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赋 二合一、补

2024-12-11 作者: 燕三月
第73章天赋(二合一、补)    “来了,来了,她们过来了。”小唐从门口退回来,进了柜台里面。
  
      没一会儿,几位女兵走进了供销社。
  
      “有红布吗?”开口的是叶舒兰。
  
      “有!”小唐特别积极,赶紧把货架上的红布搬下来,“要多少?”
  
      叶舒兰伸手摸了摸,眉头轻皱,和旁边的女兵道:“这个料子太厚了。”
  
      另外几女女兵也伸手摸了摸,“的确有点厚了,不够轻柔飘逸。”
  
      又问小唐,“还有没有更轻薄的薄绸子布?”
  
      小唐点头,“有,是夏天拿回来的货,还剩一些没卖完,在仓库呢。”
  
      苏昭昭道:“我去拿吧。”
  
      她转身去了仓库,仓库管理员拿布。
  
      管理员问:“现在还有人买薄料子啊?买来结婚用的吧?这天都快冷下了,做衣服该用用前几天进回来的纯毛哔叽,用那个做衣服才好呢。”
  
      红色的布料颜色张扬,一般都是买来做结婚用的衣裳的,买来做日常服装穿的人很少。
  
      仓库里红色绸子布并不多,大概有一匹半,管理员只拿了半匹出来,苏昭昭上手摸了摸,很轻薄,便道:“把剩下的都搬到前面去吧,应该要得挺多的。”
  
      管理员惊讶,“干嘛用的要这么多?”
  
      “文工团要的。”
  
      管理员这下不觉得惊讶了,“是买去做舞蹈服装的吧,下个月国庆,城里的大剧院每年国庆都会有演出,部队成立文工团了,肯定也要表演节目吧?”
  
      最后一句不是在问苏昭昭,而是自言自语。
  
      但苏昭昭知道,的确有演出,书里提过,文工团在部队的第一次亮相就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由女主领舞跳的红绸舞让人惊艳!
  
      也让男主惊艳,然后两人没多久就结婚了。
  
      一想到这里,苏昭昭心里酸酸的。
  
      苏昭昭和管理员一起把布料搬到了前面店里。
  
      看到布料,叶舒兰眼睛一亮,上手摸了摸,“这个就很合适。”
  
      她旁边的一位女兵道:“这些料子应该够用了吧,这样咱们就不用去城里跑一趟了。”
  
      叶舒兰点头,“肯定够了。”
  
      她们把一匹多的红布全部要了。
  
      苏昭昭和小唐一起量的尺,一边量尺小唐还一边打听,“是要做舞蹈服装吗?我刚才看你们从裁缝铺过来。”
  
      叶舒兰脸上带着微笑,“不是,是用来跳舞的。”说完后,她的目光扫了一眼苏昭昭。
  
      “什么舞啊?”跳个舞就用这么多料子?
  
      另一位女兵道:“国庆会在部队演出,到时候就知道了。”要保持神秘。
  
      小唐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去看。苏姐你肯定行,你是军属。”
  
      一听小唐说苏昭昭是军属,女兵们都看了她一眼,也只一眼而已,安置区最不缺的就是军属。
  
      买了布,女兵们又在供销社买了些私人的东西,然后才离开。
  
      走到门口,叶舒兰又回头看了苏昭昭一眼。
  
      这次苏昭昭直接对上了她的目光。
  
      叶舒兰嘴角一弯,笑着对她点了点头,抱着布料走了。
  
      她们又去了裁缝铺。
  
      从进店到离开,叶舒兰每次看向她的目光,苏昭昭都有感受到,她好像对自己有些好奇,但是没有恶意。
  
      没有恶意最好,她可不想像以前看的年代文里那样和原书女主搞雌竞。
  
      希望于慧心同志也好好的和人家女主学习学习,别没事儿找事儿。
  
      下班回去的路上,苏昭昭在快到家门口的地方碰到了严光。
  
      “严团长。”
  
      “别这么客气,叫我老严就好。”严光是来给顾衡带话的,“昨天晚上去了城里,今早一早走的……和司令去北京开会去了,估摸着得有一个礼拜才能回来。家里要是有什么事要帮忙,就来找我……”
  
      找你?
  
      她怕被于慧心阴。
  
      严管带了话就走了,苏昭昭回了家,坐在摇椅上,一时间觉得空落落的。
  
      还要一个礼拜才回来呀。
  
      真久!
  
      顾想顾念放学回来,苏昭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
  
      兄妹俩都挺失落,要一个礼拜见不到爸爸了。
  
      好久呀!
  
      苏昭昭从摇椅上站起来,“你们去写作业,我去做晚饭,咱们今晚吃鸡蛋饼怎么样?”
  
      兄妹俩当然说好,鸡蛋饼嫩嫩的,特别好吃。
  
      今天的作业少,没一会儿就完成了,兄妹俩去厨房帮忙。
  
      顾念叽叽喳喳的道:“妈妈,我们今天上了音乐课,老师教我们唱歌,还拉了手风琴,我唱给您听好不好?”
  
      苏昭昭往锅里刷了点儿油,舀了一勺鸡蛋和面粉调和在一起的糊糊倒锅里,“好啊,你唱吧。”
  
      “哥哥我们一起唱。”
  
      顾想嘴巴闭得紧紧的,不是很想一起。
  
      他觉得他还没学会。
  
      顾念已经开始唱了,“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
  
      一曲唱完,苏昭昭拍起了掌,有些惊艳,这嗓音条件,和她以前在电视上听的没差多少。
  
      小念有唱歌的天赋啊!
  
      她还发现一个问题,“今天学的歌,歌词你全都记住了?”
  
      这记忆力是不是也太好了些?
  
      顾念美滋滋的点头,“我唱几遍就记住了,老师说我唱得好,都没跑调,好多同学都跑调呢。”
  
      顾想也点头,“对,班里她唱得最好。”
  
      苏昭昭问顾念:“小念喜欢唱歌吗?”
  
      “喜欢啊!”看到老师拉手风琴她眼睛都移不开了,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呢。
  
      “妈妈,老师就拉一拉手风琴,手指弹一弹,就有音乐传出来,好厉害啊!”
  
      “等以后你学了就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了。”苏昭昭笑道。
  
      顾念眼睛瞪得圆圆的,“我能学吗?”
  
      “当然可以了,等我先打听打听。”
  
      声乐不分家,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当然要好好培养。
  
      顾念开心极了,抓着她哥哥的手在原地蹦了几下,“哥哥,你听到没有,我能学手风琴了!”
  
      顾想被他晃得头晕,“知道了知道了。”
  
      “哥哥你要不要学?”
  
      “我不学。”顾想对这个没兴趣,他以后是要参军的!
  
      没错,顾想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他要和他爸爸一样,当团长!
  
      保家卫国,工资还高!
  
      顾念高兴完后反应过来,“妈妈,学手风琴是不是很贵啊?买手风琴要钱,学费也要钱吧?”
  
      一提到钱,小脸儿都皱巴了。
  
      苏昭昭:“放心吧,你们爸爸工资高,妈妈现在也有工作,月月领着工资呢,你们想学什么都能学得起。”
  
      顾想已经非常明白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了,“放心学吧,咱家现在不缺这点儿。”
  
      反正他不学,妹妹去学就好,再不差钱也得节约呀!
  
      顾念点头,“我一定好好学!”
  
      孩子想要学习的念头这么强,苏昭昭当然支持,趁着第二天中午午休,她去了学校。
  
      “郑老师。”
  
      看到她,郑老师眼睛一亮,“顾念妈妈,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个事儿要和你说呢。”
  
      这么巧?
  
      “什么事?你说。”
  
      郑老师让她坐下,还给她倒了一杯水。
  
      “马上国庆了,学校打算排练一个节目迎国庆,还会和文工团一起在部队演出,顾念唱歌很好,学校打算弄一个合唱团,由她领唱,不知道你们做家长的支不支持?”
  
      苏昭昭当然觉得好,“可以啊,我非常支持!”
  
      “那就好,只是这个服装……学校经费毕竟有限。”这也是郑老师为什么要找家长谈一谈的原因,一提到花钱的事儿,很多家长都会打退堂鼓。
  
      “听学校安排,我们自己准备,或者学校统一购买,我们出钱出票都行。”
  
      郑老师松了一口气,“非常感谢家长的支持!”
  
      郑老师的话说完了,苏昭昭也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想学手风琴呀,可以啊,不用去拜访声乐老师,我就是教声乐。”
  
      苏昭昭挑眉,“郑老师你不是教语文的吗?”
  
      郑老师笑道:“我也教声乐,声乐课少,我这个语文老师以前刚好学过这个专业,就兼任了。”
  
      “顾念要是想学,可以跟着我学,等以后考大学,要是想往声乐这方面发展也是可以的,咱们海城就有一所音乐学院。”
  
      顾念的成绩好,再加上家庭条件也好,父母一看就是注重孩子学习的家长,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郑老师一点也不怀疑她能去考大学。
  
      考大学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苏昭昭算了一下,等顾想顾念高考的时候刚好是六五年,而六六年便会取消高考,采取工农兵推荐入学,他们这一届的学生刚好挂在尾巴上。
  
      到时候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现在并不清楚,能考上大学当然更好,要不然就得等到十年后。
  
      但是那个时候的大学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苏昭昭摇了摇头,现在想这些还太早,毕竟还有十年的时间呢。
  
      跟着老师学习,总不能空着手让人教,苏昭昭主动提出给学费。
  
      郑老师连连拒绝,“不行不行,我本来就是她的老师,教她是应该的,怎么能另外收学费呢。”
  
      苏昭昭便道:“要是只教一节两节的课我就不提了,但学声乐是长期的事,要耽搁你不少的时间,这是在学校的教学之外的课程,我们不能白白的占你便宜呀,你要是不收,我不好意思让顾念跟着学。”
  
      郑老师想了想同意了,钱这东西没人会嫌烫手。
  
      两人谈好了课时费,一个礼拜两节课,一个月就是八节课,每月的课时费三块钱。
  
      教学地点,安排在学校或者家里都行。
  
      在苏昭昭看来这个费用真的很低了,郑老师却还觉得高,毕竟现在小学学费一学期也才六块钱。
  
      郑老师怕学费收高了会有人说闲话,影响不好,便把价格定在三块钱。
  
      “手风琴要票,一时半会儿的肯定弄不到票,不过也不用着急,她现在还没入门,头两个月先用着我的,我也帮着问问,看看谁有票。”
  
      苏昭昭自然感谢。
  
      从郑老师办公室出来,路过教室苏昭昭往里面看了一眼,有的孩子趴在桌上午休,有的孩子抱着书本看,她家那两个孩子就在看书。
  
      教室里还空了一大半,估摸着出去玩儿去了。
  
      苏昭昭没打扰他们,回了家。
  
      下午去供销社上班,苏昭昭便向谢科长打听了手风琴票的事儿。
  
      “你要手风琴票干啥?”
  
      “家里孩子想学。”
  
      谢科长啧啧两声,不愧是团长家庭,孩子想学就给买,一台手风琴,要好几个月的工资呢。
  
      “你家有工业券吧?”
  
      苏昭昭点头,“有。”
  
      瞧瞧,答得多干脆,团长待遇高,比不了啊。
  
      谢科长羡慕,“那你直接拿工业券去买就成了,还要什么手风琴票啊。”
  
      苏昭昭挑眉,“工业券就能买?”
  
      “当然,工业券的购买范围可是很广的,咱们供销社商品种类有限,你不知道很正常,毕竟这些票证每年都在变,需要凭票购买的商品也在一点一点的增加。”
  
      这个苏昭昭还真不清楚,看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啊,要紧跟时事。
  
      不过能用工业券当然更好了。
  
      “你要是要得急,就让小扬小陆他们帮忙带回来,他们是采购,经常得往城里跑。”谢科长压低声音,“到时候就按咱们供销社的采购价来,价格还能便宜些,这也算咱们内部福利嘛。”
  
      “行呀,那我待会儿去找他们帮帮忙。谢谢科长!”价格能便宜些当然更好。她近期不打算去城里,这个礼拜日要上班,也没空去。
  
      谢科长摆了摆手,端着茶杯慢悠悠的走了。
  
      小唐凑过来,“苏姐,你以后是不是打算让你闺女进文工团啊?”
  
      苏昭昭笑了笑,“现在说这个还太早,她还小呢。”
  
      “八九岁还是十岁了?其实也不小了,等她十四五岁,就让她爸安排到文工团去呗,这么一算,其实也没几年了。”
  
      还十四五岁就进文工团,她干啥让自己闺女这么小就进文工团?
  
      “部队征兵有年龄限制的,十四五还没成年呢。”
  
      “这有啥?凭着顾团长的级别,直接办个特招就行了呀!”
  
      苏昭昭摇头,“这可不行,得按规定来,咱们可不搞特殊。”
  
      小唐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啊,怎么就想着走后门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