被大罗之道折磨得精神枯竭,无法再思考了,可是此道一讲起,洛祖就立即跟打了鸡血一般,说是精神百倍都不为过。
  
      仿佛他整个人都被重置一遍,满血复活了。
  
      太乙之道的信息在心中流转,一应内容被记录于元神之中。
  
      可依旧理解不能。
  
      这次就是半懂不懂,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
  
      知道哪里痒,可又被一重厚厚的壁障阻碍,无法挠动。
  
      这可更是痛苦了。
  
      一知半解最难受,身在局中不知福。
  
      只是痛苦归痛苦,快乐却也相伴着。
  
      因为虽有不懂之处,却也有理解的地方,大彻大悟下便是比世间任何一种欢愉还要快乐。
  
      只是这一次痛苦多余快乐,总而言一百次痛苦才有一次快乐。
  
      所以这又是一次折磨人心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洛祖都想当场给太清圣人表演一个自杀,让祂了解自己这种不上不下的难受,让祂了然自己这种无以言喻的苦难。
  
      最终,太乙之道依旧在洛祖不知光阴的情况下结束了。
  
      洛祖最后叹息一声,直奔金仙之道中。
  
      而这一次却是他最快乐开心的听道。
  
      何谓茅塞顿开?
  
      这便是茅塞顿开。
  
      何谓醍醐灌顶?
  
      这便是醍醐灌顶!
  
      曾经一知半解之处,此刻豁然开朗。
  
      金仙道境在他眼前仿佛已是一片坦途,什么磨难,什么功夫,什么劫数,似乎都不算困难。
  
      万千阻碍,万千磋磨仿佛在这一刻迎刃而解。
  
      我悟了,我成了。
  
      洛祖心底升起这个念头。
  
      身心皆得舒泰,听闻太乙与大罗的焦灼艰难在此刻尽数一空。
  
      洛祖此刻都想高歌一曲,赞美表白远方那位已经不知形状的太清圣人。
  
      是的,听懂了金仙之道后,洛祖再看太清圣人,却已不再是垂垂老朽的老者,而是一团清澈的云气,若非其就在那里,洛祖都“看不见”祂。
  
      或许这才是祂,或许这也不是祂。
  
      因为祂是圣人,祂早已不受世间规矩束缚,自也不受任何形体的束缚,更不会说什么形而上形,化为未知。
  
      祂就是一切未知与已知,是众生存在的基石。
  
      存在,存在,洛祖骤然恍惚。
  
      所以祂是一也是万?
  
      不对,祂只是道。
  
      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
  
      祂并非一,祂也不是万,祂是祂们的根源。
  
      其中关系并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一切自在不言中,全在思念下。
  
      洛祖又一次彻悟。
  
      心中又生欢喜。
  
      存在大道所结生的虚幻道果又凝实了许多。
  
      如今已如真正的道果没甚两样。
  
      不过还是差了最后一跃。
  
      差了什么?
  
      是劫数!
  
      如今唯有以劫数洗尽铅华,褪去红尘凡滓(zi),方能结生道果一枚。
  
      有此了悟时,洛祖却也察觉自己的劫数将至。
  
      不远了。
  
      具体多远不得而知,可就是不远了,也许下一刻就会有飞剑从天而降,给他劈个对穿,也可能阴火从地底冒出,烧太多六识不全,真灵蒙昧,还有可能周身腐朽,衰朽劫数骤然而至。
  
      一切皆有可能,道果劫难无定数。
  
      在洛祖彻悟后,金仙之道也讲完了。
  
      随后便是玄仙之道。
  
      玄仙道境洛祖虽然已经走到尽头,且觉得自己已经将之修炼透彻,但是太清圣人如此一番讲解下来,竟然发觉自己对于此境还有如此多的错漏之处。
  
      譬如三花合一的修行上,还有更好的方法,取一为主,其二为辅,相辅相成,化为道花一朵。
  
      如此妙处还有许多,道花开辟之法也在太清圣人讲道中发祥出许多种,只能说太清圣人讲道实在太过全面,可以说玄仙道境诸法都有涉及,不过就是没有讲述天地间的大道,只提及修行法门,未论世间大道之法理。
  
      其中何故?洛祖心底也有一点猜测。
  
      但他沉迷于太清圣人传授讲道的奥妙之中,还有那诸多道法,数不尽,穷不尽,便也不去思考其中因由了。
  
      而且与他而言,这些道法听闻下来便可推演至极,研究出道法根源,然后领悟其所演化的大道。
  
      玄仙之道也不知讲了多久,最终只余下道音在脑海中回荡。
  
      接着便是天仙之道。
  
      天仙之道一如玄仙之道一般,为洛祖早年的修行查缺补漏,还有诸多天仙之境的道法传授与他。
  
      而后真仙之道也如此。
  
      此道讲完,洛祖依旧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凡灵知识神,却无知仙境前途,吾今日再传练气存神之法,愿使众生修行再非无迹可寻。”.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