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焦头

2025-02-04 作者: 春六
第179章焦头    刑部尚书领命,当堂告退,直奔太子府。
  
      然而金銮殿上,这早朝,还是不能退。
  
      户部没有钱是事实。
  
      如果这场暴动是有人恶意而为,那么必定要出兵镇压。
  
      军费粮饷怎么办。
  
      人为恶意的话,派谁去查?
  
      正君臣集体沉默,外面内侍回禀,“陛下,西北军主帅赵巍到了。”
  
      皇上立刻道:“快进来!”
  
      赵巍没穿铠甲,只穿着一身布料官服,满面威严萧杀,大步上前,“臣赵巍,拜见陛下。”
  
      不等赵巍跪下,皇上已经下了金座的台阶,将他扶起来。
  
      “赵将军无需下跪,赐座!”
  
      满朝文武都站着,赵巍自然不会托大自己坐下,但架不住皇上直接将他摁在那座椅上。
  
      重新落座,皇上开门见山,“不瞒赵将军,急召进宫,乃是因为济南府灾区发生灾民暴动。”
  
      赵巍本就萧杀的脸上,登时因为疑惑皱眉而更带杀气。
  
      皇上道:“想来赵将军已经听闻,昨儿朕已经派了二皇子前往灾区赈灾,但还不等他到,灾民已经暴动,这件事,赵将军如何看?”
  
      赵巍思考一瞬,终究还是站起身来。
  
      “回陛下,臣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一下。”
  
      “将军请言。”
  
      “这次暴动,人数几何?”
  
      “急报上写,人数三千。”
  
      这也正是皇上着急的点。
  
      三千暴民,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这根本不是地方衙门能抵挡得住的。
  
      赵巍原本皱着的眉头更紧一分,“济南府,常住人口,多少?”
  
      皇上忽然醍醐灌顶。
  
      济南府受灾,但不是整个济南府都受灾。
  
      皇上朝户部尚书看去。
  
      户部尚书连磕巴都没打,“济南府常住人口一百七十万余人,但此次大清河水暴涨导致的洪灾,主要受灾地区是禹城,商河,棣州这三地,这三地的常住人口不足三十万。”
  
      赵巍便道:“济南府向来是地大物博之地,每年粮食产量颇为丰厚,纵然遭灾,此时也不是青黄不接的冬末春初,这是其一。
  
      其二,受灾地区,至少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是饱暖之家,这样的人家不会暴动,余下十五万,州县之地,如果有十五万饥不果腹的流民,那么整个州县的治安都是相当糟糕的,按理说,这糟糕的名声应该是一传百百传千,但臣从未听闻过。
  
      其三,我朝百姓向来温善,除非济南府地方官暴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才会在闹出灾荒的时候,被迫走投无路,暴动反抗。”
  
      吏部尚书立刻道:“济南府这一两年进京赶考的学子占比正常,官员擢升方面,尽可能的按照本地人管理本地人的原则,三年一次考核的轮换,但都是济南府或者附近出来的官员。”
  
      赵巍抱拳,朝皇上行礼。
  
      “自陛下登基以来,朝中上下一片太平,除边境有敌国纷争外,其余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暴动。”
  
      就因为没有发生过暴动,皇上以及满朝文武,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
  
      所以皇上才会立刻第一时间召赵巍进宫。
  
      “那依赵将军之见?”
  
      赵巍道:“臣觉得,此次暴动,是有人借洪灾之名,或许煽动百姓恶意闹事,或者……暴动之人只是借着百姓的旗号行事,本人根本不是百姓。
  
      自本朝开朝以来,琉倭之人始终心怀不轨,妄图分裂我朝。
  
      在前朝,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借口灾荒,灾民暴动,引发朝廷赈灾,朝廷赈灾部队抵达灾区镇压的却是受苦受难的百姓,如此加大百姓对朝廷的怨言。”
  
      皇上皱眉,“你觉得,是琉倭人作乱?”
  
      赵巍道:“臣不敢作保,只是怀疑,因为这次暴动发生的太过突然,不同荒灾地区发生暴动的普通规律。”
  
      皇上吁了口气。
  
      脸色凝重。
  
      一场暴动,直接变成了外敌分裂。
  
      这让皇上本就烦躁的心情,更加凝重。
  
      如果是外敌分裂,那对方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
  
      总不能只是要搞一场暴动吧?
  
      三千人的暴动,只要朝廷正规军出面,很快就能碾压的。
  
      兵部尚书道:“陛下,赵将军说的言之有理,当务之急,秉承两者兼顾的原则,应该选派有作战经验的朝臣带兵前往济南府。
  
      若是敌寇作乱,当场镇压。
  
      若非敌寇作乱,则可留下帮着二皇子殿下恢复当地秩序。”
  
      好么。
  
      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
  
      钱从哪出!
  
      户部尚书要急死了。
  
      赵巍这几年在西北,从军费上就能看出来,国库没钱。
  
      大概也能猜到皇上的为难之处。
  
      “陛下,臣有个想法,不如从西山大营抽调精兵铁骑一千人,急速前往济南府,调查清楚,若是灾民暴动,如兵部尚书所言,一千铁骑作为威慑,配合二殿下赈灾。
  
      若是敌寇侵犯,一千铁骑足以抵挡,后续兵力根据前方实况再跟上便是。”
  
      只一千铁骑的话,快去快回,应该用不了多少钱。
  
      户部尚书立刻同意,“臣附议。”
  
      铁骑一人可挡步兵三十。
  
      兵部尚书也同意,“臣附议。”
  
      吏部尚书立刻道:“西山大营副指挥使乃当年武状元,曾在刑部任职半年,后擢升副指挥使,才前往西山大营当差,此人可用!”
  
      一场焦头烂额得到解决。
  
      皇上大松一口气。
  
      散朝之后,皇上当即传召西山大营副指挥使,安排赈灾一事。
  
      赵巍从宫中出来,迎面就看见傅珩和徐西宁俩人并肩站在宫门口外。
  
      “你们俩跟对儿望夫石似的蹲在这里作甚?”几步上前,赵巍哭笑不得看着他俩。
  
      傅珩斜了徐西宁一眼,“还不是她,知道师傅突然让传召进宫,坐立不安的找到工部去,让我带她来这里等着。”
  
      说完,傅珩朝徐西宁道:“这下踏实了?我能回去当值了吧?”
  
      徐西宁简直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作为傅珩的媳妇,惦记人家傅珩的师傅,这算什么事儿啊。
  
      好在傅珩转头又朝赵巍说:“陛下急召,到底什么事儿?”
  
      “济南府发生灾民暴动……”
  
      不等赵巍话说完。
  
      宫中一个小内侍大一步小一步,连跑带喊追了出来。
  
      “赵将军留步,赵将军,将军,陛下急召,让赵将军去御书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