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应州大捷

2024-11-03 作者: 九品大韭菜
第五百七十七章:应州大捷.la)    天幕上。
  
      一身鎏金绛甲的皇帝束着金冠。
  
      他扶着腰间宝剑看着眼前众兵将。
  
      一名将军打扮的人物正在指挥将士们训练。
  
      画面一转。
  
      甲胄俱全的将士们挺胸抬头的行于京师街市之中。
  
      街边的百姓看着那一支支军列,指指点点。
  
      ……
  
      【朱厚照的微服出巡在史书中记载为江彬“导帝微行”】
  
      【正德九年二月第一次出巡记为“上始微行,夜至教坊观乐”】
  
      【然后就是正德十年(1515)六月,朱厚照自西安门出外,经宿始回,内阁大学士等“不知临幸何所”】
  
      【公元1517年,蒙古达延汗巴图孟克去世,遗命长子之子博迪阿拉克即汗位。】
  
      【但因博迪阿拉克年幼,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第三十三任蒙古大汗。】
  
      【正德十二年(1517)三月,“上微行,骑出北安门,军士从者才数人,至顺天府大街而还”】
  
      【五月,“微行至石经山、汤峪山、玉泉亭”,数日始还。】
  
      【同时,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外四军”在京师纵横街市,并经常于皇宫里操练。】
  
      【朱厚照“戎服临之,与(江)彬联骑出,铠甲相错,几不可辨”】
  
      ……
  
      大汉·武帝时期
  
      “草原内乱吗……”
  
      刘彻捻着胡须思索着。
  
      这时候其实是个好时机。
  
      若是有一支精锐,说不得就能夺回河套之地。
  
      “这小皇帝的眼界很高啊。”
  
      “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
  
      北齐·文宣时期
  
      “列兵……”
  
      高洋微微坐直身体。
  
      京师已经不安全了吗?
  
      调外军、练兵、列兵、出巡、大臣不知帝踪。
  
      去掉一切主观描述只看客观现象。
  
      皇帝明显不信任京师内的兵马。
  
      ……
  
      北周·武帝时期
  
      “那些大臣慌了。”
  
      宇文邕摸着胡须突然开口道:
  
      “这小皇帝明显与弘治皇帝不同。”
  
      “敢想敢做,不受礼法约束。”
  
      “甚至与成化皇帝都大相径庭。”
  
      “直接自己出手训练新军。”
  
      “他现在既不信任大臣,也不信任宦官。”
  
      小李渊则捧着下巴无奈道:
  
      “就晚唐之时的情形,皇帝怎么可能让宦官掌军权。”
  
      “郑和、汪直,多少年才出那么一个啊。”
  
      宇文邕深以为然,感叹一声:
  
      “在朝廷平衡之中,皇帝下场是下下策。”
  
      “但大明此时也不适合玩什么权衡术了。”
  
      再玩,玩死了!
  
      ……
  
      大明
  
      朱元璋安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
  
      好半晌后,长叹一声。
  
      “难啊……”
  
      自他以后的大明皇帝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所欲为。
  
      因为要受祖制、伦理道德、儒家规范和文官集团的制约。
  
      而这些为了保护皇帝的制度,却成了有志之君的束缚……
  
      甚至成了朱祁镇这种皇帝的帮凶……
  
      “妹子,咱真的错了吗?”
  
      马皇后看着脸上尽显迷惘之色的老朱,默默握住他的手。
  
      ……
  
      大明·永乐时期
  
      “演习军队,施放火器,一刻也没有忘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朱棣看着天幕恨恨道:
  
      “让边军和京营换防,让边军带动京营军队训练。”
  
      “一心要重振大明军队雄风!”
  
      “但你们看看!看看!”
  
      “在那帮臭大措嘴里!”
  
      “这就是荒淫无道的皇帝!”
  
      “只有像朱佑樘那样一问三不知的!才是好皇帝吗?”
  
      “我呸!”
  
      ……
  
      【朱厚照是个胆大的皇帝。】
  
      【也是个不愿意受拘束的皇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其实很像朱祁镇。】
  
      ……
  
      大明·正德时期
  
      一直一脸无所谓的朱厚照瞬间变了脸色。
  
      “喂!”
  
      “说什么呢?!”
  
      “谁跟他一样啊!”
  
      ……
  
      【公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八月,朱厚照“微服如昌平”,到居庸关,并传令打开关门。】
  
      【巡关御史张钦坚决拒绝这种荒唐的命令,“负敕印”,持宝剑坐在关门下,严厉地宣称:“敢言开关者斩。”】
  
      【朱厚照不得已,只好返驾。】
  
      【你以为他走了?才没有!他就一直蹲在昌平!】
  
      【蹲了好几天,一直蹲到张钦出巡白羊口,他乘机“疾驰出关”,并令谷大用封堵张钦以及其他京官来追。】
  
      【自己驻扎则在宣府的镇国公府。】
  
      ……
  
      {这又何常不是一种夺门之变呢(狗头)}
  
      {……艹了,这说法微妙的很合适啊。}
  
      {说实话,就这一点我是支持文官的,实在是在不开天眼的情况下,这特么就是朱祁镇复刻啊!}
  
      {哪经得起再来一次“土木之变”啊?}
  
      {就这点来说,朱厚照确实胆大……}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抖着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还好还好……看天上的说辞,应该是没有复现“土木之变”
  
      这时候要是来个土木之变。
  
      大明可以直接宣布灭亡,或者南迁南京开启南明了。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撇了撇嘴。
  
      “你们知道个屁!”
  
      巴图孟克刚刚身死,蒙古不稳。
  
      这时候打他正正好好!
  
      要是等巴尔斯博罗特稳定了蒙古,那些是复现土木之战呢!
  
      ……
  
      【与此同时,新任大汗巴尔斯博罗特出兵六万袭扰宣府,杀掠近四千人。】
  
      【九月,朱厚照巡幸大同,驻扎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命户部输送帑银一百万两到宣府。】
  
      【户部尚书石玠拒绝,只输送了一半。】
  
      【月底,朱厚照离开阳和,前往大同。】
  
      【同时,鞑靼再次南下,劫掠阳和。】
  
      【十月初一,鞑靼进攻大同。与大同总兵官王勋、副总兵官张輗、游击孙镇交战。】
  
      【朱厚照命宣府游击时春、辽东左参将萧滓驰援王勋,游击周政、副总兵朱銮、大同右卫参将麻循、平虏城参将高时尾随鞑靼。】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前往阳和与诸部会合。】
  
      【初二,鞑靼转向应州。】
  
      【应州之战爆发。】
  
      ……
  
      天幕上。
  
      金色大纛迎风而展。
  
      朱厚照看着面前组成人墙的战阵,一动不动。
  
      红与黑撞击在一起,僵持不下。
  
      蒙古铁骑在人墙外盘旋,大声呼嚎着。
  
      大明战士顶盾支戈,不动如山。
  
      朱厚照看到一张狰狞的胡人面孔。
  
      面无表情的摸向腰间长弓。
  
      拉弓,搭箭。
  
      “嘣!”
  
      弦弓劲响!
  
      身边将军大声呼喊着:
  
      “陛下亲射!斩首一级!”
  
      声音传叠出去。
  
      军心大振!
  
      ……
  
      【十月初三,张輗、孙镇、王勋等与鞑靼在应州城南大战。】
  
      【初四,大雾,鞑靼暂退。】
  
      【初五,王勋等出城与鞑靼交战,萧滓、时春、周政、麻循等率部支援。】
  
      【朱厚照率太监张永、魏彬、张忠、都督江彬等人自阳和来支援,亲自上阵。】
  
      【初六,鞑靼主动进攻,朱厚照指挥诸将抵抗,乘舆几陷,自辰时战至酉时,鞑靼退兵。】
  
      【初七,朱厚照与诸将且战且退,至朔州附近,鞑靼撤退,朱厚照转入大同。】
  
      【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正月,朱厚照自宣府回京。】
  
      【事后清点,此战明军阵亡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三人,斩获鞑靼首级十六个,朱厚照亲自射杀一人。】
  
      【由此数年,鞑靼不敢深入犯边。】
  
      ……
  
      {这一战不是小王子来犯吗?}
  
      {因为蒙古史料行文简略且自相矛盾,明朝史料记载较少且有信息延迟的问题,所以巴图孟克的生卒年月一直存在分歧。}
  
      {主流的观点认为他即位应该是在成化十七年年底。}
  
      {但因为靠近年底,公历与农历错位,导致部分蒙古史料认为是1482年,明朝史料因为消息闭塞、信息延迟的缘故,出现成化十九年、二十三年等说法。}
  
      {但是巴图孟克的死期分歧巨大。}
  
      {一说认为他八十岁时去世,但那时候俺答汗都控制住蒙古了,所以这个说法不攻自破。}
  
      {另一说就是认为他是四十四岁去世,大概就在1516或者1517年。}
  
      {然后因为农历和公历存在日期差或者信息传递延误,也存在正德十一年底1517年年初去世的可能。}
  
      {所以,鞑靼接连数年不敢深入犯边的缘故,与此战关系不大,真实的原因应是在此前后数年之中,蒙古陷入了事实上的分裂状态。}
  
      {巴尔斯博罗特在位期间受到蒙古诸部的强烈反对,年幼的博迪阿拉克即位后又面临蒙古诸部的事实独立,俺答汗在事实上控制蒙古两翼已经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其次,此战的真实战损确实是被低估了,但是跟文官集团的故意打压也没有什么关系。}
  
      {明朝计算军功首级和战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口径。}
  
      {前者是兵部和都察院的各种核实,大军在外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文官,撰写各种文书,兼顾官场规矩都由其完成。}
  
      {但是此次朱厚照出征多以豹房亲信和边镇军将为主,这些人与前者毫无交集,根本没有能力撰写合格的奏捷文书并附上相应物证。}
  
      {再加上论功是在应州之战结束,北巡返回宣府后进行的,数月时间足以使首级腐烂到无法辨识的地步,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