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谨回朝赵爻奔苏杭

2024-11-14 作者: 手抽的鸡蛋
第671章谨回朝赵爻奔苏杭    李仕鲁能看出的问题,其他人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的出来。
  
      一边是浙江道、杭州府上下官员,一边是靖难功臣苏谨,
  
      大部分人都是抱着两不相帮,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瞧着热闹一言不发。
  
      但一些出身江南,甚至和那些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就不能不出声。
  
      他们心里清楚,这是方进染给他们递上来的借口。
  
      目的就是让他们借此发难,扯上苏谨。
  
      只要能让苏谨自顾不暇,这件事就能遮掩过去。
  
      只可惜他们想错了一件事。
  
      如今坐在上位的,可不是那个被文官忽悠瘸了的朱允炆,而是朱棣。
  
      看到这堆奏疏的时候,朱棣就清楚这几人心里憋的什么心思。
  
      他只是借此想要看看,哪些人与浙江道的官员有勾结。
  
      果然,有几个人就忍不住冒头了。
  
      “陛下,臣请查钱塘别苑的图纸是由谁提供,找到罪魁祸首!”
  
      “陛下,臣怀疑工部尚书苏谨与此案有关,请陛下严查!”
  
      “陛下,臣弹劾工部尚书苏谨,借权谋利,提供虚假图纸,导致钱塘惨案发生!”
  
      “臣附议!”
  
      “臣附议!”
  
      哗啦啦,没想到一下子站出来十几个官员。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六部官员,最高的一个职位还是户部左侍郎。
  
      朱棣只是静静听着,不置可否。
  
      但他的眼眸只是微微一抬,轻轻扫了一眼阶下的官员,黄俨迅速会意。
  
      他死死将这几个弹劾苏谨的官员记在心里,暗自冷笑:
  
      “那苏谨便是杂家都不敢惹,你们几个杀千刀、瞎了狗眼的蠢货,居然敢找他麻烦?”
  
      朱棣静静听着这几个人,在那群情激愤的声讨声中,一言不发。
  
      那些人见陛下不说话,还以为自己得理,弹劾的更加卖力。
  
      便是那些年轻的御史,也开始蠢蠢欲动。
  
      “咱们御史一向风闻奏事,便是说错了也没什么事啊。”
  
      若不是李仕鲁威望甚高,死死压着这些御史,怕是朝堂早闹成了一锅粥。
  
      看着这些年轻的身影,李仕鲁忍不住叹息。
  
      那苏谨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你们这一嘴痛快,陛下确实不会把你们怎么样。
  
      但是苏谨呢?
  
      事后要是惹他不高兴,看你们怎么办!
  
      任亨泰曾经就对苏谨,有过一句很中肯的评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苏谨报仇,从早到晚...
  
      朱棣心里有了决议,正准备说话,忽然殿外传来一声通传:
  
      “苏谨苏大人到——!”
  
      话音方落,只见一二十岁许,嘴角留着一撇淡须的年轻人,一脸贼忒兮兮笑着走了进来,却不是苏谨是谁?
  
      刚刚还群情激愤,奋力声讨苏谨的那些人,见到这个笑眯眯的年轻人后,顿时吓得不敢再作声。
  
      虽然这家伙在笑,但不知怎的,他们看到苏谨眼神略过自己的瞬间,仿似有一种被猎豹盯上的感觉。
  
      不寒而栗。
  
      “见过陛下。”
  
      苏谨笑眯眯的抱了抱拳:“今儿怎么这么热闹啊?”
  
      “苏大人。”
  
      “苏大人好。”
  
      好些见风使舵之徒,看到苏谨立即露出谄媚的笑脸,纷纷打着招呼。
  
      “各位大人好。”
  
      随意笑着应承两句,苏谨自然而然站在了姚广孝的身边。
  
      从头到尾阖目未发一言的姚广孝,此时也睁开眼睛,冲着苏谨笑了笑。
  
      “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朱棣有些疑惑的看着苏谨。
  
      谁知,苏谨却无辜的摊了摊手:“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安心走啊?这不刚收到信,就从城外跑了回来。”
  
      “陛下,这差旅费您可得给我报了啊,三捆饲料两兜大钱。”
  
      朱棣被整了个大无语,这个时候你提这点破事做什么?
  
      但他看到苏谨眼底一闪而过的寒光,就知道这小子看着笑眯眯,早已动了真怒。
  
      “你都知道了?”
  
      “嗯。”
  
      苏谨忽然转身看向百官。
  
      “既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想必我空口白牙的解释什么,诸位也必不会信服。”
  
      “既然如此,那不如派个人下去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房屋倒塌,还死伤了这么多百姓。”
  
      “苏大人言之有理。”
  
      久未开言的李仕鲁站了出来:“臣,愿亲往杭城,彻查此案。”
  
      “杀鸡焉用牛刀?”
  
      还没等朱棣说话,苏谨却先开口:“李大人年事已高,为了这等小事舟车劳顿,若是身体染恙,岂非晚辈罪过?”
  
      “不错”,朱棣也出言附和:“敬甫还是重新拟推个人选吧。”
  
      李仕鲁还要再说,姚广孝忽然开口:“不如让御史赵爻去吧。”
  
      “赵爻?”
  
      听到这个名字,朱棣一时有些恍惚,他不认得这个赵爻是谁啊。
  
      被忽然CUe到,站在人堆中的赵爻也是一脸纳闷,赶紧站了出来。
  
      “陛下,臣在。”
  
      朱棣瞅瞅赵爻,再瞅瞅姚广孝,不明白他提及此人是何用意。
  
      苏谨本来心中已有人选,只是当姚广孝推举赵爻后,决定先不说话,看看再说。
  
      也难怪朱棣不识得此人。
  
      这个赵爻在朝中一直都是个小透明。
  
      他本是方孝儒的老家缑城书院的学生,中举之后进入翰林院编修。
  
      之后被方孝儒调入都察院。
  
      按理说,此人应该是方孝儒的门生吧?
  
      但实际上,却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赵爻进入都察院后,与同僚格格不入。
  
      在别的御史‘风闻奏事’的时候,他却坚定认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能轻易弹劾。
  
      这也导致他每年的弹劾任务都完不成,屡屡被扣俸。
  
      若不是有方孝儒门生这个身份,恐怕早被撵走了。
  
      方孝儒倒是没有难为这个门生,当然也不会提拔他。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都察院当一个小透明。
  
      搞得很多人都快忘了,他曾是方孝儒的学生。
  
      这个时候姚广孝忽然把赵爻推了出来,恐怕有他的深意。
  
      “赵爻,你可愿替朕跑一趟杭城,去查一查这个案子?”
  
      “臣,万死不辞!”
  
      赵爻二话不说应下:“臣愿往!”
  
      “好。”
  
      朱棣见苏谨也没有什么意见,冷着脸吩咐道:“这件案子,朕要知道真相为何,不管背后有什么人,你要给朕一查到底!”
  
      赵爻咬了咬牙:“臣,遵旨!”
  
      “散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