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劳苦之君·李豫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二百九十一章:劳苦之君·李豫.la)    【唐代宗·李豫】
  
      【军事成绩:平定安史之乱。但自安史之乱爆发,唐廷为抗击叛军将西北戍边部队全都调往了中原,使西北成了军事真空地带。
  
      一直在伺机发展的吐蕃,趁机进行蚕食,遂代宗后期郭子仪对吐蕃的连番战役皆大胜。
  
      但河西、陇右等地已失,与西域的联系彻底断绝。
  
      同时南诏国侵蚀西南疆土,渤海国切断东北疆土。
  
      评价C级,得两分】
  
      ……
  
      大唐·代宗时期
  
      “嘣!”
  
      弓弦震颤。
  
      李世民看着满头大汗,捂着手臂一声不吭的李豫,冷哼一声。
  
      随即将手中的弓箭扔回一旁的甲士。
  
      “弓保养的不错。”
  
      夸赞了一句,不看激动的满脸通红的甲士。
  
      李世民看向李豫。
  
      “要不是朕的宝弓带不过来,非得射穿你的手臂!”
  
      李豫咬着牙跪在地上叩首道:
  
      “太宗,来孙真的尽力了!”
  
      李世民冷声道:
  
      “朕知道,不然射的就不是你的手臂!而是你的胸口了!”
  
      随即又叹口气道:
  
      “那两个混蛋留下的烂摊子的确是难以收拾。”
  
      “但伱总想着玩帝王权术也是事实!”
  
      李豫抬头想要说些什么。
  
      李世民抬手一止,随后又连连叹气。
  
      “你这里可怎么办啊……”
  
      愁啊!
  
      李亨那里只需自己出出面就可以定下基调。
  
      而这里……
  
      他不认为那些已经当了土皇帝的藩镇能卖他的面子。
  
      除非他一直在这里守着。
  
      但这又怎么可能!
  
      内外交困!束手束脚!
  
      “把你那些大臣都喊过来吧。”
  
      也只能用笨办法了,摸底子,插眼线,分化击破。
  
      ……
  
      【制度建设:命宦官典掌禁军,打造了一支劲旅·神策军。
  
      但也给后面的大唐皇帝们又挖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评价E级,得零分】
  
      ……
  
      清·雍正时期。
  
      “唐朝,宦官飞扬跋扈,凌驾皇权之上。”
  
      雍正捻着玉珠沉声道: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
  
      “你可知为何?”
  
      弘历点点头,朗声道:
  
      “从根本上说,宦官的权力来源主要就是皇帝。”
  
      “是皇帝在外朝的意志与权力延伸。”
  
      “代宗之时,先后铲除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三大宦官。”
  
      “宪宗之时,吐突承璀权势熏天也是来自宪宗的支持。”
  
      “宪宗驾崩,吐突承璀也倒台而死。”
  
      “宦官是支撑皇权的重要力量之一。一如唐德宗最初已把禁军指挥权交给将领,但是在泾原之变中他们表现糟糕,使得德宗再次把禁军指挥权交到家奴手中。”
  
      “再如,唐朝以宦官到藩镇做监军是取代之前御史的职能。”
  
      “藩镇能够接受宦官监军,也是因为他们代表着皇帝。”
  
      雍正点点头。
  
      “那宦官彻底掌控大唐朝政是从何缘由起?”
  
      弘历看了眼旁边的苏培盛,缓缓道:
  
      “从代宗命宦官掌禁军,宪宗定为宦官为枢密开始。”
  
      “掌控了军队,至此宦官有了废立皇帝之能。”
  
      ……
  
      【外交策略:安史之乱后,大唐空虚,藩国皆反。评价D级,得一分】
  
      【民生经济:任用刘晏,重新连接南方运粮到关中的漕运,平复粮价。
  
      改革肃宗时期的盐税,把生产的食盐由盐官统一收购,不许私自卖给商人。
  
      盐官所收的盐就在盐场转卖给盐商,商人缴纳盐款和盐税后,自由运销。
  
      为了防止商人抬高盐价,设立“常平盐”以平抑食盐价格。
  
      在丰收的地区用高于市场的价钱买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低于市场的价钱粜出,以稳定物价。
  
      同时推行均输法,即各以当地的部分租赋收入和盐利,购买各地的土特产品,供应京师。
  
      既方便了京师,又促进地方,使艰难的政局和拮据的财政有所改善。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打量了一下这个名字。
  
      以一己之力将评价拉上三分?
  
      是个人才!
  
      不过……
  
      “也不知道这人能不能得到善终。”
  
      变法改革改的这么好,很挡一些人的路啊。
  
      不知道下一任皇帝能不能善用此人。
  
      用的好,不下于桑弘羊啊。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皱着眉头费劲思索着。
  
      “刘宴……刘宴……”
  
      一旁的高力士上前半步,轻声提示道:
  
      “圣人,是那个当初被张相称国瑞的幼儿。”
  
      李隆基眉头舒展开,恍然大悟。
  
      “是他啊!……你确定不是同名同姓?”
  
      高力士垂目道:
  
      “此人现任为夏县县令,任职间没有督缴过赋税,但夏县的缴纳赋税都没有违期。”
  
      李隆基眉头一挑,捻了两下胡须。
  
      “嗯……不管此刘宴是不是彼刘宴。”
  
      “只凭这点也可看出是个贤才!”
  
      “诏他进京!”
  
      李隆基双眼放光道:
  
      “朕要好好考察一下!”
  
      类似桑弘羊一般的理财能手,哪个皇帝不爱啊!
  
      这是个宝贝啊!
  
      ……
  
      【用人识人:用宦官平衡朝政,等人神共愤后再寻个由头除掉,用刘宴等人治理朝政又吏治清明。
  
      可见虽然路数不对,但的确识人用人。
  
      只是一直不信为国奔波的郭子仪,致使何朔藩镇进一步离心离德。
  
      评价C级,得两分】
  
      【后世影响: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安史之乱终结者,河朔三镇创造者,藩镇之患肇始者。
  
      唯一不磕丹药的大唐皇帝。
  
      评价C级,得两分】
  
      【总分:十分】
  
      ……
  
      天幕上。
  
      一道拇指粗细的金光不情不愿的从天上缓缓降落。
  
      李豫看着那道三个呼吸都没落下一尺的金光,无奈叹息。
  
      自己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平叛理政。
  
      平息安史之乱,翦除专权宦官。
  
      艰难的守住大唐基业。
  
      虽也无力抵御频繁的外敌入侵,但一生也算辛勤劳苦吧?
  
      你不至于这么嫌弃朕吧!
  
      “朕知晓你不喜他,但天幕自有规则所在。”
  
      一旁的李世民也看得难受,冲着天上朗声道:
  
      “你还是快些下来吧,免得大家都难受。”
  
      听得李世民的话,天上的金光微微停顿,随即一个猛子直直扎着李豫身体里。
  
      半点涟漪没有。
  
      李豫更加抑郁了。
  
      李世民看不得他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直接开口道:
  
      “说说吧,什么奖赏?”
  
      李豫垂头丧气道:
  
      “得了十年寿命。”
  
      李世民背着双手咂咂舌。
  
      “嗯……挺好……”
  
      就是没什么用……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里的李世民。
  
      “他不需要治理朝政吗……”
  
      刘邦挠了挠头。
  
      “也许人家有大臣可以自己处理?”
  
      嬴政转过头直直的看着他。
  
      “那你为何不替寡人分忧?”
  
      刘邦也转过头。
  
      “陛下……你拿萧何他们当样子摆着啊?”
  
      嬴政一怔。
  
      刘邦看着呆愣住的嬴政,顿时明白了。
  
      这是自己处理事情处理习惯了,完全忘记那么好用的萧何了!
  
      啧啧,难怪你早死呢。
  
      诸葛亮就是前车之鉴啊!
  
      ……乃公是不是说反了?
  
      给代宗加点寿命吧,可别让德宗给那祸祸了。
  
      代宗还没凉透呢就琢磨削藩镇。
  
      朱允炆不会是德宗转世吧?.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