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急信,突如其来的升迁

2025-02-06 作者: 不知未名
第四百六十八章急信,突如其来的升迁    杨正山没有出门去送杨明诚,他坐在书房中正琢磨着京都的情况。
  
      这段时间武铮又派人送来了几封信,说的都是朝堂上事情。
  
      目前来说朝堂上还算安稳,延平帝最终还是将朝堂上那些不安分的苗头给压下去了。
  
      什么新皇无德之类的话语也没有人再提,但是这不意味着此事的影响就此结束了。
  
      易立身的死让延平帝丢失了不少人心,而新皇无德的传言则降低了延平帝身为帝皇的威严。
  
      这两件事对延平帝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表面是看不出什么来,但实际上影响的是延平帝对朝堂的掌控力。
  
      若是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那延平帝很可能彻底失去对朝堂的掌控。
  
      而一旦朝堂脱离了掌控,那整个大荣都可能乱起来。
  
      这种事在大荣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杨正山自然不希望大荣乱起来,也不希望朝堂脱离延平帝的掌控。
  
      其实他对延平帝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最起码延平帝登基这一年多还是展现出一些作为来。
  
      因此他还是希望延平帝能像承平帝一样,做一个真正的中兴之主。
  
      只是他有些犹豫要不要提醒一下延平帝。
  
      南盛的问题,延平帝有没有察觉?
  
      皇城内的隐患,延平帝知不知道?
  
      亦或者延平帝本身就有问题?
  
      这些杨正山都无法确定!
  
      而且就算是他上奏了,他的奏折是否能呈递到延平帝的御前?
  
      犹豫了许久,杨正山最终还是没有提醒延平帝。
  
      这个时候还是静观其变为好,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可能引来的麻烦也会越多。
  
      所以杨正山决定不冒头了,先看看情况再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临近年关,重山关内也越发热闹了。
  
      而杨正山也变得忙碌起来了。
  
      年底了,各路参将和各部衙门也该到这他做做年度总结和明年计划了,同时也要跟庞棠商量一下明年重山镇需要做的事情。
  
      明年重山镇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过之前杨正山就已经做了计划,现在只需要调整一些细节即可。
  
      至于其他,其实杨正山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过了。
  
      他之所以让各路参将来重山关,也只是想给他们上上弦,紧紧皮,免得他们懈怠。
  
      人嘛,一旦手中的事情进入了一个平稳的状态就会变得懈怠起来,原本心中的那个劲也会变得松懈,所以杨正山要是不是给大家打打气,鼓鼓劲,紧紧皮。
  
      一连数日杨正山都在总兵府给各路参将开会,而各路参将也对能来重山关感到高兴。
  
      虽然他们是杨正山的下属,但这一年到头他们还真来不了重山关几次。
  
      而且现在又临近年关,大家也趁机在重山关内走动走动。
  
      各路参将的到来,也让总兵府热闹的几分。
  
      只是这份热闹并没有持续太久。
  
      腊月初八,上午,三个精壮的汉子骑马一路奔驰而来。
  
      三人进入重山关直奔侯府,而等他们进了侯府之后,丁秋急匆匆的来到了总兵府。
  
      总兵府内,杨正山正在与谢渊聊着天。
  
      重山镇六路参将,杨明志是他的儿子,谢渊是他的亲信,牛庄和唐飞虎是他的旧交,张承志和秦鹤算是他提拔上来的。
  
      虽然都是他的下属,但还是有个亲疏远近的。
  
      而这两年,谢渊在西路做的还不错,杨正山对他很满意。
  
      不过为了让谢渊做的更好,杨正山还是会多提点他一些。
  
      正当两人说着话的时候,丁秋来到了书房。
  
      “侯爷!”他抱拳一礼。
  
      “怎么了?”杨正山问道。
  
      “京都急信!”丁秋上前将一封信件递给杨正山。
  
      杨正山打开信件快速浏览一遍,看完之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旁边的谢渊见此,忍不住问道:“侯爷,可是出什么事了?”
  
      杨正山没有回答他,只是合上了信件,闭上眼眸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他这样的反应让谢渊有种不好的预感。
  
      谢渊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不过他并没有继续询问,而是安静的等待着。
  
      沉静的气氛持续了良久,直至杨正山缓缓睁开双眼。
  
      “我这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你先回去吧!”
  
      “侯爷!”谢渊探寻的看着杨正山。
  
      杨正山起身,他也连忙跟着起身,杨正山拍着他的肩膀,“放心吧,等这边事情处理完,我会再召见你们!”
  
      “喏!”谢渊稍微松了一口气。
  
      等他离开,杨正山将手中的信件交给丁秋,“烧了吧!”
  
      “喏!”丁秋二话不说直接拿出火折子在书房中将信件烧了。
  
      杨正山负手走出书房,来到正堂门前,抬头望着白蒙蒙的天空。
  
      又要下雪了!
  
      这场雪会下的很大,不只是重山关会下雪,辽东大部分地区都会下雪。
  
      等这场雪落下,辽东的旱情也就得到了缓解。
  
      辽东百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旱灾,致使数万百姓不得不离开家园,迁移到别的地方寻找活路。
  
      但辽东百姓也是幸运的,因为这场旱灾只会持续一年,他们明年就能返回家园,重新生活。
  
      大雪之后还有一场大雪。
  
      或许明年的辽东会是一个丰收年。
  
      杨正山望着天空,思绪飘到了辽东,随后又飘到了京都。
  
      他被免职了!
  
      免去重山镇总兵之职!
  
      就在三天前,延平帝已在朝堂上宣布。
  
      当然,延平帝并不是免了他的职,而是给他升迁了。
  
      升为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一跃从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升为左军都督府右都督,从正二品升为正一品,连升两级。
  
      但很明显这是明升暗降。
  
      五军都督府设有左、右都督,其中左都督掌控实权,而右都督大多都是虚职,一般来说,右都督要么是添加的虚衔,要么是给年纪大的武官养老的位置。
  
      也就是说接下来他要离开重山镇回京都养老去了。
  
      喵的!
  
      老子才五十多岁,就让老子回京都养老!
  
      杨正山感觉心里堵得慌!
  
      而且他在重山镇还有很多计划,他还想让重山镇的军户和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想将重山镇打造成大荣最强大的边镇,可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狗皇帝不当人!
  
      杨正山心里有股子想骂人的冲动。
  
      至于原因!
  
      杨正山估计这可能是南盛挑拨离间的结果!
  
      不过南盛肯定不能左右延平帝的决意,这只能说明延平帝心里对他有不满!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老夫就去京都做个富贵闲人吧!”
  
      “劳累了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休息了!”
  
      杨正山有些意兴阑珊,同时心里也对延平帝有些怨念。
  
      这些年他为大荣劳心劳力,可是最终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这让他如何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所以怨念还是有的。
  
      但这就是朝堂,这就是官场。
  
      不是你做的足够好,就能得到足够多的回报。
  
      历史上有多少贤臣良将最终都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果。
  
      他只是被调回了京都而已,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好的了!
  
      至于回到京都之后,会不会有危险,杨正山倒是不担心。
  
      他也算是劳苦功高,延平帝想要杀他,也要好好思量思量才行。
  
      如果给他按个莫须有的罪名,那满朝勋贵、边镇将领怕是都要与延平帝离心离德。
  
      延平帝应该还没有莽撞到如此地步。
  
      而且他还是先天武者,先天武者本就是皇朝底蕴,但凡有点脑子,延平帝就不会随意抹杀一个先天武者。
  
      所以杨正山并不担心回京之后的安稳,相比之下他更担心重山镇还能不能继续发展。
  
      要知道现在重山镇可是欠着将一千多万两白银。
  
      发行了四百万的债票,后年就要还八百三十多万两,再加上从钱庄内拆借了将近六百万两,算上利息,总计要还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一千五百多万两啊!
  
      朝堂一年的税银都没有这么多。
  
      重山镇想要捞这么多银子,一般人真玩不转。
  
      杨正山在重山镇,还可以借着玻璃作坊来偿还这些债务。
  
      可若是换个人来,别说偿还了,恐怕会把重山镇弄得一团糟。
  
      杨正山不希望有人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给毁掉。
  
      “也不知道朝堂会让谁来接任重山镇总兵!希望能选个靠谱的人过来!”
  
      “若是不靠谱,那就别怪老夫搞事情了!”
  
      杨正山捋着胡须,眯着眼眸,心里暗暗发狠。
  
      重山镇是他的心血,他不容有人将它毁掉。
  
      ……
  
      事情的发展比杨正山预料的要好一些。
  
      第二天上午,又有一封信从京都送来。
  
      朝堂已经选定接任重山镇总兵之职的人选。
  
      这个人选让杨正山郁闷的心情瞬间变好了不少。
  
      周兰!
  
      在杨正山心中,周兰无疑是当前重山镇最合适的继任者。
  
      周兰虽是个女人,但她性格坚毅,杀伐果断,行事作风自带一股飒爽,最最重要的她肯定会遵循杨正山的计划来执掌重山镇。
  
      收到这个消息,也让杨正山振奋了不少。
  
      侯府主院堂屋中,杨正山看着手中的信件,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虽然不清楚延平帝为何会选周兰,不过既然周兰会来,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信里说什么?”郁青衣有些好奇的问道。
  
      杨正山抬头笑了笑,“周兰会接任重山镇总兵!”
  
      郁青衣闻言,也露出了笑容。
  
      昨日杨正山回来后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两人都是老夫老妻了,郁青衣自然了解杨正山的性格。
  
      这么多年,杨正山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表现。
  
      而杨正山也没有瞒着她,将事情跟她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其中自然也包含杨正山的担忧。
  
      郁青衣了解杨正山的性子,知道杨正山担心什么,所以这一夜她也跟着忧心。
  
      现在听周兰接任重山镇总兵,她就明白杨正山最大的担忧已经没有了。
  
      “那就好,有周将军在,肯定不会把老爷的心血荒废掉!”郁青衣笑道。
  
      杨正山神色轻松的点点头,转而将信件丢到面前的火炉中。
  
      周兰接任重山镇总兵之职算是解除了他最大的担心,不过他现在又有些纳闷延平帝再搞什么鬼!
  
      延平帝难道不清楚他与周兰的关系吗?
  
      显然不可能的。
  
      如果延平帝真的对杨正山不满的话,那应该选一个跟杨正山毫无相关的人来重山镇才对。
  
      可是延平帝却选了周兰?
  
      难道不是延平帝选的,是朝堂众臣做的决意?
  
      这就是远离京都的坏处,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也就罢了,连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也摸不透。
  
      虽然有武铮给他传信,但武铮给他传递的信息也只是最表面的消息,很多事情不是亲眼所见,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看的透彻的。
  
      杨正山想了一会没有想通,也就懒得想了,转而跟郁青衣聊起了家里的事情。
  
      “你安排一下,先让家里收拾着,随时做好出发准备!”
  
      “我们什么时候去京都?”郁青衣问道。
  
      “肯定是年后!具体要看周兰什么时候能过来!”杨正山道。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九了,周兰来了,杨正山还要跟她交接一下,也要在重山镇安排一下,年前肯定是来不及了。
  
      如今杨家也是家大业大,要是搬家的话,肯定会很麻烦。
  
      “有些东西可以先搬到杨家村去,等以后有时间在慢慢运到京都去!”
  
      杨家有多少东西?
  
      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如今杨家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口子人,府中仆人护卫多达三百多人,这要是全部搬到京都去,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那还让明诚回来吗?”郁青衣问道。
  
      杨正山汗然,他把杨明诚给忘了。
  
      现在杨明诚和杨承茂他们应该还没有京都,按照计划的话他们应该会在年前赶回了,可现在还有必要来回折腾吗?
  
      “不用了,等下你安排人给明诚传信过去,让他们留在京都吧,把府邸和京都周围的庄子收拾一下!”
  
      杨家在京都也有一些产业,有杨家自己买的店铺和田庄,还有杨正山的赐田。
  
      这次搬去京都跟以前搬家不一样,以前杨家从迎河堡搬到安源城,又从安源城搬到了腾龙卫,最后又从腾龙卫搬到了重山关。
  
      这搬来搬去,其实没有一处是杨家真正的家。
  
      以前杨家的家在杨家村,而搬到京都之后,杨家就要在京都安家落户了。
  
      就算是以后杨正山离京任职,杨家也不会再离开京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