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严嵩党 1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199章严嵩党【1】    第二天的早朝,如期进行。
  
      朝会刚刚开始,就有人迫不及待跳出来,直怼严嵩。
  
      “陛下,严阁老阿谀奉迎,竟然劝陛下修建金字塔,实乃祸国之事,严阁老有罪,请陛下责罚!”
  
      “陛下,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陛下请慎重啊!”
  
      起码有七八个言官跳出来,痛心疾首地进谏,劝嘉靖不要听信谗言。
  
      嘉靖有点心虚地看着严嵩,这修金字塔的事跟严嵩没什么关系,而是他嘉靖提出来的,不过嘉靖要维持帝王威严,自然不会承认。
  
      严嵩身上蚤子不怕多,直接默认了。
  
      “零零七”就这样,这个早朝在一片的批判声中度过,嘉靖听着心里不舒服,不到一炷香时间就不耐烦甩袖而去,他心中在想,到底是谁泄露了宫中的秘密,毕竟金字塔之事没多少人知道。
  
      太子为这言官的不畏强权感到非常高兴,觉得我大明终究还是有许多好官的。
  
      “要不,让他们去掀开商税改革第一战?”
  
      下朝之后,太子找到了高拱,把这事说了出来。高拱一听,直接摇头:“这些言官,其实也并没有太子所想的那么好,他们肯定不会帮忙上梳。”
  
      太子不信:“他们连严嵩都不怕,难道还怕商税改革这种小事?”
  
      高拱暗叹太子涉世未深,也不解释,何不让太子亲身经历?带着这个目的,高拱领着太子的旨意,挑了七八个表现比较‘优异’的言官,把商税改革之事告知。
  
      然后让太子静等音讯。
  
      结果,第一天没动静……第二天还是没动静……第三、第四、第五天,依旧没有动静。
  
      太子傻眼了,这些言官不是连严嵩都敢抨击弹劾吗?为什么小小的商税改革都不敢上梳?
  
      他不明白。
  
      随后的几天,在太子府中,不断有太子党官员求见太子,并劝谏太子收回成命、暂且不要改革商税,否则就会如何如何……
  
      如此劝谏之间,每个人皆有一番大道理、言之凿凿,虽然全都被太子驳回了,但此时回想起来,太子的心情依然有些烦闷。
  
      这一刻,他终于有一种无力感。
  
      他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有敢做事的臣子投靠,而不是身边的这些废物。
  
      “是时候释放一点风声出去了,给自己找一些真正的人才。”
  
      太子如是想到。
  
      ……
  
      ……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南巡所定之日一天天临近,京师那些对严嵩的抨击开始逐渐减少,毕竟骂来骂去严嵩一点都没反应,让他们这些读书人很没成就感,最后骂多了就感觉非常无趣。
  
      最后,关于南巡的议论开始多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严嵩秘密召集了所有在京师的召唤人物,有官员、进士、举人、秀才……在一家酒店集合,南巡在即,严嵩需要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
  
      诸般精美菜肴纷纷上桌,美酒齐备。
  
      严嵩端起酒杯:“在座的诸位,有当官的,也有未来也要当官的,今天,我要问问你们,你们今后要如何为官?”
  
      听到严嵩这么询问,一众人皆是一愣。
  
      不过,很快有人说道:“我等自然是唯严阁老马首是瞻,严阁老让我们怎么做官,我们就怎么做官,一切听严阁老您的吩咐。”
  
      听到众人的回答,严嵩轻轻摇头。
  
      又有人答:“我等今后为官期间,自然替严阁老考虑,一切以严阁老的利益为主!如今,朝野之间,颇多流言蜚语,竟是说严阁老您是一位贪官奸臣,我等为官之后,必然要肃清流言,扭转风评,让世人明白严阁老您不仅不是一位贪官奸臣,反而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清官!”
  
      这话,有点马屁嫌疑啊。
  
      不过,严嵩依旧摇头 .........
  
      “学生认为,我等应该跟严阁老划清界限,这样才能让陛下认为严阁老不结党不营私,这样对我们更加有利。”
  
      严嵩眼睛一亮,满意点头,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严嵩看过去,赫然是翰林院检讨许国。(注:检讨,是一个官位)
  
      严嵩点头:“继续说……”
  
      许国得到首肯,一喜:“除了跟严阁老划清界限之外,我们应该学习清流的做法。”
  
      清流?
  
      听到许国的话后,众人诧异迷茫。
  
      许国难道不知道,朝中的那些清流们,一个个皆是视严嵩为死敌?
  
      这些年来,清流们在庙堂上给严嵩添了无数麻烦,弹劾严嵩贪污受贿已是清流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而严嵩则最是鄙夷清流们的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也不止一次的出手打压,双方可以说已是矛盾难以调和的局面了。
  
      在这个时候,说自己要学习清流,难道就不怕惹严嵩生气?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许国却自信笑着:“清流们又如何能拥有这般清名与信誉?以学生看来,不外乎相互间吹捧与造势,使得一人之清名信誉既是全体之清名信誉,在人云亦云之下,清流们就成了现在的清流,0.0备受百姓信任,成为舆论的道德把持者!”
  
      严嵩满意点头:“不错,不错,甚合我意……不过,你们也不能全学清流,清流们喜欢指点天下,却又不懂实干,眼高手低,这点不可取!”
  
      众人纷纷遵命。
  
      严嵩:“对了,还有一件事,太子那边想要召集几个能干事的人,你们谁如果想去,可以自荐,三人就够了,届时做个局,推你们加入太子党……”
  
      许国当仁不让站了出来:“算我一个。”
  
      严嵩点头,许国此人的历史身份是嘉靖孙子时期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潜力非常高,加入到太子党应该能够得到重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