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乾隆狂笑:朕上头了,快赏,赏一座金山!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118乾隆狂笑:朕上头了,快赏,赏一座金山!    游街之后,
  
      使团暂时安置在了津门驿馆。
  
      直隶总督府的一位师爷,替东主前来拜访,打探口风。
  
      在上奏皇帝之前,他需要搞清楚使团的目的。
  
      万一,是来提什么通商要求的。
  
      咱大清可不待见。
  
      “这位先生,赛里斯国是在哪里?”
  
      史密斯一身流行的军装礼服,红头发格外醒目,叽里呱啦一大通。
  
      黄大圣用蹩脚的汉语翻译道:
  
      “赛里斯国是在美洲的中部,是一个美丽的国度。距离大清朝有3万里。”
  
      “距离法兰西路程几何?”
  
      “2万里吧。”
  
      师爷恍然大悟,那是够远的。
  
      “总督大人想问,你们这次来除了贺寿,其他还有什么目的吗?”
  
      史密斯一通哇啦哇啦,
  
      黄大圣摇摇头:
  
      “我们受国王委托,专程为朝拜贺寿而来,赛里斯王室非常仰慕大清的文化。”
  
      “希望尽早受到皇帝陛下的召见。”
  
      ……
  
      “好,好。”
  
      师爷满意的走了,总督大人也很满意。
  
      他派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紫禁城,向乾隆报告这个喜讯。
  
      紫禁城御花园,
  
      正在和太后散步的乾隆,听到了太监的奏报。
  
      第一反应,惊讶。
  
      然后,就是惊喜,巨大的满足感充斥内心。
  
      不过,表面还是云淡风轻。
  
      坐在软轿上的太后,笑着说道:
  
      “皇帝,人家远道而来,终究是客,不要怠慢。”
  
      “皇额娘说的是,就是儿子的60寿辰早就过了,他们这也太~”
  
      “哀家听说,海上漂流艰险。人家或许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乾隆一听,
  
      不住的点头,是这个理儿。
  
      朕是个孝子,听劝!
  
      “传旨,让礼部派一位侍郎,陪同理藩院尚书一起赴津门,再派500骑兵沿途扈卫。”
  
      “军机处请示皇上,该按照什么待遇接待赛里斯使团。”
  
      “就按照郡王待遇吧。”
  
      “遵旨。”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王公大臣,八旗闲人都在议论。
  
      总之,
  
      有海外蛮夷主动来朝拜,是好事。
  
      说明咱大清威加海外。
  
      有面儿!
  
      ……
  
      京城里的破落八旗子弟,居住在骡马胡同,祖上曾出过三品大员的松二爷,也觉得脸上有光。
  
      晚上多喝了两碗棒子面粥,还打了老婆。
  
      因为这娘们,竟然对这种新闻不感兴趣。
  
      嘴里叨叨着,一个破国使团来访,那是朝廷大人们操心的事。
  
      你一个没差事,守着两间破屋子,一身行头洗了就没法出门,每月靠铁杆庄稼过日子的闲散旗人,起的哪门子哄?
  
      往常人怂货软的松二爷,今儿硬气了一回。
  
      Pia,pia,给了俩耳光。
  
      又哭又闹的老婆,第二天就收拾包裹,回了娘家。
  
      愤愤不平的松二爷,
  
      在前门大街的茶馆,和众茶客吐槽。
  
      “娘们儿不懂军国大事,头发长见识短。如此盛事,她竟然说我胡咧咧,咸吃萝卜淡操心。你们说,这,这~”
  
      “哈哈哈哈哈。”
  
      茶馆里充满了快活的味道,
  
      一位提着鸟笼的年轻闲散旗人,多隆说道:
  
      “二爷,这就是伱的不对了。老爷们关心的事,你在家说个啥劲儿。”
  
      “就是,这下好了,二爷在炕上没法逞英雄了。”
  
      松二爷摇摇头:
  
      “几位,听说过几天,使团就要进京。到时候咱们可得去瞧瞧热闹。”
  
      “那必须的。”
  
      “四九城的事,哪件能少的了咱爷们。”
  
      茶馆掌柜的也凑了过来,透露了一件机密:
  
      “3天后的正午,礼部侍郎亲自护送那帮洋人,走正阳门,从咱门口这条街过。”
  
      众茶客愕然。
  
      掌柜得意的说道:
  
      “咱在礼部有人,几位爷,就擎好吧。”
  
      ……
  
      掌柜的真没撒谎,
  
      3天后,顺天府差役出动,驱赶摊贩,净街。
  
      还在街道上洒了清水,清理了一些碍眼的垃圾。
  
      毒打赶跑了几百个丐帮弟子,不能在蛮夷面前栽了面儿。
  
      DuangDuang,
  
      差役敲着锣,吆喝着:
  
      “乾隆盛世,赛里斯国使团朝拜大清。”
  
      “老少爷们,肃静回避。”
  
      茶馆里,
  
      一干旗人大爷,伸着脖子,站在凳子上瞧热闹。
  
      正阳门外,2里。
  
      史密斯骑在马上,旁边是同样紧张的黄大圣。
  
      他们的两侧,是大批兵丁。
  
      前方,是旌旗飘扬,刀枪斧钺开道。
  
      “琼斯,我们到了?”
  
      “对,这就是京城。”
  
      黄大圣,也就是琼斯。
  
      他抬头望去,恰好是正阳门高大的三层城楼。
  
      砖砌的城台,站满了兵丁。
  
      心里默念:
  
      “紫禁城,我来了。”
  
      ……
  
      于此同时,
  
      苏州知府黄文运,也经通州进京了。
  
      走的是崇文门,被税吏拦住了马车。
  
      黄文运的管家,立马塞过去一小锭银子,
  
      带着一丝骄傲说道:
  
      “我家主子乃是苏州知府,奉旨进京面圣。”
  
      税吏很不客气的把银子打翻,不屑道:
  
      “知府?从四品?崇文门税监大人有令,无论官民,皆要交税。”
  
      “多少?”
  
      “250两。”
  
      管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道:
  
      “这么多?”
  
      “嫌多就别进,滚开,别拦着后面的人。”
  
      车厢内,
  
      黄文运早就听到了争执的过程,咬牙说道:
  
      “给他。”
  
      于是,管家很不爽的拿出了250两现银,扔在了筐子里。
  
      当啷,银锭碰撞声很是悦耳。
  
      税吏手一扬,
  
      马车才得以进入崇文门。
  
      税吏们故意的大声讽刺:
  
      “知府是个什么鸟官,永定河的王八,都是五品起。八大胡同持业的,祖上都是8品。”
  
      “天子脚下,洒一把黄豆,能砸三个当差的。”
  
      “在四九城抖威风,小小知府还不够份儿。”
  
      “土老帽儿。”
  
      黄文运听的脸皮发紫,
  
      差点跳下车,和税吏理论一番。
  
      不过,还是忍了。
  
      他掀开车厢布帘,忍着怒气说:
  
      “去江西会馆。”
  
      ……
  
      被气晕的黄文运,住进了江西会馆。
  
      他是江西九江府人氏,受到了会首的热情招待。
  
      才让他的心情稍微缓解。
  
      会首苦笑着告诉他,得习惯,得忍。
  
      “黄大人初来乍到,有所不知。在京城,就算是街上遇到一条狗,冲着你汪汪叫,你都不能随便捡块石头砸它。”
  
      “为何?”
  
      “你得先问问,这狗的主人是谁?万一是哪位军机王爷府上的,那就摊上大事了。”
  
      黄文运有些不爽,就想抬杠:
  
      “如果是一介小民养的狗,可打否?”
  
      “不可。你得查查这小民,祖上有没有出过部堂,亲戚中有没有权贵,邻居有没有在刑部的。别看平时没来往,可遇上事了,他们真就管。这叫帮亲不帮理!”
  
      黄文运的脸色很精彩,五分滑稽,三分愤怒,二分无语。
  
      故意说道:
  
      “若是野狗呢?”
  
      “那你也得问问,保不齐昨晚骑它的是军机王爷家的爱犬呢。”
  
      ……
  
      噗,
  
      黄文运一口茶叶喷出。
  
      忙不迭的道歉,太失礼了。
  
      会首则是轻抚胡须,笑呵呵。
  
      30年前,他也是意气风发的举人,周围人恭维不断。
  
      被冠以江西小神童,赣州文曲星的美名。
  
      后来,进京赶考,落榜,再落榜,再再落榜,再再再~
  
      一回头,
  
      已经是不惑之年,白发上头。
  
      遂绝了科举仕途的心思,开始等待大挑,以举人身份外放做县衙的佐杂官。
  
      一等,就是4年。
  
      他成了家乡人口中的不务正业,不孝子孙。
  
      甚至,
  
      父母亡故后,都只能草草安葬,并无风光。
  
      后来,辗转求了多个同乡。
  
      才意外求得了这会馆的差事。
  
      好歹吃喝住宿,都不用花钱,还能挣几两银子。
  
      伺候的也都是同乡有成就人士,不算丢读书人的脸。
  
      看着颇有官相的黄文运,
  
      他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口气,去安排饭食。
  
      ……
  
      相比黄文运的尴尬,史密斯的待遇就是烈火烹油,钟鸣鼎食。
  
      乾隆询问过了宫廷画师,一位在大清10年的法兰西教士。
  
      这位传教士两手一摊,表示美洲太大了。
  
      大大小小的国度多如牛毛。
  
      赛里斯王室,莫须有!
  
      乾隆点点头,
  
      他倒是知道北美的那场战争,路易十六支援当地民兵,和带英打的正酣。
  
      世界之大,有几个没听说过的蛮夷小国来朝拜,也是很正常的。
  
      礼部驿馆,
  
      非常的气派,奢侈。
  
      理藩院还调拨了仆人20人,丫鬟奴婢10人,厨子10人。
  
      新鲜食材5车,各地特色吃食5箱。
  
      另有御赐绸缎100匹,金500两,银1000两,古董字画10件。
  
      这是皇帝的第一批赏赐,开胃小菜。
  
      午餐,
  
      正使史密斯享受的是25道菜,还有舞乐。
  
      副使琼斯,是18道菜,没有舞乐,不过可以蹭看。
  
      其余使团土人,一概是四菜一汤。
  
      史密斯这个爱尔兰农夫,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
  
      大吃大喝,不时灌酒。
  
      旁边伺候的丫鬟,已经被他脑补了好几集了。
  
      他觉得,这就是天堂。
  
      下榻的房间,地上竟然是羊毛地毯。
  
      他犹豫了好久,才舍得踩上去。
  
      墙上,挂的是名家字画,不感兴趣。
  
      桌上的镇纸,
  
      竟然是金的,他爱不释手,收入了私囊。
  
      当晚,
  
      还有自荐枕席的奴婢,他自然是无法拒绝。
  
      我乃蛮夷,不读孔孟,不需要矜持。
  
      尽兴之余,还说了很多疯话,幸好没人听得懂。
  
      副使黄大圣享受的待遇也差不多,不过他相对谨慎。
  
      忍的好苦。
  
      主要是怕那一头卷发,被压直了。
  
      时不时还得喷点香水,
  
      李郁说,这样才像一个真正的美洲绅士。
  
      ……
  
      次日,
  
      军机处就收到了使团的表现汇报。
  
      所谓奴婢,全是眼线。
  
      和珅看着精致的国书,感觉没有破绽。
  
      其余军机处诸人,也传看了一遍。
  
      “诸位大人,可以安排陛见了吧?”
  
      “可以。”
  
      3日后,钦天监算的好日子。
  
      穿戴整齐的使团所有成员,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缓缓进入紫禁城。
  
      走的是东华门,
  
      史密斯看什么都新鲜,一路不停的赞叹。
  
      他的汉语,是在西山岛临时学习的。
  
      简单粗暴,但是效果极好。
  
      “太美了,太棒了,太好了。”
  
      礼部官员听的频频点头,觉得这次的蛮夷使团懂事,上路子。
  
      就连三磕九拜,都学的很快。
  
      负责教习晋见礼仪的礼部官员,赞不绝口。
  
      ……
  
      太和殿,
  
      文武百官全部到场,准备见证这场盛事。
  
      音乐悠扬,皇家气派。
  
      史密斯不停的惊叹,amazing!很符合蛮夷的形象。
  
      这一次,
  
      仪仗就出动了200人,崭新的服装。
  
      宫女更是动作整齐划一,看起来像同一个人。
  
      “黄,我紧张。”
  
      “冷静,你尽管胡咧咧,剩下的都交给我。记住,我叫琼斯。”
  
      终于,
  
      踩着10几级台阶,走进了太和殿。
  
      齐刷刷的目光,投了过来。
  
      一时间,竟不知谁是游客,谁是动物。
  
      史密斯瞪着眼睛,瞧着高高在上的乾隆。
  
      心想,
  
      这老头子的衣服好漂亮,黄灿灿的。
  
      “大胆。”
  
      一个太监提醒道,不能这样看着皇帝。
  
      乾隆却是心情大好,示意不必如此。
  
      对待一个红头发蓝眼睛的蛮夷使节,可以宽容一些。
  
      ……
  
      “赛里斯国使节,拜见皇帝陛下。”太监拉长嗓子喊道。
  
      史密斯首先下跪,磕头。
  
      非常标准,毫无迟滞。
  
      尤其是磕头,咚的一声,磕在金砖上。
  
      文武百官心里都一哆嗦,暗自佩服。
  
      一位眼尖的太监,小声告诉皇帝:
  
      “万岁爷,红毛使节把金砖磕裂了。”
  
      “竟有这种事?”
  
      “奴婢不敢乱说,刚才看的真真的。”
  
      乾隆心里一阵感动,
  
      觉得这位使节是个至诚之人,一会要多多赏赐。
  
      三磕九拜之后,就进入了正题。
  
      史密斯起身,踉跄了一下,才稳住了身形。
  
      落在乾隆眼里,竟是有些心疼。
  
      看来刚才那一下,是磕太狠了。
  
      史密斯开始大声讲英语,
  
      殿里文武百官瞳孔地震,这就是蛮夷的语言啊,听不懂,一句也听不懂。
  
      不过好有意思!
  
      史密斯讲的很快,就两句,没词了。
  
      然后眼巴巴的看着黄大圣。
  
      黄大圣开始翻译(听不懂,自由发挥):
  
      “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这位是赛里斯国全权使节,史密斯男爵阁下。我是副使,琼斯。
  
      大清富有四海,国力强盛,还有一位睿智,英明,长寿,仁慈的皇帝。
  
      我们的国王陛下,很仰慕大清,所以派出了我们前来朝拜。
  
      希望一睹皇帝的风采,顺便学习大清的优秀文化。
  
      我们在海上花了1年,终于踏上了这块美丽的土地。
  
      ……
  
      角落里,
  
      两大臣在悄悄议论。
  
      一人问:
  
      “王大人,你掰手数什么?”
  
      另一人答:
  
      “张大人,我在数赛里斯正使说了几句话。”
  
      “有什么不对?”
  
      “正使哇哇了两句,副使说了5个长句,对不上啊。”
  
      “害,你想多了。”
  
      “哦?”
  
      “正使说的是文言文,精练。副使说的是民间口语,啰嗦。”
  
      “有道理。”
  
      龙椅上,
  
      乾隆笑容满面,心里如同吃了100个蜜糖。
  
      期待的问道:
  
      “美洲的君主,都知道朕?”
  
      史密斯:“very good。”
  
      黄大圣:“在美洲,皇帝陛下有个绰号,有点长。”
  
      文武大臣耳朵都竖了起来,乾隆也忍不住前倾。
  
      这包袱,抖的好。
  
      只听的黄大圣用蹩脚汉语,一字一顿的说道:
  
      “从天而降的千古一帝,3亿黎民的慈父,8000里江山的守护神,当代最伟大的军事家,18世纪西方的一盏明灯。”
  
      这突如其来的马p,是如此的精湛,又宏大。
  
      乾隆高兴地哈哈大笑,作为一个皇帝,其实已经很失礼了。
  
      史密斯也收到了信号,
  
      立即跪地:
  
      “万岁,万岁。”
  
      这一次,是说的汉语。
  
      效果过于震撼,大臣们全部呆住了,怀疑自己的耳朵。
  
      乾隆也傻了,问道:
  
      “你说什么?”
  
      ……
  
      于是,史密斯无奈的又重复了两遍,尽可能的字正腔圆。
  
      这一下,
  
      所有文武大臣全部跪下,山呼万岁。
  
      乾隆兴奋的脸皮发红,嗖的离开了龙椅。
  
      来回踱了两步,走下御阶:
  
      “赛里斯国的诚心,朕感受到了。”
  
      “大清对待客人,是从不吝惜的。和珅,赏。”
  
      和珅立即闪出队列,
  
      掏出一张圣旨,开始宣读赏赐:
  
      “大清皇帝陛下,赏赐赛里斯国王
  
      金30000两,银100000两,蜀绣3000匹,苏绣5000匹,绸缎20000匹,茶叶5万斤,珠宝30箱。
  
      另,赏赐正使金2000两,珠宝3箱,玩物10箱。副使金1000两,珠宝2箱,玩物5箱。使团所有人等,金50两。”
  
      和珅宣读完毕,
  
      乾隆不满的补充道:
  
      “小家子气。”
  
      “人家在海上漂了一年,就冲这份诚心,朕还要赏。”
  
      “从内库拨银50000两,绸缎2000匹,算是朕私人给赛里斯国王的赏赐。”
  
      殿内大臣哗然,有人想出来劝谏。
  
      这尼玛赏赐的太多了,不划算啊。
  
      黄大圣机灵,立即大喊:
  
      “谢大清皇帝陛下赏赐。”
  
      于是,这事就没得缓了。
  
      大臣们讪讪的,心想这蛮夷好像挺精明的。
  
      乾隆还沉浸在愉悦当中,
  
      笑呵呵的下令赐宴,在京王公大臣,3品以上全部参加。
  
      盛况空前,朕的喜悦,你们要共享。
  
      ……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今儿很愉悦。
  
      就冲着这份愉悦,
  
      花点小钱,就能换来罕有的舒泰感,值!
  
      御厨们,火力全开。
  
      把拿手的本领全部拿了出来,光小工就有1000多人。
  
      运输食材的马车,足足100辆。
  
      盛装打扮的宫女,不断的端着菜穿梭。
  
      史密斯已经不是表演了,他是发自内心的震惊:
  
      不停的惊叹,
  
      眼珠子瞪得像牛,落在乾隆眼中,又是极大的满足。
  
      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充斥着内心,爽!
  
      朕上头了。
  
      ……
  
      (作者也写的上头了,宿醉后写的此章,飘飘乎。)
  
      (你们评论悠着点哈,时刻牢记这是一篇正经历史文。若觉得还行,就帮着推广一下,书友,书单,群,同行评论区,一切为了反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