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女公子小胜庞士元

2024-10-07 作者: 花落人不知
第七十一章女公子小胜庞士元.la)    此女乃何人也!
  
      众考生目光齐齐地望着诸葛雪,脑中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他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公卿,哪个不是家世显赫?
  
      没想到最先做完题的竟是一名女子,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诸葛雪眼眸微眯,在众人的注视下,握紧竹简的手又添了几分气力。
  
      她大声对掌事的书僮喊道:
  
      “敢问这位仙童,现在可否交卷?”
  
      一字一顿,铿锵有力。
  
      满座皆惊……
  
      原本安静的考场,一时间又变得嘈杂起来,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话题无一离不开这位女生,有说她虚名的,有夸她厉害的,也有嘲笑她女儿身来考试的……
  
      书僮忙组织考场纪律,大声嚷道:
  
      “诸位考生请安静答题,勿要交头接耳!”
  
      庞统此时也抬起头来,用那双小眼睛打量着这名女子。
  
      心里头直犯嘀咕:“她会写什么呢……?”
  
      余光瞟向诸葛雪的同时,趁她不被,伸腿绊她一跤。
  
      诸葛雪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手中的竹简也随之摔落出去。
  
      庞统早已预谋地上前,假装帮诸葛雪捡竹简,实则目光迅速地扫了一眼。
  
      厨艺?!
  
      这……
  
      庞统暗思此女来拜水镜先生为师,最后写的学术知识竟然是厨艺。
  
      这种答案,能上得了大雅之堂么?
  
      到底是一妇人。
  
      头发长,见识短。
  
      许是我多虑了……
  
      庞统念及此,不再将诸葛雪这个竞争对手放在眼里。
  
      他整了整衣冠,满脸歉意地将竹简还给诸葛雪,赔礼道:
  
      “女公子,恕罪恕罪,在下不是故意的。”
  
      “无妨……”
  
      诸葛雪也没放在心上,转头便将竹简递给了那名书僮。
  
      “女公子答题可真快啊!”
  
      童子赞赏了一句,笑道:
  
      “请稍后,容我将竹简送入庄舍,交予我家先生品鉴。”
  
      话落便要转身,却被身后一道声音叫住。
  
      “仙童请留步!”
  
      庞统箭步上前,毕恭毕敬地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仙童,在下也答完题了,请将我的也一并交予先生吧!”
  
      庞统就在刚刚诸葛雪交卷的一瞬,也完成了最后的答题。
  
      作为琅琊诸葛氏,庞统一直将诸葛家当做此次考试的第一劲敌。
  
      尤其诸葛氏还是外来户,庞统作为荆襄本地人,怎么着也得为咱荆襄人争口气。
  
      断不能叫这第一名落到琅琊去。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叔父,还有水镜先生都是主考官。
  
      此次考试,基本就在他和诸葛家里面选一个第一名出来。
  
      既然如此,那自己的交卷速度也不能落于人后,正好做个对比。
  
      看一看孰强孰弱。
  
      厨艺厨艺……
  
      庞统心里头还在反复琢磨诸葛雪的最后一答。
  
      大丈夫处世,当立不世之功,平步青云,直达云霄。
  
      岂能入庖厨,做妇人之工?
  
      念及此,庞统更加有信心了
  
      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就是此次考试的头名。
  
      初春微寒,几缕寒梅迎风盛开。
  
      就在众考生学子埋头苦答之际,竹舍之内,三名中年男子,与一名年约八九岁的女孩儿正坐其中。
  
      煮着梅花,品着香茶,有说有笑。
  
      “水镜兄,你以为今日之考试谁能拔得头筹?”
  
      说这话的,乃是现居岘山南沔水鱼梁洲上的隐士,庞德公。
  
      他不算名士,算隐士,因为他从来没有进过城府。
  
      唯一的爱好就是耕作、弹琴、读书吟赋。
  
      与妻子也是相敬如宾,每年只做一次。
  
      自律能力不可不谓极强。
  
      但爱爱少了,子女自然也少。
  
      终其一生,也只有庞山民一个儿子。
  
      “……呵呵,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此次考题只要用心作答,谁都能够脱颖而出。”
  
      说这话的人,乃是襄阳本地名士黄承彦。
  
      姐姐嫁给了上将军蔡瑁,也算相当有权有势了。
  
      除他之外,还将自己的女儿也带过来了。
  
      年仅九岁的才女黄月英,也就是未来诸葛亮的老婆。
  
      此女是真正的天降紫薇星,天才中的天才。
  
      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是个发明家。
  
      据传,诸葛亮的木流流马,诸葛连弩,都是黄月英参与设计的。
  
      诸葛亮治蜀之时,黄月英发明了大量的农具器械,极大促进了蜀地的生产力。
  
      “哈哈,黄公此话怕是有些滑头。”
  
      庞德公放声大笑,“此次考题云里雾里,莫说这些士子,就是老夫有的题也捉摸不透。”
  
      “说谁都能脱颖而出,未免太过高看这些年轻人了。”
  
      司马徽见状,反过来问道:
  
      “那庞德公觉得,谁有机会拔得头筹呢?”
  
      “这个嘛……呵呵……”
  
      庞德公默而不答。
  
      黄承彦与司马徽则是互看了一眼,相视一笑。
  
      黄月英瞧出三位大人无聊的人情把戏,直接拆穿道:
  
      “庞世伯是觉得您的那位侄儿会脱颖而出吧?”
  
      “……呃这,呵呵。”
  
      庞德公干笑两声,他正是觉得自己的侄儿庞统会是第一名。
  
      但这话不好直接说出来,不然就显得太不要脸了。
  
      黄承彦上前抱住黄月英,笑得合不拢嘴:
  
      “……哈哈,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庞德公恕罪。”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眼神却好像在跟闺女说干得漂亮!
  
      就在三人调笑之际,书僮已经走了过来。
  
      “先生,有人交卷了!”
  
      唔?
  
      此言一出,三人皆惊。
  
      这么重要的考试,这么快就交卷?
  
      但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庞德公率先开口了。
  
      “交卷的考生可是叫做庞统么?”
  
      在他看来,能这么快交卷的,除了他侄儿还能有谁?
  
      嗯……
  
      那名书僮看了看手中的竹简,点了点头:
  
      “好像是有一个叫庞统的。”
  
      呵呵,那就好……
  
      诶等等!
  
      有一个?
  
      意思是还有另外一个?
  
      “到底有几人交卷?”庞德公问道。
  
      “……嗯……两个!”
  
      书僮摇了摇手指,比了个二。
  
      嘶……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刚刚还说这次考题很难,没几个人能脱颖而出。
  
      结果这么快就有两人交卷了。
  
      “还有一人是谁?”
  
      黄承彦顿时来了兴致,这个庞德公整天吹嘘他侄儿多么多么厉害。
  
      现在有人站出来跟他侄儿旗鼓相当,黄承彦当然喜闻乐见。
  
      “我看看……”
  
      小童怀抱着竹简,偏头去看。
  
      “是来自琅琊诸葛氏的诸葛雪。”
  
      琅琊诸葛……
  
      这个名号众人还是听过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家会派一个女子前来参赛。
  
      “我听说诸葛玄家中有一子,名亮字孔明,他可有来参赛吗?”
  
      黄承彦好奇问道。
  
      听说此人也是颇有才学,天赋不输庞德公那位侄儿。
  
      最重要的是,长得比庞统帅多了。
  
      古人向来重颜值,黄承彦还是很想见见这位叫诸葛亮的少年的。
  
      “……嗯。”小童微加沉吟,旋即摇了摇头,“这倒不曾见着。”
  
      唉……
  
      那还真是可惜。
  
      黄承彦叹了口气,听闻诸葛家搬迁到荆州来,以为诸葛亮也会跟着来。
  
      毕竟荆襄的学习环境好,诸葛亮这种天赋型选手没跟着一起来,实在令人惋惜。
  
      “好了,将考题拿来我看吧……”
  
      司马徽挥了挥手,吩咐道。
  
      “喏。”
  
      小童急忙双手捧着竹简递了过去。
  
      一旁的黄承彦、庞德公,包括小月英也都将头凑了过来。
  
      考题前半部分涉及的大多是兵法韬略、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类的。
  
      诸葛雪与庞统各有各的见解,都很独到。
  
      不过庞统在荆襄长大,常年跟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打交道,他的解答自然要更加精辟一些。
  
      “……呵呵。”司马徽抚须一笑,“要我说,还是士元的答案要精辟一些。”
  
      “这位叫诸葛雪的女公子虽然有独到的见解,但在精妙上要稍逊士元一筹。”
  
      听到司马徽的夸赞,庞德公有些傲娇地昂了昂头。
  
      如果说前面庞统的答案能得90分的话,诸葛雪大概能得85分。
  
      虽然成绩不差,却遇上了更加变态的庞统。
  
      “两位世伯莫急,这不还有最后一题嘛。”
  
      黄月英打断两人的谈话。
  
      “呵呵,最后一题,我让众学子自由发挥,写认为有价值的学术知识。”
  
      “此题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主要为了考察学子们的临场应变的能力。”
  
      司马徽率先查看的是庞统的竹简。
  
      庞统写得是合纵连横之术,并且论举了张仪相秦的例子。
  
      “……哈哈,士元当真豪气纵横,学这连横之术,莫不是将来要效仿苏秦张仪,用三寸肉舌扫平天下?”
  
      众人哈哈大笑,几乎已经快要拍案决定此次的头名就是庞统之时。
  
      目光又落在了诸葛雪的答卷上。
  
      映入眼帘的只有两个字——厨艺!
  
      哦……
  
      众人倍感新奇,在大家都写怎么治国论道之时,诸葛雪竟然写了难登大雅之堂的厨艺。
  
      比起其他豪气纵横的答案,确实小家子气了些。
  
      “两位世伯,月英倒不觉得此题不好,所谓民以食为天,若能用厨艺造福百姓。”
  
      “也是一件福泽万民的好事!”
  
      黄月英主动开口,对诸葛雪的这道答题兴趣颇浓。
  
      不等司马徽开口,“哈哈哈……”黄承彦已经笑出声来。
  
      “看来我们家月英总算是遇到知己了!”.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