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奕:想要叫爸爸!

2025-02-11 作者: 听风煮雨夜
第5章李奕:想要叫爸爸!    很快,黄玉昆和张遂谋这两个石达开的重要谋士便一前一后来到了石达开的书房。
  
      命人上茶之后,石达开开口说道。
  
      “京城那边传来最新消息,天王遇害升天。”
  
      “且妖酋咸丰遇刺身亡,恭亲王奕登基继位,改年号祺祥……”
  
      “两位先生都说说吧,我等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石达开简单阐述了一下最近的局势,然后开口询问了起来。
  
      黄玉昆站出来说道。
  
      “启禀翼王,卑职以为我等毕竟是天国旧部,既然天王升天,我等便该有所表示。”
  
      “还请翼王下令,自今日起,全军着白衣,替天王戴孝。”
  
      “并自关中发兵,东出河南,击河南清妖,为天王报仇!”
  
      听罢黄玉昆的建议,石达开沉思了起来。
  
      他听懂了黄玉昆话中的深意。
  
      为天王戴孝属于是政治表态,虽然做不做皆可,但做了有益而无害,最好去做。
  
      而自关中进攻河南,自然也并非是为了给洪秀全报仇。
  
      或者说,为洪秀全报仇只是托词。
  
      算是师出有名中的那个名!
  
      真正的原因则是因为现在清廷高层剧变,且清军主力被唐军消灭在了江南,河南正值空虚。
  
      石达开若此时率军出关,对河南用兵,便是典型的趁虚而入,很大概率可以取得不小战果,甚至一口吃下整个河南。
  
      一旁的张遂谋也是开口说道。
  
      “翼王,下官以为黄大人所言不错。”
  
      “如今清廷在河南方向兵力空虚,而我天国却是占据关中,兵强马壮,正是我等东出河南,争霸中原的大好时机。”
  
      “万不可错过!”
  
      石达开闻言,微微颔首道。
  
      “此言倒是不错。”
  
      “东出河南……”
  
      “还有呢?”
  
      石达开认可了趁机东出的计划,但他还想要听一听别的意见。
  
      张遂谋见此,语气略有些疑虑的开口说道。
  
      “翼王,下官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石达开闻言微微颔首道。
  
      “有事尽管讲来,张先生无需顾虑。”
  
      “本王绝不会因言罪人!”
  
      张遂谋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翼王,既然天王已经遇害升天,那天国便算是彻底覆亡了。”
  
      “下官建议我军之后应该另立旗号,尽可能剥离军中拜上帝教的因素,让大军由宗教化向世俗化转变。”
  
      “并开办科举,录取文人士子为官,缓和我等和士绅地主之间的关系。”
  
      “若不能得士绅地主之支持,我等即便占据关中,也很难控制州府,真正将根基给扎下去。”
  
      张遂谋是传统文人出身,他实在是太知道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究竟拥有着多大的力量了。
  
      石达开闻言,却是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继续蹙眉踌躇道。
  
      “另立旗号?本王若是这样做了,军中将士能答应吗?”
  
      “贸然行事,只怕会影响大军士气!”
  
      张遂谋闻言,十分笃定的说道。
  
      “翼王多虑了。”
  
      “现在军中将士在意的其实并非天国,而是天朝田亩制度。”
  
      “只要翼王愿意继续在推行天朝田亩制,其他便都无大碍。”
  
      什么是军心?
  
      土地就是军心!
  
      只要土地军饷给到位了,上帝?上帝算个屁!
  
      这就是人性。
  
      一旁的黄玉昆闻言却是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翼王,卑职有不同意见。”
  
      “现如今我军的军中,老兄弟大多都还是信上帝的,若我等冒然抛弃天国的名号,军心必然动荡。”
  
      “倒不如翼王趁着天王升天的机会,更进一步,称天王!”
  
      “再以天王的名义号令天下,执掌反清大局之牛耳!”
  
      石达开并没有表态,只是依旧沉思着。
  
      因为不管是张遂谋还是黄玉昆,所言都挺有道理。
  
      不等石达开说话,张遂谋便开口反驳道。
  
      “黄先生此言差矣,自天京事变,天国内乱东王被害之后,所谓的拜上帝教便成了笑话。”
  
      “军中将士几乎没多少人还信奉上帝了。”
  
      “并且,太平天国之前所奉行的‘焚书毁庙’‘拆祠堂砸学堂’等政策,也是将天国在民间的名声搞的极差。”
  
      “若翼王现在称天王,继承太平天国,岂不是舍本逐末?”
  
      由于老洪屡试不第被科举给整破防了,太平天国前期行事相当魔怔,不光是焚书毁庙,针对儒家,甚至连寻常人家里的祠堂都要拆。
  
      嗯,因为拜上帝教的教义和基督教一致,只允许拜上帝,不允许祭祖。
  
      所以,太平天国在民间的名声可谓极差。
  
      在那些文人士绅的推波助澜下,太平天国在民间的形象几乎和妖魔鬼怪别无二样。
  
      如果石达开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想要和士绅阶级和解,难度将会凭空提上一级。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黄玉昆闻言,也是开口反驳道。
  
      “张先生,天下是打下来的,而不是谈下来的。”
  
      “而打天下,靠的便是军队。”
  
      “军中的老兄弟多半都是拜上帝教的教众出身,对天国也很是认可。”
  
      “我等岂能逆着军心行事?”
  
      听着两人的争吵,石达开越发头疼。
  
      片刻之后,他拍桌子说道。
  
      “好了,好了。”
  
      “这件事暂且打住,容后再议。”
  
      “我等还是先议一下大军东出河南的事情吧?”
  
      石达开准备要先东出打下河南,再去讨论他是更进一步称天王,还是干脆另立旗号的事情。
  
      若能有打下河南的胜利在手,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能更有底气。
  
      黄玉昆和张遂谋闻言,只能是齐齐抱拳应下,不再提这个问题。
  
      石达开见此,继续说道。
  
      “现在清妖在河南方面,主事的有三人,一者为河南总督讷尔经额,一者为河南巡抚兼团练大臣的蔡炳文,一为河南布政使贾臻。”
  
      “其中,讷尔经额率部驻扎陕州为第一道防线,蔡炳文居于洛阳组织筹办团练为第二道防线,贾臻居开封,负责为前线提供后勤。”
  
      “三者互为依托,层层防御。”
  
      “我军若要自潼关东出河南,首先面临的阻碍,便是这三人……”
  
      石祥贞见此,上前来询问道。
  
      “翼王的意思是?”
  
      石达开略微沉吟一阵,命人取来舆图,他伸手在舆图上指点,并解释道。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军若要东出,最先需要考虑的便是粮草的运输。”
  
      “所以,本王的想法是,我军东出可以走洛河一线。”
  
      “一来是可以借洛河水运运输粮草后勤。”
  
      “二来是可以绕过陕州的清军重兵,走雒南,卢氏,永宁一线,直趋洛阳,断其后路。”
  
      石达开的手指从长安,通过渭河连接渭南,然后自渭南,通过一段陆运转洛河,便可以经由洛河,直接杀至洛阳。
  
      之所以要这样走,并非是渭河直通黄河的这条线不能走。
  
      而是走这条线的话,需要经过三门峡。
  
      而三门峡的地理位置太过险要,且水流过于湍急。
  
      走这条线运粮所需承担的成本实在太大,搞不好沉了船那就是人财两失。
  
      所以,石达开准备走洛河绕过三门峡。
  
      嗯,在绕过三门峡之后,黄河的水流就会变得平缓。
  
      然后,石达开便可以借着黄河水运的便利运粮,直接杀穿河南,甚至一口气冲到江苏了。
  
      嗯,现如今的黄河还在夺淮入海,而不是走黄河故道通过黄河入海口入海。
  
      所以,走黄河杀不到山东,只能杀到江苏。
  
      一直得到1855年,黄河北决铜瓦厢,黄河这才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形成如今的黄河下游河道。
  
      石祥贞闻言,当即说道。
  
      “翼王英明!”
  
      “只是,我军若是绕过陕州的话,万一驻扎陕州的讷尔经额回师洛阳,或是南下洛水断我军粮道,我军岂不是危险了吗?”
  
      为什么打仗的时候遇到坚城不能绕过去,非得死磕下来。
  
      原因便是这个!
  
      你绕过去简单,可当你主力离开后,人家城内的守军要断你粮道也很简单。
  
      石达开闻言,开口说道。
  
      “所以,我军需要在走洛河突袭洛阳的同时,派兵自潼关东出,牵制陕州方向的讷尔经额。”
  
      石祥贞闻言,当即抱拳道。
  
      “翼王,末将请战!”
  
      石达开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可,既然祥贞你主动请战,那便由你率军自潼关方向东出,牵制驻扎陕州的讷尔经额……”
  
      ……
  
      昭武二年腊月二十八,年关临近。
  
      广州的唐王府内,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一幅喜庆模样。
  
      李奕难得得闲,回到王府后院陪陪家人。
  
      他躺在床榻上,同一旁亲手为孩子缝着小衣服的罗彩玉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闲天。
  
      罗彩玉是王后,这种事情按理来说是不用她亲自做。
  
      大唐不缺手艺精湛的绣娘。
  
      但是,李载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几乎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
  
      哪怕是手艺最好的绣娘做的衣服,罗彩玉也不放心穿在自己儿子身上。
  
      嗯,李载还没出生的时候,罗彩玉便开始亲手为他缝制各种贴身的小衣服,小帽子了。
  
      戴着虎头帽的李载把李奕当成的障碍物,在李奕身上爬上爬下,异常活泼,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睁的大大的。
  
      忽然,他伸出宠宠欲动的小手,抓住了李奕的一缕头发,然后用力一拽。
  
      “嘶!”
  
      李奕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小孩子看起来白白嫩嫩的好似很脆弱,但拽起胡子头发来,小手是真的很有劲儿。
  
      李奕坐起身来,想要把自己的一缕从自家小崽子的手里抢回来。
  
      却是发现这小崽子手劲儿是真的大,李奕怕伤到他,不好发力,竟抢不回自己的一缕头发。
  
      如此一幕,看的一旁的罗彩玉有些震惊,急忙上前来帮忙。
  
      “哎呀!”
  
      “小平安,快松手,拽疼你父王了……”
  
      只是,李载可不光是不给李奕这个父亲面前,罗彩玉在他这里说话也不管用。
  
      哪怕罗彩玉拿着他平常最喜欢的玩具来诱惑他,他依旧是一边拽着李奕的头发,一边咯咯的笑着。
  
      一旁伺候的侍女们见此一幕,都是有些忍俊不禁。
  
      李奕有些无奈,被拽的龇牙咧嘴的,从怀中掏出一枚自己随身携带的印章,在李载面前晃了晃。
  
      李载眼睛亮亮的,露出一个感兴趣的表情,伸手去够。
  
      李奕这才趁机将自己的头发给解救了出来。
  
      李载从李奕手上接过印章,就往自己嘴里塞,看的一旁的罗彩玉连忙上前来阻止。
  
      “别吃,别吃!”
  
      “小平安,这个不能吃!”
  
      罗彩玉有些紧张,生怕李载把印章上的残余的印泥给吃到嘴里去。
  
      虽然李奕用的印泥是上佳的龙泉印泥,但这玩意就算是质量再好,也是不能吃到嘴里的。
  
      李载见罗彩玉凑了过来,停下了把印章往自己嘴里送的动作,反手就把印章盖在了罗彩玉脸上。
  
      在罗彩玉脸上留下一个明显的印痕。
  
      李奕见此,忍不住哈哈大笑。
  
      “哈哈哈!”
  
      李载也是兴奋的拍着小手。
  
      罗彩玉没好气的白了幸灾乐祸的李奕一眼。
  
      然后上前去将李载抱在怀中,从他手中抢下了李奕的印章。
  
      准备交还给李奕!
  
      李奕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
  
      “既然小平安喜欢,那就让他拿着玩儿吧”
  
      “孤回头命人再刻一块就是!”
  
      一块印章而已,还只是私人印章,而非官印,李奕也不是很在意。
  
      只要不流出去就行!
  
      说话间,他拿起那块印章挑逗起了李载。
  
      “想不想要?小平安想不想要?”
  
      “想要的话就叫爸爸!”
  
      “叫爸爸……”
  
      一岁多的孩子虽然还不能完整的说出句子,但简单的说一些爸爸妈妈,或是单个的词语,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载咯咯的笑着,然后张嘴道。
  
      “爸……爸……爸爸,玩!”
  
      “我……玩儿!”
  
      听着李载叫爸爸,李奕的心仿佛都要化了,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将手中的印章交给了李载把玩,李奕在他满是奶香味的小脸上轻轻亲了一口。
  
      一旁的罗彩玉看着眼前父子互动的温馨一幕,不由得露出笑容。
  
      她能看得出来,李奕对李载这个长子是真的喜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