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偏日常的一集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二百三十四章:偏日常的一集.la)    季汉。
  
      明白缘由的刘备恍然大悟。
  
      难怪那刘黑闼第二次卷土重来能够这么迅速!
  
      这凡是跟过刘黑闼的,无论是军官还是兵士,都悬名处死,妻子系虏。
  
      弄得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双杀一双的。
  
      他们不反抗才怪呢!
  
      活不下去的人为了活下去只有另找活路,而此时刘黑闼又从突厥处归来……
  
      一旁的诸葛亮为之动容,悲声叹息。
  
      “怜民生之多艰。”
  
      “刘黑闼能再度兴起,其之缘由并非神奇,实乃惨剧。”
  
      刘备闻言点点头,同样叹气道:
  
      “世间事牵扯不断,唐朝在河北当地的各官员早就在几个月前和刘黑闼等人结下了仇恨。”
  
      “刘黑闼一跑,各地官府怎能不针对那阵从众之人呢?”
  
      “河北之地人心已失啊,幸好有这位太子收拾人心,李世民虽然平定河北之地,但民心却是在太子这边啊。”
  
      诸葛亮摇着羽扇,语气幽幽道:
  
      “若太平盛世,太子自当不闲政术,令习时事。”
  
      “但乱世太子,还应兼决军国大务,以明军政。”
  
      刘备闻言看了看诸葛亮,豁然开朗。
  
      “孔明说的对!说的对啊!”
  
      随即扭头对一旁懵懂的刘禅道:
  
      “阿斗,以后白天你就去三叔军营学习兵事,晚上再回来研习经义!”
  
      刘禅:……
  
      诸葛亮与殿内众人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两父子,俱都心中暗笑。
  
      大家心里明白,这也就是逢遇主公。
  
      不然这等话是万万不能言说的!
  
      那李渊真的不明白这等事吗?
  
      他就是在平衡两个儿子的势力!
  
      不光是平衡秦王,他同样在平衡太子!
  
      只看天幕上的冰山一角,可知太子已执掌国事长矣。
  
      其麾下有贤才,为人能听谏言。
  
      不是等闲之辈。
  
      若再加军功……
  
      就以南北朝传下来的“传统”
  
      李渊能不能撑到现在还不一定呢。
  
      他唯一失算的,就是没想到李世民如此能打吧?
  
      这边,刘备看着傻傻点头的刘禅,无奈一笑。
  
      此时他突然理解了高祖看惠帝时的感觉。
  
      想让其执政,想让其领兵。
  
      想把一切都好好的继承给他,手把手教他。
  
      虽然这孩子确实不类己,但又能如何呢?
  
      未来的家业,不还是要给他吗?
  
      也只一边骂,一边教了。
  
      幸好,我身边没有吕后这等人啊。
  
      ……
  
      天幕上。
  
      大一不一颜色各异的割据势力。
  
      最终都被红色的大唐逐步吞下。
  
      原本的中华大地再次重归一统。
  
      ……
  
      【在历经了薛举、李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萧铣、辅公祏等八位争夺天下的对手后。】
  
      【李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重新见证了五湖四海重归一统。】
  
      【公元624年四月初一,李渊正式宣布大赦天下,并为统一而安定的大唐制定新的规则。】
  
      ……
  
      大秦。
  
      嬴政看着殿内的刀笔吏,沉声道:
  
      “事无巨细,一字不落的记下。”
  
      官员俯首称喏。
  
      ……
  
      大汉。
  
      刘邦看着殿内的众人,沉声道:
  
      “事无巨细,务必一字不落的记下。”
  
      萧何:……
  
      张良:……
  
      陈平:……
  
      刘邦满意的点点头,随后迈着大步离开。
  
      “别偷懒啊!乃公会检查的!”
  
      三人看着远去的背影,齐整的唾了一口。
  
      “呸!”
  
      随即萧何与张良二人斜睨着陈平。
  
      “到头来,你也没跑了。”
  
      陈平面无表情道。
  
      “我没料到,陛下变年轻后心也变大了。”
  
      萧何与张良齐齐点头。
  
      是啊,原来多小心眼一人啊,多好搞啊!
  
      现在,不好搞了。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偷瞄了阿父一眼。
  
      看着刘恒聚精会神的看着天幕,他心下暗喜。
  
      “啪!”
  
      暗喜碎了。
  
      刘启僵硬的看着眼前的笔与竹简。
  
      又扭头看向笑眯眯的阿母。
  
      窦漪房眉眼弯弯道:
  
      “找笔卷呢?”
  
      “阿母放这了!好好记啊!”
  
      刘启扯出个哭一般的微笑。
  
      “好……阿母。”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与王皇后看向殿外。
  
      小刘彻正蹲在一旁,无忧无虑的用木枝戳着一只小猪的鼻孔。
  
      其一旁,宫人们正在搭建火炉。
  
      “猪猪啊!你就要被我吃掉了呢!”
  
      被绑缚起来的小猪一动不动,哪怕鼻孔里戳着木枝也是如此。
  
      小刘彻抱着双膝冷冷一笑。
  
      “呵,装死?装吧,伱也没几刻功夫了!”
  
      “哈哈哈哈!桀桀桀桀!”
  
      刘启与王皇后对视,俱都摇头。
  
      这小子是指望不上了。
  
      还是自食其力自己抄吧。
  
      王皇后刚刚摆好竹简,就被刘启一把夺过。
  
      “你磨墨吧。”
  
      王皇后惊讶的看了一眼刘启,然后甜甜一笑,紧挨着刘启坐下。
  
      “好~妾给陛下磨墨~”
  
      外面的小刘彻打了个寒颤。
  
      什么鬼动静?
  
      ……
  
      大汉·成帝时期
  
      赵合德抱着一只幼崽,愁眉苦脸道:
  
      “陛下,要不还是你来抱着他吧?”
  
      一旁的刘骜头也不抬道:
  
      “那你来记。”
  
      赵合德嘟着嘴,一边轻晃着幼崽一边不满道:
  
      “陛下就不能一边记一边哄孩子吗?”
  
      刘骜气乐了。
  
      “朕是你殿里的宫人吗?再者说,不是你要求要跟秀儿培养感情的吗?”
  
      轻悄走来,赵合德一屁股坐在刘骜身边,全无形象道:
  
      “妾也不知道这孩子哭起来嗓门那么大啊!”
  
      刘骜研磨墨砚,笑道:
  
      “那朕把他送回去?”
  
      闻言,赵合德低头看向小小的刘秀,没有孩子的她心下浮起一阵不舍。
  
      随即猛的起身,向殿外走去。
  
      “诶!你干嘛去!不陪朕了?”
  
      刘骜高声呼唤道。
  
      赵合德头也不回道:
  
      “陪你个老货有甚意思?秀儿快醒了,我得去给他备辅食了!”
  
      刘骜摇摇头,随即看向旁边的一堆竹简。
  
      希望刘秀能将这些融会贯通,将大汉带到新的高度。
  
      ……
  
      【自古以来,新皇大赦天下代表的就是过去种种以成历史,接下来是步入建设的新阶段。】
  
      【与众多开国皇帝一样,李渊很清楚一个正常的国家里,妥善完备各种制度是重中之重。】
  
      【因此自大赦之日起,李渊就全身心投入到制度规划中。】
  
      【首先就是以《开皇律》为蓝本的《武德律》】
  
      【分十二篇,共有律文五百条。】
  
      ……
  
      天幕上。
  
      《武德律》与《开皇律》分别陈列。
  
      然后调色盘一对比!
  
      实锤了!
  
      《武德律》抄袭《开皇律》!
  
      ……
  
      【法律史的研究学者都倾向于把李渊《武德律》视作杨坚《开皇律》的升级加强版。】
  
      【史称“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
  
      大唐·玄宗时期
  
      一身白色单衣的李隆基指着天幕上的史称,不满道:
  
      “这是哪个史家说的?跟放屁一样!”
  
      简单挽着头发的杨玉环给李隆基梳着头发,慢悠悠道:
  
      “但《武德律》的确是继承《开皇律》啊。”
  
      李隆基轻哼一声。
  
      “隋文帝的《开皇律》虽说开创了刑纲简要,疏而不失的立法先例。”
  
      “但隋朝立国都不满四十年,若无人继承这道律法的精神和精髓,《开皇律》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特例而已。”
  
      “而将先例、特例变为常例、惯例,让《开皇律》得以发扬,惠及后世。”
  
      “这才是《武德律》的伟大之处!”
  
      李隆基靠着一旁的锦榻,神色不虞:
  
      “从无到有的开创是伟大之举,承前启后的传承就不是了吗?”
  
      喜欢写日常。
  
      有一种喝高了的感觉。.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