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8章 六月飞雪,冷空气 7

2024-02-29 作者: 不是奸臣
第1768章六月飞雪,冷空气【7】    申时行愁容道:“过去,我大明的降雪,都停留在秦岭淮河一线,不会再向南这也是南北方分界线。但这一次,长江以北区域,全部普降大雪,如今六月,扬州也在下雪呢。”
  
      众人吓了一跳。
  
      扬州还在飞雪?这可是六月份啊。
  
      这天气,太异常了吧?
  
      “大雪对我大明的农业,造成了毁灭性影响。”申时行负责农业生产,对事情的严重性研究很深,感慨道:“我大明的北方,本来是主要生产小麦,积雪厚了,对小麦本来有利。但无奈六月在下雪,此时小麦都被冻死了。今年北方的粮食产量,基本都完了。从山东、直隶、河南,到辽东,这些产粮大省,一个个都叫苦连“二八三”天。”
  
      “南方也没好到哪里”李春芳也报告道:“由于寒潮影响,虽然南方没下雪,但温度也低得令人受不了。水稻完全种不了。过去苏湖熟天下足,如今苏沪地区都成了歉收重灾区了。”
  
      严嵩皱起眉头。
  
      他知道,这是小冰川时期,对大明造成的影响。
  
      这不是编造的,大明中后期,可谓倒霉透顶,倒霉事连连发生。天灾人祸不断。
  
      小冰川时期,足足持续了近2个世纪,严重影响了大明的粮食收成。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这种小冰川时期也许还不算致命,但对于靠天吃饭、粮食比天大的封建王朝时代,大面积歉收绝对是毁灭性的后果。
  
      大明后期流民遍地,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还不是因为老百姓吃不上饭,才不得已变成了流民?
  
      这么说,其实崇祯这倒霉蛋,也就是赶上命不太好,时也运也。
  
      (崇祯内牛满面,知己啊!宝宝心里苦!)
  
      严嵩知道,小冰川时期最大的影响,就是农业收成。不光大明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存在的几个大帝国,也纷纷受到巨大影响,有的国运都改变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温度每降低一度,降雪线就会向南推移300公里,小麦收成线就会推移200公里,水稻收成线也会同样大幅向南推移。
  
      六月还在飞雪,北方的小麦,江淮的水稻,江南的稻米,都完蛋了。
  
      但摆在严嵩面前的残酷事实是····
  
      该去哪里找吃的!?
  
      大明1.6亿人口,可就是1.6亿张嘴啊。
  
      他们都要吃饭啊一天三顿饭,一顿都不能少。
  
      少了,后果就是千千万万的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站起来。
  
      严嵩苦笑。
  
      麻痹。
  
      怎么本阁老执政,什么幺蛾子都赶上了?
  
      他想了想,干脆放假:“大家先各自回去,想一想办法,本阁老也要出去微服私访一下。”
  
      他骑着马,带着伊丽莎白,出去北京巡查灾情。
  
      北京四九城中,虽然大雪纷飞,但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相对情况还好。
  
      顺天府尹王家屏,正在带着人在巡查灾情。
  
      随便一提,随着严嵩步步高升,他的一党也在不断提拔人才。
  
      比如原来的天津提举司提举王家屏,就被严嵩举荐,接替成为了顺天府尹。
  
      这一步,提拔幅度可是不小。
  
      天津提举司,正提举也是正四品官员,相当于今天海关署长,职权更重,掌握了大明贸易和关税。
  
      但从天津海关署长,一举提拔为北京市长,这一步的跨度还是不小啊。官职也是从正四品,一举提拔为正三品,跳过了从三品。
  
      尽管严嵩位高权重,这一次提拔王家屏,还是引发不小的争议。有浙党的告状折子,甚至递到了嘉靖皇帝的龙案上。
  
      好在王家屏,给嘉靖皇帝留下的印象极好。
  
      嘉靖五行俱全只缺钱,对天津市舶司提举提出的关税指标,一年比一年高。
  
      指标100万,王家屏上缴150万。
  
      指标变成500万,王家屏上缴800万. ...
  
      指标1000万,王家屏给了1500万。
  
      指标1500万,完成2000万。
  
      如今,天津市舶司,已经成为了大明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确切的说,大明国库6、7成的税收,要靠关税···远超过过去的农业税。
  
      不夸张的说,大明半条命都是市舶司给的。
  
      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对王家屏这个搂钱又能的把子,怎么可能没好感?
  
      所以,尽管严嵩提拔王家屏的步子有点大,嘉靖还是大笔一挥,让王家屏从天津调到北京,就任顺天府尹。
  
      下一任市舶司提举,还是严嵩的人,王锡爵。
  
      王锡爵才25岁,就当了市舶司提举,更是飞黄腾达,炙手可热。
  
      副提举,沈炼。
  
      一时间,严嵩在朝中的权势,让所有人都跪了。
  
      甚至有一句话“宁为严府一条狗,不为偏远百户侯”。
  
      说的就是要想当官发财,必须混到严嵩门下,当一条狗,都比在偏远地方当个县令有前途。
  
      严嵩遇到王家屏时,他正在顶风冒雪,带着数百师爷、笔贴士、捕快、衙役,帮助京师被大雪压塌了屋顶的老百0.8姓,重建房屋,收容难民。
  
      严嵩走到王家屏身后,拍了拍道:“不错啊,干得挺用心啊。”
  
      好在他已经发掘出了北美大陆,还不至于太绝望。
  
      王家屏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严嵩,无奈苦涩道:“严阁老啊,我正要去找你。你来的太好了。”
  
      这位未来的大明首辅,脸色都苦出水来了。
  
      严嵩奇道:“怎么了?”
  
      “我这顺天府尹,刚上任没几天,就遇到了这百年不遇的大天灾,快要被人弹劾下台了。”王家屏就差给严嵩跪下抱大腿了,苦瓜脸道:“严阁老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严嵩了然,呵呵一笑:“御史盯上你了?”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