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绝对想不到的“奖励”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一百八十章:绝对想不到的“奖励”.la)    【北齐文宣帝·高洋】
  
      【军事成绩:出击柔然、突厥、契丹、山胡、茹茹,频频告捷。于南朝赢多败少,将边境南推至长江,为当时三国内的最强者。
  
      评价A级,得四分】
  
      【制度建设:以鲜卑族部为依托组织“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再选汉人扩充戍边队伍,号称“勇士”。
  
      修《齐律》影响后面一千多年的刑法。
  
      裁三州,一百五十三个郡,五百八十九个县,裁撤几万名冗官冗吏。
  
      整顿贪肃,下令于每个衙门备上木棒,若遇到跑官要官者直接乱棒打死。
  
      更定赋税,分诸民为九等户,富者纳税,贫者服役。
  
      解放奴隶,使“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都成为平民。
  
      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倡导文风。
  
      评价A+级,得四点五分】
  
      【外交策略:无,基础评价D级,得一分。】
  
      【民生经济:前期励精图治为三国中之最,后期沉迷酒色劳民伤财。
  
      但遇到灾害,还会减免受灾地区税务。评价C+,得二点五分】
  
      【用人识人:与杨愔君臣相得,可以说文宣两字的功劳有杨愔的三分之二。
  
      虽然疯癫,但不因谏言而枉杀臣子。
  
      评价B级,得三分。】
  
      【后世影响:荒淫暴虐,疯子皇帝。评价E+,零点五分】
  
      【总分:十五点五分。】
  
      ……
  
      {高洋这人太复杂了,前期凡是英主能用的词汇用在他身上都差不多能用,后期是真特么的迷啊……}
  
      {我觉得可能是他妈那一系有隐藏的精神疾病。}
  
      {高洋后期很可能是酒喝多了,由于酒精中毒损伤大脑导致得了精神疾病。}
  
      {我感觉是五石散,酒不会改变性情,但五石散会,南北朝时候正是五石散最兴盛的时候。}
  
      {少喝一点不会,关键这货是拿酒当水喝。}
  
      {基本就是娄昭君的问题,因为高欢的庶子都没事,孙子也没事,就他跟娄昭君生的嫡子有事。}
  
      {应该多方面原因,像从小被高澄虐待,亲妈还不喜欢他,加上后期南征失败摆烂疯狂饮酒,多种诱因激活了三级躁狂症。}
  
      {有一说一,高洋要是正常状态的多活20年北周怕是要悬。}
  
      {即使是高洋后期人们也感叹道:“北齐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他大事上不糊涂。}
  
      {高洋虽然有时候脑子不正常,但他打仗是真不赖啊,后面那几个皇帝都被北周欺负成啥样了。}
  
      {而且他内政治国也厉害,爱喝酒发疯但不耽误治国救灾和用人。的确神经病。}
  
      ……
  
      北齐·文宣帝时期
  
      披头散发,赤身的高洋懒懒散散的窝在椅子里。
  
      等了半天,无事发生。
  
      烦躁的挠了挠头。
  
      什么意思?
  
      是赏是罚啊?
  
      不耐烦的高洋举起酒壶对嘴欲饮。
  
      随后,
  
      “啪啪啪啪啪啪!
  
      脆声响起的那一刻,殿内随侍的众宫人瘫倒在地。
  
      而六个无形的大巴掌也打懵了高洋。
  
      捂着火辣辣疼的脸,高洋清醒了一丝。
  
      “什么,什么意思?”
  
      心中浮起一个荒诞不稽的想法。
  
      手中的酒壶慢慢靠近嘴边。
  
      就在酒壶贴近嘴唇的刹那!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砰!”
  
      酒壶破碎,美酒淌了一地。
  
      “啊!痛煞朕也!”
  
      高洋捂着已经彻底红肿起来的脸颊怒吼道:
  
      “你怎么还翻倍呢!!!”
  
      宫人们捂着嘴不敢发声,殿内一片寂静。
  
      完全清醒过来的高洋恨恨的看了一眼地上的酒水。
  
      “戒了戒了!朕戒酒了!”
  
      随即大步迈出。
  
      不想脚一歪,踩到前面的酒渍上。
  
      随后,
  
      “啪!×24”
  
      拍打和惨叫声响彻于大殿内。
  
      ……
  
      大汉·文帝时期
  
      “太不公平了。”
  
      刘启嘀咕着。
  
      一旁的刘恒看着气呼呼的刘启,淡然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刘启翻了个白眼,瓮声瓮气的。
  
      “阿父,我听不懂。”
  
      刘恒叹口气,又缓缓道:
  
      “因为这种荒淫暴虐之人也有……咳…奖励。”
  
      “所以你觉得对那些枉死之人很不公平对吧?”
  
      刘启闷闷的点点头。
  
      刘恒欣慰的看着他,随即又道:
  
      “启儿,天子乃代天牧民,这个你知道吧?”
  
      刘启沉闷道:
  
      “知道,老子曰: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得民心者得天下知道吧?”
  
      “知道,出自《孟子》”
  
      “这回明白了吧?”
  
      刘启摇摇头。
  
      “阿父,伱说话能不能不绕弯子。好累啊。”
  
      刘恒不由一噎。
  
      一旁的窦漪房瞪了刘启一眼。
  
      但刘启依然是郁郁不乐。
  
      刘恒安抚了两下窦漪房,思索一下,继续道:
  
      “天子代天牧民,也可以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后才有资格成为天子。”
  
      “你觉得那几个枉死的人与天下百姓相比孰轻孰重呢?”
  
      “如果高洋真因戒酒而统一天下纷争,这对万民开讲不是最大的好事吗?”
  
      刘启听着这话总觉得哪里不对。
  
      刘恒继续道:
  
      “上天是最公平的,因为它一视同仁。”
  
      “但天子不是天,他只能有选择的对大多数一视同仁。”
  
      “而这大多数,就是民。”
  
      刘恒握着窦漪房的手,淡淡道:
  
      “你想没想过,天幕为什么能对天子赏罚予多?”
  
      刘启被这问题问的一愣,随即摇头表示不知。
  
      “因为在它眼里,我们这些所谓的天子啊……”
  
      刘恒神色平静的看着天上发着微光,如一只巨目俯视人间的天幕。淡淡道:
  
      “只有有能力更好的牧民者,才会得到奖励。”
  
      “这就是高洋有这种奇怪奖励的原因。”
  
      “他有这个能力,所以他有这个机会。”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天知道。”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天幕里的功绩盘点和评论,眨眨眼。
  
      有些这些事你不说总扯那些没用破事干嘛!
  
      朕看你是为了看那些破事的吗?!
  
      那些破事朕还用看你吗!
  
      你这样显得朕很傻啊!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心里这个憋屈啊!
  
      这种人都可以!
  
      朕为什么不行!
  
      然后又仔细想了想自己都干了什么。
  
      心里更憋屈了!
  
      朕怎么说也是个正常人吧!
  
      ……
  
      季汉,
  
      刘备看着天幕砸了砸舌。
  
      “二弟,去叫禅儿回来吃饭吧。”
  
      “虽然又愚笨又软懦。”
  
      “但禅儿好歹是个正常人。”
  
      关羽偷偷的看了看诸葛亮。
  
      诸葛亮微微点头。
  
      “是!大哥!”
  
      ……
  
      汉末·献帝时期
  
      看到这奇特的奖励,曹操不由摸了摸头。
  
      这天幕怎么有点不太正劲儿啊?这是奖励?
  
      随即就看到旁边正偷瞄自己举动的两个小子,顿时羞怒道:
  
      “看什么看!都没事可做吗!”
  
      “该做事的去做事!该学习的去学习!”
  
      “还有!都不许饮酒!”
  
      “敢学天上那个疯子,孤打断你们的腿!”
  
      挨了一顿臭骂的曹丕曹叡,灰溜溜的奔走出去。
  
      ……
  
      大唐,
  
      帝后二人坐在望云亭内看着天幕,不远处两个幼崽继续祸害池里的鲤鱼。
  
      “神武帝后代的能力其实是不错的。”
  
      望着天幕,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闲谈着:
  
      “高澄高洋骄横暴虐但能力卓绝。”
  
      “高浚文武兼备贤明敢谏。”
  
      “高淹沉稳宽厚,高浟果于断决。”
  
      “高演才智超群,长于政术,是个明君底子。”
  
      “高涣天姿雄杰,俶傥不群,力能扛鼎,材武绝伦,是个将才。”
  
      “高淯容貌甚美,幼年有器望。”
  
      “高湛……”
  
      李世民咂咂舌。
  
      “虽然也不是什么常人之性,但是在军事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
  
      “高湝少年聪颖,政事不俗,颇有骨气。”
  
      “高润俊美温和,清廉严正。”
  
      “文襄六子虽皆有缺点,但个个出彩。”
  
      “而高洋儿子之高殷,高演之高亮,高湛之高俨,高廓,高贞也都不错。”
  
      “可惜,只要在位当上皇帝,除非如高殷高恒这种傀儡,否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癫狂无道。”
  
      长孙皇后想了想,摇头道:
  
      “南北朝的这些无道之君皆是骄淫狂暴之性。”
  
      “之所以国破家亡,皆因他们本性凶顽,自取其祸,从而天之所弃,亡其大业。”
  
      李世民看着那边玩耍的二子,轻声道:
  
      “人有上智下愚之别,皆因禀受之气不同,此乃天定。”
  
      “但中庸之才则皆由训习。”
  
      “南北朝内的东宫之师皆是滥竽充数之辈。”
  
      “无良师益友相劝,自小沾染恶习。”
  
      “又在野蛮粗俗之境中长大,国破身亡是注定不可避免的。”
  
      “所以,朕打算给承乾在找几个大儒,好好教导。”
  
      长孙皇后略有难言,但还是点头称是。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摇摇头。
  
      “这高洋继承了东魏的帝业,朝廷上下皆协力追随,内外臣民也算众望所归。”
  
      “登基不到一个月,就举世为所推重,不可不谓有点天命在身。”
  
      “开始时还能留心军国政事,风气严肃,数年之间几乎达到治世的高度。”
  
      “可惜,后面却开始放纵饮酒肆意妄为,猖狂到了极点。”
  
      “昏庸邪恶,残酷暴虐,在位时间不长,实由这些恶行导致。”
  
      朱元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妹子,你说咱要不要立个祖训,后世皇帝不得饮酒?”
  
      马皇后思考了一阵,开口道:
  
      “立一个倒也行,酒乃粮之精。”
  
      “禁酒也能不浪费粮食,而且咱们这也不算禁酒只是皇帝不准饮酒,这上行下效的,估计还能有意外之喜。”
  
      朱元璋点点头:
  
      “那咱就立一个!”
  
      ……
  
      大清·雍正时期
  
      头戴黑色顶珠六合帽,身穿石青貂皮常服。
  
      雍正盘腿坐在暖炕上,一边捻着玉珠,一边看着奏折开口道:
  
      “《北齐史》看过了吗?”
  
      立于其身前的弘历恭敬回道:
  
      “回阿玛,儿子看过了。”
  
      “熟读了吗。”
  
      “熟读了。”
  
      “记住脉络了吗。”
  
      “记住了。”
  
      “齐文宣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弘历昂首直身朗声道:
  
      “沉湎酒色,兴役土木。”
  
      “任意淫烝,逞情杀戮。”
  
      “以桀、纣相比,诚有过之无不及者。”
  
      “啪。”
  
      奏折扔在案桌上。
  
      叹口气,雍正双肩一沉,抬头看向低头的弘历,手里捻着珠子平静道:
  
      “朕问你齐文宣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是让你说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
  
      “不是让你下定论的。”
  
      弘历如鹌鹑般缩着头,嗫喏半天也没说出一句来。
  
      雍正瞥了一眼他,又拿起桌子上的奏折,一边看一边说:
  
      “北齐从神武帝起历经三代,到文宣帝末期仍然不能解决鲜卑军人与汉人豪强之间的矛盾。”
  
      “三代之中,唯神武帝手段最为高明。”
  
      “先是借助自己的地缘背景,捆绑六镇余部。”
  
      “随后利用自己渤海蓨人的血缘背景,拉拢关东门阀。”
  
      “最后,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占据了东魏王室。”
  
      “三种利益交织在一起,虽不稳定但也算是起了框架。”
  
      “但文宣帝所面临的困境则更加艰难。”
  
      “其一,他是神武帝诸子中最不受宠、最不被看好的,连亲生母亲娄太后也不喜欢他。”
  
      雍正顿了顿,继续道:
  
      “其二,他的即位对于鲜卑贵族来说也只是在别无合适选择下的被动认可。”
  
      “因此,他得不到鲜卑人的支持就得求助于汉人的帮助。”
  
      “杨愔、魏收等汉臣所以受到重用。”
  
      “但尽管如此,汉族世家门阀还是把他看作鲜卑人的首领,对他没有认同感。”
  
      “他们之所以依附于文宣帝,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好同鲜卑人的势力对抗下去。”
  
      雍正眼睛一挑,看着还在低头的弘历平静道:
  
      “现在明白了吗。”
  
      弘历连忙点头,快速道:
  
      “所以文宣帝以维护六镇鲜卑贵族利益为由,打击关东汉族门阀。”
  
      “然后又转过来镇压六镇军人的势力,并支持汉人主导规模不大如制定《齐律》的这种改革,安抚汉族门阀。”
  
      “同时,他又消灭元氏为代表的旧鲜卑门阀以防止未来的隐患。”
  
      “只不过他的手段实在太血腥、太残忍了,不停的杀戮只是在表面上压制了矛盾,实际上矛盾越来越大,最后积重难反。”
  
      雍正看了他半天,盯的弘历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才开口道:
  
      “跪安吧。”
  
      弘历行礼退去,刚走两步就听后面声音传来。
  
      “对了,把你那顶帽子换了。”
  
      “花花绿绿的,看着乍眼。”
  
      乍眼?阿玛你什么审美啊?
  
      这可是织锦缎!蝙蝠纹!如意帽!
  
      “是,儿子知道了。”
  
      ……
  
      别说,真别说。
  
      高洋要是不疯,后三国时期真可能就是他统一天下。.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