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梁祝

2023-12-24 作者: 我最白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梁祝    连续三首风格各自不同的曲子,已经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场音乐会的质量,它注定会成为经典!
  
      而此时。
  
      音乐会还在继续。
  
      卡农的演奏结束之后,林渊再度开口了:
  
      “接下来这首曲子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在古代有一女子唤做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 但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外地读书。
  
      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一书生梁山伯及其书僮士久。
  
      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共同前往书院求学……”
  
      林渊讲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之所以在音乐会上提到这么一个故事是因为接下来这首曲子叫做《梁祝》!
  
      讲的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的故事。
  
      事实上很多音乐作品背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故事。
  
      有些是编的有些是真的,有些干脆则是人们在欣赏完作品后,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脑补出来的。
  
      林渊这个厉害。
  
      毕竟梁祝的故事,本就是我们天朝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
  
      能广泛流传,本身就是因为它足够感人。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的婚事, 但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
  
      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
  
      在众人惊吓中,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
  
      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讲述中。
  
      全场认真倾听。
  
      当林渊的最后一道话音落下,拨弦接着长笛声自然的响起,观众只感觉自己好像身处云端,俯瞰人间是一片朦胧景象。
  
      而后。
  
      管弦乐响起。
  
      云层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拨开,人间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观众仿佛看到三年的书院时光中,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友谊在不断地加深。
  
      笑着。
  
      闹着。
  
      互相关心着。
  
      小提琴绵绵长长, 幽幽远远。
  
      大提琴浑厚圆润, 默契陪伴。
  
      两种乐器,小提琴就是祝英台, 大提琴就是梁山伯,情意绵绵的二重奏。
  
      疑虑。
  
      不安。
  
      坚定。
  
      作为主声部的小提琴渐渐主导了旋律,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 把祝英台的情感过渡演绎到淋漓尽致,这个女人想了很多,都是关于她和他在一起将要面临的阻力。
  
      勇敢去爱吧!
  
      不知道是祝英台坚定了一颗心,还是观众发出了由衷的祝福。
  
      旋律陡然轻快!
  
      笛声也变得嘹亮!
  
      大提琴婆娑起舞!
  
      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
  
      然而相聚虽好却总有分别时刻。
  
      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可大小提琴的二重奏却紧密结合难分难舍。
  
      观众沉默,莫名的揪心。
  
      明明听的是音乐,眼前的故事却越来越明晰。
  
      尤其是管弦乐突然如大浪涌来的时候,观众仿佛感受到了无穷的阻力。
  
      是父亲的反对?
  
      是门第的差别?
  
      面对这强有力的阻力,小提琴猛烈抗衡!
  
      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一个升华的全体合奏,巨大的哀伤突然弥漫全场!
  
      梁山伯死了。
  
      仿佛音符会说话。
  
      这是音乐告诉每一个观众的信息。
  
      这一刻的小提琴如泣如诉,凄厉的断奏和碎奏哀痛欲绝,一如这一刻的祝英台心若死灰。
  
      终于。
  
      最后的乐章。
  
      有哭声,有跪行,有音乐的重复,就像记忆的回闪。
  
      渐渐的。
  
      泪干了。
  
      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祝英台纵身一跃,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化蝶!
  
      乐曲最终部分!
  
      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所有观众的眼眶都红了!
  
      人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幻化的那对蝴蝶,在花间欢愉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是春光明媚。
  
      是鸟语花香。
  
      是冰冷和绝望的黑暗中,照射进一抹暖阳!
  
      这一刻。
  
      观众恍如隔世!
  
      很多人压根都没有注意到,这首曲子演奏了足足二十五分钟!
  
      他们最大的感受是,看了一个梦幻凄伤的爱情故事,听了一首绝望又蕴含了希望的曲子。
  
      全场一片寂静。
  
      寂静中,不知道哪个角落传来骤然的抽泣。
  
      而在抽泣仿佛要扩散更多角落时,巨大的掌声又迅速覆盖了一切!
  
      “啊!”
  
      “太好听!”
  
      “太震撼了!”
  
      “你们有没有感觉他的音乐好像会说话,乐器的配合,完美复述了他之前讲述的那个故事——”
  
      “梁祝!”
  
      “哭死我了!”
  
      “听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当故事来听,可当音乐响起,我好像已经成了故事里的人。”
  
      “每一个乐器,都在诉说着千言万语!”
  
      “小提琴的运用和情感表达已经出神入化了!”
  
      “音乐原来也可以是一种语言!”
  
      “结尾的化蝶,让人彻底泪崩!”
  
      “这是我听过最美的爱情故事之一!”
  
      “我都忘了自己是在听音乐会,好像看了一场电影,又好像经历了一场人生。”
  
      “只有羡鱼的音乐,可以有这种强烈的画面感。”
  
      有人在交流。
  
      有人在感慨。
  
      有人在评价。
  
      有人却只是落泪。
  
      ……
  
      而在杨钟明等人所在的位置,几位顶级曲爹的表情却是不约而同的震撼。
  
      尹东道:“小提琴运用的神了。”
  
      叶知则是秋若有所思:“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隐喻故事主角,表达爱情主题,非常精妙的安排。”
  
      陆盛:“旋律写进了人心里啊。”
  
      阿比盖尔也沉吟着开口:“我们都在试图用音乐讲故事,可我们谁也做的没有他好,今天的音乐会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老杨。”
  
      郑晶突然开口。
  
      杨钟明抬头:“嗯?”
  
      “你觉得这场音乐会之后,他会超越你吗?”
  
      “他已经超越我了,《梁祝》是我听过最好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更别说他的经典作品远远不止刚刚这一首。”
  
      “我是说音乐榜的排名。”
  
      “那要听听他特意放在明天的表演,我毕竟还是第三,想空降我前面可不容易。”
  
      “你是说那首交响乐吗?”
  
      “嗯。”
  
      杨钟明开口。
  
      老杨总会下意识的高看羡鱼,他很喜欢这个晚辈,或者说是这个孩子。
  
      然而每隔一段时间,羡鱼总会打破杨钟明的认知,让他明白自己似乎还是小觑了对方。
  
      直到今天。
  
      直到此刻。
  
      杨钟明第一次发现:
  
      自己似乎已经无法再用看晚辈后生的目光,去看待羡鱼了。
  
      “怎么忽然有种自家孩子突然长大的感觉呢?”
  
      杨钟明为自己这莫名其妙的想法感到好笑,嘴角也跟着轻轻上扬,这场音乐会对他来说是心灵与感官的双重享受。
  
      要知道。
  
      到了杨钟明这个级别,能让他全身心享受的音乐,已经越来越少了。
  
      话说回来。
  
      对于今天在金色大厅的每一个人来说,这场音乐会都是至高级的享受。
  
      前所未有的音乐盛宴!
  
      ……
  
      表演完《梁祝》,林渊开口: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还剩一场表演,请大家欣赏。”
  
      最后一场是萨克斯表演。
  
      曲子的演奏者就是林渊本人。
  
      很显然。
  
      林渊的萨克斯技术不是最好的,至少没他钢琴那么出神入化,不过总体来说,达到了上台表演的标准。
  
      尤其是这首曲子。
  
      他来演奏本身就有特别的含义。
  
      因为这首由萨克斯演奏的曲子赫然叫做《回家》!
  
      曲名倒是次要,只是看到屏幕上出现这首曲子的乐器,郑晶的表情难免有些古怪:
  
      “小鱼儿该不会是故意的吧?”
  
      今天这场音乐会的最后两首作品,一首是小提琴协奏曲,一首是萨克斯作品。
  
      前者是杨钟明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后者是阿比盖尔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羡鱼仿佛在用这两支传世级的经典作品告诉大家,关于这些他也“略知一二”。
  
      “不是故意的,也是有意的。”
  
      阿比盖尔挑了挑眉,然后静静的听起了今天这首最后的曲子。
  
      旁边的杨钟明则是微微一笑,这已经不是羡鱼第一次拿出让自己震撼的小提琴作品了,只是这次更为宏大,故事背景更为动人。
  
      ……
  
      在地球。
  
      提到萨克斯,人们就会想起《回家》。
  
      而提到《回家》人们也会联想到萨克斯这门乐器。
  
      事实上。
  
      正是这首曲子的优美旋律为全世界所知,萨克斯这项偏小众的乐器,才因此而获得无数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
  
      该曲也在上海公交与地铁进入终点站时提示乘客下车使用的乐曲,已收入人教版音乐教材。
  
      此刻。
  
      这首地球的萨克斯神曲,在金色大厅的舞台奏响。
  
      悠扬清亮的萨克斯,演奏出了一种缥缈缠绵的意境。
  
      清纯悠扬的清音效果,配合抒情的高音,让层次感清晰分明,瞬间感染了无数人。
  
      柔和不显刺耳的音质,带着一种醇厚的穿透力。
  
      仿佛这首曲子就是为萨克斯而生,这门乐器的质感光可照人,铜味十足,回味无穷的音效性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那是一种真实感。
  
      美丽,清秀,不加铺垫!
  
      尤其是里面的莎鼓和金锤等重金属的敲击声,细腻刚硬,延伸向远方,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与向往。
  
      侧耳倾听,仿佛有了家的味道。
  
      只是当这首曲子结束时,全场除了掌声如初,竟无一人动弹,哪怕羡鱼站在台上,向着所有人鞠了一躬,宣布今日份的音乐会结束……
  
      “怎么样?”
  
      郑晶看向阿比盖尔。
  
      阿比盖尔苦笑:“之前的蓝乐会,羡鱼是不是让我了?如果他那时候拿出这首曲子,萨克斯项目的冠军,就属于你们秦洲了。”
  
      郑晶:“……”
  
      没有过多的纠结这件事儿,或许那会儿羡鱼还没有写出这首曲子也说不定,只是回味着这场音乐会上出现的作品,阿比盖尔不禁感慨道:“听完《回家》,我的第一感觉是,不想回家,好想继续听下去,看看他还能拿出多少让人惊讶的作品。”
  
      不仅仅阿比盖尔。
  
      现场几乎所有人听完《回家》,都不想回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