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岐沟之蹶,终宋不振.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三百五十二章:岐沟之蹶,终宋不振。.la)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一脸难以言说的别扭,他觉得要不是自己理解有问题。
  
      那就是这宋太宗有问题!
  
      “以阵图遥指军队?”
  
      同样不理解甚至是十分困惑的还有刘庄。
  
      阵图和遥指他是怎么把两者整合一起的?
  
      “莫不是真的驾的驴车?”
  
      刘秀以手扶额,皱眉不解道:
  
      “就算被驴踢了……也很难想到这种……嗯……这种……”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场岂能由后方皇帝遥控指挥?
  
      你若身处前线自无不可,但身处后方却要对前方战事指手画脚……
  
      “他不知道安史之乱时如何做大的吗?”
  
      ……
  
      大唐·玄宗时期
  
      “他不知道安史之乱的情势是如何扩大的吗?”
  
      李隆基有点迷茫了。
  
      自己的惨痛教训是不够大吗?
  
      指挥军队是咱们这种不懂军事的皇帝该干的事情吗!
  
      “不对……”
  
      捋着胡须,李隆基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做为同样刚愎自用、疑心过重,很有阴谋家特质的皇帝。
  
      他觉得这人的蠢招之下还有其他意义。
  
      “阵图…遥控……将领……”
  
      “他这是明晃晃的猜忌武将啊……”
  
      经验丰富的他明白了一切。
  
      他悟了!
  
      ……
  
      天幕上。
  
      中路与西路两只军队连克山西大同与周边州县。
  
      东路军则占据河北涿州等地。
  
      三路大军正在慢慢合围幽州。
  
      ……
  
      【三路大军进展的很顺利,中路军攻占了灵丘、蔚州。】
  
      【西路军连克寰、朔、云、应等州。】
  
      【东路军攻占了岐沟关、涿州等地,耶律休哥坚守幽州,避免与宋军正面交锋,同时派轻骑深入敌后,截断其粮道。】
  
      ……
  
      后唐·庄宗时期
  
      耍着手里的面具,李存勖搂着柴嫔御淡淡道:
  
      “宋军的战线拉的太长了。”
  
      “正好符合了对付劳师远征之军的计谋。”
  
      “只要受得住、会偷袭,两相配合便有奇效。”
  
      “而且……”
  
      戎马一生的皇帝摇摇头。
  
      分三路大军合围的这个决定实在太蠢了。
  
      大军分散不能及时配合,很容易各个击破。
  
      而东路主力等待战机的时间过长,又容易出现不测之变。
  
      “分路而攻不是这么打的。”
  
      “能力欠奉而位居高位,果然害人害己。”
  
      柴嫔御偷瞄了他一眼。
  
      这人对自己也有很清晰的认知吗。
  
      ……
  
      【另一边,辽圣宗与萧太后接到耶律休哥的求援消息后立即征调诸部兵增援幽州,且统一归休哥指挥抗击宋军东路主力。】
  
      【且母子俩亲率大军南下,驻兵涿州东北,等待各路援军到达以便决战。】
  
      ……
  
      大汉。
  
      “这女子……不得了啊。”
  
      刘邦一下抓住重点。
  
      执掌大权的太后竟带着小皇帝御驾亲征!
  
      这可真是古往今来都未有过的事!
  
      吕雉面色不显,但眼底藏着一丝艳羡。
  
      这样执掌兵权才会稳如泰山啊……
  
      ……
  
      大汉·宣宗时期
  
      “这场仗……宋军怕是赢不了啊。”
  
      刘病已抱着许平君,心中基本给宋军的结局下了决定。
  
      这一面是上不知兵事而下执愚命。
  
      而另一面则是指挥统一没有掣肘。
  
      光看此一点,双方胜负已定。
  
      ……
  
      【因大军被截断粮草供应,不战自乱,在坚持了十多天之后,曹彬只好放弃涿州退回雄州就粮。】
  
      【宋太宗得知后,命令曹彬马上去与米信汇合。等待潘美、杨业迂回到幽州城背后,再联合起来攻取幽、蓟。】
  
      ……
  
      天幕上。
  
      雄州。
  
      府院内。
  
      坐在上首的将军身材高大、气质敦厚。
  
      虽穿着铠甲却怎么看都不像个武夫。
  
      而此时,这位不像武夫的武夫正一脸难色紧皱眉头。
  
      其面前,一群兵将正喧闹呼喊着。
  
      “中、西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已经攻占云、蔚了!”
  
      “我们可是主力军!现在却只能坐守雄州,连到手的涿州也丢了!”
  
      “我崔彦进丢不起这人!我们东路军应该继续北进涿州!把丢的脸给捡回来!”
  
      另一名将军同样说道:
  
      “我同意崔将军的建议!我们在雄州窝了小半月了,仗也没得打!”
  
      “那边潘美和田重进连连立功!”
  
      “豁出去了!将军!带我们再打一次涿州!”
  
      ……
  
      【然而曹彬手下的将领,米信等人却不同意继续窝在雄州,于是在四月份备好粮草后,东路大军又一次向涿州进发。】
  
      【但是,此时涿州的局势已大变了。】
  
      【御驾亲征的萧太后颇有军事眼光,她命耶律休哥等人派出轻骑兵,对曹彬大军不停地骚扰,迟滞其行军速度。】
  
      【曹彬一边行军,一边在两边挖掘壕堑,以防敌骑侵袭,将士疲惫不堪,从雄州到涿州仅百余里路竟走了二十多天。】
  
      【等到达涿州后,曹彬发现辽军主力已驻扎在涿州东北,连忙开始退兵。】
  
      ……
  
      刘宋。
  
      刘裕看乐了,指着天幕对众人笑道:
  
      “两度兵抵涿州,又两度撤退。”
  
      “作为一名大将难道不知这种做法又多轻率,多挫伤士气吗?”
  
      “本就不该冒进,偏在部下要挟下出击,出击了又没有战斗的决心,这仗还如何打?”
  
      ……
  
      大唐。
  
      李世民捻着胡须,叹了口气。
  
      完了,锐气已挫。
  
      对面只要有点脑子定会趁你病要你命。
  
      宋太宗一开始让他们等待其余两军的思路是对的。
  
      既然已失去主动权,到不如等待时机。
  
      偏偏就是这些兵将……
  
      “将领要能准确判断形势,确定战斗构想,然后坚定不移的执行,除非态势发生明显改变,决不能被外界干扰。”
  
      一帮人只想着贪功冒进。
  
      确实是不治不行!
  
      ……
  
      天幕上。
  
      大雨倾盆而下。
  
      宋军拉着粮车牵着马匹。举步维艰的行驶在泥地上。
  
      突然!
  
      一阵隐隐约约的闷雷声响起!
  
      曹彬抹了一把脸,大胡子被雨水归成一缕。
  
      他回头望向北方,一条黑线映入眼帘。
  
      瞳孔猛然一缩,一道怒喝自口中涌出。
  
      “敌袭!”
  
      “布平戎万全阵!”
  
      一声令下,宋军将所有的辎重车、运辆车排列为方阵。
  
      阵图刚刚摆好,辽军铁骑已至阵前。
  
      随后,宋军崩溃了。
  
      十万大军开始奔逃!
  
      沉重的盔甲脱了扔掉,刀枪剑戟这些武器也都扔掉。
  
      河畔,武器堆积如山,河中,尸体累累。
  
      ……
  
      【五月初三,耶律休哥率精锐铁追击宋军。两军激战于岐沟关。】
  
      【宋军以粮车环卫,被辽军关门打狗,曹彬、米信趁夜色率部突围,渡拒马河时遭辽军追击,溺死者不可胜计。】
  
      【宋兵溃退至易州,听说追兵又至,如惊弓之鸟,争过沙河,死者过半,河水为之不流。】
  
      【残余宋军向高阳溃逃,被耶律休哥追上,死者数万,丢弃的兵甲高如山丘。】
  
      【宋太宗得知东路军惨败的消息,即命诸将领兵分屯于边境要地,召曹彬、崔彦进、米信入朝。又急令中路田重进军退驻定州,西路潘美军护边境云、应、朔、寰州四州百姓内迁。】
  
      ……
  
      天幕上。
  
      几十名身带血色的将士正冲着一处谷口赶去!
  
      “吁!”
  
      勒住马匹,白发苍苍的老将呆愣的看着空荡荡的谷口,一时间失了神。
  
      “父亲!没人!一个人都没有!他们没来!没来!”
  
      一名年轻的将领纵马扫视一圈,怒不可遏的放声大骂。
  
      “恶贼妒之!恶贼妒之!”
  
      白发老将回过神,拉住年轻将领的马辔,沉声道:
  
      “六郎,趁辽兵未至,你立刻飞马求援!”
  
      年轻将领刚要反驳,马蹄簇成的雷声响起。
  
      一众人回头望去,数万辽骑已拍马而至!
  
      白发老将调转马头,捶胸悲恸道:
  
      “你们各自都有父母子女,不要跟我一起死,都快走吧。”
  
      几十名宋军闭口不语,只是默默的抽出挂在钩栏上的长刀。
  
      用行动表示血战到底的决心。
  
      白发老将环顾一周,擦了擦眼泪,整理仪表,横卧长刀。
  
      徐徐微风吹过,黑云压上谷口。
  
      ……
  
      【当时,东路军败退,中路军已退兵,西路军孤悬敌后。辽军援兵,陆续到达,耶律斜轸率军十多万寻机歼灭宋西路军主力。】
  
      【宋西路军副帅杨业,根据辽军收复蔚州、攻占寰州,兵锋正锐的情况向统帅潘美建议避开辽军锋锐,偏师出击大石路,配合云、朔两州守将,安全撤离两州军民。】
  
      【但监军王侁却弃杨业主张不顾,指责杨业畏敌不战,迫使杨业从代州出兵。】
  
      【杨业出行前与潘美、王侁相约率伏兵在陈家谷口接应,潘美表示同意。】
  
      【公元986年六月十八,六十岁杨业带兵三千和自己的两個儿子出代州,向驻守在城外的十万辽军发动攻击。】
  
      【兵败,退往陈家谷。】
  
      【王侁、潘美得知杨业战败时惊慌不已,领军撤回代州。】
  
      【杨业父子率残部守陈家谷口,死战。】
  
      【除其第六子杨延昭身存,余者皆殉国。】
  
      【杨业战死,边境震惊。宋军将士纷纷弃城弃阵南逃,辽军深入宋境。】
  
      【雍熙北伐彻底失败。】
  
      ……
  
      {难怪杨家将拿潘仁美当反派,不是没有理由啊!}
  
      {潘美:我这口锅是背稳了。}
  
      {潘美当时的处境其实也很微妙。王侁是监军,等于他在军中的地位是等同于宋主亲临的。}
  
      {所以这样的局面导致以潘美为首的这些军事主官不敢自作主张下决定。}
  
      {王诜算毛监军啊,人家是并州驻泊都监、云应等州兵马都监,这个都监不是监视,是高级武官官职。}
  
      {论资排辈,潘美的都部署是西路军一把手,杨业的副都部署是二把手,王诜刘文裕的都监护军是三把手。}
  
      {王诜是代行皇权啊。}
  
      {人家一行营副帅,代行个毛的皇权啊!哪个监军手下有数万兵马的?}
  
      {杨业提出由陈家谷口牵制辽国掩护四州百姓撤退的时候,是王侁反对并用言语挑衅激杨业出战的。}
  
      {之后要撤陈家谷口的伏兵也是王侁的主意,潘美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过。}
  
      {有时候,不说话也是一种态度。不粘锅吗。}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扣了扣耳朵,吹了吹,撇嘴不屑道:
  
      “真够乱的。”
  
      “怎么一到你这破事就这么多呢?”
  
      “没你大哥那两下就别那么急吗。”
  
      李建成端坐一旁不说话。
  
      他感觉这话是在说他……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
  
      他感觉这话也是说他……
  
      “但奇怪啊……”
  
      李渊捋着胡须有些疑惑不解。
  
      宋朝执着燕云之地能理解,毕竟燕云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
  
      辽国怎么也这么执着燕云之地呢?
  
      ……
  
      大唐。
  
      李世民斜依在引枕上,对一旁的李承乾小声道:
  
      “对契丹来说,燕云十六州一旦纳入自己的疆土就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其一,燕云之地也成为辽国防止中原国家长驱深入的军事屏障。”
  
      “而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则是这一地区的农耕与其游牧形成良性的互补,随着年代推移,农耕更会成为赖以立国的重要版图。”
  
      “因而辽国会殊死地保卫此地也是情理之中事情。”
  
      李承乾沉思片刻,想通了其中关键。
  
      “阿父,我懂了。”
  
      “有燕云之地打底,他们就能成封邦之国。”
  
      “没了燕云,他们就还是突厥、柔然那样勃然而兴、倏然而灭的游牧部落。”
  
      李世民捻须笑道:
  
      “对,双方又互不相让,便只有用战争解决问题。”
  
      “可惜,雄才大略的宋太祖死了。”
  
      “而宋太宗……”
  
      “很明显,他没有这一方面的雄才大略。”
  
      ……
  
      【公元989年,宋太宗以“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外自安”之说,确立了宋朝一以贯之的守内虚外政策。】
  
      【因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腿中了两箭,伤势“岁岁必发”,从而导致病体不愈。】
  
      【公元997年正月初二,宋太宗病情加剧,无法上朝。】
  
      【三月二十八日,病危。】
  
      【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于万岁殿内,终年五十九岁。】
  
      【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