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玄宗卸甲、徽宗卸天下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四百章:玄宗卸甲、徽宗卸天下.la)    【公元1126年正月初一,东路金兵来到了黄河北岸的浚州。】
  
      【威武军节度使梁方平率领七千兵马守卫浚州,步军都指挥使何灌率军三万守卫黄河。】
  
      【看到金军到达浚州城外,梁方平直接卖撤溜率军向黄河南岸撤去。】
  
      【一过了桥,立刻下令将黄河上的浮桥烧掉。】
  
      【数千宋军没有来得及过桥就淹没在了河中。】
  
      【在黄河南岸的何灌一看梁方平逃走,自己也领兵逃窜,黄河南岸的宋军一个不剩。】
  
      ……
  
      大汉。
  
      “三万七千人……”
  
      刘邦深深地吸了口气。
  
      “简直是荒唐至极。”
  
      “只要守着天险,就靠他们那点兵马根本就渡不了河。”
  
      “这都守不住,到了平原不更惨?”
  
      吕雉抿了抿嘴唇。
  
      “还有一点机会。”
  
      刘邦摇头否了。
  
      “不可能,他们没有那半渡而击的勇气。”
  
      “金军这河渡的安稳无比。”
  
      ……
  
      大唐·武宗时期
  
      李炎认真的看着李德裕。
  
      “朕想明白了。”
  
      “宋制不能尽用,还得改!”
  
      李德裕坚决同意。
  
      从金军入寇开始,除了在燕京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太原城因城墙深厚拦住了金兵去路,
  
      其余之地皆是投降和被投降。
  
      现在都兵临城下了还一箭不放!
  
      李炎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将为兵之胆,君为国之胆啊。”
  
      “而宋朝……无胆!”
  
      ……
  
      【正月初二,得知黄河失守,宋徽宗带着皇后、皇子、帝妃等人,由平凉军节度使范讷护卫,从通津门水路跑了。】
  
      【一夜行走上百里,到了南京(河南商丘市)从南京到符离后,坐船顺泗水而下。】
  
      【在这里,宋徽宗碰到跟着逃亡的宇文粹中、童贯、高俅等人。】
  
      【童贯率领三千兵马护驾,一路到了扬州,各种皇子皇孙在路上被安置了一批。】
  
      【高俅以三千兵马扼守淮河,防止金兵赶来。】
  
      【扬州百姓恳求宋徽宗不要渡过长江,宋徽宗早就被吓破了胆,将皇后留在了扬州,自己渡江到了镇江。】
  
      ……
  
      大唐·高祖时期
  
      “我突然觉得李隆基也没那么可恶了。”
  
      李渊突然扭头对李世民说道。
  
      “那小子虽然爱瞎指挥,也弃城跑。”
  
      “但指挥说明他敢打,逃跑也没把皇子皇孙什么的扔一路啊。”
  
      李建成看了眼李世民,微微指了指脑袋。
  
      李世民缓缓的点头。
  
      那边的李渊则突然陷入沉思。
  
      “话又说回来,这人能把皇子皇孙扔一路……”
  
      “他怎么这么能生啊?”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天幕久久不动。
  
      原来……
  
      自己当初是这般惶惶如丧家之犬啊……
  
      原来……
  
      被人抛弃……是这种感觉……
  
      “高将军。”
  
      高力士上前一步,小声道:
  
      “陛下,穿不进去了,太厚了。”
  
      李隆基沉默了一阵,抬头看向高力士。
  
      缓声道:
  
      “给朕卸甲。”
  
      高力士一愣,一旁的杨玉环也抬起失望的头颅。
  
      李隆基看着呆愣住的高力士。
  
      一字一顿道:
  
      “为朕,卸甲。”
  
      高力士鼻子一酸。
  
      回来了。
  
      三郎他……回来了!
  
      “喏!”
  
      ……
  
      【正月初三,金军从容不迫的用十几艘小船渡过黄河,到初六才渡河完毕。】
  
      【期间一个宋军也看不见,更别提什么半渡而击了。】
  
      【公元1126年正月初七,金军兵临汴京城下。】
  
      ……
  
      大宋·徽宗时期
  
      整个汴京城所有识字的人都炸了!
  
      “我就说!与金人联合那就是与虎谋皮!”
  
      “当今官家真是……真是荒唐至极!”
  
      “章相公冤啊!不可为君啊!”
  
      “你们看看!这还效仿玄宗南迁呢!”
  
      “别说笑了!除了字画哪点比得上唐玄宗啊!”
  
      一群穿着白襕的书生立于里坊街口处,正对天幕指指点点。
  
      “官人……”
  
      突然,一道苍老的声音打断他们的话语。
  
      众书生回头望去。
  
      一名挽着袖口、踏着草鞋的白发老翁正提着一尾三尺长的活黑鲤,看着他们。
  
      老人一手提着黑鲤,一手护在鱼前遮挡着。
  
      他生怕活鱼将身上的水珠崩到对方众人身上。
  
      他赔不起。
  
      为首的书生看着老人脸上的不安之色,上前一步,行了一礼,然后主动开口道:
  
      “在下国子监太学学生,高登。”
  
      “丈人有何事需在下相助?”
  
      老翁脸上一慌,连忙避开,躬了躬身子,带着几分窘迫道:
  
      “当不得……老汉……当不得……”
  
      “老汉……想问问官人,这天上讲的是什么?”
  
      “我等不识字,劳烦…官人讲解讲解。”
  
      书生看着递来的黑鲤。
  
      黝黑苍老且布满细褶的手,骨节分明。
  
      指甲上带着几分黑泥。
  
      指尖上有着厚厚的茧。
  
      这只很难与干净扯上关系的手正死死的掐着鱼腹。
  
      大黑鲤的嘴一张一张的,却动弹不得。
  
      书生看向了老翁身后。
  
      一辆木车摆在表木之间,木车上放着几个大桶。
  
      木桶上不停溅起道道水花,鱼尾时不时从上扫过。
  
      木车前摆着几個木盆,盆里有鲫鱼、有河虾、有河蟹。
  
      一名老妪搂着身前的垂髫小童,面带担忧的看着这里。
  
      那名小童抓着手里的拨鼓,一双清澈的眼睛好奇的看着自己。
  
      书生看到老翁逐渐愈发忐忑表情。
  
      嘴里的话死死的鲠在喉中。
  
      老翁看着眼前书生的脸色越发沉重,又看到书生身后的那些同伴又是咬牙切齿,又是仰天长叹。
  
      心里越发慌乱,刚想留下鱼然后告辞离开。
  
      对面的书生一手握住穿着鱼鳃的草绳。
  
      突然喜笑颜开的对身后的众人笑道:
  
      “看来我今天有鱼吃了!”
  
      身后众书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哈哈!彦先!你可得给钱啊!”
  
      “就是就是,一个轻飘飘的小问题,你好意思拿人家那么大的一条黑鲤啊!”
  
      “你可是君子啊!别掉份!”
  
      “哈哈哈哈!丈人!你这鱼今儿算白瞎了!”
  
      老翁看着对面嘻嘻哈哈的书生们,僵直的身体不由自主放松,脸上也起了一抹笑意。
  
      “不打紧不打紧,鱼…鱼老汉有的是!”
  
      “这条鱼送给官人补补,我这还有!还有!给官人们都拿一条!”
  
      说着转身就要去捞鱼。
  
      高登连忙拉住老翁。
  
      “丈人,不用麻烦了,我们今天还有其他事,每人手里都拎着一条鱼也不方便。”
  
      “还有,丈人请放心,天下…太平。”
  
      “我们都在汴京……我们……”
  
      高登低头哽了两下,又抬头笑道:
  
      “丈人放心便是,放心。”
  
      “还有……”
  
      “这鱼我就拿走了,丈人…安心。”
  
      看着书生没有掏钱的样子,老翁却是松了口气。
  
      抬手行了一礼。
  
      “感谢官人,老汉……老汉就…”
  
      高登笑着伸出手。
  
      “丈人,请。”
  
      老翁不好意思的回身走向摊位。
  
      高登看见交谈的老夫妇,两人的神色都放松下来。
  
      对着那咬着手指的小童微微一笑,提起手中的鱼冲其晃了晃。
  
      许是被晃烦了,那黑鲤嘴巴一张,甩了高登一脸水。
  
      看着眯眼皱脸的高登,对面的小童被逗得笑出声,随后又猛得捂住嘴,转身小跑到木车车后去。
  
      高登擦了擦脸上的水,笑了笑,转身走去。
  
      来到众书生面前,众人看着高登手里的鱼,脸上强撑的笑意渐渐落下。
  
      一股股难以言表的愤怒之色在众人脸上浮现。
  
      高登看了眼天幕,深吸了一口气。
  
      牙缝间崩出几个字。
  
      “走……我们回太学。”
  
      “找少阳!”
  
      “叩宫阙!”
  
      …….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