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忆前世

2024-12-13 作者: 指尖上的行走
第373章忆前世    皇后心头一惊。
  
      这几人怎么凑在一起,卫清晏没抓到,林兰亭竟也还活着,屠刀究竟是如何办事的。
  
      容不得她多思,林国丈已经背着林兰亭过来了。
  
      “请娘娘让御医为我儿诊治。”
  
      皇后为彰显对卫清晏的重视,将大半个太医院都带了过来,自不可能所有的御医都跟着进屋,有些便等在院外。
  
      “兰亭这是怎么了?”皇后忙上前,吩咐御医,“快,给兰亭看看。”
  
      林兰亭虽伤势不轻,但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来说,这伤也算不得重,只是他整个人看起来像被血糊了一样。
  
      瞧着十分吓人。
  
      林国丈满脸痛色回道,“兰亭这是遭人暗算了。”
  
      之后不再与皇后多言,看向跟出来的时煜,“太子殿下,我儿伤势实在太重,老夫听闻御医大多在府上,等不及带他回家,便将人背来了这里。
  
      可否请太子殿下挪一间屋子给我儿,让御医帮他处理伤势?”
  
      听说卫家女娃也受伤了,兰亭来前叮嘱他,一定要让他在太子府养伤,他估摸着儿子是不放心那女娃,想同她一起吧。
  
      时煜忙吩咐冬藏带着林兰亭和御医去隔壁院子,林国丈却没跟去,而是跪下道,“我儿遭此横祸,请娘娘为我儿主持公道。”
  
      梁福苏亦跪下,“娘娘,臣昨夜得到消息,梁永安那本该在大理寺监狱的外室子,竟然逃出了监狱。
  
      臣追着他一路到了城外,竟遇到了一群黑衣刺客围剿林将军,而那外室子也在附近消失,臣怀疑刺杀林将军和救走外室子的是一伙人。”
  
      “竟有此事?”
  
      皇后沉了脸,看向大理寺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人关在牢里,怎么会逃了出去?”
  
      大理寺卿心头发苦,早在京兆府尹提点他之后,他便隐隐猜到梁永安是受皇后指使,才有了陷害太子妃那幕。
  
      外室子被换走,是大理寺少卿做的,他并非毫无察觉。
  
      但他猜到大理寺少卿是得了皇后指使,凤昭无君王,皇后便是这凤昭的主宰,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倒没想到,那外室子被换一事,竟然被梁家人发现了,还牵扯到林将军被刺杀一事。
  
      加之皇后今日连早朝都不上,便来了太子府,他直觉此事不简单。
  
      但犯人逃走,他这个大理寺卿就有推卸不掉的责任,既然他先前装作不知情,眼下只能继续装下去,“娘娘恕罪,臣昨日下值时亲自去过牢狱,罪犯皆在牢中。
  
      今日早起便去了宫门随娘娘来了太子府,还不曾得到下头禀报有罪犯逃狱一事,请娘娘容臣确认一番,是不是梁大人认错了。”
  
      “臣以性命担保,绝没认错,昨晚被黑衣人带出城的就是那外室子。”梁福苏朗声反驳。
  
      昨日,太子妃送走妹妹时,他们便看出她神情凝重,应是有事,便和祖父祖母没多打扰,就离开了。
  
      夜间,太子上门,告知他外室子被人调包藏在了青楼,如今已在他手上。
  
      而太子妃有危险,需得他梁家以追踪外室子之名,前往相助。
  
      莫说太子妃对梁家有恩,便是那外室子想逃,他也是不允的,帮外室子逃逸之人更是该死。
  
      皇后视线掠过梁福苏,对大理寺卿道,“速去核实。”
  
      心里却在盘算着,外室子在青楼藏得好好的,还不到送他离开的时候,梁福苏不是会逛青楼的人,不可能会在青楼发现外室子。
  
      除非是有人告诉他,那个人不是青芜就是时煜。
  
      而梁福苏昨夜带人出城,她竟没收到消息,说明昨日四个城门守将里,有一个是梁家的人。
  
      青芜,时煜,梁家,他们竟这么快就合谋到了一起。
  
      当真是好得很。
  
      皇后眸光又转到林国丈身上,垂眸间,眼里落下一抹恨意。
  
      或许,林家也已转到了他们阵营。
  
      她还是小瞧时煜和卫清晏了,这么快就能笼络这么多人支持他,她的之安良善单纯,如何会是他们的对手。
  
      幸在这一世,她始终让之安与时煜交好,不敢让他对皇权有丝毫心思。
  
      如此,之安便不会如上一世那般,为了争夺那个位置,与时煜斗,最终被时煜害了性命。
  
      可恨的是,这一世,之安对林兰亭倾心相付,林兰亭却依旧如前世一样,打着为凤昭江山着想的名义,认为他们母子不适合坐拥江山,而选择了拥护外人。
  
      这般胳膊肘往外拐的舅舅,活着有何用。
  
      皇后想到前世,心中恨极,说出口的话却是,“父亲,兰亭的事,本宫定会查明,将凶手惩治于法,他瞧着伤势不轻,您精神也不太好,去那边陪着他吧。”
  
      “多谢娘娘,但兰亭伤成那样,老臣不敢看,看了犹如剜心。”
  
      林国丈眼里落下泪来。
  
      儿子身上的血,虽有他刻意为之,但那些伤却是实打实的,他心痛啊。
  
      更叫他心痛的是眼前这个女儿。
  
      她怎么忍心,怎么舍得,那可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唯一的弟弟啊!
  
      林家在他手里没什么出息,但儿子争气,承了他祖父的英勇不说,心怀家国,秉持的也是护国护君之举,为何要被如此对待?
  
      他跪地道,“我儿少年出征,这些年以护国为己任,不敢有丝毫懈怠,老夫可以接受他死于护国之战,却无法接受,他伤于小人之手。
  
      我儿昏迷前,告知老夫,这些日子他察觉赤烈有异动,担心赤烈对我凤昭有狼子野心,故而颇为关注。
  
      林家祖地看墓人莫名被杀,老夫先前想不明白,一个退役多年的老兵,在祖地看守多年,都不曾出事。
  
      怎的这次就被杀了,昨夜我儿前往查找线索便出了事,老夫担心是凤昭有人与赤烈合谋,林家看墓人被杀,只是引子,目标是我儿,是无数如我儿一般的凤昭武将。
  
      所以,老臣恳请娘娘务必深查,防范于未然,切勿再让下一个武将出事。”
  
      林兰亭出事,无论是不知情的,还是隐约猜到内情的,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听了老国丈的这番话,大家才重视起来。
  
      有官员问道,“国丈此话当真?”
  
      “老夫岂会拿江山安危说笑,我儿辛苦查探的密报,自然是真的。”
  
      林国丈看向皇后,“娘娘,兰亭定然也禀告给了您,是吗?”
  
      皇后恼怒林国丈竟将此事扯到赤烈,牵扯外敌,事情便被上升到国仇,百官若深究不放,有些事她便不好收场。
  
      故而冷了声音道,“兰亭确实同本宫说过,但本宫亦有派人盯着那边动静,不曾发现有赤烈人与凤昭这边来往,国丈莫要自己吓了自己。”
  
      她想要告诉大家,是林国丈在小题大做,这刺杀或许是私人恩怨,并非敌国迫害。
  
      但青芜当即反驳道,“皇后说盯着就一定能盯住了么?
  
      梁永安杀女,月太妃死遁与臣子苟合多年,四十九名少女活葬案,包括眼下的外室子逃狱,皆在皇后眼皮子底下发生。
  
      可见皇后并未有手眼通天的本事,却将林兰亭上报的重要消息瞒了下来,若今日林兰亭不是得梁大人所救,我凤昭便痛失一名护国武将。
  
      亦或者接下来还有无数名武将因此被害,皇后还觉得此事是小?亦或者终究是娘皇后妇人见识浅薄,难以肩负我萧家江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