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定都之议

2025-02-11 作者: 听风煮雨夜
第111章定都之议    所以,桂良和博尔济吉特氏这才会一起前来面见瓜尔佳氏。
  
      想要获得瓜尔佳氏的支持。
  
      还有就是,其实奕杀兄盗嫂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只是之前木已成舟,奕的皇位已经坐稳,再加上当时的满清大厦将倾,经不起动荡。
  
      所以,大家才十分默契的没人提这件事。
  
      但是,现在却是不同了。
  
      奕兵败被俘,失去了对朝政的掌控。
  
      满清内部那些对他不满的人,自然会趁机跳出来,想要另立新君。
  
      但是,这对桂良,博尔济吉特氏等人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
  
      不管是从利益,从立场上,还是从情感上来说,他们都是铁杆的帝党。
  
      瓜尔佳氏闻言,深吸一口气,态度十分坚定的说道。
  
      “母后,需要我做些什么?”
  
      博尔济吉特氏闻言,也就没有绕弯子,直接了当的说道。
  
      “你我共同出面,在行宫内召开临时朝会。”
  
      “然后由亲家安排刀斧手埋伏于宫内。”
  
      “摔杯为号之后,刀斧手一涌而出,以你我太后和皇后的名义,杀几个带头的乱臣贼子,然后迫使剩下的人应许迎回皇帝的事情。”
  
      “唯有做成此事,我们才有可能救回皇上!”
  
      瓜尔佳氏闻言,当即点头道。
  
      “只要能救回皇上,臣妾听凭太后安排。”
  
      桂良闻言,打千说道。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放心,有老臣在,定不让那些乱臣贼子张狂。”
  
      太后闻言,神情郑重的说道。
  
      “如此,一切便都拜托卿家了。”
  
      桂良闻言,也是郑重其事的点头。
  
      现在博尔济吉特氏很庆幸,庆幸奕任命了桂良负责开垦关外,掌握关外大权。
  
      否则的话,若是没有桂良这个掌控关外的实权派的支持,那么,他和瓜尔佳氏即便是再怎么有大义名分在身,也是不可能压的过朝中的非议的。
  
      博尔济吉特氏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有兵才能有权。
  
      没有兵,光有大义名分,那屁用没有。
  
      ……
  
      紫禁城,养心殿。
  
      在从太和殿离开之后,李奕便迈步来到了养心殿,准备暂且先在紫禁城中住下。
  
      至于说圆明园?
  
      则是不急于一时。
  
      现在对李奕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先以朝政大局为重。
  
      在他完成稳定朝政的事情之后,再去圆明园也不迟。
  
      嗯,圆明园就在那里摆着,又不会长腿跑了,什么时候去不是去?
  
      何必着急那一时半刻?
  
      如今天下未定,还是当以政务为重。
  
      而说起处理政务来,紫禁城距离内阁各部的衙署,肯定比圆明园更有效率。
  
      养心殿内,李奕召集大唐的众高层议事。
  
      在所有人都来到养心殿内之后,李奕抬手安排他们各自落座,然后开口说道。
  
      “当今,我大唐虽已经收复了京城,但这却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坐稳了天下。”
  
      “诸位卿家,还当继续尽心竭力,为朕当好这个家。”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李奕继续说道。
  
      “接下来,摆在我大唐面前的,主要有以下这么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军事上的动作依旧不能停。”
  
      “我大唐要尽快派兵拿下宣化府,古北口,山海关等边关重镇,营造关墙防线,借此来拱卫京师,以免关外的清军入关袭扰。”
  
      李奕话音落下,左宗棠立即站出来说道。
  
      “微臣明白,这便命人准备制定作战计划。”
  
      李奕点点头,然后伸出第二根手指道。
  
      “第二,立即派人去山西,湖北等地进行招降,配合军事行动施压,尽快将关内各省全部拿下。”
  
      张之洞点头表示明白,并说自己回头便拍电报给广州的外交司衙门。
  
      李奕继续说道。
  
      “第三,石达开那边也要派人前去招降,并做好石达开拒不投降之后发兵讨伐的准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若不能一统关内,那朕这个皇帝做的岂不是平白惹人耻笑?”
  
      众人闻言,再度齐声应是。
  
      他们都知道,李奕不是两宋的那些生怕武将功高盖主而不敢开疆拓土,只敢偏安一隅的君主。
  
      李奕不怕任何人功高盖主。
  
      因为,自从大唐起兵以来,李奕几乎亲自主导了每一场大战。
  
      大唐的每一场大规模战役,都是在李奕亲自指挥下打赢的。
  
      甚至,就连南北二京,都是在李奕手上收复的。
  
      他就像是一个翻版的李世民。
  
      甚至比李世民登基称帝时更年轻,更自信。
  
      所以,他是不担心任何人功高震主的,因为,没有人的功劳能盖过他去。
  
      所有人都明白,跟在这样的一位君主后面,建功立业,那是必然的事情。
  
      天下一统,自然也是大势所趋!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继续说道。
  
      “然后就是第四件事。”
  
      “迁都!”
  
      “既然京城已经打下来了,那么也就该迁都了,各部门都要做好迁移的准备,尽快完成迁都事宜。”
  
      “等迁都事宜完成之后,朕的登基大典再行举办也不迟!”
  
      关于大唐该定都在哪里,李奕其实是有过考虑的。
  
      中国境内现在比较适合当首都的地方其实并没有几个。
  
      从政治地位上来说,也就是南北二京,外加西安,洛阳,开封这几个地方。
  
      其他的地方,包括广州,武汉在内,其实都有些不够格。
  
      但在李奕看来,真正适合定都的地方,也就只有两个备选,也就是南北二京。
  
      至于是西安,洛阳,开封,则都是要差一些。
  
      西安是因为现在的关中平原已经被开发的不成样子,在自然气候的影响下,水土流失严重。
  
      已经不是秦汉隋唐时期的关中,已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帝国的运转。
  
      而开封则是因为黄河问题。
  
      现在的黄河可是一条地上悬河,隔三差五就要小规模决口一次。
  
      尤其是开封段的黄河,决口那更是家常便饭。
  
      要是定都开封,那自家首都天天爆发水患,皇宫隔三岔五就得泡一次黄河水,这尼玛谁能受得了?
  
      所以,开封也被pass掉了。
  
      而洛阳,则是因为身处内陆。
  
      现如今的时代已经是大航海的时代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必须得积极的迈向海洋,迈向深蓝。
  
      国家和民族才会有未来,有希望。
  
      所以,定都的位置绝对不能离大海太远。
  
      嗯,西安和开封被排除,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真的离大海太远了。
  
      这么算下来,合适的选择便只有南北二京。
  
      这两个地方也是各有各的好处。
  
      南京是身处江南腹地,定都南京可是更好的掌握江南这个钱袋子,以及文化中心。
  
      而北京则是身处北方,定都北京可以更好的掌控北方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这山河四省。
  
      而这些地方中,河北有铁,山西有煤,山东和河南有粮。
  
      加起来,那就是重工业和粮食都齐全了。
  
      有了重工业和粮食,枪杆子才能握得稳。
  
      也就是说,定都南北二京的选择,其实就是钱袋子和枪杆子的选择。
  
      而李奕则是选择了枪杆子!
  
      因为,枪杆子里出政权。
  
      对统治者来说,枪杆子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只要你握着枪杆子,那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你如果只握着钱袋子,那你大概率要变成别人眼中的肥羊。
  
      ……
  
      结束了议事,李奕挥手屏退了众人,准备休息。
  
      他迈步走到养心殿的偏殿,便准备躺下休息。
  
      忽然,李奕眼神一凝。
  
      他注意到床榻上的一卷被子中似乎躺了个人。
  
      他心中微惊,下意识拔出了腰间的配枪,开口喝问道。
  
      “谁?谁在哪里?”
  
      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李奕心中正是戒备,配枪自然不可能离身。
  
      偏殿外的禁卫听到了殿内的动静,纷纷推门闯了进来,将李奕护在身后,一根根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床榻的方向。
  
      很快,便见床榻上的被子中伸出一颗脑袋,脸色略显发白的说道。
  
      “回……回皇上的话,奴婢乃宫中的宫女。”
  
      “是黄公公命奴婢来伺候皇上,为皇上侍寝的。”
  
      这是一个五官秀美,很漂亮的女人,但李奕还是忍不住蹙眉。
  
      “你是怎么进入养心殿的?”
  
      在李奕入住养心殿之前,他的禁卫便将养心殿给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
  
      然后,又将出入口全部把守了起来!
  
      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有人能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养心殿的才对。
  
      想着这些,李奕的心忍不住提了起来。
  
      这尼玛幸亏来的是个给他侍寝的女人,若是来的是个刺客呢?
  
      那还了得?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张泰有些忐忑的站出来说道。
  
      “陛下,是微臣放她进来的。”
  
      “刚刚陛下召集众位同僚在养心殿议事之时,黄和安带着几名太监将此女送来,说是送人来给陛下侍寝。”
  
      “微臣以为是陛下安排的,便命几名女官检查,确认安全之后,将人给放进了寝殿。”
  
      “这次是微臣疏忽了,还请陛下治罪!”
  
      李奕闻言,脸色这才稍有好转。
  
      但他还是冷眼看了张泰一眼,随后又对一旁的另一名侍从吩咐道。
  
      “去将黄安和带来。”
  
      “朕倒是想要问问,是谁给他的胆子,敢让他来做朕的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