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有枪

2025-02-15 作者: 玩蛇怪
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有枪    庆历四年八月下旬,西夏提大军十万突袭青塘。
  
      他们的先锋军还带了十多门火炮。
  
      康定元年,宋军的火炮第一次出现在宋辽战场,大放光彩。
  
      之后宋辽、宋夏相继签订条约,辽国和西夏都开始不遗余力想弄到火炮与手榴弹。
  
      手榴弹还好,康定元年不管是战场上遗留的哑弹,还是后来偷偷从宋国军方采购,辽夏两国都能够弄到不少。
  
      但火炮就不行。
  
      因为从康定元年战事结束,到庆历二年之前的两年时间里,大宋的火炮总共也才二百多门。
  
      且都是铜炮,每一门都价格昂贵,只供给特殊精锐部队,这些部队受到严格管控,几乎不可能偷卖出来。
  
      事情的转机从庆历二年开始,赵骏建钢铁厂,以转炉炼钢,让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钢材应用之后,大炮喷井式制造。
  
      光那一年下半年,大宋就造了四百多门钢炮。
  
      等到庆历三年就更夸张,造了一千多门,到庆历四年初的时候,几乎整个河北路和陕西路边境各城池都堆满了大炮,吓死个人。
  
      如此大规模制造火炮,自然就有漏洞可钻。那个时候赵骏又没有整顿军队,因此私下贩卖军械的事情不在少数。
  
      辽国和西夏当时就从大宋军方弄了不少火炮,只是碍于他们搞不出钢材,只能制造熟铁炮而已。
  
      辽国还好,仿制了黑火药、手榴弹以及大炮,现在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火器实力。
  
      西夏就难受了。
  
      缺少原材料硫磺,目前手中的大炮除了从大宋军队那偷买进来的几门钢炮以外,就只有五十多门熟铁炮。
  
      不是西夏缺铁,事实上西夏的冶炼工艺和锻造技术不算差,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记载大宋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大宋的刀枪刺不破西夏人的铠甲。
  
      实在是那点硫磺制造出来的黑火药根本不够用,手榴弹的库存才几万枚,就可以知道西夏的硫磺原材料到底有多稀缺。
  
      也就是辽国这次下了血本,不仅拿出大量的钱财,还给了很多硫磺,李元昊都不一定敢出兵。
  
      不过硫磺确实已经在运的路上,还没有送到。又担心宋国那边会尽快整顿完军事,李元昊也是想趁着大宋军队正处于虚弱期,立即出兵,拿下青塘。
  
      青塘的情况李元昊早就已经摸透。
  
      大宋根本就没有卖给唃厮啰一门火炮,连手榴弹都没有卖,显然是要让唃厮啰对大宋形成依赖,将青塘政权彻底绑在大宋战车上。
  
      秦凤路那边,只有秦州,也就是后世天水市储备了三十多门。
  
      其余大炮要么在范仲淹的那支火器军手里,要么布置在河北以及陕西路边境各城池上,兰州城不可能有大炮。
  
      所以李元昊才放心大胆地出兵。
  
      在他看来,兰州城拿下不是问题,等拿下兰州之后,他在兰州布置防线,然后立即往西突袭西宁。
  
      若宋国大军来袭,他抵挡不住,就立即撤兵。
  
      然后按照原定退路,以西夏只与大宋签订和平契约为由,说出兵青塘名正言顺,再绵里夹针指责大宋率先发难是在撕毁条约。
  
      想来赵祯是要脸面的人,大抵也拿他没办法。
  
      若宋国大军来袭,他不仅抵挡住了,而且还大败宋军,那就有意思了。
  
      这就说明此次宋军整顿军治出了大问题,军队战斗力低下,那么李元昊摸清楚大宋虚实,立即可以联合辽国,南下吞并大宋。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兰州城南的皋兰山上,忽然多出了几十门火炮。
  
      光看那发射频率,李元昊就判断至少得有三十门以上。
  
      这吓了他一大跳。
  
      上午辰时末,经过两天的奔波,西夏人先是在昨天中午抵达了东玉关以北。
  
      随后沿着黄河北岸往东,于后世兰州西固区一带渡河。
  
      在今天上午开始对兰州发起袭击。
  
      然而兰州城中守军顽强,并且还有大炮,将他的先锋军打得七零八落。
  
      若非兰州西城是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区,地方宽敞,恐怕他的前军和中间都有可能遭到先锋军的倒卷了。
  
      “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炮声?”
  
      位于兰州西城外大概十多里地,西夏的前军当中,李元昊陡然听到诸多炮响,震惊不已。
  
      他这次五十多门炮自然全带上了,可问题是先锋军只带了十二门。
  
      光听声响,正面战场上怕是得有四五十门。
  
      哪这么多大炮?
  
      “大王!”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将领派回来的斥候急急忙忙来报道:“敌人在山上部署了三十门大炮,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可能!”
  
      李元昊愕然道:“兰州城根本就没有大炮。”
  
      “他们肯定是放在了山上。”
  
      旁边部将说道:“大王,大炮最怕近战,我们立即绕过去突袭!”
  
      “好!”
  
      李元昊应了下来,他现在也必须要去看看战场形势。
  
      当下大军继续前进。
  
      结果才刚走了十多分钟,离兰州城还有七八里地,离他的先锋军还有大概三四里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前方连绵爆炸不断发生。
  
      紧接着先锋军终于招架不住,开始撤退。
  
      这个时候就别想进攻了,他立即下令拦截溃败的先锋军,将他们重新组织成队形。
  
      “跑啊!”
  
      “神威天发怒了。”
  
      “这是天神惩罚我们!”
  
      诸多回鹘、回纥、达靼小部落士兵惊恐地喊着,纵马发足狂奔。
  
      不止是他们,连在军队里控制他们的党项军官都扛不住,同样惊慌失措地跟着他们四处乱跑。
  
      没办法。
  
      一来他们的大炮打不到人家山上。
  
      二来王士允他们的小钢炮在平地上没法跟人家比距离比威力,可在山上有射程弥补之后,射速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以前不管是枪还是炮,都是前膛设计,子弹和炮弹都要从枪管炮管往里面塞,用铣管往里面捅。
  
      但大炮需要增加威力和射程,炮管非常长,所以造成了填弹速度非常慢。
  
      一分钟能发射三到五发就不错了。
  
      而小钢炮的炮管比大炮短,往里面塞炮弹,一下子就能见底,射速自然快得多。
  
      不断轰炸之下,那些士气本来就不高的回鹘、回纥、达靼部落根本扛不住。别说人了,马匹都先四下逃散,难以招架。
  
      李元昊见此极为焦急,但急也没有用,他只能命令手下将领和军官立即前去重新组织起部队。
  
      而他自己则是四下扫视,目光最终放在了远处皋兰山上。
  
      山高林密,隐隐约约能够见到半山腰悬崖边有银光闪烁,好像还能见到一些几乎看不清的黑点正望向这边。
  
      双方的距离离得实在是太远了,至少得十多里,甚至二十里地,哪怕平原区视野开阔,没有望远镜,也完全看不到那边到底有什么东西。
  
      “大王,我带人绕过去杀奔那山上吧,末将不信那山里还藏有多少兵马。”
  
      有将领也注意到了,立即向李元昊请命。
  
      李元昊没有立即答应,目光露出深思,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兰州城大门打开,不知道多少吐蕃士兵冲杀了出来。
  
      这下就让战场变得更加混乱。
  
      见此李元昊担心城中有埋伏,只能说道:“快撤!”
  
      “快撤!”
  
      周围将领们也是连忙大喊。
  
      一时间双方一追一逃,都没怎么厮杀,很快李元昊大军如潮水般撤去,连先锋军带去的大炮都被缴获。
  
      西夏军撤退三十多里地,差不多就是后世兰州市西固区到城关区的距离。
  
      接近夜幕降临,数万大军被迫安营扎寨。
  
      这一次李元昊带了五万人来,十万大军其中两万驻扎在卓啰城做后备军,另外三万在河口,防止短时间内没有拿下兰州,后方唃厮啰前来驰援。
  
      结果万万没想到,根据假扮成商人混入兰州城的细作回报,本应该只有五千守军,没有火器,没有大炮的兰州,居然有如此强大的火力。
  
      并且敌人还敢于出城作战,这让多疑的李元昊不得不撤退回来,惊疑不定。
  
      晚上旷野平原上,帐篷林立。
  
      中间的大帐篷当中,李元昊与众人展开军事会议。
  
      帐篷内点燃了蜡烛,西夏虽然国小,有些资源比较缺少,不过石蜡矿倒是有。
  
      宋代常用树脂、石蜡做蜡烛,虽然味道有点难闻,但对于他们这些权贵来说,在材料里加点香料并不是难事。
  
      屋内蜡烛明暗不定,让李元昊微微低着头的脸也隐藏在了黑暗当中,令人感觉到一丝不安与恐惧。
  
      他默然许久,才压抑着愤怒说道:“谁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斥候不是来报,城里只有五千守军,没有大炮的吗?”
  
      “这”
  
      将领房当丘斛犹豫道:“可是进城的所有斥候都是这样,会不会是这段时间唃厮啰从宋军那买到了大炮?”
  
      “我看不像,这其中必定有诈。”
  
      另外一名将领费听沽细说道:“安子罗如何得知我们会前来?他又怎么敢出城鏖战?末将怀疑.”
  
      他说着看向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元道:“怀疑军中有细作。”
  
      李元昊顿时狐疑地看向张元。
  
      张元苦笑一声,随即说道:“大王,臣反倒认为并无细作。”
  
      “哦?”
  
      李元昊不置可否地道:“你说说。”
  
      “若有细作,我们能这样平安渡河?人家只需要把大炮架在河口,半渡而击,我军就损失惨重了。”
  
      张元耐心解释道:“何况若大王大败敌人,也同样会趁胜追击,所以安子罗出城鏖战,想要追杀我们并无不妥之处。”
  
      “那这大炮又作何解释?”
  
      李元昊问。
  
      “大王莫忘了宋军。”
  
      “你是说兰州城外的宋军?”
  
      “不错。”
  
      张元说道:“之前我们细作探察他们只有两千余人,且并无大炮,但若是恰好在细作查探之后就有大炮送来呢?如今大宋火炮何止上千,今年多做几门,送到军寨也是有可能之事。”
  
      “我”
  
      李元昊一时无语。
  
      一想也是。
  
      他的斥候确实查探过王士允部。
  
      然而他不敢直接对宋军出手。
  
      怕走漏任何一个宋军斥候,等待他的就是宋国指责他撕毁盟约,然后大军主力直接杀往西夏。
  
      所以就只能进攻兰州。
  
      说不好王士允部之前没有大炮,现在又装备上了呢?
  
      真要这样,就不知道上哪说理去了。
  
      “就算是如此,那如今兰州城也有火炮,我们该如何是好?”
  
      费听沽细说道。
  
      张元正色道:“大王,臣觉得兰州城其实就只有五千人,最多加上两千宋军。我们攻打青塘,宋军既然主动进攻我们,就属于宋国撕毁契约,将来宋国责问,理也站在我们这边,无需担心。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到破城之法。”
  
      “你有什么主意吗?”
  
      李元昊问道。
  
      “臣今天看了一下,他们是在兰州城南面的山上往西打,我们从西往东进攻自然在他们射程范围,但如果我们从北往南进攻呢?”
  
      张元说道。
  
      “哦?”
  
      李元昊稍稍思量,顿时大喜道:“还是军师有才智,如今新败,士气低落,待休整一日,便从北城进攻。”
  
      “那为什么我们不进攻那山,把山上的大炮打下来?”
  
      有人问道。
  
      张元耐心解释道:“山势陡峭,我们逆行攻山,人家在山上往下放炮,我们会吃大亏,因而只需要从北往南攻,他们的火炮就无用武之地。”
  
      古代兰州城并非在黄河边,而是在距离黄河大概十多里的皋兰山脚下,生活饮用水靠阿干河,也就是后世兰州的雷坛河。
  
      所以如果由北往南进攻的话,兰州并没有黄河天险,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区,非常好打。
  
      西夏军从西面进攻,处于南面的皋兰山火炮就不需要越过兰州城,直接从西北面的旷野上飞过去,打到他们阵地。
  
      可若是从北往南打,那么炮弹就要越过兰州城的上空,不仅可能会误伤到兰州城,而且距离更远。
  
      从兰州到皋兰山数里,兰州城南北数里,再加上西夏军必然是在数里外开跑。
  
      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得有二十多里路。
  
      宋军的火炮再厉害,总不能射出二十多里地吧。
  
      因而从北往南进攻,确实更好打。
  
      众人算是听明白了,当下李元昊就确定先休整一下,后天就对兰州发动总攻。
  
      而就在西夏军分析情况的时候,宋军这边也在分析。
  
      兰州城内,王士允和安子罗商议对策。
  
      “援军何时才能到?”
  
      安子罗焦虑问道。
  
      “兰州到军寨得有二百余里,不过沿途都有我们的烽火台,我们早就点燃了烽火,想来最迟后日就能到。”
  
      王士允回答道。
  
      历史上神宗时期,慢慢吞并青塘政权,在边境修筑大量堡垒。
  
      但此时还没有,最近的也只有古渭寨,离兰州三百余里。
  
      不过范仲淹采取了赵骏的建议,在边境大量修筑烽火台,迅速传递消息。
  
      这玩意儿可比骑马传信快得多,几乎这边战事刚刚开打,王士允就让人点燃了烽火台。
  
      塞北地形开阔,多丘陵山地,烽火台建在丘陵之上,只要不下雨,青烟能在二三十里外都能看见。
  
      所以几乎一个时辰左右,靠着烽火台传信,古渭寨那边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古渭寨部都监将第一时间率领人马来援。
  
      “就怕明日西贼就来袭啊。”
  
      安子罗叹息道。
  
      最近的援军就是宋军了,不过古渭寨那边人手也不多,就三个军,大概七千多人,其中还有一个军在兰州由王士允掌控。
  
      而唃厮啰那边又在数百里外的青塘,更不可能第一时间来援,现在他们就是几千人困守孤城了。
  
      王士允安慰道:“不用担心,西贼今日惨败,军心涣散,李元昊应该不会急于进攻。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他们从北城袭击,这样就危险了。”
  
      “为何?”
  
      安子罗不解。
  
      “今日我在山上看过了,离北城太远,若西贼还有大炮,我们的炮布置在山上打不到,且容易误伤城里,若是布置在城墙上,同样打不到他们。”
  
      王士允解释了一句道:“他们的大炮能射出十余里,我们的炮只能打三四里,除非像今天这样,他们继续从西城进攻。”
  
      安子罗忙道:“今日我们缴获了他们九门大炮,还有很多炮弹。”
  
      “先安置在城上,我再想想办法吧。”
  
      王士允陷入沉思。
  
      夜幕降临,很快就是一日过去。
  
      到了第二天傍晚,兰州城东面的官道上,尘土飞扬。
  
      “快快快!”
  
      数千匹战马疾驰,为首者是个精壮的大胡子,此人便是古渭寨部都监孙光义。
  
      远处兰州城上的守军见到是宋军旗帜,没有第一时间开门。
  
      直到王士允在城头见到了孙光义,才马上下令开城,一大队士兵们涌了进来。
  
      “孙将军。”
  
      王士允和安子罗迎了上去。
  
      孙光义笑道:“没来晚吧。”
  
      “来得正好。”
  
      王士允笑了笑,随后不解道:“将军,伱来得这么快,大炮也带了吗?”
  
      他是昨天中午发的消息,到今天下午,过去了大概十五个时辰,也就是差不多三十个小时。
  
      三百里的路程,如果昼夜不停地赶路,骑兵一晚上赶来倒是很正常,如曹操派虎豹骑追刘备,一昼夜三百余里。
  
      问题在于小钢炮得带上啊。
  
      这样的话速度就慢了许多,因此王士允这才推测他们明天才到。
  
      哪知道这么快。
  
      “要什么大炮,你知道我在路上捡到了什么吗?”
  
      孙光义笑道。
  
      “什么?”
  
      王士允纳闷。
  
      孙光义就指了指身后两名年轻军官道:“捡到了他们。”
  
      年轻军官拱手道:“龙猛军团东京火器第三营指挥使曾勇见过将军!”
  
      另外一人也拱手道:“龙猛军团东京火器第四营指挥使张文武见过将军!”
  
      火器营?
  
      即便王士允在边境也知道对方的名声。
  
      事实上王士允和孙光义上个月才被汴梁派来的使者查完结束。
  
      他们二人都没有作奸犯科,也没有里通敌国,因此那位奉使非常满意,不仅和颜悦色,还跟他们说了不少东京的事情。
  
      据说这火器营是去年由范相公和张相公组织建设,抽调军中精锐五万,分十个军团,每个军团五千人,战斗力强悍,乃是大宋的镇国神器。
  
      这次全军大整顿,各地都派出使者严查军队,整饬军纪,为了防止西夏和辽国进犯,朝廷特意派了火器营三万五千人戍边。其中两万人在河北路,一万五千人在陕西路。
  
      没想到这次竟然能遇到两营一千人。
  
      孙光义介绍道:“他们二人是奉命北上前往会宁镇守,路过古渭寨,我又恰好看到了你发的烽火,于是就马上请他们过来驰援。”
  
      “你们带了多少大炮?”
  
      王士允连忙问道。
  
      大炮?
  
      曾勇和张文武对视一眼,笑道:“没有一门。”
  
      “没有大炮?那可如何是好。”
  
      王士允忧心忡忡道:“西贼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做了大炮,虽然不如我们的炮,可他们的射程比我们远了太多。”
  
      “无妨。”
  
      张文武从身后掏出一细长物,拍了拍道:“我们有枪!”
  
      “枪?”
  
      王士允上下打量道:“这也算枪?”
  
      火枪虽然早在两年前就制作成功,但一直是机密,从制造好到正式量产,一直只有火器营才有。
  
      曾勇说道:“将军不信,来日西贼来犯,我们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厉害。”
  
      “先进城吧。”
  
      安子罗连忙招呼他们。
  
      当下王士允带着孙光义等人就先入城内。
  
      进城之后,众人齐聚城主府。
  
      他们把目前的形势简单地说给了几人听。
  
      眼下的兵力对比非常悬殊,哪怕有孙光义他们过来,青塘与宋国联军也就一万多人,而敌人却有十万。
  
      所以王士允建议把缴获的西夏大炮安装在山上,这样大炮加上高山的射程,就能射到敌人阵地。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带一百多斤的小炮上山容易,可带两千多斤的大炮就难了。
  
      本来山路就崎岖难行,这大炮很难带得上去。
  
      然而张文武和曾勇却拒绝了他们的提议,他们建议就把大炮摆在城墙上,与敌人对炮,他们会在开战之后,从侧翼发起突袭。
  
      由于大炮转向比较难,更何况对方一定会把大炮摆在阵前远射,只要他们从侧面或者后方突袭,侧面与后方都是西夏军队,敌人就不可能用大炮打他们。
  
      到时候张文武和曾勇会让西夏军尝尝火枪的厉害。
  
      王士允和安子罗都觉得他们有点盲目自信了,可见他们自信满满,又觉得朝廷既然建了火器营就不会无的放矢,最后经过商议,决定还是按照他们的办法实施。
  
      于是到了翌日,青塘与大宋联军,便开始严正以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