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顺风吹牛皮,逆风讲道理

2024-10-07 作者: 花落人不知
第三十一章顺风吹牛皮,逆风讲道理.la)    对于曹操而言,他目前真正忌惮的诸侯也就二袁以及刘表公孙瓒。
  
      这些人要么基业大,家底厚,要么有大量的精兵猛将。
  
      除此之外,什么河内的张杨,流亡的吕布,平原的刘备,他曹操都不放在眼里。
  
      “子玉,我大军即刻出发,应当先取何处?”曹操问。
  
      李翊分析道:
  
      “徐州与兖州隔着谯沛与鲁国,须越过这二地,先取东莞,再下琅琊。”
  
      “之后便是东海、下邳、广陵、彭城。”
  
      曹操笑道:“与我所见相同。”
  
      旋即开始点将……
  
      “曹仁、夏侯渊……”
  
      “末将在!”二人应声而出。
  
      “我命你二人为先锋,领军三万直抵东莞,我自率十万大军殿后。”
  
      “末将领命!”
  
      曹仁与夏侯渊对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呈现出兴奋之色。
  
      先锋是最容易立功的,最后清点功绩时,不管战况如何,先锋将都是直接名列前茅。
  
      道理也很简单,先锋就等于打头阵。
  
      让你第一个上去玩命儿,不给你算头功算什么?
  
      曹操接着统筹,“荀彧、张邈、夏侯惇……你们负责驻守兖州,务必要在我征完徐州之前,担保万无一失。”
  
      李翊眉梢一挑,顿觉这安排有些不合理。
  
      这三人之中除了荀彧靠谱以外,张邈、夏侯惇这二人是不能托付大事的。
  
      先说夏侯惇,江湖人称常败将军。
  
      但凭着与曹操的裙带关系,愣是有着“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调侃。
  
      当然了,夏侯惇其实也并非庸才。
  
      他武艺其实不错,也能带兵打仗,就是遇上稍微强一点的就干不赢了。
  
      但他要真的一无是处,也不至于被曹操重用。
  
      夏侯惇最强的地方,在于他练兵能力极强。
  
      曹操的青州兵,以及后来威震天下的虎豹骑都是由夏侯惇一手训练出来的。
  
      但夏侯惇此人毕竟是一员武夫,脾气火爆,做事粗心。
  
      曹操让他来留守兖州,心也真是大。
  
      而另一个定时炸弹则是张邈,历史上他可是在背后捅了曹操一刀。
  
      联合吕布,一起偷袭了兖州。
  
      有这两个不确定因素在,李翊当然不能放心。
  
      “曹公,夏侯将军心性火爆,留守不妥,不如带上前线一起作战。”
  
      “……不必,新纳的青州军还需元让训练,就让他留守兖州为我看守门户吧。”
  
      曹操留夏侯惇自然是有自己的安排。
  
      青州军一群新瓜蛋子,出征的这段时间他当然需要夏侯惇帮他训练新兵。
  
      这样等出征回来之后,马上就有新的兵源补上。
  
      李翊微微一怔,思考片刻,然后夏侯惇说道:
  
      “夏侯将军,你留守兖州,凡遇大事,都须与荀先生商议。”
  
      “不可自作主张,明白么?”
  
      这颇为说教的口吻,换作别人夏侯惇早就不耐烦了,但李翊不同。
  
      夏侯惇可是拜他为师了。
  
      “是,先生之言,惇牢记于心。”
  
      曹操一愣,暗想夏侯惇平日最是看不惯这些文人,尤其李翊还是个少年。
  
      而李翊今日用如此说教的口吻,他居然听了,还照做了?
  
      “子玉,看来你与元让也有些交情啊。”曹操调侃道。
  
      “哦,惭愧,只是平日多与夏侯将军谈论军事,故而交往甚繁。”
  
      李翊自不会当着众人面说夏侯惇是自己徒弟的事,不然以他的性子,面子上肯定挂不住。
  
      至于这个张邈,按理说历史上他是因为曹操屠徐州,加上得罪了兖州世族,才联合吕布偷袭兖州的。
  
      自己目前已经拉拢到兖州世族的支持,只要之后阻止曹操屠徐州,理论上他应该不会搞偷袭。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李翊还是决定命曹休留守兖州,让他监视张邈的动向。
  
      曹休对此感到很不解:
  
      “张太守乃是主公同窗旧友,先生为何要叫我去监视他的动向?”
  
      “此人已经与曹公貌合神离,我担心我们大军前脚离去,张邈便联合外人偷袭兖州。”
  
      “啊?”
  
      曹休咽了口口水,按理说以张邈与曹操的交情,他没理由叛变啊。
  
      但既然李翊都这么说了,曹休自然会引起重视,只是心中仍是有些不解。
  
      “既然先生觉得张邈不值得信任,为何不劝主公换人?”
  
      李翊解释道:
  
      “现在明面上张邈并没有任何反意,所以我现在是先射箭后画靶。”
  
      “我如果将这话与曹公说了,曹公必疑我无端进谗言,陷害好人。”
  
      曹休恍然大悟,“先生高见,休一定会监视好张邈动向。”
  
      都说谋士先谋己,明哲先保身。
  
      先生总是能够使自己远离危墙之下啊……
  
      曹休感慨道。
  
      ……
  
      三日后,曹操大军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浩浩汤汤向徐州进发。
  
      陶谦这人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是有过带兵打仗的,甚至可以说军旅生涯相当漫长。
  
      他还和“汉末三杰”之一的皇甫嵩一起征讨过北宫伯玉。
  
      可惜的是,如此多年的征战经验,并没有把陶谦淬炼成一代名将。
  
      反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人越来越软弱迂腐。
  
      反观曹操,经过平黄巾、讨董卓、灭蛾贼等多场大战的淬炼,军事水平已经相当之高。
  
      加之身边聚集了戏志才、荀攸、李翊等一众奇谋之士。
  
      在众人的筹划下,曹操主力殿后,先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连克东莞、琅琊、东海郡,一鼓作气将徐州西部城池全部攻陷。
  
      仅仅只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徐州西境、北境全部落入曹操之手。
  
      不过在一段势如疾风的攻势之后,曹军的攻势却暂时停缓了下来。
  
      因为大军现在被徐州重镇——彭城挡住了去路。
  
      彭城是徐州防守最严密的要塞,徐州半数兵马都囤积在此。
  
      陶谦甚至将最精锐的“丹阳兵”都聚集在了彭城。
  
      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将曹操阻挡在彭城之外。
  
      起初,仗着连续取胜的高昂士气,曹操下令直接强攻。
  
      但没想到彭城守将曹豹凭借着彭城的坚固,以及精锐的丹阳兵,竟生生挡住了曹军的攻势。
  
      双方死伤都相当惨重。
  
      城下尸骸遍野,血流成河。
  
      光是远远望上一眼,便宛若人间炼狱,惨不可言……
  
      曹操不得不下令暂停攻势。
  
      毕竟攻城战,进攻方永远是最吃亏的。
  
      通常守城的士兵,一个人就能挡住进攻方的十个人左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战争,进攻方永远都是想办法把敌人骗出城来决战的原因。
  
      否则这个战损比没人承受的了,何况是刚起家的曹操。
  
      望着城头下遍地尸骸,曹操不得不感慨……
  
      这还是他自发兵徐州以来,第一次受挫……
  
      没想到陶谦老儿手上居然还有这么一支精兵。
  
      尽管曹操的青州军在夏侯惇的调教下,已经初具战力。
  
      但他们毕竟还是黄巾军出身,训练也才不到一年时间,仍然改不掉他固有的毛病——
  
      顺风猛如虎,逆风病成猫。
  
      彭城外,曹军大寨。
  
      “那陶谦已将彭城周围百姓全部迁入城中,坚壁清野,不肯与我军正面对敌……”
  
      夏侯渊眉头紧锁,愁眉不展。
  
      “唉,我率军强攻城池,敌人负隅顽抗,我军死伤惨重。”
  
      “现在将士们已经心生怯意,再打下去,只怕于我军心不利。”
  
      曹洪长长地叹了口气,对彭城,对丹阳兵,又恨又无奈。
  
      “人说陶恭祖不善军事,不想他手上还有这样一支军马……”
  
      曹操皱着眉,摸着颔下的胡须发出一阵沉吟。
  
      军师祭酒戏志才与荀攸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主公。”荀攸为曹操分析道,“这丹阳兵不善野战,但却极为擅长守城。”
  
      “加上这彭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我军前番几次试图强攻,都未能占到便宜。”
  
      “不错。”戏志才附和道,“彭城坚固,若要强攻,极为困难。”
  
      “若真想取,只能通过围困,将彭城内的粮草耗尽,才能拿下。”
  
      “但……唉……”
  
      戏志才说到这儿,又摇了摇头。
  
      “迁延时日,打成持久战,诚非我军所愿呐……”
  
      对于曹操而言,最不能用的战术就是围城。
  
      因为你劳师远征,肯定是比不过人家以逸待劳。
  
      何况曹操出来得越久,老家就越危险。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可对于易守难攻的彭城而言,你越是想速攻,死的人就越多。
  
      曹洪大声道:
  
      “既然强攻不成,不如我们效仿攻琅琊那样,直接绕道而行,奇袭陶谦老巢下邳。”
  
      “两位军师觉得如何?”
  
      结果戏志才与荀攸竟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直接回绝了曹洪的这个提议。
  
      “之前我们绕过东莞,奇袭琅琊,是因为打了陶谦一个出其不意。”
  
      “如今战事已历半月,陶谦早有防备,怎可能放我们绕道去袭下邳?”
  
      荀攸点了点头,在一旁帮腔道,“正是如此。”
  
      “何况我们大军已经深入,若是绕道进攻,被曹豹反应过来,与陶谦里应外合,夹攻我军。”
  
      “那到时候,我们便有来路,无归路了。”
  
      曹操眉头紧锁,只觉头大。
  
      现在曹军战争形势相当严峻!.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