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朱棣:目标!漠北!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五百二十章:朱棣:目标!漠北!.la)    天幕上。
  
      一身绛色龙袍,头戴翼善冠。
  
      朱棣望着底下尽皆俯首的大臣们,不庸置疑道:
  
      “朕将御驾亲临,亲率六师,出塞讨胡!”
  
      ……
  
      【公元1403年,鞑靼阿鲁台进攻瓦剌,被瓦剌部的马哈木打败。】
  
      【阿鲁台听说马哈木与明朝通使,颇为忧惧,也派使节与明朝通好。】
  
      【公元1409年四月,朱棣派使臣郭骥到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处通好。】
  
      【但这次出使没有成功,明使臣郭骥被鞑靼杀害。】
  
      【六月,郭骥的部分随从从鞑靼逃回,向朱棣报告了郭骥被杀的消息。】
  
      【公元1409年七月,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副,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十万,北讨鞑靼。】
  
      【出发前,朱棣告诫丘福道:“毋失机,毋轻战,一举未捷俟再举。”】
  
      【然而,丘福急功近利,冒险轻进中了鞑靼埋伏。】
  
      【双方在克鲁伦河北岸激战,丘福被杀,十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朱棣震怒,认为诸将无一能任统帅之职,决定御驾亲征。】
  
      ……
  
      {我不知道我在哪,我也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大杀特杀!}
  
      {好乱啊……反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而引发的战争?}
  
      {简单说,就是北元自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之后,又传了三代。}
  
      {而1403年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篡夺了北元黄金家族帝位,废除“大元”国号,改国号为“鞑靼”,自称为鞑靼可汗。}
  
      {鞑靼内部以及蒙古各部落之间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然后瓦剌部猛可帖木儿和鞑靼部阿鲁台联军,共同夹攻鬼力赤。}
  
      {阿鲁台一举杀死了鬼力赤,拥立元宗室本雅失里为鞑靼可汗。阿鲁台则自任太师,把持大权。}
  
      {而这时中原刚刚结束“靖难之役”,朱棣新即帝位希望北部边境安定,便积极派遣使者与鞑靼修好。}
  
      {但阿鲁台掌权后,断绝了与明朝的一切往来。}
  
      {朱棣议和不成,打听到鞑靼与瓦剌互相仇杀不已,而鞑靼势大,便想利用瓦剌来牵制鞑靼。}
  
      {刚好瓦剌也希望取得明廷的支持,在朱棣即位后不久,便派遣使者前来朝贡。}
  
      {之后,事情就连接起来了。}
  
      ……
  
      大汉。
  
      刘邦回忆起往事。
  
      “要是有的选,谁乐意东奔西跑御驾亲征啊。”
  
      “没办法不是。”
  
      ……
  
      大汉·武帝时期
  
      “哼!这帮匈奴!”
  
      “畏威而不怀德!”
  
      刘彻光是看着就一股邪火暗生!
  
      “就得一竿子打到他们疼!”
  
      “他们怕!”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
  
      一旁的霍去病则忧虑道:
  
      “可是,打仗的钱从哪里来?”
  
      一句话,刘彻熄火了。
  
      “啧……这朱允炆!好好的削什么藩!”
  
      卫子夫悄摸的捂住小刘据的耳朵。
  
      不讲理的话少听。
  
      ……
  
      大唐。
  
      “天子出征,自古有之啊。”
  
      “汉高祖就是一个例子。”
  
      李世民意味不明的说着。
  
      李承乾有点心累。
  
      “但是阿耶,那大多是在王朝草创之际,或者国家面临重大危难之时,身为君王为了江山社稷才会披挂上阵。”
  
      “这其中多少都带着些不得已的意味。”
  
      “一旦江山一统,海内升平,天子身负国家社稷之重,便不能再亲冒锋矢,而是要端坐朝堂运筹帷幄。”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一阵恍惚。
  
      他好像看见魏征了!
  
      “去去去!离我远点!”
  
      李承乾看着扭过头的李世民,一脸委屈。
  
      事实就是如此啊!
  
      阿耶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任性了?
  
      ……
  
      大元。
  
      忽必烈掐着手指在那算着。
  
      “你要这么说,我大元应该是立国一百三十多年!”
  
      “南宋都能算,我北元草原怎么不能算!”
  
      底下的众臣一片无语。
  
      这种都是就没必要算了吧?
  
      怎么算都是最短的大一统……哦,不!
  
      最短的大一统是秦。
  
      ……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皇帝连连打着喷嚏!
  
      ……
  
      大宋。
  
      赵匡胤盘算了一下。
  
      “确实,此时最适合当主帅的就是朱棣自己。”
  
      “你可知为何?”
  
      穿着圆领白袍,面容冷峻的赵德昭思考片刻,回答道:
  
      “原因有三。”
  
      “一则朝廷无合适大将可以领军。”
  
      “二则即便有人担任,亦无出塞经验。”
  
      “漠北风土气候,与中原大不相同,若主帅不识彼处天文地理,则有重蹈覆辙之忧。”
  
      “放眼大明,唯有朱棣曾统领万军,身经百战且对塞外颇有了解。”
  
      “故以主帅本身论,没有比朱棣更为合适者。”
  
      “其三,御驾亲征,三军定然士气大振。”
  
      “鞑靼闻之,则为胆寒。而塞外诸部闻得天子亲出,不敢再生祸心。”
  
      “眼下明军军惨败,鞑靼气焰嚣张,瓦剌等部见其势大多半会对大明生出不臣之心。”
  
      “然若朱棣亲自领兵,使他们识得大明决心。”
  
      “权衡之下,自会打消投靠鞑靼的念想。”
  
      “如此一来,鞑靼孤立无援,再出兵征讨,则事半功倍!”
  
      赵匡胤笑着捋须,点头道:
  
      “有理有据,但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你没触及到。”
  
      赵德昭求教的看向父亲。
  
      赵匡胤看向天幕里的朱棣,淡淡微笑着:
  
      “他需要功绩。”
  
      “像唐太宗一样的功绩。”
  
      ……
  
      大明。
  
      马皇后带着几分老母亲般的埋怨。
  
      “他那个人高马大的儿子不也是猛将吗?”
  
      “干嘛要亲身犯险呢。”
  
      “兵凶战危,战场上的事谁又能说得准?”
  
      “世上从无必胜之战,既然一身已经关系天下气数,岂能草率?”
  
      “一旦遭逢不豫,那朝野必然大乱,若鞑靼再举国南侵,大明如何抵挡得住?”
  
      “这孩子,老了也如此毛燥!”
  
      朱元璋看着天幕,冷哼一声不搭话。
  
      朱标还在暗自伤心,但还是强起精神回答道:
  
      “皇帝一旦亲征失败,则将大局崩坏。”
  
      “可即便不是御驾亲征,一旦战败,同样也是大势已去。”
  
      “那丘福惨败,朝廷精锐已经大损。”
  
      “这次出征,兵力应该又不下二三十万。”
  
      “若再失利,黄、淮以北,朝廷将无能战之兵。”
  
      “鞑子又焉能放过此等良机?就连漠北其他各部也会翻脸寇我中华。”
  
      “这次北征,已是大明气运的生死之战。”
  
      “胜,则天下安定,败,则五胡乱华。”
  
      “此时朝廷自当以全力出战,以求必胜。”
  
      “朱棣……武略无双,兼又有皇帝之威,正当亲自领军,以增胜算。”
  
      “真要等到鞑子兵临城下时才御驾亲征,就为时已晚了。”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连连点头,
  
      等听到最后,又想起老朱棣干的好事……
  
      “哼!!”
  
      一旁的小朱棣看着大哥开口说话了,在马皇后的暗示下,挪动到朱标身边。
  
      “大哥……对不起……”
  
      朱标看着小小的、垂头丧气的四弟。
  
      他无法想象未来的那个人竟会如此对待自己的身后名……
  
      “那不是你……四弟。”
  
      小朱棣抬头看着按着自己肩膀的朱标。
  
      “所以,四弟。”
  
      “你不用说对不起。”
  
      小朱棣忍不住扑到朱标怀里,嚎啕大哭!
  
      “大哥!!!呜呜呜呜!我不知道那王八蛋那么坏!”
  
      “我要看见他一定要给他一刀!呜呜呜呜!”
  
      一旁的老朱看着这边。
  
      “哼!!!”
  
      而听到最后一句,则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
  
      ……
  
      【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集结五十万大军。】
  
      【命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皇太孙朱瞻基留守北京。】
  
      【举行出征仪式后,大军北征!】.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