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扫把星上朝,能有好事?

2024-11-14 作者: 手抽的鸡蛋
第302章扫把星上朝,能有好事?    翌日。
  
      朝堂,早朝。
  
      议完了各行省及其他要事,老朱笑眯眯的看着众臣:
  
      “既然大事已经议完了,咱们就说一说最近泉州的一件案子吧。”
  
      小儿杀人抛尸案虽然民间还没传开,但早在官场中引起沸议。
  
      许多不知内情的官员还有些奇怪,为何陛下会对一个地方案件感兴趣。
  
      但自知陛下不会无的放矢,况且极关心百姓事,
  
      于是一个个赶紧打起了精神,生怕一个奏对失言,有命上朝,没命回家。
  
      “杨靖、张庭兰、李仕鲁。”
  
      “臣在。”
  
      “你们的奏疏咱都看过了,确定事实无疑义?”
  
      杨靖偷眼看了一眼朱元璋,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
  
      “回陛下,据案宗所述,并无异议。”
  
      “好。”
  
      朱元璋看向张庭兰:“咱看你的奏疏所奏,认为地方提刑司所判有些过轻,但事实无疑,可对?”
  
      “是,臣确实认为地方判的有些轻了。”
  
      “咱问你的是,事实是否无疑?”
  
      看老朱冷下了脸,张庭兰赶紧躬身:“是,根据卷宗未发现疑义!”
  
      “好。”
  
      最后看向李仕鲁:“李爱卿,你呢?”
  
      “回陛下,臣以为其中疑点较多,已于奏疏中写明,只是苦无证据!”
  
      李仕鲁上前一步,神色坦然的说道:
  
      “若陛下同意,臣请亲查此案,必给陛下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就在杨靖暗骂李仕鲁多事的时候,老朱却笑了笑:
  
      “不必了。”
  
      “李爱卿年事已高,若是还要你跑到福建去查案,咱要苏谨那个小王八蛋做什么用?”
  
      “陛下,您可不能背后骂人啊!”
  
      大殿外忽然传来委屈的声音,没多久苏谨一脸委屈巴巴的走了进来:
  
      “陛下,身为明君可不能背后骂人,这样不礼貌。”
  
      “苏谨?”
  
      张庭兰一脸愕然,苏谨什么时候回京了?
  
      他的心不由自主的开始乱跳,右眼皮也蹦了起来,总觉得今天可能要出事。
  
      扫把星上朝,能有好事?
  
      “滚蛋”,老朱笑骂:“咱是背后骂人吗?咱是当面骂你!”
  
      苏谨想了想:“嗯,陛下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滚一边站着。”
  
      “诶,遵旨~~~!”
  
      苏谨屁颠屁颠的准备去找自己的位置,
  
      可文官集团的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没一个人愿意给他腾地方。
  
      看他们摆出一副羞于与其为伍的清高样子,苏谨哈哈一笑,直接跑到最前面站定。
  
      张庭兰大怒:“苏大人!你还有没有一点规矩!这是你能站的地方吗!”
  
      “无妨,就让他在这站着吧。”
  
      老朱瞥了张庭兰一眼,不再看他,而是转向杨靖:
  
      “‘杨爱卿’,你认为此案还有发回重审的必要吗?”
  
      张庭兰隐隐心惊。
  
      虽然平日里陛下就对苏谨颇有回护,但从未像今日这般明目张胆的维护,甚至有些...宠溺?
  
      想到这个词,张庭兰就觉得大事不妙,赶紧给杨靖使眼色。
  
      可惜杨靖低着头压根看不到,咬着牙回复朱元璋:“陛下!”
  
      “卷宗清晰明了,人证、物证、佐证充足,实无发回重审的必要!”
  
      “臣以为,不如商议如何处置李杜二人!”
  
      杨靖忽然上前一步:
  
      “陛下,朝堂乃是商议国事的地方,实不应用来处理地方这样的小案子!请陛下三思!”
  
      张庭兰一听这话就知道要坏,赶紧上前一步准备解围。
  
      可老朱却早已一掌拍在龙椅上,勃然大怒:
  
      “好一个三思!”
  
      “杨靖,你就是如此断案的?”
  
      “身为刑部尚书,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一件杀人案都断不明白,咱还能指望你办什么家国大事!”
  
      杨靖大惊:“陛下,此言何意,臣不明白。”
  
      “不明白?好,咱就让你明白明白!”
  
      “苏谨!”
  
      “诶~~臣在。”
  
      “此案是发生在你辖下,你说说怎么回事!”
  
      “是!”
  
      苏谨嬉皮笑脸的看着杨靖:“杨大人哟,我说你也是一把岁数的人了,咋这么糊涂?”
  
      “就算下官治下的一个县令,都知道要看到苦主、人证才能断案,您就凭着一份卷宗就断了?”
  
      杨靖哼了一声:“人证物证俱在,苦主失踪,你让本官怎么断?”
  
      “嘿嘿,您瞧瞧人家李仕鲁李大人是咋问案的?”
  
      “找不到苦主,可以派人再找啊。”
  
      “案件有疑点,那就发回再审啊。”
  
      “您这么着急结案,难道您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
  
      “那您可要和陛下说说了,陛下一定会给你做主的!”
  
      杨靖冷眼瞪着他:“本官行事光明磊落,何来难言之隐!”
  
      “那您后背怎么都湿了?”
  
      杨靖一惊,本能的回手去摸后背,可干干如也,哪里湿了?
  
      “开玩笑的,您那么害怕干嘛?”
  
      “苏谨,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你把你那惫懒样子给咱收一收!”
  
      老朱赶紧喝止苏谨,生怕苏谨再说下去,自己忍不住笑出来。
  
      “是,陛下,臣就是好久没见杨大人了,着实思念的紧,忍不住打了个招呼。”
  
      杨靖翻个白眼,心说老子信你个鬼!
  
      被你个王八蛋思念,和被鬼惦记上有啥区别?
  
      苏谨也不再调理杨靖,看向老朱:
  
      “陛下,此案确实发生在泉州晋江县,并且就发生在臣的学堂之外。”
  
      “此案其实并没有那么蹊跷,事情起因也很简单。”
  
      “李文生、杜世元二人,本为晋江学堂生员,一年十三,一年十一。”
  
      “然此二人无心向学,在学堂内多行欺压平民同窗之举!”
  
      “后被晋江县令刘永训斥、处罚,虽略有收敛,但仍不思悔改,在校外继续行霸凌同窗梁耀祖之事。”
  
      “案发当日,李杜二人要求梁耀祖向其上供零食未果,愤怒之余将梁耀祖拖入河边僻静树林殴之!”
  
      “因梁耀祖不满,要向学堂先生检举李杜二人,李杜二人害怕事情败露,于是——”
  
      他看向杨靖:
  
      “他们就将那梁耀祖死死捆住,在其答应不予检举之后,仍旧拿石头将其狠狠砸死!”
  
      “并在梁耀祖死后,找来尖锐石子,划以数十次毁其面目,尸捆大石,投河抛之!”
  
      苏谨眼神冰冷的盯着杨靖:
  
      “而他们就是杨大人口中,无辜被围殴的那两个孩子!”
  
      他逼近一步,死死盯着杨靖,一字一顿:“杨大人,我-说-的-可-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