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淡定的严阁老 1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692章淡定的严阁老【1】 太子噗通跪在地上,声泪俱下道:“父皇!儿臣乃是太子,这祖宗留下的万里江山,儿臣当然不愿看到俺答汗侵占一分一毫。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北京才8万人,蒙古人加上仆从军,却两倍与我!儿臣深怕北京重地有个三长两短,我们父子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啊。”
这一下,朱载垕打中了嘉靖的弱点,嘉靖也沉默不语了。
江山社稷、或者说自己的命,才是最要紧的。
天津作为未来的大城市,眼下重要性无论如何不能与北京相比。
北京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也只够在俺答汗的全力进攻下自保。
嘉靖终于仰天长叹,做出了抉择。
“飞马通知天津!北京援军不会发,让严爱卿想办法自己守城!务必守住天津!给他蓟辽战事指挥权!蓟辽总督归他节制!”
杨博叹息一声,泪水直流。
这就等于,将天津的命运,都交给了严嵩,或者说俺答汗,让严嵩听天由命。
可能嘉靖摸摸良心,还有一点疼,于是作为补偿,破例给了严嵩一个重大的权力。
那就是蓟辽战场指挥权!节制蓟辽总督!
什么是蓟辽战场指挥权?
大明将九边重镇,分为三大战区,分别由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三位正二品的高官节制。
拿现代话说,这就是北部的三大战区司令官。
三位总督手下,各拥有十万边军,是大明最精锐之师。
此时,俺答汗突破了边境防线,只是乘虚而入,其实大量边军,还在边境堡垒内,只是追不上突破防线的蒙古骑兵而已。
给严嵩蓟辽指挥权和节制蓟辽总督权力,其实就是等于将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战场,交给了严嵩统一指挥,而不是兵部杨博指挥!
除了北京这8万京师守军,严嵩无法调动之外,其他在蓟辽一带的大明军队,包括水师,嘉靖都给了严嵩!
当然,别想象太好。这些军队数量不少,但都是步兵和水军,一时半刻,根本到不了天津,远水救不了近火。
简单说,嘉靖给严嵩的就是惠而不费的一堆垃圾。你看着办吧,能用就用上。
作为发泄,嘉靖另外下旨,切责两江总督胡宗宪、宣大总督、蓟辽总督、山东巡抚、河南巡抚等,问他们为何的援军还不到?再等三五日,朕看不到他们的援军,他们就自裁谢罪吧!
此时,在波涛汹涌、大雨大浪的大海上,一只大明水师在顶风冒雨,冒险前行。
一名年近50、严正刚毅的大明水师将军,站在船头,愤怒地凝视着眼前的暴雨,按紧腰间宝剑的手,愤怒得关节发白了。
大明名将,水师提督,俞大猷。
前几天,他奉胡宗宪之命,带着一百条船,从崇明岛启航,向天津劈波斩浪增援而来。
“俞大将军.々!”一名面色沉稳的中年将军,走到了船头,凝望着外面极其恶劣的海况,沉声道:“你为何降低了船速?”
“因为风大浪急,船速过快,就要翻船喂王八!”俞大猷冷冷道:“你戚继光着急,我俞大猷也着急。但天公不作美,我也没办法!”
戚继光眼中怒色一闪而过:“俞大猷!我刚刚收到消息,紫荆关已经被汉奸韩涵带兵攻破,入侵的俺答汗方兵力增加到16万人,目标直指天津!而天津严阁老手下的军队,只有两卫所,一共1万5千人!敌我攻防力量是十比一!天津能否守住,全看你我两支援军!”
俞大猷的眼波一闪,眼神黯淡了一些。
显然,所有的恶劣情况,都赶到了一处。
如果天气好,海况平坦,以他俞家军水师的军容训练,只需要四天,就能从崇明岛,来到天津,将戚家军和俞家军两支精锐,投入天津战场。
虽然戚继光才4000人,他俞家军也才3000人,但两支大明鼎鼎有名的精锐,加入守城战,绝对可以在城头上以一当十,让俺答汗再次尝尝绝望的滋味!
但老天爷似乎在跟大明作对啊。
一出海,就是恶浪滔天,大明的水师战船,还是过去的老式平头战船。平头战船的优点,在于内河和近海航行时,较为平稳,装载量大,但缺点是没法抗拒很大的风浪,遇到大风大浪,就容易翻船。
严阁老新设计建造适合远航的西班牙大帆船和风帆战列舰,还停留在图纸上,船厂都还没完工,还指望不上。
俞大猷压抑住心中的焦虑,恶狠狠道:“.〃你戚继光不要多说了。眼下你是我的客人,这只水师姓俞!我一定会尽快将你送上岸,但首先要保证两军的安全!”
戚继光瞪着俞大猷半天,终于冷哼一声,转身而去,扔下一句。
“要是贻误战机,天津失守,(王李赵)你我就绝交!你就等着我参奏你吧!”
大明两大名将,因为恶劣海况,差点割席绝交。
此时严嵩却没有嘉靖、戚继光、俞大猷的焦急,依旧在天津每天呼呼大睡,醒来之后再吃一碗陈圆圆亲手烹制的莲子羹,才不慌不忙,开始办公。
陈圆圆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刚刚醒来的严嵩,不急不忙悠然吃着莲子羹,笑道:“老爷,别人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反过来,是皇帝着急,首辅不急。”
柳如是也一脸无奈道:“外面,等着汇报战况的陆权大人,都等了您半个时辰了。听说俺答汗打不下北京,就转向了天津。紫荆关被攻破,蒙古人又多了一倍的军马!我天津很危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