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2024-11-29 作者: 吃两个柠檬
第366章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各朝古人有些理解这些大学生父母的想法。
  
      若是他们成功的从农民或者商人变成了官员,等于说是阶级提高了一大截。
  
      那么,他们必定也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重新回去务农、从商。
  
      毕竟望子成龙。
  
      若是他们的下一代真越活越回去了,他们也会觉得老脸无光。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许多就业岗位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
  
      ......
  
      【西方国家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不过他们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整个社会差不多用了50至70年的时间,完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相比之下,华夏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这种飞跃式的进步,虽令世界瞩目,却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
  
      【华夏的社会观念难以迅速跟上社会形态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步伐,从而形成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现象。】
  
      ......
  
      各朝皇帝有些茫然。
  
      社会观念跟不上社会形态?!
  
      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很懂啊!
  
      毕竟他们也没经历过短短二三十年就能发展起来这种事。
  
      而且就算有幸能将一个王朝达到巅峰,那也马上就会由盛转衰。
  
      所以,这些皇帝只好带着疑问继续看向天幕。
  
      ......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工厂内有大量的技术工人,都是大学生。】
  
      【而且蓝领的工资比普通白领还要高。】
  
      ......
  
      各朝皇帝脸色有些凝重。
  
      所以这就是社会观念吗?
  
      要大学生放下身段,去当技术工人?
  
      而当技术工人,也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
  
      ......
  
      【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中考、高考的分流机制,让一半的学生转向职业技术教育。】
  
      ......
  
      李世民愣了一下。
  
      他回忆起了天幕中的一组数据。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大学毕业生人数1179万。
  
      后世大学生上学四年,2024年的大学毕业生即是在2020年参加高考。
  
      而后世大学总是扩招。
  
      所以,差不多只要参加高考的人,基本都是可以上大学的。
  
      而现在说让一半的学生读大学,一半的学生学技术?
  
      李世民不懂其中具体是什么样的流程,只是觉得非常疑惑。
  
      这样就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可是那些学生的父辈,还是持着当白领比当工人好的观念。
  
      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不得拼命卷孩子?
  
      到时候不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吗?
  
      ......
  
      【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自动调节。】
  
      【再过几年时间,当蓝领的工资越来越高,而白领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供求关系将自然而然地趋于新的平衡状态。】
  
      【所以现在我们觉得就业难,是因为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调整的阵痛期。】
  
      【大家不愿意进工厂,而写字楼又不需要那么多人,自然就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场景。】
  
      此时弹幕弹出。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也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学历不应是脱不下的长衫,而是青年才俊看向世界的万花筒。”
  
      “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还双班、三班倒,太辛苦了。”
  
      “说的跟白领不加班似的,同为牛马,谁还看不起谁呢。”
  
      “五千招不到一个农民工,但是可以招到大学生啊!”
  
      ......
  
      各朝古人看着天幕中的弹幕,对华夏当前的就业现状颇为感慨。
  
      等待着年轻人,慢慢觉得当技术工人也很好的时候,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如果能解决问题,那就是皆大欢喜。
  
      如果不能解决,华夏必定也不会放任不管,会努力解决的。
  
      在各朝古人感慨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一口气看完华夏的十次国运之战!】
  
      ......
  
      杨坚缓缓挺直了脊背,他觉得国运之战必定是同他有关。
  
      五胡乱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可以说是华夏的一次亡族危机。
  
      在北方,汉人被屠杀到仅剩四百万,鲜血几乎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这是一段极其黑暗,又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时期。
  
      西晋永嘉之乱后,朝廷南迁,东晋自此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北方胡人南下,铁蹄肆虐,中原大地沦为人间炼狱。
  
      尤其是羯族,残暴得令人发指。
  
      他们将汉人女子称作“两脚羊”,白日里充作口粮,夜晚则沦为玩物。
  
      华夏汉人都过着非人的生活,几乎到了快绝种的地步。
  
      如果不是冉闵的“杀胡令”,和淝水之战的胜利,为汉族赢来一线生机,估计汉族就此要灭绝了。
  
      然而,冉闵虽然阻止了五胡的杀戮,却并未能停止五胡乱华的动荡。
  
      每逢乱世,必定都有英雄重新统一山河,再造华夏。
  
      而他,就是这个英雄!
  
      是他,恢复了华夏的文化!
  
      是他,让华夏重归安宁!
  
      ......
  
      嬴政看到这个标题,很是自信。
  
      若说华夏的国运,那必定同他相关。
  
      毕竟,是他完成了华夏一统,才有了后续华夏两千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秦国统一六国期间,也发生了不少战役。
  
      长平之战,秦国消灭了最有实力与其抗衡的赵国大军,向天下宣示了秦国的霸主地位和统一意志。
  
      伊阙之战,秦国战神白起崛起,以少胜多击溃韩魏联军,扫清东进障碍。
  
      还有灭魏之战、灭楚之战,等等等等。
  
      嬴政的手轻轻摸起了下巴。
  
      国运之战,说的是哪一场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