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胡骑退去,佃户

2025-02-06 作者: 不知未名
第三十三章胡骑退去,佃户    正如杨正山所料,三天之后,杨家村就收到了消息,安宁县内的胡骑已经全部退走了。
  
      一时间整个杨家村都陷入了欢呼之中。
  
      紧张和焦躁的情绪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轻松的气氛。
  
      就连杨正山的心头都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段时间他的压力真的很大。
  
      整个杨家村近千村民的生死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睡觉都不能睡踏实,生怕晚上有胡骑进村。
  
      好在如今一切都过去了。
  
      “终于结束了!”
  
      杨正祥来到杨家,喜形于色的说道。
  
      “是啊,终于结束了!”杨正山如释重负,“不过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之前他们很多准备都没有用上,比如提前运到山中的物资,他们还要将其拿回来。
  
      杨正山并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说实话现在他很高兴杨家村没有被迫躲进山中。
  
      不要以为躲入山中就能万事无忧,躲进山中就意味着他们抛弃了杨家村,而拖家带口的全部进山,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所以杨正山宁愿之前的准备全部浪费掉,也不愿杨家村的村民躲进山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那就是春耕。
  
      如今已是三月份,按照安宁县的时节,一般在三月底到四月进行春耕。
  
      大雪过后,天气回暖,百姓们也该为春耕做准备了。
  
      这里的春耕可跟前世不同,前世有大型机械可用,一个小时可以耕种几十亩地,而在这里,一天能耕一亩地就算不错了。
  
      说起来,杨正山一直都在担心因为胡骑入境耽误了春耕,年前他刚刚买了一百亩地,春节送年礼的时候他还请陆家帮他找了几家佃户,若是胡骑不能在春耕之前退去,那他买的那一百亩地怕是要荒废一年。
  
      好在胡骑退去了。
  
      杨正祥跟杨正山说了一会话,便去为那些战死的青壮准备后事去了。
  
      他们的尸体已经停留了十多天了,必须要尽快准备葬礼才行。
  
      杨氏一族的族人都会葬在后山的坟地中,在得知胡骑退去之后,杨家村忙碌了两天,才将葬礼办完。
  
      因为尸体停留的太久,且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十分的明朗,所以葬礼办得十分的简陋。
  
      时间一天天过去,冰封的大地逐渐解冻,寒冷的北方也逐渐褪去,杨家村也从哀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就仿佛整個世界都从沉寂中活过来了。
  
      原本空旷的乡野已有百姓走动起来,走街串户的货郎来到了杨家村,藏在山中的百姓回到了家,县衙的衙役走出县城开始劝农。
  
      似乎一切都恢复了以往,但杨正山知道这次胡族入境对北境的百姓来说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安宁县距离边境三百多里,都有不少村落遭到了胡族的洗劫,更不要说那些靠近边境的百姓。
  
      而且此事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胡族能入境一次,就能入境两次,而大荣吃了这么一个大亏,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
  
      可以预见,平稳二十年的东北边境在未来几年将不再平稳。
  
      这一次胡族入境只是一个开始,代表着东海胡族再次崛起,代表着大荣东北边境不再安稳。
  
      不过这些都跟杨正山没有关系,他现在只是一个草民而已,根本无法改变什么,只能随波逐流。
  
      这天杨正山去了姜家村一趟,看了看杨云烟。
  
      便宜大女儿从山中回来之后,胎像有些不稳,姜家为她请了大夫,不过杨正山不放心,亲自去县城请了宋元博。
  
      宋元博可是安宁县最好的大夫,杨正山为了请他出诊足足花费了二两银子。
  
      这还是宋元博看在他之前卖老山参的面子上,不然这老头是不会出诊的。
  
      “大姑娘的底子不错,虽然有些动了胎气,但并不打紧,吃两副安胎药就够了!”
  
      姜家,宋元博为杨云烟诊完脉之后,说道。
  
      杨家的姑娘都有习武,杨云烟自然不例外,虽然杨云烟的武艺稀松平常,但身体要比其他姑娘好很多。
  
      杨正山这才放下心来,“那就好,姜老哥,下午就让姜贺去县城买药。”
  
      “好,好!”姜成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现在的姜成有些敬畏杨正山这个亲家公,虽然他的年纪要比杨正山大,可他可没有在杨正山面前摆谱的资格。
  
      先不说之前杨正山救过姜家,就说这一次姜家能躲进山中,也是占了杨家村的便宜。
  
      他们在山中暂住的地方和消耗的物资都是杨家村之前准备的。
  
      “你好好养着,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杨正山轻声对杨云烟说道。
  
      或许就连杨正山都没有发现,如今他对来杨家的儿女越来越慈祥温柔了。
  
      颇有几分老父亲的样子。
  
      人的心态会随着环境发生变化的。
  
      一开始,杨正山看着儿孙满堂就感觉难受,可现在他已经真正融入了杨家,并且将杨家众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关心儿女,疼爱孙儿。
  
      活生生的一个大好青年变成了一个老父亲,好爷爷。
  
      关键是杨正山还没有发现自己心态上变化。
  
      “爹,我没事,你快回去吧!”杨云烟满脸幸福的说道。
  
      “嗯,你好好休息!”
  
      随后杨正山带着宋元博离开了姜家,姜成还想留他吃顿饭,他都拒绝了。
  
      他没有撒谎,家里真的还有事等着他。
  
      回到杨家,杨正山先安排杨明志赶着牛车将宋元博送回县城,之后又带着杨明诚来到了村西头。
  
      昨日陆文春给他送来了四家佃户,这四家佃户以后要住在杨家村为杨正山种田。
  
      杨家村已经没有多余的房子给他们居住了,所以杨正山让杨正祥给他们安排了一片荒地,让他们自己建房。
  
      现在房子还没有建起来,他们只能在荒地上搭帐篷居住。
  
      房子需要他们自己建,不过杨正山需要付工钱,建的房子自然也就归杨正山所有。
  
      当然,他们建的也不是什么好房子,只是土胚房而已,杨正山只给他们安排了一块地,稍微规划了一下,剩下的全部由他们自己建造。
  
      他今日过来只是想带这几家佃户去划分一下耕种的田地。
  
      四家佃户,总共二十八口人,除去老弱幼小外,能下地种田的有十六口。
  
      佃户的生活更加困苦,以前这四家佃户在清河镇耕种,一般来说他们是不愿意搬来杨家村的,杨正山让了一成的佃租,他们才愿意过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