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看破不说破,此乃为臣之道

2024-10-07 作者: 花落人不知
第八十五章看破不说破,此乃为臣之道.la)    “大哥!”
  
      听到曹操要用小斛分粮的决定,曹洪一时情急,竟脱口而出在军营里喊曹操兄长。
  
      “用小斛分粮,只恐令军士不悦!”
  
      这话说得已是相当委婉。
  
      什么是小斛分粮?
  
      就是把原本一人份的粮食,拆成多人份。
  
      等于士兵每顿吃一张饼,你给分成好几块儿给人家吃。
  
      那你说士兵心头能高兴吗?
  
      “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也是如今无可奈何之下的权宜之计。”
  
      曹操皱着眉,无奈地摇了摇头。
  
      “就这么办吧,把两日之粮,拆成六日,自上往下。”
  
      “不论官职高低,均以小斛分粮!”
  
      “喏……”
  
      粮秣官应声答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徐徐退下。
  
      他总觉得这样分粮食,肯定会激起士兵们的不满。
  
      毕竟人家前线打着仗呢,还不给人吃饱肚子,谁会替你卖命?
  
      “王大人,主公那边怎么说?”
  
      见着粮秣官回来,众差役齐齐凑了上来。
  
      粮秣官苦笑着说道:
  
      “主公让我把粮食拆分成六日份儿,发给将士们吃。”
  
      什么!?
  
      众差役全都瞠目结舌,这种作法不怕激起士兵哗变吗?
  
      “王大人,万一士兵们……”
  
      话未出口,粮秣官便挥了挥手打断众人。
  
      “这个担忧曹洪将军也提过了,可是主公不听。”
  
      “我等位卑职小,又如何劝得住呢?”
  
      “唉,主公怎么吩咐,咱们下头就怎么做吧。”
  
      众差役闻言,只得从命。
  
      这时,营外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早有斥候喊道:
  
      “李司马押粮回来了!”
  
      “李司马押粮回来了!”
  
      粮秣官闻言大喜,“我主有救了!”
  
      于是,亲自率着众差役赶往迎接。
  
      “下官王垕,恭迎李司马!”
  
      李翊颔首,示意王垕起身。
  
      他一边招呼差役将运粮的袋子压到粮仓里去,一边亲自去粮仓查看情况。
  
      “营中还剩几日之粮?”
  
      李翊背着手,询问道。
  
      王垕跟在身旁,毕恭毕敬地答道:
  
      “禀大人,军中只剩下两日之粮了。”
  
      两日……
  
      看来自己赶到的很及时,再晚个两天,怕是要出事。
  
      “嗯?”
  
      走着走着,李翊忽然瞧见众差役正在将粮食分成数份,装在小袋子里。
  
      “你们在做什么?”李翊问。
  
      王垕抢先一步答道,“禀大人,是曹公吩咐我等将粮食拆成六日之粮,用来缓解军粮紧俏之急。”
  
      “将粮食拆分,不怕激起兵变吗?”
  
      “……呃,大人说的是,只是主公如此吩咐,我等也不得不照办。”
  
      “好在大人现在押粮回来了,我想这道军令也可以撤了。”
  
      “来人!不必再拆分粮食了,将粮收回袋中。”
  
      王垕一声令下,命众人将拆成小份儿的粮食重新装好。
  
      众人应声从命,开始行动。
  
      王垕面露喜色,正准备回头去看李翊时。
  
      身子猛然一震,只见李翊目光冷峻,宛若一柄利刃直穿他的心肺。
  
      这种眼神比曹操杀人时还要可怕。
  
      王垕哪见过这气势,当即吓得委顿在地,磕头如捣:
  
      “……大大大人,小人可是做错了什么?”
  
      李翊啧啧两声,竟然笑了,只是带着几分寒意。
  
      “汝死期将至,尚不自知啊。”
  
      王垕如遭雷击,被这话吓得肝胆俱裂,连连叩首。
  
      “大人何出此言?”
  
      “小人愚昧无知,求大人为王垕指点迷津。”
  
      李翊这时候才想起来,王垕不就是被曹操那个“欲借汝人头一用,以安众心”的那位吗?
  
      还流传出了一句千古名言——
  
      “汝死后,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这项权谋的原理就是,军中粮食不够,曹操便让王垕少分粮食。
  
      导致了军中士兵不满,纷纷怨恨曹操。
  
      曹操便甩锅到王垕身上,说是他贪污军粮,于是当众斩首。
  
      士兵们信以为真,觉得曹操是真心待他们好,于是个个奋勇作战,攻破了城池。
  
      这道计策不可不谓毒辣,成功地转移了矛盾。
  
      与李翊的妙算人心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曹公欲借汝人头安抚众心,汝岂不是死期将至吗?”
  
      王垕听罢,顿时汗流浃背,如坐针毡。
  
      难怪方才他一直觉得忐忑不安,原来果然是有陷进在这里面。
  
      “我……我我是主公的心腹官员,跟随主公多年,主公怎会害我?”
  
      尽管心中已经信了七七八八,可王垕仍是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如果曹操真的要安抚众心,为什么就不能选个别的替死鬼,非要选他这位跟随多年的老臣呢?
  
      “正因为你是跟随主公多年的心腹之人,所以才要杀你。”
  
      “啊?”
  
      王垕更加疑惑,这是什么逻辑?
  
      越是忠心的越要杀?
  
      “因为这样你的死才有价值,才能够服众。”
  
      李翊一语道破真相。
  
      说白了,
  
      如果曹操安抚众心选的是个官小儿的,或者说是跟自己关系不够好的。
  
      那杀了根本不痛不痒。
  
      相反,
  
      如果是一个跟随自己多年,忠心又有能力的,杀了才更加能够使众人信服。
  
      王垕听罢,磕头如捣蒜:
  
      “先生救我!先生救我!先生救救我……”
  
      这样死的实在太过憋屈,王垕根本接受不了。
  
      “汝先起来吧,我自有法子救你。”
  
      李翊为何要救王垕?
  
      第一,
  
      曹操也是人,他杀王垕不是没有愧疚的。
  
      “汝妻子吾养之”虽然经常被拿来玩梗,但的的确确是曹操对王垕的补偿。
  
      所以曹操在杀王垕时,说话也是尽量简洁。
  
      一句“欲借汝人头一用,以安众心”就完事了。
  
      尽可能地让他死得体面一点。
  
      说到底,杀王垕也是曹操的万般无奈之举。
  
      官大能力强的,曹操肯定舍不得。
  
      官小的又不能服众,所以只能折中选择王垕。
  
      第二,
  
      李翊在尽可能地拉拢曹营众人,王垕虽然官职微小,但却是曹操的心腹。
  
      而且他临死之时,仍然保持了对曹操的忠心。
  
      一句:“曹公保重,王垕告辞!”
  
      体现了他的责任感。
  
      因为他也明白,自己不死,曹操无法激发出士兵的战斗力。
  
      这也符合李翊用人的标准,人品第一,能力其次。
  
      光凭这两点,便值得李翊救他一命,将他拉拢到自己身边来。
  
      “你现在仍旧按照主公吩咐的那样,以小斛分粮。”
  
      “我带着粮食去面见主公,主公自然撤回命令。”
  
      自己撤和曹操主动撤是有本质区别的。
  
      王垕幡然醒悟,向李翊叩首道:
  
      “先生的救命之恩,王垕永生难忘。”
  
      “日后虽肝脑涂地,也当以死相报!”
  
      说罢,对着地面连连叩首。
  
      直到把头磕破了,血流了一地。
  
      这正是李翊所期望的。
  
      “此事断不可教外人知晓是我教你的,明白吗?”
  
      李翊不忘叮嘱。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王垕抬起满是血污的头,连连颔首。
  
      杨修是怎么死的?
  
      不就是屡屡看破曹操的心思,被才曹操杀了吗?
  
      但严格意义上讲,看破曹操的心思,不至于让曹操杀了你。
  
      相反,他还会欣赏你的才智。
  
      杨修错就错在,看破还要点破。
  
      你屡屡点破曹操的心思,那曹操还有何恩威可言?
  
      这才是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即便让曹操发觉你看破了他的心思,他也不会怪罪你。
  
      但你一定不能当众点破,让曹操失去威信。
  
      这便是为官之道,为臣之道。
  
      在接到传讯后,曹操也是领着众文武大臣出来迎接。
  
      因为李翊的到来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他们现在只关心一个问题——粮食。
  
      粮食运过来没有?
  
      运来了多少?
  
      只见大营之外,屯粮的营盘里,数不清的粮草络绎不绝地驶进营内。
  
      望着这么多粮草。
  
      不止曹操,就连戏志才、荀攸,曹洪等一众文武大臣,全都露出了笑容。
  
      如果这些袋子里面装载的是小麦、谷子之类的作物。
  
      那他们至少可以再撑一个多月。
  
      再给曹操一个月的时间,那吕布纵是有三头六臂,也照样给他干翻。
  
      “……呵呵,子玉一路辛苦了。”
  
      曹操走上前,拍了拍李翊的肩膀。
  
      赞扬的同时,顺势去摸了摸袋子。
  
      咦?
  
      这手感不对啊?
  
      曹操常年打仗,小麦谷子的手感一下子就能摸出来。
  
      但这袋子里装的东西,明显与之不同。
  
      “这……”
  
      曹操急忙扯开袋子一看,登时目瞪口呆。
  
      袋子里装的哪是什么小麦稻谷?
  
      分明是一只只死掉的蝗虫!
  
      这些蝗虫长得也参差不齐,有的身材娇小,像是刚刚出生。
  
      有的又身材肥硕,肉质饱满。
  
      “李司马,这便是你给大伙儿带回来的军粮吗?”
  
      荀攸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早就听说李翊在陈留大肆号召百姓捕捉蝗虫。
  
      可没想到,他捉蝗虫的目的不是单纯想遏灾,而是要拿来吃。
  
      还是拿来给前线将士们吃。
  
      坏了。
  
      这波冲我来了!
  
      “是。”
  
      李翊也是回答地非常爽快,“这些蝗虫足够咱们将士吃上个把月的了。”
  
      见李翊竟然没有一句解释,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全都相顾无言,不知说什么好。
  
      蝗虫那是鸡鸭鹅蛙吃的东西,怎么能拿给人吃呢?
  
      而且听说蝗虫还有剧毒,让将士们吃了,你就不怕大伙儿一泻千里啊?
  
      真不知李翊这小子怀揣的是什么心思!.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