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五十七章 收千古名相为弟子!

2024-10-07 作者: 花落人不知
弟五十七章收千古名相为弟子!.la)    面对如狼似虎,刀剑如林的曹军,诸葛亮面色不改,淡定地回了一句:
  
      “我听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
  
      “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
  
      “曹公威德加于四海,断不会专程来为难我一个小孩儿。”
  
      这话答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令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孩童能说出来的话。
  
      牛金微微一怔,旋即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
  
      “小子,你今年多大了?”
  
      “在下光和四年生人,今年十二!”
  
      诸葛亮如实答道,没有丝毫怯意。
  
      “……哈哈哈,你一个髫龀小儿,安敢口出狂言。”
  
      “汝道我宝剑不利否?”
  
      牛金再次将宝剑在诸葛亮眼前晃了一晃,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气势更加凶猛。
  
      仿佛在告诉他,我是真的敢杀你,不是开玩笑。
  
      诸葛亮也感受到了牛金身上的杀气,他眼神笃定,言语坚决: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今日诸位将军闯入我家大门,胁迫我家长辈,亮虽为幼髫,也断无退缩之理!”
  
      嘶……
  
      曹仁等将都暗自感叹,这小子果真有点儿骨子。
  
      难怪李翊专程要来找他,看来不是虚名之辈。
  
      “……啪啪啪。”
  
      大堂内传来李翊的掌声,众人望去,李翊笑眯眯地走过来,上前摸了摸诸葛亮的头:
  
      “小先生,你如此能言善辩,将来是想做苏秦张仪么?”
  
      这一声“小先生”已经包含了李翊对诸葛亮的认可。
  
      因为古代不是什么人都敢称先生的。
  
      李翊作为曹营重臣,称呼他为小先生绝对是赞赏。
  
      但后面一句话,又带有一点儿挑衅的意味。
  
      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舌辩之士,而李翊这句话其实是调侃你诸葛亮今天是想像他二人一样用舌头来说服咱们曹兵吗?
  
      诸葛亮听懂了李翊的话外音,他先是拱手作了个揖,随后答道:
  
      “禀先生,苏秦张仪虽为辩士,却也是真英雄真豪杰!”
  
      “苏秦佩六国相印,而张仪则两次出任秦国宰相。”
  
      “这二人皆有匡扶社稷的大智大勇,绝非恃强凌弱之徒。”
  
      这话的攻击性就比李翊强太多了。
  
      李翊最多只是调侃,而诸葛亮这句话就完全成了反击。
  
      你说我诸葛亮是苏秦、张仪那样的舌辩之士,等于是调侃我只有一张嘴厉害。
  
      但我告诉你苏秦、张仪都是真英雄真豪杰,你不配看不起我们这样的辩士。
  
      牛金等人大怒,拔剑在手,厉喝道:
  
      “小子无礼!”
  
      敢说我们是恃强凌弱之徒,这换谁听了不生气。
  
      但李翊却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这,先生息怒,将军息怒。”
  
      “孔明年纪尚小,不懂事,还请诸公宽宏大量,饶恕他吧!”
  
      诸葛玄赶紧上前按住诸葛亮的头,向众人道歉。
  
      他也知道诸葛亮刚才这番话说得太过分了。
  
      心中更是暗暗叫苦:“孔明啊孔明,你是不是还没搞清楚状况?”
  
      人家现在是刀架我们脖子上,说剁了咱就剁了咱,你还敢这么说话?
  
      真是知道自己阳寿额度啊,要不然谁敢这么作?
  
      而诸葛亮并不是作死,是他清楚,这个时候自己必须态度强硬。
  
      这些人专程来找自己,肯定不是要加害自己,要不然不必这么兴师动众。
  
      随便派个将军过来把自己剁了就行,哪需要李翊这样的重臣亲自跑一趟?
  
      一定是他们看中了自己什么,才故意刁难试探。
  
      自己若是退却了,说不定反倒会有性命之忧。
  
      而诸葛亮的推测完全正确,李翊这么做确实是在故意试探他。
  
      他此来的目的就两个——
  
      第一,控制诸葛氏。
  
      第二,带走诸葛亮。
  
      尤其第二点,诸葛亮虽然已经展现出了成熟的心智与机敏,但毕竟年纪还小,又是一块璞玉。
  
      有很大的培养价值。
  
      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李翊从第一开始就已经在培养自己的党羽了。
  
      现在的诸葛亮就是他将来要重点培养的亲信。
  
      选中他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诸葛亮能力出众,将来迟早要一飞冲天,位极人臣,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翼。
  
      第二,诸葛亮人品绝佳,又以忠义为本。
  
      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嘛。
  
      培养他为自己的心腹,将来不用担心被背刺。
  
      李翊可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从来不会百分百无条件信任一个人,不论他是什么身份。
  
      第三,诸葛亮年纪还小,三观没有完全形成,以李翊的御人之术,很容易给他塑造一个新的价值观。
  
      并且这么小的年纪,也不容易引起旁人注意,不用担心被别人怀疑在拉帮结派。
  
      第四,刘备将来失去了一个重臣,间接削弱了敌人。
  
      “……哈哈哈,小先生果然有学识啊。”
  
      李翊不吝赞美,再次表达对小孔明的喜爱。
  
      “汝识我否?”
  
      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亮知道不能再用先前那个强硬态度了。
  
      因为人家给你好脸色,你再甩脸色就是不识好歹。
  
      于是诸葛亮也换了一副语气,答道:
  
      “先生奇谋大破兖州蛾贼,攻心下彭城,三权分立徐州。”
  
      “小子身在琅琊也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先生仙颜,实在三生有幸。”
  
      与之前强硬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完全是一个晚辈的姿态。
  
      这把身后的曹仁跟牛金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暗忖这小子上一秒钟不还挺拽的么?
  
      怎么这一秒又变得这么谦卑了。
  
      ……呵呵。
  
      这些武夫自然不会理解。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诸葛先生,方才我等多有得罪,还望先生恕罪。”
  
      李翊也顺势给诸葛玄一个台阶下,朝他抱腕赔礼。
  
      诸葛玄赶紧还礼,见好就收:
  
      “不敢不敢,李先生能够莅临寒舍,蓬荜生辉。”
  
      这时候,李翊便开始说明来意:
  
      “不瞒先生,我听闻琅琊有一天才少年,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所以今天故意带人上门前来试探。”
  
      “今日一见,果真见之不俗。”
  
      “我欲将他收为门徒,不知先生尊意如何?”
  
      诸葛玄听到这话,眼眸一亮。
  
      原来他是为了收诸葛亮为门徒的,这倒挺意外?
  
      李翊此刻已是曹营中的重臣,而曹操又已坐拥了兖州、徐州,实力不俗。
  
      若是能让孔明进入曹营,拜在李翊门下,那对他个人,以及整个诸葛家族而言绝对算是一件大喜事啊!
  
      但事关诸葛亮的人生大事,诸葛玄也不好替他做决定。
  
      “孔明,你怎么看?”
  
      诸葛玄把选择权交给了诸葛亮自己。
  
      众人目光落在这孩子身上,期待他的答复。
  
      诸葛亮眨巴眨巴眼睛,沉吟半晌,答道:
  
      “不瞒叔父,亮此次离家远游,见到了无数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目之所及,皆恋生惧死之容。”
  
      “耳之所闻,皆哀痛流涕之声。”
  
      “而今天下,奸臣弄权,百姓蒙难,如我之乡里者不知凡几!”
  
      “丈夫在世,既知黎庶苦痛,岂可困坐终老?”
  
      “所以我愿立下远志,欲匡扶社稷,以安天下!”
  
      “李先生乃当世奇才,如能够拜入前辈门下,早晚聆听教诲,则实为诸葛亮之幸事。”
  
      “不为逞勇杀伐,只为救护苍生!”
  
      好!好志气!
  
      不止诸葛玄,就连曹仁等将听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誓言都倍感热血沸腾。
  
      瞬间感觉这一趟没有白来,这小子的确值得栽培。
  
      李翊也很高兴,他要的就是这个精气神。
  
      如果诸葛亮态度有丝毫犹豫,那李翊反而会不满意。
  
      既然他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那咱作为老师也不能丢份儿。
  
      高低也得给你整两句高逼格的话。
  
      于是李翊来到诸葛玄这个家长面前,再次问道:
  
      “诸葛先生,你这位晚辈,欲从此之后常伴刀兵。”
  
      “所食者,征尘耳。”
  
      “所饮者,血水耳。”
  
      “兵事伤人伤己,一旦投身其间,再难以退还。”
  
      “届时转战千里、枕戈待旦,纵午夜梦回之时,亦与厉兵鬼卒偕行。”
  
      “先生可愿意放心将他交给我么?”
  
      诸葛玄听闻此话,心下感动,又对诸葛亮这个孩子将远离故土,常伴刀兵感到难过。
  
      “我虽为诸葛氏一族之长,然则孔明这孩子却机敏聪慧,有超乎同龄人的智慧。”
  
      “如今既怀有大丈夫之志,得遇良师,老夫有岂能让他终老林泉?”
  
      “只请李先生好生教诲这孩子,那我诸葛家感激之至!感激之至!”
  
      诸葛玄顿首,一连朝李翊拜了三拜。
  
      李翊将手搭在他的腕手,柔声道:
  
      “老先生放心,孔明我定好生培养,绝不辜负你们的期待!”
  
      看见诸葛家族这么重视诸葛亮,李翊是真的放心了。
  
      这就等于是培养诸葛亮为自己的心腹,将来就直接拉拢到了诸葛一氏。
  
      ……哈哈哈。
  
      紧张的气氛渡过,堂内终于传来欢快的笑声。
  
      诸葛玄命下人杀牛宰羊,款待众人。
  
      待宴席过后,李翊也不多耽搁,当即带着诸葛亮回兖州去了。
  
      能收一代名相为自己的弟子,李翊还是有点小骄傲的……
  
      …….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