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在潘府尾随蓝盈盈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066在潘府尾随蓝盈盈    韦俊老婆大惊,奋力挣开。
  
      回头就是一脚。
  
      扑通,税吏后仰摔进水里。
  
      常年打渔,风里来雨里去,疍民女子也是身强力壮。
  
      “刁妇打官差啦,来人啦。”
  
      从水里爬起来后,税吏痛苦的大喊道。
  
      闻声赶来的众税吏,抽刀指着韦俊,要求他交出犯事的刁妇。
  
      韦俊当然不肯,这种事要是都忍了,就不是疍民了。
  
      从船上抄起了鱼叉,和税吏们对峙。
  
      事态逐渐失控,清月村村民上百人,围住了税吏。
  
      “你,你们想干什么?造反吗?”
  
      “你们身为官差,却和贼人一样,不把百姓当人。”
  
      韦俊此时,也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
  
      他很想把这帮税吏干掉,扔进石湖里喂鱼。
  
      然而,理智又告诉他,不能这样。
  
      只要杀了税吏,清月村所有人就要陪葬。
  
      那么多老弱妇孺,即使现在逃入太湖,也活不下去。
  
      太湖里的水匪之间,也会互相吞并。
  
      ……
  
      若是韦俊真杀了税吏,怕是马忠义的剿匪计划就要提前。
  
      将抗税乱民,和水匪一并剿杀在太湖。
  
      “当家的,不能冲动。”他老婆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劝阻。
  
      税吏们的气焰更加嚣张了,指着她说:
  
      “今天的事,想了结也不难。”
  
      “把她赔给我们,一个月后还给伱。”
  
      “再赔我们10两精神损失费。”
  
      “哈哈哈哈。”
  
      “一个月后,买一送一。”
  
      税吏们越来越猖狂,言语疯狂的挑衅。
  
      这和他们一贯的认知有关系。
  
      大清朝的百姓,都是温顺谦忍的。
  
      遇到的刁难,欺凌,都是本着“吃亏是福,民不与官斗”的思想,能忍就忍,能躲就躲。
  
      税吏代表的是官府,得罪不起。
  
      若是发生冲突,结果不言而喻。
  
      立马家破人亡。
  
      要么是被板子活活打死,要么是在站笼里成为风干肉。
  
      ……
  
      一个老税吏,觉得他已经制霸全场了。
  
      伸手去拉女人。
  
      “一群臭烘烘的穷光蛋,滚开。”
  
      变故就这样发生了,一年轻疍民,突然用鱼叉挑开了他的手。
  
      锋利的鱼叉,割破手掌,鲜血淋漓。
  
      局面顿时失控了。
  
      韦俊只能大喊:“不要伤人,别拿鱼叉捅。”
  
      清月村内打的乱糟糟,幸好有机灵人,一路狂奔去搬救兵。
  
      李家堡!
  
      “出事了,吴县官差,和咱们村的人打起来了。”
  
      恰好,李郁不在。
  
      他去了府城,拜访潘老爷去了。
  
      范京听了事情经过,也拿不准主意,只得派人速去府城告诉李郁。
  
      他知道李郁想吞并清月村,但是这事有些棘手,搞不好会引火烧身。
  
      “堡内所有人,各司其职。”
  
      李家堡有几十个清月村来的汉子,虽然心急,却也知道遵守规矩了。
  
      若是今日有人私自离开,李郁回来后一定会清理门户。
  
      此时的李郁刚到了平江潘家。
  
      潘府中门大开,把自己迎了进来。
  
      这种姿势,让李郁心里一咯噔,感觉潘老头又有算计了。
  
      主客相见,寒暄过后,照例是商业互吹。
  
      李郁夸潘老爷子持家有方,当代陶朱公。
  
      潘老爷子夸李郁是江湖奇人,当代豪侠郭解。
  
      吹嘘一阵后,大家都觉得兴趣索然,就进入了正题。
  
      “老爷子,我想找你借钱。”
  
      “管家,取1000两银票来。”
  
      “且慢。”
  
      潘老爷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示意屋内伺候的下人全部退下。
  
      终于,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坊间传闻,潘氏在徽州府有私矿,也是煤矿,而且是优质无烟煤。
  
      虽未经证实,李郁却深信不疑。
  
      原因有二。
  
      一是潘家祖籍就是徽州府,康熙末年才迁居苏州府。
  
      二是坊间传言,一般都是真的。
  
      大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么听事准没错。
  
      ……
  
      “潘老爷,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我想从贵府借点懂挖矿的人手。”
  
      “朝廷严令禁止民间商民参与开矿,老夫也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啊。”
  
      潘老爷的反应,在李郁的意料当中。
  
      他干笑两声,吃起了茶点。
  
      潘府财力雄厚,茶点做的竟是精致美味。
  
      一口气吃了一碟子,再灌了一碗茶水,惹得潘老爷颇为不自在。
  
      不是心疼,而是没见过这种不讲究的人。
  
      潘府虽不是皇商,可也是往来无白丁。
  
      随便多么精致的的茶点,客人都是只看不吃的。
  
      “老夫有些疑惑,李先生为何一口咬定我潘家有私矿?何人乱嚼舌头?”
  
      “坊间传闻,潘家在徽州有私矿,所以在下就厚着脸皮上门求援了。”
  
      “哎,这种谣言,你也信?”
  
      “我读过书,我信。”
  
      潘老爷很淡定,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按照待客礼节,端茶是送客的意思。
  
      不过,他被李郁带歪了,暂时忽略了这个礼节,就只是单纯的想喝口茶。
  
      李郁也一样,自动忽视了主人端茶的含义。
  
      “李先生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对,西山煤矿太难挖了。煤层深,坑道坍塌,进水多次了。”
  
      ……
  
      李郁如此坦白,倒是出乎潘老爷的预料。
  
      西山地下有煤,不算机密。
  
      早在前明崇祯时期,苏州府就有人在那挖过。
  
      只不过,亏本了。
  
      挖出来的煤,品质太差。
  
      属于煤炭当中最低档的一级,俗称“鸡脚煤”。
  
      “老夫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潘老爷请讲。”
  
      “那西山岛地下有煤之事,其实不是秘密,但是上百年来,都没有人开挖,你可知为何?”
  
      “在下不知。”
  
      “因为这买卖风险太大,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潘老爷有点恨铁不成钢。
  
      李郁心想,我一穿越人士,能不知道西山煤矿是个什么成色。
  
      你们都以为我是为财,却不知我另有庙算。
  
      依旧装傻,一脸自信的讲:
  
      “我不信。”
  
      ……
  
      潘老爷被气的差点背过气,指着李郁一顿无语。
  
      “老夫在商界沉浮几十年,靠的就是敏锐的嗅觉。没有人比老夫更懂生意。”
  
      “借钱没问题,潘家对朋友一向慷慨。不过,老夫建议你三思。”
  
      “快到午时了,就留在府中用餐吧。”
  
      “谢潘老爷。”
  
      李郁笑嘻嘻的应承下来,出了会客厅。
  
      潘府很大,可以四处溜达转转。
  
      这种超级大豪宅,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知识盲点。
  
      路遇一个丫鬟施礼,看着有点面熟。
  
      似乎是三少爷潘武的贴身丫鬟。
  
      于是,问道:
  
      “你们家三少爷呢?”
  
      “回贵客,三少爷他还没起,等他起了,奴婢告诉他您来了。”
  
      “这都快午时了,他还没起,昨晚逛哪家青楼了?”
  
      丫鬟脸一红,回避了这个送命题。
  
      而是主动说道:
  
      “奴婢带您到花园逛逛吧?”
  
      “好。”
  
      潘府的花园,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处处是景。
  
      李郁看到一女子,从走廊飘飘然走过。
  
      因为走路姿势太美,忍不住定睛多瞧了两眼。
  
      这一瞧不得了,向来云淡风轻的李郁失态了。
  
      一把握住丫鬟的手,问道:
  
      “她是谁?”
  
      ……
  
      丫鬟不敢乱动,任由手被握着。
  
      低头垂目,蚊子一般哼道:
  
      “刚才那姑娘,是三少爷的人。”
  
      “她叫什么?入府多久了?和你家少爷是哪种关系?细细道来。”
  
      李郁如连珠炮一般发问。
  
      丫鬟也不懂这里面的玄妙,只能老实回答道:
  
      “姑娘芳名叫蓝盈盈,大概是一个月前,三少爷亲自领进府里的。”
  
      “什么关系?”
  
      “哎呀,这种问题伦家哪好意思说嘛。”
  
      丫鬟原地一跺脚,狠心抽出小手,小碎步跑了。
  
      留下李郁,在原地有些发懵。
  
      ……
  
      蓝盈盈,
  
      就是她在石湖畔偶遇的那位穿着马面裙,自称京城来江南寻亲,出场极为惊艳的女子。
  
      李郁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复盘那天的事。
  
      这个女人不简单,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ABB式。
  
      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这女人会搞出可怕的事。
  
      比起那位白莲教大嫂,危险指数怕是要高10倍。
  
      手指触及怀里的燧发短铳,还有靴里的特薄短剑,李郁安宁了不少。
  
      上次在潘府观景楼,差点被刺客吓的跳/楼。
  
      今日,有兵器在手。
  
      倒是不担心再遇到狗血事情。
  
      自己的三个随从,都安排在客房用饭。
  
      下人不得随便进入大宅门正厅,这是规矩。
  
      丫鬟跑了,李郁干脆顺着那走廊,追踪那位蓝盈盈。
  
      按理说,潘府错综复杂,追踪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蓝盈盈所过之处,有一种淡香久久不能消失。
  
      今日无风。
  
      李郁一路嗅着鼻子,穿过走廊,越过花丛假山。
  
      味道越来越明显,说明目标越来越近了。
  
      他忍不住把靴子里的短剑,反握藏入袖中。
  
      这是18世纪,万一有事,剑比枪快。
  
      ……
  
      何况这柄短剑,是根据刘千的建议,张铁匠父子精工打造的。
  
      剑脊特别薄,适合藏匿防身。
  
      优点是特别锋利,轻巧。
  
      缺点是遇到硬物一折即断。
  
      刘千是个贼,
  
      他说一个优秀的贼,定然会随身携带薄而锋利的刀片。
  
      用途多多,割口袋,挑门栓。
  
      李郁在狠狠的教育了他,要遵纪守法后,采纳了建议。
  
      一柄朴实无华的靴中剑。
  
      前面屋子里传出了声音。
  
      “你们都出去吧,过半个时辰再来。”
  
      “是,姑娘。”
  
      两个丫鬟端着铜盆,毛巾出来了。
  
      还很小心的把屋门给拉上了。
  
      李郁躲在假山后面,看到了这一幕。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