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阎埠贵的鬼主意

2025-02-24 作者: 四条腿的小白兔
第240章阎埠贵的鬼主意    这年月的京城。
  
      是一座拥有420.1万人口的大城市。
  
      要在四百多万的人中,找到刘春花和老商,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爱国领着武装部的同志,沿着大街跑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结果。
  
      牛部长联系了地方上的同志。
  
      但是要想在七八万供销社职员中,筛选出可疑对象,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办到的。
  
      武装部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唯一值得兴奋的事情,是到了中午,周克又来送饭了。
  
      这次是牛肉杂酱面。
  
      汤汁分离的那一种,吃起来满嘴香。
  
      李爱国感觉到了一种妈妈的味道。
  
      专案组的同志们大口的面条,周克眼巴巴的蹲在一旁,想了解一些案情。
  
      结果专案组的同志,都只顾着吃饭谁也没开口。
  
      牛部长不明所以,吃完饭之后,将饭盒递给周克。
  
      “周克,麻烦你帮同志们将饭盒刷了。”
  
      “还有,以后让食堂不要搞这么咸的饭菜了,下午我们还要出外勤,喝水多了,得到处找厕所。”
  
      “你又不是不知道,街上没有几间公共厕所。”
  
      “另外.下次搞面条,记得带几瓣蒜过来。”
  
      “吃面不吃蒜,算是怎么回事?”
  
      周克抱着一大堆饭盒,欲哭无泪。
  
      他成了后勤人员.还是编外的那种。
  
      吃完饭。
  
      开了一个短会,李爱国正准备继续下午的工作。
  
      一位年轻的同志突然敲开了会议室。
  
      “李司机,你邻居家的大娘生病了,一位名叫何雨水的姑娘,请伱赶紧回去。”
  
      “邻居家的大娘?难道是刘大娘!”李爱国放下材料,站起身。
  
      牛部长了解李爱国的情况,听到这话,对着他摆摆手:“爱国,家里有事情,你就赶紧回去,我会跟各区的街道办联系,请他们出面联系各个裁缝铺。”
  
      因为担心刘大娘的安危,李爱国交接了工作后,骑着自行车就往四合院狂奔而去。
  
      刘天全和刘地全两兄弟,正在戈壁滩里为种蘑菇而艰苦奋斗。
  
      咱在后方就应该照顾他们的家人。
  
      脚蹬子蹬成了风火轮,自行车的速度堪比奥德彪。
  
      李爱国一路火花带闪电,冲进了四合院。
  
      四合院内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袅袅炊烟,孩子们的嬉闹声,刘光天挨打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推着自行车进到中院,耳边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爱国兄弟,这几天你去哪里了?”
  
      扭头看去,刘岚正带着两个孩子往这边走。
  
      孩子们身上挎着用布条缝制的书包,看上去应该是去上学。
  
      “刘岚嫂子,机务段里有点事,这几天一直在忙。”
  
      李爱国有些着急,打声招呼就要离开。
  
      刘岚却贴了过来,抿着嘴笑着说道:“我可听说了,你这次可是干了件大事,要不,晚上我让大茂买点酒,我亲自做鸡,给你好好的庆祝。”
  
      老实说,刘岚鸡做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只是这会李爱国也顾不得这些了。
  
      “嫂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刘大娘病了,我得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刘大娘病了?”
  
      刘岚惊得嘴巴能塞进去鸡蛋,小脸蛋上写满疑惑:“不能够啊,刚才我还看到她在大院里遛弯,还有阎埠贵也到了她家,正搁屋里聊天喝茶呢!”
  
      李爱国这时候也觉察到有点不对劲了。
  
      要是真病了。
  
      何雨水肯定第一时间去社区医院请医生。
  
      不会舍近求远,跑到机务段来通知他。
  
      到底搞什么鬼?
  
      李爱国摇着头大步往刘家走去。
  
      此时的刘家屋内。
  
      刘大娘,阎埠贵坐在堂屋里喝茶。
  
      何雨水搬着板凳坐在一旁。
  
      她有些心虚的说道:“娘,咱们把爱国骗回来,是不是不太好?”
  
      说完,她偷偷的瞥了阎埠贵一眼,心道,就是这坏老头出的鬼主意。
  
      刘大娘放下搪瓷缸子,脸上浮现出忧愁之色,叹口气说道:“我这也是没办法,爱国这孩子在工作中是越来越上进了,却没心思找媳妇儿。他爹娘都不在了,我要是再不管的话,那他什么时间能结婚?”
  
      “就是!老嫂子,您就应该当家做主。”阎埠贵小眼睛眨巴眨巴,在旁边拱火:“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媒人,见过不少爱国这样的同志,思想太正了,一心搞**事业,要是不耍点手腕,强按住他的脑袋,他说不定三十岁也结不了婚。”
  
      何雨水偷偷的翻了个白眼。
  
      阎埠贵说得冠冕堂皇,谁不知道他是想要一些媒人礼。
  
      那姑娘本来是刘大娘介绍的,阎埠贵在得知后,找上门出了这个鬼主意。
  
      并且非要当媒人。
  
      理由很简单。
  
      刘大娘就跟李爱国的长辈一样,哪有长辈当媒人的道理。
  
      刘大娘也顾及到,在随后的婚事中,还要麻烦阎埠贵,就点头答应了。
  
      只是
  
      何雨水想起了那姑娘的家庭情况,小声说道:“爱国哥是火车司机,对象是有要求的,那姑娘家里是开裁缝铺的,出身应该配不上爱国哥。”
  
      “雨水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我老早就打听清楚了。”阎埠贵得意的说道:“陈家开的是裁缝铺,而不是裁缝店,是靠手工劳动挣钱的,在前几年评定成分的过程中,被评定为小手工业者。”
  
      “小手工业者?”
  
      何雨水惊喜,拍着手说道:“三大爷,这比你家的成分还要好一些呢!”
  
      阎埠贵家是小业主,跟小手工业者差好几个档次,已经蹭到了剥削阶级的边。
  
      “我那小业主当不得真,我当年就是账房先生,又没剥削职员.”阎埠贵额头上滑下三条黑线,正要辩解。
  
      李爱国从外面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
  
      看到屋内的情形,李爱国立刻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怕李爱国生气,刘大娘站起拉住他的手,将他让到椅子上。
  
      又让何雨水倒上茶水,将阎埠贵说媒的事情讲了一遍。
  
      李爱国听完后,顿时哭笑不得。
  
      这剧情怎么跟年代剧上的差不多啊。
  
      啥,这就是年代剧?
  
      那没事儿了.
  
      “大娘,您想让我相亲,直截了当的告诉我,我抽个空闲的时间”
  
      见李爱国推搡,刘大娘像小孩子似的嘟起了嘴,拍拍胳膊,打断他:“你忙得跟陀螺似,哪里有空?”
  
      “我”
  
      李爱国顿时哑口无言。
  
      来到这个年代后,他就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骏马,飞速的狂奔。
  
      且不论调查老商的事情,就算是制作液压自卸列车,也够他忙碌的。
  
      就算是有一点空闲时间,还想着肝技能点霸服。
  
      何雨水也在旁边劝:“哥,你就答应了嘛,我们跟女方已经约好了,今天下午三点钟,你们在人民公园见面。”
  
      “你要是不去,大娘下次还怎么跟老朋友见面。”
  
      得,既然机务段那边已经请了假,就顺道去相个亲
  
      李爱国也对这位刘大娘看中的女孩子有点好奇了。
  
      特别是听说女方是小手工业者出身,李爱国便答应了下来。
  
      小手工业者不属于剥削阶层,肯定能够得到机务段的同意。
  
      “现在下午一点了,还有两小时,雨水你帮你哥哥捯饬捯饬。”
  
      刘大娘见李爱国身上穿的工装衬衫皱巴巴的,直叹息他不会过日子。
  
      李爱国家里有洗澡的地方。
  
      大夏天的,也不需要烧热水,拧开水龙头冲了个凉。
  
      李爱国本来想换一套中山装。
  
      何雨水却说火车司机工装,是最好的衣服,女孩子都喜欢火车司机。
  
      为了表示正式,李爱国特意穿了一套工装后,换上了劳保皮鞋。
  
      机务段配发的劳保皮鞋是小羊皮做的。
  
      冬暖夏凉。
  
      下面还钉了掌钉,走起路来“咔咔”作响。
  
      特别神气!
  
      换好衣服后。
  
      李爱国拉开门,看看何雨水:“雨水,你觉得怎么样?”
  
      “真是帅气!”
  
      何雨水围着他转了一圈,突然说了一句:“哥,你等等。”
  
      何雨水扭身跑了,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盒姹紫嫣红。
  
      她拧开盖子,小心翼翼的抿出一些,抿到手心里,搓搓摊开。
  
      然后给李爱国揉在了脸上。
  
      又帮他整理了头发,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哥,你就是咱四九城的大帅比。”
  
      “小丫头,别说脏话!行了……哥出发了。”
  
      李爱国在何雨水的鼻子上拧了下,拿上一本《渡江前后》。
  
      这本书是女方通过阎埠贵转交给李爱国,用做接头暗号。
  
      最开始的时候,李爱国还有些疑惑。
  
      为什么不用常见的大众杂志,而选用这种售价高达三毛一的新书?
  
      后来一想,就明白了。
  
      夏天相亲,秋收结婚,这是古人的老规矩了。
  
      现在才刚解放。
  
      虽然上面提倡新风,但是规矩是有惯性的。
  
      老规矩依然占据了社会的主流。
  
      这时节正是男女相亲约会的好时节,公园里到处都是拿着大众杂志的青年男女。
  
      万一搞错了,虽不会上演一出‘上错花轿嫁对郎’的闹剧,也会难堪,并耽误事儿。
  
      女方留给李爱国的第一个印象就此产生——细心。
  
      推着自行车,李爱国出发了。
  
      人民公园距离四合院不远,拐过七八个胡同就能到。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