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读书人的惊怒 1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111章读书人的惊怒【1】    严嵩济南临时府邸。
  
      “土地既然已经清查完,那接下来土地如何处置,将会是一个大问题……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严嵩看了一眼眼前的锦衣卫、东厂千户,还有张任……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脸茫然,苦笑道。
  
      “大人,我们实在不懂……让我们杀人倒还可以……但是让我们主政,可能……”
  
      严嵩看着这三人一脸傻傻的样子,不禁捂额,问错人了。妈的,朝廷那帮自顾着自己利益的朝臣,到现在还没商量好派新的布政使过来,害得这些东西全都要自己做。
  
      不过,严嵩也不是没有办法。
  
      空出这么多的田地,那肯定是要分给山东所有百姓,但是又不能白给,必须要搞大工程才行。
  
      严嵩想到的办法就是修路。
  
      有句话叫做,想要富先撸路……额,修路,修路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可以消耗大量的人力、物09资,促进经济发展。在后世一旦GDP不行,或者是外出口形势不行,或者全国经济低迷,那就直接搞基建,这样可以带活一大片相关产业,变相地提升经济水平。
  
      同时路通了,加速地区之间的流动,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减少浪费。
  
      另外修路还会用到大量的水泥,要知道现在水泥可是掌握在了严嵩的手上,用上越多水泥,严嵩就能获得越多的财富。而且还是隐蔽的,无人可知。
  
      至于修路的百姓怎么奖励,就奖励田地好了,600多万亩,山东人口最多也就300万,一人分两亩,足够让这帮一穷二白的百姓高兴坏了。
  
      但是……严嵩只想抓大方向,至于那些修路的具体事务,以及修路、分配田地的时候,总会有人偷奸耍滑、中饱私囊,这些都很麻烦,严嵩可不想管这些东西。
  
      “必须要赶紧把布政使派过来才行,不然我会忙死的,我是阁老,不是小官……不过,到底谁来比较好?”
  
      严嵩将整个朝廷所有大官都想了一遍,突然眼前一亮,露出狐狸一般的狡诈。
  
      “哈哈,就你了!”
  
      当下直接写了两封信笺,一封往北,一封往南。
  
      同一时间——
  
      湖南。
  
      啊嗤~~~
  
      包拯正走在田埂上,也没招谁惹谁的,突然一个喷嚏打来,整个人一下子失了重心,直接一头栽倒在水田里。
  
      “包大人,包大人!”
  
      “不好啦,包大人掉田里了!”
  
      一群人手忙脚乱地将包拯从田泥里抠出来。
  
      “我无事,我无事~~”包拯连连叫道,不过他此时头上到处都是淤泥,那张黑脸都变黄泥脸了。
  
      众人强忍着,不敢笑话。
  
      包拯欲哭无泪:“一定有人想害本官……一定是那个严嵩,一定是他!”
  
      众人面面相觑,觉得包大人一定是被严阁老给欺负多了,现在都有点敏感了。包大人多牛逼的一个人啊,整个湖南官场被他整得服服帖帖的,却如此惧怕严阁老。
  
      看来严阁是个更大的牛人啊。
  
      ……
  
      ……
  
      就在严嵩等着包拯、朝廷的回信时,孔府动用了几百年积累的力量,开始学习严嵩,造舆论了。
  
      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全都动了起来,一股滔天的巨浪开始掀开。
  
      某地,几个年轻读书人,坐在茶馆里面,高谈阔论,只见其中一个,眉清目秀,口齿清晰,他冷笑道:
  
      “孔圣人乃是万世师表,孔府作为孔圣人后裔,行为必然不会有问题,而这严贼竟然如此欺辱孔府,甚至还要强行剥夺孔府500多万亩的田产,实在太可恶了!这些田产都是正常购买所得,田契手续齐全,凭什么剥夺?”
  
      “对,如果今日他严嵩能抢夺孔府田产,那日后岂不是可以抢夺我们的家族田产?此行断然不能姑息,必须反对!”
  
      “诸位应该记得北宋王安石变法,其中有一项是《方田均税法》,我觉得,这严嵩很可能是拿孔府做榜样,要准备实行类似的《方田均税法》!”
  
      此言一出,众读书人大惊。
  
      他们知道王安石变法,也知道《方田均税法》。
  
      所谓的方田均税法,就是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其目的是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不过,这个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对(老百姓除外),因为这是在割他们的肉啊,谁的田产百分百来得光明磊落?谁的田产百分百登记在册?一旦清查,很多田产的来源都会站不住脚。
  
      这个就跟孔府现在的情形一模一样。
  
      这下,这帮人更加的慌了,大声痛斥。
  
      “王安石变法已经告诉我们,清丈田产之事,是注定失败的,这严贼竟然倒行逆施,实在可恶!”
  
      “严贼此行267看似为那些百姓谋好处,实则乾坤颠倒,无视王法,纲常尽丧,再过几年,大明朝就要亡国了!”
  
      “对,说得对!”
  
      “严嵩当国,大明危矣!”
  
      “无视王法、倒行逆施之行,我们身为读书人,必须反对,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既然孔府邀请我等,我等自然要去,为孔府撑腰!”
  
      “同去,一起为孔府向严阁老施压,不能让严贼如此肆意妄为!”
  
      这帮人声音震天。
  
      他们作为读书人,家境都比较好,家中田产不少。如果让严嵩剥夺孔府田产,那自己的田产岂不是也有可能被剥夺?
  
      这绝对不行!
  
      所以他们要反对!
  
      不止这个地方,其他各省各府各州,都有大量的读书人在议论这事,对严嵩清查孔府田产的行为惊怒交加。
  
      倒行逆施!
  
      目无王法!
  
      而且,他们都担心这种清查以后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所以,必须阻止!
  
      。
  
      (这两天可能都四章,不过后天应该就能搞定恢复6更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