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西夏:要地!司马牛:给了!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三百八十四章:西夏:要地!司马牛:给了!.la)    大汉·灵帝时期
  
      一只手支着头,刘宏躺在榻上。
  
      “这司马光的一张嘴还挺能说。”
  
      前是肯定神宗政策,再说新法提拔出的官员都是无德之人。
  
      最后以革故鼎新的态度确定了罢废新法的基调。
  
      “这张嘴,啧啧……”
  
      这次午朝明显是一场戏。
  
      而这场戏给了司马光超越一切臣子的权力。
  
      就如同十七年前的王安石一样。
  
      当年群臣以王安石马首是瞻,今日变成了群臣以他马首是瞻。
  
      转了一个圈子,角色换了地位。
  
      眼光向外一挪,一群大臣在那里商议大事。
  
      刘宏撇了撇嘴,顺手从摆在胸前的果盘中摘了颗葡萄塞嘴里。
  
      什么都不用操心……还有点不适应呢。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皱着胖脸想了半天,随后看向诸葛亮期期艾艾道:
  
      “相父,朕记得这司马光是全盘否定变法的吧?”
  
      “他这一上场否了变法……朝廷法令不就成了朝夕令改吗?”
  
      “此事于国无益啊?”
  
      诸葛亮欣慰且疑惑的看着刘禅。
  
      欣慰皇帝终于懂得思考了。
  
      疑惑皇帝进步这么快的吗?
  
      这是学习学开窍了?
  
      感谢天幕!
  
      诸葛亮收回放飞的思绪,叹气道:
  
      “就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这新法应是保不住了。”
  
      “这新法一上一下,怕是党争也会继续扩大啊。”
  
      ……
  
      【新法派援引孔子的话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司马光则把神宗与王安石、吕惠卿分开,说新法都是王、吕所为,同时强调高太后是“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
  
      大唐。
  
      “好一个自欺欺人。”
  
      李渊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手。
  
      “文人这张嘴啊。”
  
      活的说死,死的说活!
  
      ……
  
      大唐·高宗时期
  
      “以母改子……”
  
      李治强行保持住了理智。
  
      很明显,这四个字就是对高太后说的。
  
      说不得还正好深契高太后心意。
  
      但这终究是在字面上绕开了以子改父,从皇权继承角度却是讲不通的,因为继承皇位的是神宗之子,而不是高太后。
  
      此子亲政后,若是对太后或朝中大臣心有不满。
  
      这句话就是逆反的口实。
  
      “不愧是与王安石针锋相对之人。”
  
      “都是顾头不顾尾的急脾气。”
  
      ……
  
      【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的当年七月,首先废除的是保甲法。】
  
      【十一月,罢方田均税法。】
  
      【十二月,市易法与保马法也相继废罢。】
  
      【公元1086年,改元元祐元年,三月,司马光要求各州县五日之内罢免役法。】
  
      【在江宁闲居的王安石听说,不禁惊愕。】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舔了舔嘴唇,无言以对。
  
      这两人……
  
      ……
  
      后唐·明宗时期
  
      李嗣源摸着厚厚的下巴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太急了。”
  
      “怎么一个個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都这么急啊!”
  
      “徐徐经理,乃为得计。”
  
      “况且也不能都一刀切吧?”
  
      你们宋朝的人怎么都这么偏激啊?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收好『天星』
  
      一双剑眉倒竖。
  
      “司马君实……”
  
      你史书修完了吗?
  
      为什么把你撵到西京当留台御史你心里没数是吧!
  
      ……
  
      {此法争议颇大,同一阵营里的人其实是反对罢免役法。}
  
      {范纯仁:“此法熟议缓行则不扰,急行则疏略而扰,委非其人,其扰滋甚。”}
  
      {苏轼:“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聚敛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吏胥缘以为奸。”}
  
      {苏轼等人认为可修饰后留用,司马光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屡次商议皆难说动,气得苏轼给司马光起外号叫“司马牛”}
  
      {然后就得罪了司马光。}
  
      {苏轼还是比较就事论事的,可惜两边都以为他是墙头草。}
  
      {毕竟当了两年真农民,对于新法,比猫在洛阳十五年的司马光有发言权。}
  
      ……
  
      天幕上。
  
      年幼的皇帝看着殿下。
  
      底下,西夏使者浅浅施了一礼。
  
      “西夏国主觐见大宋皇帝。”
  
      “问大宋陛下安。”
  
      身后的帘幕之下,妇人声音传来。
  
      “尔等今朝称臣纳贡,有何赏赐所求。”
  
      西夏使者跟随从们对视一眼,随后环视一周,底气不足道:
  
      “还宋朝将士,求上国所得兰州、米脂等五地。”
  
      话一出口,坐在上面的小皇帝差点忍不住要乐出声。
  
      两旁的群臣中也有几声嗤笑传出。
  
      大宋损失了几十万人才把手伸到西夏境内,你低个头认个错上下嘴唇一碰就想让我们把手砍了?
  
      白日做梦!
  
      “陛下,太后,夏国所言有理。”
  
      殿内一静。
  
      本来眼睛笑眯成缝的小皇帝身体一僵,笑意退去。
  
      一双丹凤眼死死盯着出列的老臣。
  
      垂垂老矣的司马光看着台陛,苍老的声音让西夏使者忍不住喜笑颜开。
  
      “灵夏之役,本由我朝而起,新开数地,皆是彼田。”
  
      “宋夏关系,臣每思之,终夕寒心。”
  
      “而解决之道在于废米脂、义合、浮图、葭芦、吴堡、安疆等寨。”
  
      “令延、庆二州悉加毁撤,除大宋省地外,元系夏国旧日之境皆并以还之。”
  
      “陛下!此议言者皆可斩矣!”
  
      章惇大步迈出,对司马光怒目而视道:
  
      “米脂等寨为边疆将士齐心而守!岂能轻言废弃?!”
  
      司马光扫了他一言,冷冷道:
  
      “群臣犹有见小忘大,守近遗远,惜此无用之地。”
  
      章惇气得脸色涨红,但未等说话。
  
      乌泱泱的几十名大臣俯身行礼,长声道:
  
      “愿陛下!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
  
      “莫惜此无用之地。”
  
      其余的一众大臣立于朝堂之上,相顾茫然。
  
      赵煦仔仔细细的看着那群人。
  
      随后盯着司马光一动不动。
  
      帘后。
  
      “就依相公所言。”
  
      西夏使者闻言大喜,叉手礼行过之后,抬头目视上方。
  
      挑衅道:
  
      “听司马相公所言,臣等才知。”
  
      “神宗原来早就知错了啊。”
  
      “砰”的一声响!
  
      赵煦拍案而起!
  
      然而那群俯首大臣,依然沉默不语。
  
      ……
  
      【六月,西夏遣使前来要求将兰州、米脂等寨划归西夏。】
  
      【宋廷争论不休,多数大臣反对割让,只有文彦博、司马光、苏辙等少数人赞成弃地。】
  
      【由于文彦博、司马光等执政人物的退让态度,致使在七月间哲宗接见西夏使臣时,西夏使臣甚至说:“神宗自知错”,“上(哲宗)起立变色,怒久之”。】
  
      【最后,因兰州一弃容易威胁关中而被否了。】
  
      【兰州留下,西夏把掳走的宋朝二十万边民给放回来。浮屠、安强、葭芦、米脂四座城池割给西夏。】
  
      【同时,岁币依旧。】
  
      ……
  
      大秦。
  
      嬴政正擦拭着手中宝剑。
  
      看着天幕里被割让的城池,一时竟笑出了声:
  
      “孔子若是能看到自己的徒子徒孙割地而求和与蛮夷。”
  
      “说不得他诛的就不是少正卯了。”
  
      “郭开比之还要远甚。”
  
      ……
  
      大汉。
  
      刘邦往嘴里扔着肉块,百思不得其解。
  
      “乃公就是不明白这帮人脑子里在想什么?”
  
      “这不是明显示弱与敌人吗?”
  
      “这是张牙舞爪的告诉对方快来打我。”
  
      “到时候苦的还是边境百姓。”
  
      “想不明白他们。”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他就想起朝里那帮主和派。
  
      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
  
      其实就是怕了对方!就是想当缩头乌龟!
  
      还要扯着大义当!
  
      “唉。”
  
      刘彻看着天幕里那脸都气红了的小皇帝。
  
      不由感同身受几分。
  
      望你能一雪耻辱吧。
  
      …….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