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人靠衣裳马靠鞍

2024-02-24 作者: 巅峰小雨
第486章人靠衣裳马靠鞍(三更)    “娘希匹的,太气人了,盘下新酒楼竟然敢不聘我做采办?”
  
      “这口恶气,我实在咽不下去!”
  
      “耳哥,你们几个都是在镇上混的,从前聚味轩那边一条街,都是你们罩着的场子。”
  
      “这口恶气,你们一定要帮我出啊……”
  
      坐在宋采办对面的一个长着一双招风耳的男子笑了。
  
      “在清水镇,没有我大耳朵摆平不了的人。”
  
      “嘿嘿,前提是,你得钱给到位,我们可不白干!”
  
      大耳朵道。
  
      宋采办眼睛一亮,赶紧拿出一两银子来。
  
      “我听到风声,明日那聚味轩要送一批东西来。”
  
      宋采办道:“你们去帮我把他们那东西砸了……”
  
      大耳朵看了眼那一两银子,撇嘴摇头。
  
      “就这点儿啊?咱是去砸场子的,可不是去要饭的啊!”
  
      宋采办道:“一人一两呢,事成之后,我还另外有谢。”
  
      大耳朵打了个响指:“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打发走了大耳朵几人,宋采办脸上露出狰狞的笑来。
  
      哼,姓杨的臭丫头,得罪了老子,让你没地儿哭!
  
      ……
  
      一睁眼就到了正月二十四。
  
      吃过了早饭,老杨头,杨华洲,骆风棠,长庚他们全过来了。
  
      孙氏把家里三只小猪崽托付给了鲍素云照看。
  
      锁上屋门也跟着大伙儿去了镇上。
  
      东西比较多,老杨头做主,让杨华洲把老杨家的那辆牛车给赶过来了。
  
      骆风棠这边,也推了独轮车。
  
      车上一边坐着大安,另一边坐着小安。
  
      小安身后还放着一只装了东西的篾竹篮子,用来平衡两边的重量。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到了镇上。
  
      众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到了镇上。
  
      这是小安第一回来镇上,面对啥都觉着新奇。
  
      坐在独轮车上,一双眼睛都不够看。
  
      “哇喔,镇上的屋子真好,铺子真大呀……”
  
      小安在那跟大安兴奋的道。
  
      大安是第二回来,相比较小安,则显得淡定很多。
  
      “弟弟,这些铺子跟咱家的酒楼比起来,不算啥。”
  
      大安一本正经的道。
  
      上回他就跟姐姐来送过豆腐,看到过从前的聚味轩。
  
      小安一听这话,眼睛亮了,恨不得生出翅膀来快些飞到酒楼。
  
      孩子气的样儿,惹得边上的大人们都笑了。
  
      穿过两条大街,远远瞧见前方路口,矗立着一座气派的两层楼阁。
  
      楼阁的门楣上,挂着黑色的匾额。
  
      上面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天香楼!
  
      “哇,那天香楼好气派啊,是做啥买卖的?”
  
      杨华洲抢先问。
  
      一起来的人中,就杨若晴,骆风棠和大安知情。
  
      其他都是头一回来这酒楼。
  
      闻言,大安得意一笑。
  
      “五叔,你都是天香楼的采办了,咋还不认得自家酒楼呢?”大安问。
  
      “啥?”
  
      杨华洲回过神来。
  
      再次看向那天香楼,震惊了。
  
      这么气派的酒楼,每日那得招待多少顾客吃饭啊?
  
      乖乖,晴儿和棠伢子还真是大手笔啊。
  
      出手就盘下镇上最大的酒楼。
  
      “老五啊,往后你可得好好干啊!”
  
      边上,老杨头在经历了短暂的震惊后,也满面自豪的拍了拍杨华洲的肩膀。
  
      杨华洲挺直了腰杆,这一瞬,只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
  
      众人来到了酒楼前,周大厨听到动静,早已迎了出来。
  
      大家进了酒楼大堂。
  
      看着那偌大的大堂,和每一张桌椅,每一件摆设。
  
      众人再次哗然。
  
      长这么大,都是头一回来这种大酒楼呢。
  
      亮亮堂堂的。
  
      地上不是泥巴地,是那种水磨石的地面。
  
      好干净啊,脚都不晓得该往哪里放,眼也不晓得该往哪里瞅。
  
      “晴儿,东西都带过来了,咱该往哪装,你来分派。”
  
      骆风棠道。
  
      杨若晴点点头,开始给众人分派差事。
  
      二楼。
  
      经过改造后,原来的七间雅室包厢,变成了六间。
  
      其中最东面的那间,面积最大,是别的包间的两倍。
  
      杨若晴先是让骆风棠把从家里带过来的几块圆形的大木板,扛进其中的三间雅室包间。
  
      “注意中间的木轮子,衔接口要妥当……”
  
      当第一块圆形的木板成功假设在第一张桌子上时。
  
      骆风棠转动桌子,这一瞬终于明白杨若晴让他打制这几块原板的真正用处。
  
      “晴儿,这个点子不赖!”
  
      他还在那转动着桌子。
  
      “双层桌面,底下放筷子和碗。”
  
      “上层放菜,圆桌转动起来,坐在这边的顾客,都能轻松夹到那边的菜,妙!”他大赞。
  
      杨若晴笑了。
  
      这些东西搁在现代,烂大街了。
  
      其他人也都被这精巧的圆桌子给吸引了。
  
      老杨头道:“这桌子还能转动起来,省事啊。”
  
      “那啥,棠伢子啊,回头你也给你爷我打制一张来,我家去也装饭堂。”
  
      骆风棠看了眼杨若晴,见她没反对,便微笑着点了下头:“好,我回去就打。”
  
      接下来,杨若晴又跟孙氏一块抖开了包袱。
  
      把一张张缝制后的桌布,铺在桌子上,凳子上……
  
      布匹是比较单一的颜色。
  
      属于暖色系,能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而且质地不错,摸在上面手感很好,还耐脏。
  
      风从洞开的窗口吹拂进来,掀起底层的一圈荷叶边,轻轻摆动,有种动态的美。
  
      最后,杨华洲把做好的各式各样的彩灯。
  
      照着杨若晴的指引,悬挂在屋子里合适的角落。
  
      “哎呀,人靠衣裳马靠鞍,这屋子,也这般受打扮啊!”
  
      孙氏瞅着眼前的一切,惊叹连连。
  
      杨华忠道:“这般一装扮,这雅室整个儿感觉都不同了呢。”
  
      长庚也笑着道:“若不是亲眼得见,乍然跑进这么个地方,打死我都不信这么养眼的地方是用来吃饭的呢!”
  
      众人惊叹了一番,接着忙活。
  
      才布置了一间雅室呢,还有两间要布置。
  
      分头行事。
  
      杨若晴则和骆风棠一块儿来了最东面的雅室。
  
      “晴儿,为啥这间雅室,比边上的雅室大那么多啊?”他问。
  
      杨若晴正跟那铺桌布和椅套。
  
      闻言,抿嘴一笑。
  
      “因为这间雅室,是咱酒楼最高档的呀。”她道。
  
      “这话咋说?”他问。
  
      走过来帮着她把桌布牵匀。
  
      杨若晴便把自己筹划好的经营模式,跟他说了。
  
      “一楼大堂,就做大众化的餐饮吃食。”
  
      早上卖各种早点,晌午和夜里,炒菜卖饭。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