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定海师私军兵选处

2024-11-24 作者: 手抽的鸡蛋
第773章定海师私军兵选处    不用通报,苏谨就可直趋入朝。
  
      哪怕是半夜,苏谨都可以喊开宫门直接进去。
  
      即为叩阍。
  
      上一个在南京皇宫,在皇帝面前有如此特殊待遇的人,叫朱标。
  
      位极人臣,说的就是他。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算了,苏谨摇摇头,懒得去想。
  
      黄公公有些艳羡的看着苏谨,看着这个超然于朝堂的人物。
  
      不是亲王,胜似亲王。
  
      虽然他现在没有封号,甚至都未曾封爵,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不过是早晚的事。
  
      到了奉天殿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吵成一团。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篮桥边的菜市场,亦或是喧闹的秦淮河边。
  
      苏谨撤下严肃的表情,换上嬉皮笑脸的惫懒模样,步履入殿。
  
      “苏大人到~~!”
  
      随着黄俨一声唱和,刚才还在吵闹的人群,忽然如被按下了静音键。
  
      吵吵闹闹的奉天殿,顿时鸦雀无声。
  
      “这杀神不是休沐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还用问?八成是陛下喊回来的。”
  
      “那咱们咋办?这酷吏苏可没人敢惹啊?惹急眼了给我一下子咋整?”
  
      “怕什么?道理在咱们这边,他还敢杀人不成?”
  
      “瞧瞧再说。”
  
      虽然没有一点声音,但很多人仅仅通过眼神,就完成了信息的交换。
  
      苏谨似乎没看到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笑眯眯的上前:“臣苏谨,见过陛下,圣康躬安。”
  
      “哼,你还舍得回来?”
  
      虽然心里很高兴,但傲娇怪皇上还是摆着一张臭脸:“咱们在议调卫所兵去东海、南海,成立新舰队的事,
  
      正好你回来了,不妨也说一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是。”
  
      苏谨笑笑,谁知后半句却直接惊呆了朱棣的下巴:“臣反对。”
  
      “哦,好,等等!你说啥玩意儿?”
  
      本以为来了援兵,结果你苏谨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背叛了革命?
  
      “你说...反对?”
  
      朱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谁知苏谨却斩钉截铁的答道:“不错,臣反对。”
  
      朱棣的脸彻底阴了下来:“理由。”
  
      “理由有二。”
  
      苏谨不慌不忙:
  
      “其一,大部卫所经历靖难之役后,战损严重,亟需休养生息,不宜调动,
  
      且他们身负守卫边防重任,轻易调动会出乱子。。”
  
      “哼,还有呢?”
  
      “其二”,苏谨笑笑,也不怕朱棣生气:
  
      “卫所兵大部不识水性,贸然改换兵种,很难适应,短时间内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
  
      朱棣更是不满:“照你说来,此事作废?”
  
      一边的大臣也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一向和陛下穿一条裤子的苏谨,这次居然会站在他们这边。
  
      可正当他们准备消除成见,出言附和之时,苏谨却给他们拐了个大弯,差点没把腰闪断。
  
      只见苏谨一脸无辜:“臣啥时候说不建海军了?”
  
      朱棣都被他给搞糊涂了:“你不是反对吗?”
  
      “臣反对的是调卫所兵,又没说反对建海军啊。”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又被这狗东西耍了,顿时更加气愤。
  
      说话大喘气,该死的东西!
  
      恶作剧得逞,苏谨懒得和他们打嘴仗,继续说道:
  
      “卫所兵休养生息,还要戍守边防,治安地方,调动之策实为不妥,不如征兵。”
  
      “征兵?”
  
      朱棣闻言立即动了心思,可旋即又摇头。
  
      不是他不想征兵,而是...祖宗之法不可废,尤其定规矩的还是朱元璋这位‘活祖宗’。
  
      老朱在世的时候就定下永例,将天下臣民户籍定了个死死的。
  
      匠户,祖祖辈辈都是匠户,民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要想逆天改命,那你就参加科举。
  
      中举之后,自然会换一个新身份,成为‘官户’。
  
      苏谨所言的征兵,乍听可行,可征来兵之后怎么办?
  
      改不改户籍?
  
      改了,违背祖宗成法,大臣们更有理由弹劾、反对。
  
      不改,老百姓参军打仗?
  
      好说不好听啊!
  
      咋,你大明没人了?让老百姓打仗去?
  
      更何况,此时的军户虽然比不得建国之初,需要‘有关系’才能民转军,更不至于像宋朝那样被歧视,被称为‘贼配军’。
  
      但和民籍相比,已经大有不如。
  
      果然,还没等朱棣说话,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大喊祖宗之法不可废!
  
      朱棣气恼的瞪了那御史一眼,哼了一声暗骂。
  
      咋?朕不知道祖宗之法,需要你说?
  
      但他也陷入为难的境地。
  
      之前他不是没想过征兵,但就是因为顾虑这个,才断然否决。
  
      “苏卿,这个...”
  
      还没等朱棣说完,苏谨马上笑着提醒:“陛下,你是不是忘了慎海卫了?”
  
      “慎海卫?”
  
      朱棣有些糊涂。
  
      慎海卫不是苏谨的私军和亲卫吗?
  
      忽然,他想起一件事!
  
      只有皇家内部才知道的‘机密’!
  
      慎海卫,成立之初虽名为剿匪,实则却是在帮先帝‘干私活’。
  
      干什么私活?
  
      走私啊!
  
      当年朱元璋内帑富得流油,不就是因为有苏谨帮他在海上捞钱吗?
  
      苏谨再次将这件事提起,显然不是说走私的事,那他的意思是...
  
      骤然间,一道灵光从他眼前闪过!
  
      以天子私军之名募于麾下,不就不用改军户了吗?
  
      或者说,这样的改是‘合理合法’的。
  
      因为大明有一支这样的卫所,就是这么操作的。
  
      那支卫所的名字叫做——锦衣卫。
  
      锦衣卫虽也是世袭制,但却可以‘民转军’。
  
      因为,养活锦衣卫的钱,可是出自天子内帑。
  
      换句话说,老朱家自己花钱养的兵,轮不到你们来说三道四!
  
      唯一一个难点,就是......钱。
  
      出身于军伍的朱棣,可是太清楚一支军队的靡费了。
  
      尤其是海军,那可是成吨的白银撒进去,可能都听不见一点响的。
  
      想到这里,就算是他也忍不住犹豫。
  
      苏谨知道他的顾虑,上朝之前就做好了打算:“陛下,您莫非忘了一个人?臣提醒您一下,马和。”
  
      “哦,对了,臣忘了他已经被您赐名‘郑和’了。”
  
      忽然提及郑和,苏谨明显不是在提醒朱棣有这么个人存在,而是他身后背着的差事。
  
      西洋!
  
      “对啊,朕怎么把这件事忘了?”
  
      让郑和去下西洋,这不就是一直在筹谋的事吗?
  
      只不过因为北伐的战事,暂时搁置而已。
  
      朱棣掏钱养海军,到时候海军去给他搂银子,这买卖干得过啊!
  
      看到朱棣眼睛越来越亮,苏谨知道已经说动了对方,忍不住玩笑道:
  
      “陛下您要是缺钱,不如臣也掏银子入个伙?”
  
      “别!”
  
      想也没想,朱棣就拒绝了苏谨的要求:
  
      “那个...朕还有些私房钱,就不必劳烦谨...苏卿了。”
  
      “不过,征兵应从何处召来为好?你给朕出个主意。”
  
      见这君臣二人‘勾勾搭搭’的就要将事情定下,群臣一脸无奈。
  
      劝都没法劝啊。
  
      人家皇帝老爷自己掏腰包养兵,他们咋劝?
  
      听到朱棣的话,苏谨笑眯眯的开口:“臣以为,一为福建,二为义乌。”
  
      闻言,朱棣一愣。
  
      福建不奇怪,沿海大省,山民百姓大都会水。
  
      可这一个小小义乌,却又是为何?
  
      孰不知,苏谨有他自己的考量。
  
      现在的义乌,可不是那个闻名全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基地。
  
      义乌现在还是一处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
  
      不过要说不毛之地也不符实。
  
      这里盛产各种矿,山民皆靠采矿为生。
  
      可矿产毕竟是有数的,哪一家吃的多些,另一家就吃不上,甚至得饿死。
  
      这也导致当地民风十分彪悍,动辄乡里整村的斗殴。
  
      每次斗殴之后,死伤者无数,都赶得上打仗了。
  
      当然,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苏谨没说。
  
      此时还是‘晚辈’的戚继光,就是从义乌选的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