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第一回合就Game over,孙山被踢出局

2024-12-09 作者: 西门七仔
第712章第一回合就Gameover,孙山被踢出局    同乡会馆分化成了三种类型。
  
      第一种会馆专门为官绅服务,作为联络各方的聚集地。
  
      第二种会馆除了供官绅居住,还给进京赶考的同乡士子居住。
  
      这两种会馆往往设置在北京的内城。
  
      第三种则是专门给士子居住的会馆,
  
      第四种会馆专为商人提供服务。
  
      这两种会馆往往设置在北京的外城
  
      由于官绅少,而士子,商贾多,因此第三种会馆数量也就比前两种多。
  
      据说还有一种海外会馆。
  
      海外会馆与国内会馆不同的地方在于,海外会馆有一定程度上的司法权。
  
      由于海外没有类似官府那样的州官、县官,很多海外商人之间出现了商业纠纷,都会去找会馆的领袖裁决。
  
      八闽会馆坐落在内城,在皇城附近,离何侍郎家不远。
  
      八闽会馆附近也是闽人在京城的聚集地,附近有不少八闽特色的美食以及建筑。
  
      八闽会馆最出名的诗会活动是“刻烛限诗”和“击钵催诗”。
  
      “刻烛限诗”,是指在蜡烛上作出记号,燃烧到记号为作诗的时间限定。
  
      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写到: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
  
      可见“赛诗俱乐部”早就出现。
  
      嫌蜡烛燃烧的时间还是太长,于是又有了“击钵催诗”。
  
      “击钵催诗”是指敲击铜钵为始,余音结束为止,这时间可是短得苛刻了。
  
      会馆里面人头涌涌,沸反盈天,一声高一声,吵吵闹闹,如果不大声说话,都听不到对方说的是什么。
  
      忽然有人敲了一声铜锣,很快大家安静下来。
  
      不一会儿有个主持人站在上面,对着众学子拱了拱手:“各位老爷,今日大年初一,是我们八闽会馆三年一度的诗词大会,感谢大家的莅临。”
  
      顿了顿,继续说:“今日的奖品非常丰盛,总共设置了青云笔翰,金威超群,玉石瑶台三个奖。分别获得奖赏100两,50两,20两。”
  
      随后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比赛评选委员,以及比赛过程注意的事项。
  
      孙山听不清楚主持人后面讲什么,只听到100两,50两,20两。
  
      黄白之物把孙山震惊了。
  
      孙山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八闽会馆的诗会成为大年初一最大的诗会了。
  
      不是参赛者出类拔萃,风华绝貌,也不是举办方权势滔天,一手遮天。
  
      而是最朴素最实在的理由,参赛者是冲着奖金而来的。
  
      钱,让不少有真材实料的学子趋之若鹜。
  
      想当初孙山到官府拿“上京费”才不过20两,如此赢得斗诗,最低也20两。
  
      在普通家庭里也算得上一笔巨款了。
  
      孙山来京城看过不少诗会,就没有像八闽会馆如此大气,如此直白地奖现银的。
  
      会馆诗会的参赛对象是参加本次会试的考生。
  
      过年前后又是各地考生都齐聚京城,在一众会试考生中流传最广。
  
      会试学子想要出名,来八闽会馆的诗会比一比,证道自己的实力。
  
      主持人话一落,不少会试考生举手报名。
  
      朱鹏云和孔毅也急匆匆地举手,想去参赛。
  
      孔毅的才学孙山不知道,但朱鹏云的才学孙山是知根知底。
  
      朱鹏云上去就是做炮灰,做分母中的一员。
  
      莫非三年不见,朱鹏云的才艺大涨?
  
      孙山疑惑地望过去。
  
      朱鹏云挺胸抬头,理直气壮地说:“阿山,三年一度的斗诗大会不容错过,想要参加就要三年后了。甭管赢还是输,重在参与。”
  
      钱鹰扬羡慕嫉妒恨地说:“怎么我就上了副榜,怎么我就没机会参加会试?我也想去参加诗会,将来老了,也能跟子子孙孙说当初老祖宗如何在一众才子高手中不畏才华,毅然决然地参赛,虽败犹荣。”
  
      孙山满头黑线,终于明白朱鹏云参赛的最后目的。
  
      就是方便以后吹水。
  
      就算最后一名,往外也有谈资。
  
      孔毅也是这样认为的,笑呵呵地说:“孙兄,我们一起参加,呵呵,我想看一看孙山的佳作。”
  
      孙山:.....
  
      最后孙山也参加了。
  
      钱鹰扬说得对,以后不管好为人师,还是回忆往事,都可以对外说想当年参加最负盛名的诗会,当场赋诗一首。
  
      由于诗会藏龙卧虎的才子太多,虽然败了,也无遗憾。
  
      就像跟马龙,小胖打乒乓球比赛,虽然输了,但也是强者中的失败者,实力还是很厉害。
  
      由于参赛的人太多,分好几批进行。
  
      孙山抽到第一批,想不到那么快就上场,有点紧张。
  
      孙山走向前面,小弟朱鹏云,钱鹰扬,孔毅喊加油,差点跳起啦啦舞。
  
      至于桂哥儿,孙大力,孙定南哪里去呢?
  
      直接在大门被拦住,非读书人身份不准进去,只好在对面的茶馆吃茶。
  
      主持人又站在台上,笑着说:“各位,看这根蜡烛,看这个记号。点燃就开始作诗,燃烧到这里就停。”
  
      “刻烛限诗”,大家都懂。
  
      很快被分到笔墨纸砚,随后从横梁高处放下一条横幅。
  
      上面写着:“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以“鹅毛”为题,七言律绝,平水韵。
  
      这两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寄银杏》,所谓“鹅毛”,其实并不是真的鹅毛,而是银杏。
  
      这题是以银杏为题,写出一首描绘银杏的七言律绝。
  
      银杏在京城是平常物,胡同、古刹、游园,湖岸……每一处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银杏美景。
  
      这道题不难,当然做得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
  
      蜡烛点燃后,主持人又说:“各位,计时开始。”
  
      会馆的工作人员早就替参赛者磨好笔墨,想到后,立即题诗词上就便可。
  
      孙山皱着眉头,脑海里关于银杏的诗句都是古人的诗句。
  
      孙山自个想的诗,平平无奇,出彩的地方全无。
  
      蜡烛燃烧到一半,就有学子做出来了,大家看到后连连惊叹。
  
      蜡烛才点燃,虽然说燃烧到一半,其实就一刻钟。
  
      这个学子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孙山苦思冥想,输人不输阵,不能交白卷。
  
      在蜡烛差不多燃烧到记号的地方,立即提笔,写了出来。
  
      结果不用说,第一回合就Game Over,孙山被踢出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