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四百五十九章: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la)    【民生经济:灭宋后不久便制定若干异常繁重的税法】
  
      【常赋分地税、丁税两种,地税按地亩计算,丁税计丁缴纳,地税丁税不并纳,皆输粟为税。】
  
      【丁税,每丁纳粟三石。】
  
      【地税,每亩税粟三升。】
  
      ……
  
      大汉·文帝时期
  
      “也就是说……”
  
      刘启咽了口吐沫,颤着声音道:
  
      “每户…每年…每亩……”
  
      “最少要上缴……三石三升粟!”
  
      “三石三升!那百姓还能剩下多少!”
  
      刘恒闭上眼睛。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就不把百姓当人呢!
  
      明明只要给一点东西就能满足百姓。
  
      你们为什么偏偏要搜刮殆尽呢?
  
      生带不来,死带不走。
  
      你们究竟执着什么呢?
  
      “百姓做错了什么呢?”
  
      要为你们付出代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恒睁开眼,冷漠的看着天幕。
  
      他能看到元朝的结局了。
  
      静待天时吧。
  
      ……
  
      【常赋以外,又有“科差”,亦即以财物代役。】
  
      【科差有丝料、包银二项。】
  
      【出丝一斤六两四钱,包银四两。】
  
      【又有“额外课”,名目多至三十二种,民间的一草一木,都是征课的对象。】
  
      【此外各种商货及冶铁,也都征税。】
  
      【盐、茶、酒、醋,则由政府专卖。】
  
      ……
  
      大隋。
  
      “你们真是,想钱想疯了!”
  
      杨坚看着这种种‘奇思妙想’,就一个想法。
  
      “蛮夷之辈!”
  
      才堪堪立国就极尽搜括之能。
  
      不反你反谁啊!
  
      ……
  
      大唐。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
  
      贞观朝臣不忍心再看。
  
      不能马上治天下,这是开国定制。
  
      而什么是马上治天下。
  
      这就是了!
  
      只是将草原上的掠夺之政披上了税赋的皮罢了。
  
      即没有合理的法律体系,也没有清明的治理路线。
  
      只有征敛财赋,满足欲望。
  
      他们已经看见了,为了防制反动,以维持其继续的征敛。
  
      会有数不尽的百姓,死在庞大的镇压武力和不平等的法律之下。
  
      ……
  
      【又采行钞法,以钞票代现钱。】
  
      【公元1260年,始造交钞。】
  
      【其法以丝为本,每五十两白银,可兑换丝钞一千两,一切物价,皆以丝价为标准。】
  
      【同时钞票滥发,导致自1287年,钞票二十贯不能易粟一斗。】
  
      【评价E级·得零分】
  
      ……
  
      大宋·仁宗时期
  
      庭院内的君臣等人具是目瞪口呆。
  
      “疯子……疯子……”
  
      欧阳修呆若木鸡的喃喃自语。
  
      身旁众臣也都如此。
  
      赵祯闭上眼睛不敢再看。
  
      ……
  
      大明。
  
      朱元璋皱着眉头。
  
      他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
  
      宝钞这种东西不是发行出去就行了吗?
  
      还需要用什么东西对标吗?
  
      ……
  
      【用人识人:前期用刘秉忠等汉臣确立正统,注重农桑,倡办学校,后刘秉忠等人病亡。】
  
      【等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先后任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计臣,以聚敛为务。】
  
      【评价D级·得一分】
  
      【后世影响:元世祖忽必烈的统一,是宋辽夏金不同政权与不同民族之间长时期政治军事冲突与经济文化融合的历史结果。】
  
      【正是在忽必烈的手里,元朝实现了对藏地的统治,确立了行省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后来的疆域与版图,这些政治遗产也一直影响到现在。】
  
      【评价S级·得五分】
  
      【总分:十六分】
  
      ……
  
      {忽必烈前期坐拥“金莲川策士集团”,表现确实可以。但后期就开始摆烂了,开始放任既得利益集团、放任官员内斗,阶级矛盾已经出现苗头。}
  
      {早点死了能给真金继位,元朝汉化大概率还能彻底点。基本汉人集团完全压宝了太子,太子也完全接受汉人这套东西,忽必烈也同意太子搞汉化,可惜儿子死老子前面了。}
  
      {难说,后面也有追求汉化的皇帝,并不少。但是通常这样的没有好下场。}
  
      {蒙古贵族是有权利的,他们不想权利分流,尤其是通过科举给了汉人。}
  
      {要是有皇帝想要汉化,拉拢汉人。他们就要造反,想方设法除掉汉化皇帝,然后再换一个符合蒙古人利益的皇帝。这也是元朝动荡的原因。很难通过皇帝一个人去改变。}
  
      ……
  
      大元。
  
      忽必烈只觉得脑袋似被一柄重锤砸了一下。
  
      整个世界突然间天旋地转。
  
      耳边只有一片嗡鸣之声。
  
      恍恍惚惚之间,他看见身前刘秉忠焦急的脸庞。
  
      刘秉忠似乎在说些什么。
  
      朦胧的零星几字渐渐传入耳中。
  
      “陛下……您……”
  
      “陛下!您醒了!”
  
      忽必烈猛地清醒过来,他看清自己所在。
  
      自己正躺在龙椅上,身边有着太医把脉。
  
      “真…真金呢?”
  
      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已然沙哑。
  
      刘秉忠轻声道:
  
      “臣已经派人去请太子了,想必快到了…”
  
      忽必烈点点头,眼神空洞的看着雕龙画凤的藻井。
  
      他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有一次真金生病了,他抱着真金在帐子里走了一个晚上。
  
      因为真金发着高烧,只有在他的怀里才能安稳地入睡。
  
      真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让我与察必操心。
  
      “父汗!父汗!”
  
      焦急的声音随着壮汉一同进来。
  
      而与其同来的,还有那代表终局与新始的金光。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特别能理解忽必烈的心情。
  
      看着天幕里的忽必烈将延年益寿的丹药交给那太子,他也很明白其打算。
  
      “谁又会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许平君摸着腹部,小声蛐蛐道:
  
      “汉武帝?”
  
      刘病已一愣,然后脸色扭曲道:
  
      “汉武帝不算。”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里抱头痛哭的父子,
  
      擦了擦眼眶,对一旁的刘庄说道:
  
      “朕不求你建立多大的功业,只要保养好身体就好了。”
  
      刘庄狠狠的点头应答着。
  
      ……
  
      炎汉·明帝时期
  
      刘庄出神的看着天幕,嘴里轻轻呢喃着。
  
      “阿父,阿母……”
  
      一阵微风卷着落叶吹过。
  
      ……
  
      大明。
  
      朱元璋则是冷笑着。
  
      “可惜,天幕没说真金是怎么死的。”
  
      “不然,咱倒是要看看你怎么面对你的儿子!”
  
      “哼!”
  
      马皇后暗自叹气。
  
      重八是又想起往事了。
  
      ……
  
      【公元1294年,因太子真金先死,因此诸王中有很多觊觎帝位者。】
  
      【重臣伯颜,奉忽必烈遗命,立真金第三子穆耳,是为元成宗,诸王始无异议。】
  
      【公元1301年,窝阔台之孙海都大举入寇,元成宗命兄长之子海山击之,海都走死,其势遂衰。】
  
      【公元1307年,在位十三年而死,没有什么功绩。】
  
      【因其太子德寿早卒,左丞相阿忽台等谋奉皇后临朝,并以宗室阿难答(世祖三子忙哥剌之子)辅政。】
  
      【海山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右丞相哈剌哈孙遣使迎海山于漠北,并杀阿忽台等。】
  
      【海山至大都,杀皇后及阿难答,然后即位,是为武宗。】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费力的跟上进度。
  
      “这名字……太难记了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
  
      “陛下不用费心铭记。”
  
      “元世祖的建政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了。”
  
      “除非有一雄才伟略之主拨乱反正。”
  
      “否则这些皇帝就是过眼云烟。”
  
      “不值一记。”
  
      ……
  
      【成宗一朝,奢侈太甚,导致国库空虚,最后只得以钞本填充其数。海山即位时,国库已然不足。然而,海山仍旧按照成宗时的最高标准,大肆赏赐诸王、宗族。】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先是滥发钞票,导致货币一再贬值,国家财政困难重重。】
  
      【后更定税课法,以官员征收税额的多少评定官员的等级,如此做法,等于鼓励各级官员想方设法从百姓身上多征赋税,自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没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反而使得海山时的财政赤字数目,创下了元朝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
  
      【公元1310年,诏立自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并授以金宝,同时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永享富贵。】
  
      【公元1311年正月,因为酗酒、纵欲过度而病逝】
  
      【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继立,是为元仁宗。】.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