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大明的钱去哪了?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五百六十八章:大明的钱去哪了?.la)    天幕上。
  
      早已没有初登大宝时的意气风发。
  
      朱佑樘揉着眉角,看着眼前的老臣叹气不止。
  
      “永乐年间,太宗每隔几年就大举领兵北伐,而且又迁都又修建长城,无不耗费巨资。”
  
      “但也没听说出现过财政困难。”
  
      ……
  
      朱高炽悄悄的看了一眼,朱棣。
  
      朱棣面不改色。
  
      ……
  
      朱佑樘放下手,往后一仰。
  
      “如今,我既不修建宫室,各方面都百般俭省,为什么反而财用不足呢?”
  
      “司马文正曾言,天下之财,不在朝堂,就在民间。”
  
      “而如今,朝廷没钱,百姓也没钱!
  
      “这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
  
      【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大明的边驰不是一天废,但大明的钱是在弘治一朝彻底没的。】
  
      【要问为什么,因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利益结合体诞生了。】
  
      ……
  
      天幕上。
  
      一名穿着官服的小人的面前是一座盐堆。
  
      而身后,则是一片黑色的,看不清面目的小人。
  
      『盐』
  
      ……
  
      【自从汉武帝开盐铁专营,盐就一直是官方在控制的,民间不允许制造和销售食盐,贩卖私盐是掉脑袋的重罪。】
  
      【朱元璋在位之时,有人建议说边境需要军粮,但是从内地运粮非常麻烦,建议让民间帮忙运输粮食,运一石粮食到大同,就给他发两百斤,也就是一引盐的领取凭证,也就是“盐引”】
  
      【然后他就可以拿着这个凭证到沿海的官方盐场去领盐,领到之后再销售获利,弥补粮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运输到边境后,还可以让商人在边境雇人开发荒田,建立商屯。】
  
      【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办法,并且立为制度,这就是“开中法”】
  
      ……
  
      {开中法的好处是,朝廷不用直接去组织粮食运输,哪个地方需要军粮了,就申请“开中”,就让民间商人给运过去,谁想赚这个钱谁就去。}
  
      {这样做其实是比较方便快捷。}
  
      {因为如果让朝廷来做,那就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转运体系,养起来一大批人,非常费力,也容易产生贪污腐败。}
  
      {所以开中法才与军屯制一起,成为明朝边镇军粮安全最重要的两大制度保障。}
  
      {老朱这个制度有点像“PPP”}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
  
      {这理念是真的非常先进而且实用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接受雷达开启,眼睛为之一亮。
  
      “这个制度有点意思。”
  
      他下意识的敲着手指。
  
      将公事与特许经营捆绑在一起。
  
      运输军粮是公事,而食盐专营的权利则是只有朝廷才能授予的权利。
  
      二者捆绑起来,然后解决边关粮食问题。
  
      刘彻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老朱也不是什么制度都落后吗。”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心里算了一下。
  
      商人不仅可以组织运粮,还可以让他们雇人在边境地区开垦土地,在当地种粮然后卖给军方。
  
      然后再获得盐引。
  
      这不就既省却了长途运输之苦。
  
      又促进了边境地区人口的开发,巩固国防!
  
      “这是好事啊?”
  
      刘秀皱着眉头。
  
      “那怎么说没钱呢?”
  
      ……
  
      【但有四个原因让这个制度成了摆设。】
  
      【一是让利太多,引来了权贵的觊觎和干预,打压商人参与程度。】
  
      【二是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常年用兵作战,军需花费甚多。】
  
      【再加上食盐产量与盐引的分离,多发盐引可以多从中征税并用于开中,所以导致出现了滥发。】
  
      【商人经常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法兑换食盐。】
  
      【三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盐也逐渐泛滥,相较于官盐更显得物美价廉,导致官盐滞销。】
  
      【四是朱棣在开中的同时,又实行了户口食盐制,也就是为了减少纸币滥发的问题,而向百姓征收纸钞,分发食盐。】
  
      【这等于变相减少了盐商的销售市场。】
  
      【在这种种情况下,民间商人对“开中”的兴趣越来越淡。】
  
      ……
  
      季汉。
  
      刘备也是看不懂。
  
      “怎么好好的东西,总能搞成一地鸡毛呢?”
  
      曹操轻抿了一口酒水,摇头道:
  
      “这明朝从根子上就不对。”
  
      “朱元璋定下的东西太多,偏偏路子又窄。”
  
      “后人要在一条不能扩修的窄路里挪移翻腾避开陷阱。”
  
      “时不时还要为了避开陷阱而搭建些工具。”
  
      “这路可不就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明朝的问题,比宋朝都大啊。”
  
      孙权细嚼慢咽下一块烤肉,淡淡道:
  
      “宋朝是尊文抑武,但最起码还是有一个尊字的。”
  
      “所以宋朝士大夫的想法和作为虽有些不着实际,但依然有为君略效犬马之劳的想法。”
  
      “明朝则不同,一开始就没把文官当人看。”
  
      “土木之变,勋贵又被一网打尽。”
  
      “于谦、王越,无不说明皇帝的刻薄寡恩。”
  
      “坐左不尊,立右不敬。”
  
      “大明文武的心就不在大明上,能奈之何?”
  
      “坐中位的,永远是拉一帮打一帮。”
  
      “哪有自己与所有人对立的?”
  
      “大明皇帝才是真的孤家寡人。”
  
      刘备与曹操微微侧目。
  
      随后对视一眼。
  
      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因为巴图孟克的入侵,边关需要更多的粮食,朝堂特批了一定额度的“开中”来给军队发粮,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粮食运过来卖给军队。】
  
      【这反映出开中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急须改革。】
  
      【因为开中法一直是户部管着的,改革措施也交由户部研究。】
  
      【户部尚书叶淇就提出一个改革建议:改“运粮开中”为“纳银开中”。】
  
      【也就是商人不用运粮食到边关了,改为直接交银子到户部,户部收到银子以后直接给商人盐引。】
  
      【然后再用这些银子来向边关运粮,这样商人参与的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并很快付诸实行。】
  
      【一年之内,户部管理的国库收入增加了一百万两白银。】
  
      【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食,真正的银子才两百万两。国库收入一下就增加了一百万两,可以说是暴增。】
  
      【也由此,朝廷每年增获白银数十万两。】
  
      【但是边镇商屯逐渐废弃,开中法趋于崩坏。】
  
      ……
  
      大隋。
  
      杨坚眼角跳动。
  
      “你还暴增……”
  
      “你离暴死不远了……”
  
      开中法的本质是为了什么?
  
      运粮啊!
  
      你户部进账有毛用啊!?
  
      难道建立一个机构去发粮?
  
      那你不还是本末倒置吗?
  
      你不还是发银子让他们自己买吗?
  
      但十两银子发下去到边境以后。
  
      能有几文呢?
  
      独孤伽罗是大族出身,对一些事情她心知肚明。
  
      要解决商人不愿意参与开中的困境,方法很容易想出来。
  
      可以改变粮和盐引的兑换比例,比如以前运一石米到大同可以换一引盐,那么以后可以换一点五的引盐。
  
      或者是打击盐场贪腐,对不能如期交盐的盐场官员进行处罚。
  
      还可以禁止权贵从特殊渠道搞到盐引等。
  
      这些做法都是“对症下药”。
  
      但这些措施他都不提,偏偏提了一个只对商人有利而对边境粮食保障不利的改革建议。
  
      这是为什么?
  
      ……
  
      {啥也不说,啥也不懂,我就是突然想做个科普。}
  
      {叶淇,江苏淮安人。淮安,大明最重要的食盐产地,盐商云集。}
  
      {徽商在两淮做盐业生意,叶家与徽商多有通婚关系,徽州盐商大部分都跟叶淇关系很好。}
  
      {两淮地区靠近食盐产地,但是远离边境。}
  
      {晋商,从山西运粮到边关成本很低。所以天下盐引大部分都归于晋商。}
  
      {纳银开中,是只要把钱交给户部的运司,拿到盐引,剩下的就是领盐和卖盐了,不用考虑距离边境的远近问题了。}
  
      {变法之后,徽商成为盐商的主力。}
  
      {与徽商广泛结为姻亲的叶家愈加兴旺发达。}
  
      …….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