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严嵩是藏得最深的老狐狸 1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613章严嵩是藏得最深的老狐狸【1】 严嵩笑道:“是陛下将我踢出来,说什么能者多劳,再说我大明的财政之差,不开海后果如何,你这个大明三才又不是不知道。”
杨博也沉默了。
许久,他才开口道:“我当了阁老半年,这才知道,大明的财政,早已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要是不开海,怕是十年都支撑不下去,就要财政崩溃。可你在前面吃苦受累,流血流汗,煞费苦心,忙着给大明巩固社稷,太子却在后面插刀子、使绊子,甚至处心积虑,要置你于死地!这让人怎么受到了?”
杨博一副替严嵩打抱不平的表情。
严嵩耸耸肩:“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我在前面替陛下,替大明这么拼命干,陛下自然会罩我。以陛下的圣聪英明,就算此事闹大,闹到了御前,太子党也没好果子吃。”
他微微一笑:“我只有一句话给你,只管干活,莫问前程!你集中我的话,受益无穷!”
杨博一脸狐疑,看着严嵩。
他身为大明三才,朝廷政治斗争老狐狸,就算严嵩没有任何反击迹象,他从本能感知也觉得严嵩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目标,正是太子!
但即使以他的政治眼光,也看不出严嵩到底想要干什么?713
这半年多来,严嵩一趟都没有回北京,内阁也不怎么过问,只是以开海大臣的名义,在天津忙着干工程。
其实,他哪里知道,张璧、申时行,都是严嵩的人,徐阶就算是进了内阁也别想翻天。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杨博自然不知道这些,不过他很快就开始整整的观看天津这座拔地而起的新城市。
这半年来,他虽然没来天津,但通过钱广进等晋商,他对天津工程的进展了如指掌。忍不住感慨天津建设之神速,创造了天津速度。
毫无疑问,从干活来说,严嵩这半年替大明干了很多活,甚至取得了惊人的业绩,积累了巨大的功劳。
皇上,对严嵩也是赞不绝口。
但政治斗争,比的是谁能折腾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往往不会干事,只会干坏事的人,才能取得政治斗争胜利。
比如太子。
太子党这半年多来,趁着严嵩不在北京,大肆扩张,速度极快,不断收买人心,六部中很(bfca)多中下层官员,都被太子收为党羽。齐党、楚党更是有沦陷之势。
除了内阁和六部尚书侍郎一层,需要廷推的职位,被严嵩和杨博联手挡住之外,太子党几乎控制了京城大半的势力。
这一切,让杨博心急如焚,才借此机会,来天津找严嵩商议。
谁知,严嵩给他的答案,居然是让他好好干活?不问前途?
你妹!
当老子是刚刚入翰林的瓜?
但不管杨博如何逼问,严嵩总是那副风轻云淡、云卷云舒的样子,仿佛这位不是把持了朝政十几年的大奸臣首辅,而是一个诸葛亮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老臣一般。
严嵩甚至对杨博一本正经表示,本阁老,只想替皇上干活,不想争权夺利!
杨博气得想回家打小孩啊。
你丫的大明大奸臣严嵩,居然从良?
骗鬼啊?
但严嵩就是死活不说,更是对杨博让他提前回京的提议毫不动心,杨博也不能把他绑回去吧?
没办法,杨博又劝说了严嵩一天之后,终于无奈与申时行回京复命了。
走在路上,杨博越想越是不对劲。
他身为大明三才,可以肯定,严嵩是个老司机,套路深不可测,却做出如今一副受欺负老实人的样子,任由太子扩张势力,剪除他的党羽,却屁都不放一个。
这事情,怎么想都有套路啊。
走到了通州,闻到了一股臭豆腐的味道。
原来,路旁有一个老头正在卖臭豆腐,还在大叫着:“臭豆腐!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香啊。远香近臭啊。”
远香近臭?
杨博思索咀嚼着这句话。
突然,杨博猛然一拍大~腿!
“我去!我太忠厚老实了,又差点被这个大奸臣严嵩骗了!”
杨博终于想明白了严嵩的套路!
果然是严嵩,套路太深!
“严嵩吸取了上次救驾完毕,功高震主,却被皇上忌惮搞平衡的教训,不在北京待在皇上身边,是怕皇上对他忌惮,反而自我放逐,跑去给大明搬砖干活,任由太子党扩张,就是让皇上对他彻底放心。反而因为太子扩张速度太快,成为了对皇权最大的威胁,皇上便会更加倚重严嵩,疏远太子。”
“这个严嵩,简直不要太狡猾!”
“难怪他让自己只管干活,莫问前程呢。”
“以皇上目前日益调理健壮的龙体,再干十年二十年,都毫无问题。严嵩这番时间,耽误得起。”
联想到皇后怀~孕、可能是龙子的消息,杨博眼睛更亮了。
“严嵩离开北京,太子一方的矛盾,就集中在了皇后王虎丫身上。但王虎丫是嘉靖最宠~爱的女人。太子如果做得过分了,欺负王虎丫,嘉靖必然生气,时间长了,太子的位置就危险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严嵩!套路这么深!”
一旁的申时行,悠然看着一脸激动的杨博,笑而不语。
他这个阁老,十分低调,从不争权夺利,只是本分地完成首辅严嵩交代的任务,管好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因其能力出众、为人低调、处事公平,得到了上至嘉靖,下至六部百官的尊重,在内阁中有长者之名。甚至就连太子,也多次拉拢他申时行,希望得到了这个埋头干事、不问政治的国之大才。
从表面上,申时行入阁,严嵩当时是公然带头反对的,甚至发动盟友晋党投票反对,打压申时行。两人表面看,甚至还有很深矛盾。
当然,申时行与严嵩的关系,甚至连杨博、许赞等人都不知道。
申时行看着杨博,心中叹息道:“严阁老的套路,你才看出五成啊。以后再慢慢品味吧。”
看着大明三才、阁老杨博,都被严嵩摆~弄地服服帖帖,申时行对严嵩更加佩服。
两人回到北京,才知道徐阶等前一天就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