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孔家杀孔家

2025-02-11 作者: 听风煮雨夜
第62章孔家杀孔家    待孔宪坤坐下,李奕这才慢条斯理的询问道。
  
      “卿家知道孤为何召你前来济宁觐见吗?”
  
      孔宪坤闻言,稍稍斟酌了一下语句,然后说道。
  
      “微臣大概知道一些。”
  
      “但还请王上明示!”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了起来。
  
      “孤之所以召卿家前来济宁,主要便是因为曲阜北孔做事实在太过了些。”
  
      “满清丧尽天良,炸断黄河,致使黄河改道。山东,河南,直隶,千万灾民受难。”
  
      “孤不忍百姓沦为饿殍,亲率大军北伐,前来灾区赈灾。”
  
      “为了赈灾,大唐国库里的存银如同流水般流出。”
  
      “各地百姓士绅也是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
  
      “可以说,灾区现在所用的每一份物资,都乃是天下百姓之血汗。”
  
      “可即便如此,孔府还是贪墨了孤拨付给曲阜的赈灾物资,甚至借着此次天灾谋利,强逼灾民为奴,大发国难财!”
  
      “实在是太不像话!”
  
      “但是,孔府即便再怎么不像话,可毕竟也是至圣先师苗裔。”
  
      “所以,孤将卿家召到济宁来,希望能由卿家主持对孔氏北宗的公审和判决。”
  
      “也好让天下人知道,至圣先师的后裔不光是有北宗这些贪婪无度,残民害民的虫豸,也有卿家这样清正贤明,大义灭亲的儒林表率。”
  
      “如此,也能维护至圣先师之颜面。”
  
      “卿家以为如何?”
  
      李奕想杀孔繁灏,很简单,他只要一声令下。
  
      随便一名唐军士兵就能结果了孔繁灏的生命。
  
      但是,孔繁灏毕竟是孔子苗裔,好杀,不好善后。
  
      所以,李奕将孔宪坤给提了出来,准备让他来做这把杀人的刀。
  
      李奕杀孔子后裔,会被天下人所指责。
  
      但若是孔子后裔杀孔子后裔,那可就是孔家自己的事情了。
  
      人家孔家自己人看不过去北孔的恶心,所以选择大义灭亲,这关你们天下人什么事情?
  
      谁又能提出反对意见?
  
      你凭什么提出反对意见?
  
      孔宪坤闻言,心下当即便是一个咯噔。
  
      他明白了李奕的意思。
  
      想要衍圣公的爵位吗?
  
      想要的话,就去替孤处理了孔氏北宗。
  
      事情做好了,衍圣公的爵位就是你的。
  
      做不好,需要被处理的姓孔的人中,或许就得再加一个了!
  
      想清楚了这些,孔宪坤当即在李奕面前下拜道。
  
      “王上放心,微臣明白!”
  
      “微臣这便动身前往曲阜,大义灭亲,给天下人,给王上一个交代!”
  
      李奕微微颔首,笑盈盈的说道。
  
      “嗯,有劳卿家替孤跑这一趟了。”
  
      孔宪坤再次说道。
  
      “为王上分忧,乃我等臣子之本分!”
  
      不管是为了衍圣公的爵位,还是为了自保,孔先坤对杀孔繁灏都没有太大的抗拒。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血缘上来说,他们南宗才是孔氏正统!
  
      当年靖康之难爆发,高宗南下,曲阜孔氏之长房长孙选择追随完颜构前往江南,延续孔氏宗庙。
  
      而留下的,则是孔氏支脉,让他们看护孔陵和孔庙。
  
      可谁知,在两宋以后,北宗这个支脉庶子竟摇身一变成了正统,他们南宗反而成了附庸!!
  
      简直岂有此理!
  
      如今,一个帮他们南宗夺回正统地位的机会摆在眼前,孔宪坤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
  
      ……
  
      贵州,兴义府!
  
      深秋时节,贵州这边的气候也开始转凉。
  
      府衙内的几棵大树都已经变得光秃秃的,树叶落了个干净。
  
      兴义府知府兼贵西道道尹张锳正在一边饮茶,一边翻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
  
      报纸打头的封面上便是这么一行加粗加黑的大字。
  
      【大唐日报】
  
      【号外,号外,王上率部亲临前线灾区视察,指导赈灾工作……】
  
      【大唐王师进取大沽口,天津易手,清妖震怖……】
  
      很明显,他看的是一封来自大唐的报纸。
  
      张锳翻看着报纸,表情复杂。
  
      虽他不愿意承认,但清廷之大厦将倾,几乎已经是定局了。
  
      而他们这些地方官员目前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不投贼,仅此而已。
  
      合上手中的报纸,张锳的目光看向了桌子上的一封劝降信。
  
      这是一封来自大唐的劝降信。
  
      写信之人名为高祥,是他之故友,两人曾是同科。
  
      高祥之前在湖南为官,只不过在大唐打进湖南之后,他选择了归降。
  
      如今,已经官至内政部的副司长,算得上位高权重。
  
      翻看着手中的劝降信,张锳脸上满是纠结。
  
      对于是否投降大唐,他其实是意动的,只是一直拿不定主意。
  
      就在张锳纠结之际,其子张之洞迈步从外边走了进来。
  
      “儿子拜见父亲!”张锳见来的是自己儿子,放下了手中的书信,抬头说道。
  
      “起来吧!”
  
      “孝达今日怎想起来来为父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张之洞闻言,也没有和自己父亲绕圈子,直接了当的说道。
  
      “父亲,儿子听闻高叔父给您送信来了,不知此事是否为真?”
  
      张锳闻言,先是一愣神,后点头说道。
  
      “此事确实为真。”
  
      “高兄给为父送来了一封劝降信,想要劝为父投降唐国。”
  
      “为父如今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孝达,你可有什么看法?”
  
      张锳原本就打算召自己这个素来聪明的儿子前来问计,如今张之洞自己来了,倒是正好。
  
      省的他再专门派人跑一趟!
  
      张之洞闻言,开口说道。
  
      “回父亲的话,儿子以为如今投降大唐,或许是我等最好的选择。”
  
      “父亲看今日的报纸了吗?”
  
      张锳点点头,拿起手边的大唐日报给张之洞看了一下,示意他已经看过了。
  
      张之洞见此,继续说道。
  
      “清廷炸黄河大堤,以水退兵,本就大失人心,如今,就连天津都被唐军战局,覆亡或许只是顷刻间的事情了。”
  
      “而如今天下大势,主要三分。”
  
      “一为南方的大唐,二为战局关中河南的长毛,三为即将覆亡的满清。”
  
      “这三者中,满清将亡且炸黄河以至正统性崩塌;而长毛信奉西洋邪教,政教合一治国,薄待士绅不得人心,终归不是正途。”
  
      “唯有大唐那位王上礼贤下士,广开科举,重视教育,生活简朴,为人宽仁,且兼之南征北战无所不胜,可谓是明君圣主之典范。”
  
      “若儿子所料不错,这天下有极大概率会是大唐的。”
  
      “我等现在投降,或可得一从龙之功。”
  
      “否则,一但大唐发兵贵州,以贵州一省之力,绝难抵挡唐军之兵锋。”
  
      “到时候,我等只怕是要沦为阶下之囚……”
  
      听着自己儿子的分析,张锳脸上的表情也是意动。
  
      深吸一口气,张锳终于做出决定道。
  
      “吾儿所言有理。”
  
      “为父这便给高兄回信,请他在大唐朝中为我等牵线搭桥,共谋归附事宜……”
  
      张之洞闻言,当即下拜道。
  
      “父亲英明!”
  
      ……
  
      日本,江户!
  
      大唐遣日大使,外交司的两位副司长之一的梁庚正在使馆内接见德川幕府当代老中之一的阿部正弘。
  
      梁庚在抵达日本之后,第一时间便同德川幕府接触。
  
      要求德川幕府对大唐开放市场,并且,大唐也要获得和八国联军同等的待遇。
  
      幕府那边在稍作考虑之后,便应下了大唐的全部条件。
  
      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原因也很简单。
  
      德川幕府欺软怕硬!
  
      幕府可是知道八国联军之所以来犯日本,那是被大唐给揍了,然后跑到日本来找补来的。
  
      幕府连被大唐打过一遍的八国联军都打不过,又岂能是大唐的对手?
  
      所以,为了避免和大唐再起争端,以影响到幕府的统治。
  
      幕府方面十分痛快的便答应了大唐要求幕府开放通商,划分租界,设立使馆,治外法权等相关条件。
  
      而对此,幕府方面唯一提出的条件就是,幕府想要再派遣唐使前往大唐,向大唐学习军事,文化,商业,工业等各方面的内容,以求富国强兵。
  
      并且,还想要向大唐购置军火,雇佣教官,训练一支幕府新军。
  
      而双方,现在正在掰扯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榻榻米上摆着一张上好的檀木桌,桌子上摆着几只精巧的茶杯和茶具。
  
      而在木桌旁,则是一个火炉,火炉上座着茶壶,还在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几名穿着和服的漂亮侍女在一旁沏茶伺候。
  
      在茶水沏好之后,阿部正弘双手奉茶,用略带口音的汉话说道。
  
      “梁君,请用茶!”
  
      “这是日本最好的茶叶,就连天皇每年都只有一定的定额供应。”
  
      “希望您能喜欢!”
  
      虽然他既是备后福山藩大名,又是幕府的老中之一,但在梁庚这位大唐使者面前,却是提不起任何的傲气,自始至终表现的都是如此谦和。
  
      日本这个民族很抽象。
  
      在面对弱小者时,会表现的各种残暴,恶毒,比之恶狼都要更甚三分。
  
      但在强者面前,却是比狗还要温顺,任由强者予取予求。
  
      并且,还时刻有着一颗悖逆嗜主,以下克上的不安分的心。
  
      梁庚接过茶杯,细细品了一口,面露享受。
  
      “好茶!”
  
      “此茶喝起来清亮,透彻,茶香清幽,喝进嘴里先是微,后又返甘,香味悠长,令人回味。”
  
      “确实是好茶!!”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