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大侦探夏洛克.包拯》小说 2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660章《大侦探夏洛克.包拯》小说【2】 “这些尸体虽然都被烧焦了,但依旧可以从伤口判断出凶器的类型。这是我大明特有的马刀,且借助马力,高速冲击,才能一击斩断人头,而不会藕断丝连。”
包拯看了一眼眼就认了出来。
“且我敢断言,这只军队的人数不少,理由是被杀之人,大量集中在寨门地方。说明凶手同时动手的人很多,少说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另外从火场的地面看,凶手都是骑马杀人的彪悍勇士。”
莎士比亚失声道:“这位包拯大人,只凭着蛛丝马迹,就如此神奇断案,让人佩服地很啊。”
他两眼发光,由衷赞叹道:“我们欧洲人,总是以为非洲人傻,如今看来,非洲人也有聪明的“六六三”。比如包大人。可谓非洲大青天!”
包拯转头看了他半天,一脸想打人:“·····”
展昭、公孙策:“····”
严嵩:“哈哈哈哈哈!非洲大青天!”
包拯更想打人。
但莎士比亚却对这非洲人黑脸、智商超人的包拯,兴趣越来越浓厚,寸步不离跟着,观察着包拯每一个断案的细节,目不转睛盯着。
莎士比亚啧啧称奇,说:“我一直有个想法,想写一本侦探。你知道伦敦警察厅,一直对破案很头疼,我想写个神奇的侦探故事。这位包拯包大人,断案如神,是极好的人物原型。”
严嵩灵机一动:“要不主人公,名字就叫夏洛克.包拯吧。”
严嵩心中偷笑。
在这个平行世界,也将诞生一位福尔摩斯?
如果另一个世界的西方人知道,他们喜欢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最后却变成了夏洛克.包拯,不知道会不会想打人?
莎士比亚眼睛一亮:“夏洛克.包拯?中西方合璧?我喜欢这个名字!我打算写的这个系列侦探,名字就叫《大侦探夏洛克.包拯》。第一部名字,就是《离奇消失的蒙古商队》,以后也可能改编成戏剧,搬到舞台上啊。”
严嵩一听这位大文豪,越说越是激动,心中偷笑。
这注定要震惊世界的名著,《大侦探夏洛克.包拯》,就要在大明诞生了。
500年后的西方人,阅读起他们大文豪却在写大明神探的故事,不知会不会五味杂陈,心中满不是滋味,哈哈!
我就喜欢看你不喜欢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事实上,这本莎士比亚写的《大侦探夏洛克.包拯》,领先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200多年,一直流传到500年后,依旧是侦探最著名的鼻祖和永恒经典。包拯这位黑脸无情、额头有弯月,断案如神的神探法官,也因此名震世界,成为了神探和法官的代名词。比如英国人称赞一位法官断案如神,就会夸奖他“您简直就是包拯再世”,或者干脆说“您的脸真黑!”
不光包拯从此成名,就连公孙策和展昭,这一文一武,也成为了类似华生般的存在,为包拯的故事增光添彩。
200多年后,柯南道尔明确在媒体上承认,他写《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是受到了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包拯》的启发。
500年后,另一位英国大文豪JK罗琳,也不得不承认,她写《哈利波特》,设定哈利额头上的闪电伤痕,是受到了额头上有弯月的包拯形象启迪。
总之,包拯红了。
不过,他此时看好奇宝宝般,问这问那的莎士比亚,一头黑线,如同看一只烦人的苍蝇。
“经过我的勘察,此事是大明边军精锐做的,可能性很高。”通过更加详细地勘察,包拯叹口气,对严嵩道。
严嵩也叹了口气。
大明边军,是历来对付蒙古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他们都不愿动的。
严嵩不管别人如何,但他历来对军人很尊重。
但事到如今,不能不查个清楚。
“能否根据痕迹,追踪敌人?”
严嵩问包拯. .....
包拯看向展昭。
展昭号称御猫,追踪之术,甲于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展昭点点头,在地上寻找了片刻,点头道:“大人,我能追踪这些人!”
严嵩惊喜不已,莎士比亚惊叹道:“这命案已经发生了7、8天,您却依旧能追踪凶手的痕迹,实在是了不起啊。我一定要写进中。”
展昭展颜一笑,飞身而起,追踪而去。
严嵩、包拯等立即带人跟上。
展昭一路追踪一路侦查,带着严嵩等来到了一座明军边军的要塞——安塞堡!
安塞堡中,十分平静,似乎对来人毫无准备。
展昭轻轻落下,一抱拳道:“各位大人,展昭可以确定,这凶手就是从野狼谷,来到了安塞堡,且周围再也没有出现他们的踪迹。他们就藏身于此。”
严嵩面色一沉,与包拯对视一眼。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凶手,就是大明边军。
如果真的是他们杀死了那些蒙古商队,两人就要面临艰难的抉择。
如果秉公执法,就要将这些边军抓起来,交给蒙古人,或者就地正法4.8,军法从事。按照他们犯的罪,只怕要全部杀头。再说,大明边军也是大明一部分,蒙古人依旧可能要挑衅。
但这样做,会大大打击明军的士气,进而影响到严嵩和包拯的声誉。毕竟在大明人看来,这些边军就算杀了蒙古人,也不算什么。将这些勇士交出去,严嵩就要背上卖国贼的黑锅。
这会给太子党攻击严嵩的绝佳借口。
如果视而不见呢?
蒙古人不是傻子,限定时间内严嵩给不出答案,蒙古人会入侵大明,严嵩一样难辞其咎。
看起来,这是一个难以两全的困境。
严嵩想了想,还是决定要进入安塞堡,查看一番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