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24-10-07 作者: 花落人不知
第十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la)    丁夫人作为主母,眼界非寻常女子能比。
  
      她也能见到别人不能见之处。
  
      “李翊才智出众,机敏聪慧,只是年纪小了些。”
  
      “他前日在兖州为夫君立了功,夫君不升反降,将他调到我府上休养生息。”
  
      “想来是要磨炼其心性。”
  
      曹操一喜,握住丁夫人的手道:
  
      “知我者,夫人也!”
  
      “李子玉确实是块璞玉,我有意栽培。”
  
      “旁人立了功,必然心焦,我特地将他从前线调回,就是想看看他作何反应。”
  
      丁夫人抿嘴一笑:
  
      “那我想这少年郎必不令夫君失望。”
  
      “这些时日,他在我府中饮食自若,并没有因为受到冷落而感到焦虑。”
  
      “哦?”
  
      曹操伸手捋着颔下胡须,“此子年纪轻轻,心态却如此沉稳,果真是个能成大事的人物。”
  
      “他现在何处?”
  
      “哈哈,正带着清儿在后院读书哩。”
  
      “什么?”
  
      曹操又是一惊,“你说清儿她竟然,竟然愿意读书,还是和一个草莽出身的男子……”
  
      清河平日里最是厌学,并且骨子里瞧不起草莽出身的平民。
  
      而今日却一反常态,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止如此,清儿自认识了子玉后,便每日缠在他身旁……”
  
      丁夫人话说一半,竟捂嘴笑了起来。
  
      曹操起身转向后院,他非要亲眼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来到亭院,果然见着一男一女。
  
      清河伏在李翊身旁,一边剥着葡萄,一边往李翊嘴里送。
  
      两人有说有笑,仿佛缔结了深厚友谊。
  
      李翊察觉到身后有人,见是曹操,忙起身行礼:
  
      “哦,主公回来了。”
  
      清河见状,喜上眉梢,箭步上前搂住曹操的脖子,盈盈笑道:
  
      “父亲,您回来了。”
  
      曹操一时有些懵逼,这丫头今日怎会如此乖巧?
  
      “方才你们在谈论什么,竟聊得如此开心,也与我说说。”
  
      清河掩唇,咯咯笑道:
  
      “父亲,您带回来了的这个李翊可有意思了,这几日他在与我讲《三十六计》。”
  
      自那日午后,清河已对李翊彻底解开了心防。
  
      每日都缠着他身边,李翊便为她讲故事。
  
      作为现代人,各种引人入胜、光怪陆离的故事,李翊如数家珍。
  
      而对于没有手机、电视的清河而言,这些故事使她相当着迷。
  
      有时候都已经到了深夜,还在李翊房里听他讲。
  
      如果不是丁夫人严厉训斥,估计清河能直接听一个通宵。
  
      “哦?这《三十六计》是何物?”曹操问。
  
      “嘻嘻,父亲常年统兵打仗,应对这故事相当感兴趣。”
  
      “方才子玉再为讲‘苦肉计’,说的是……”
  
      原本苦肉计,是周瑜打黄盖,最终诈降成功骗过了曹操。
  
      使得赤壁之役大获成功。
  
      而现在,李翊自然要将主角稍加魔改,换一个名字。
  
      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精髓没有变。
  
      八十万大军毁于一旦的结局也没有变。
  
      “可叹可叹,这皇甫德若是稍微精明一点,识破这诈降之计,岂非早就一统天下了?”
  
      曹操听后,大为唏嘘。
  
      一面又暗暗提醒自己,今后若是遇着了苦肉计,须得提防一手。
  
      将这个故事回味了半晌,曹操这才笑着对清河说道:
  
      “清儿,为父暂借李翊一用,你先下去吧。”
  
      清河面色不豫,嘟囔着说道:
  
      “干嘛?父亲有什么事是不能让我听的?”
  
      “呵呵,军国大事,你个女儿家不便在此旁听。”
  
      “……唔,好罢,不过父亲用完时需得将人还我。”
  
      曹操不怒反笑:“你这孩子,把我的人拐去,还向我讨价还价起来了。”
  
      清河离去后,院内已只剩李翊与曹操二人。
  
      “不知前线战事如何?”
  
      李翊知道曹操肯定是来跟自己聊军务的,索性便主动开口。
  
      “亏得你的游击战术,暂时解了濮阳之围。”
  
      “只是……唉……”
  
      李翊望向曹操,问:
  
      “曹公可是在想要如何安置这三十万蛾贼?”
  
      曹操眼睛一亮,欣喜道:
  
      “子玉,看来你不光有大将之才,还懂治国安邦之道啊。”
  
      三十万蛾贼数量庞大,岂能直接覆灭?
  
      何况这些人口都是古代重要的生产资源,岂能全部诛杀?
  
      “只要游击战术安稳实施,蛾贼溃灭是早晚的事。”
  
      “曹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在兖州这个四战之地要何去何从。”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虽然曹操之前输给了蛾贼,但他仍旧对击败他们有十足的信心。
  
      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个积贫积弱的兖州,发展壮大,从而进取天下。
  
      “之前我在营中便听文若说,汝自幼熟读兵书,兵法韬略谙熟于心。”
  
      “既然你提到这个话题,那曹某倒想听听你的高见。”
  
      曹操手一挥,直接将这个皮球又踢回到了李翊身旁。
  
      而李翊自为曹操献策那一刻,就已经打算好了。
  
      在这个门阀争雄的时代,自己没有背景,想单干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有投效一方势力,才能明哲保身。
  
      此时的曹操虽然弱势,却正是自己崭露头角,博取信任的机会。
  
      李翊从石桌上拾起一块木板,在上面敲了敲,为曹操分析天下局势。
  
      “当今天下,以袁氏兄弟为先。”
  
      “冀州袁绍,兖州曹公,荆州刘表为一阵营。”
  
      “扬州袁术,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为一阵营。”
  
      没错,此时的曹操严格意义上是袁绍的小弟。
  
      “刘备、吕布皆有争雄之心,然无立身之地,不足为虑。”
  
      “至于西凉马腾、韩遂,西川刘焉,皆无力争霸中原。”
  
      曹操精神为之一振……
  
      李翊的思路很清晰,一下子便把当今天下诸侯的实力给话分清楚了。
  
      “子玉所言甚是,兖州积贫积弱,又是四战之地,该当如何破局呢?”
  
      曹操开口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哈哈哈……”
  
      李翊仰头大笑,这是常规套路了。
  
      别人越是关心的问题,就必须先卖一下关子。
  
      若是急着说出,便失去了高人的风范。
  
      “子玉发笑,想来是成竹在胸了?”
  
      “呵呵,曹公,当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时,其处境与曹公比如何?”李翊反问曹操道。
  
      曹操一愣,真要说创业,那刘邦开局可比自己难多了。
  
      自己好歹还有一个兖州,而刘邦兵寡粮少,连个地盘都没有。
  
      最后却灭秦、灭楚,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他并非生气李翊用刘邦来反问他。
  
      而是惊叹这小子魄力不小,竟想直接比肩高祖的开国大业。
  
      思考片刻,曹操回道:
  
      “高祖起兵之处,虽然势力微小,但他身边却有了一帮文武骨干。”
  
      “诸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
  
      “后面更有韩信、张良、陈平、郦食其等贤才加入,可谓左膀右臂。”
  
      “如此方能一统天下。”
  
      李翊点了点头,“曹公说得不错,这些人的确为高祖成就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当年楚王项羽,神勇无敌,高祖对之十战九败,缘何高祖最后能够获胜?”
  
      曹操挥了挥手,朗声道:“害,那是项羽刚愎自用,不能用人之故嘛!”
  
      “还有呢?”李翊又问。
  
      “这……”
  
      曹操沉吟半晌,实在想不到项羽还输在了哪里。
  
      “当年高祖对战项羽,屡战屡败,身边的将士却越来越多。”
  
      “反观项羽,除垓下之役以外,几乎百战百胜,然而身边的将士却越打越少。”
  
      “何也?”
  
      哦!
  
      曹操猛然醒悟,终于明白了李翊想表达的是什么了。
  
      他曹操已经像刘邦一样拥有一帮贤才了。
  
      现在缺少的不就是底层民众的支持吗?
  
      民心所向,无坚不摧。
  
      民心向背,寸步难行。
  
      “子玉是想让我团结兖州百姓?”
  
      “然也,当年项羽只因齐国叛乱,便灭杀一国百姓,齐人深恨之,故而皆去投了汉王。”
  
      “致使项羽后期无兵可招,无人可用,除了故地江东以外,已成了孤家寡人。”
  
      李翊起身来到曹操近前,朗声说道:
  
      “曹公,这三十万黄巾军所名为蛾贼,但其实都是走投无路穷苦百姓。”
  
      “若能将之安置,则能够极大促进兖州的发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本身是在提醒封建君王要爱民如子。
  
      但性格腹黑的李翊更能从这句话中看到它深刻的含义。
  
      百姓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那爱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要维护自己的统治!
  
      有句话叫华夏百姓是最淳朴最善良的。
  
      这话可不是吹牛,因为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那百姓根本不会造反。
  
      他们想要的,只是活下去,仅此而以。
  
      只要百姓安分守己,才能保证他们去从事生产。
  
      人力资源是古代最重要的资源。
  
      他们既是劳动力,又是生产力,更是源源不断的粮源、兵源。
  
      谁掌握的人口多,谁就拥有更强的争霸能力。
  
      李翊劝曹操爱护百姓也好,劝他安置蛾贼也好,都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的。
  
      当然,这些话都不能放在明面儿上说。
  
      必须以更加高深的口吻,那粉饰自己的正义性。
  
      至于是不是真的正义,并不重要。
  
      只要别人相信,百姓相信,那自己就是正义的!.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