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从巅峰到地狱,中间只差了半天!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333从巅峰到地狱,中间只差了半天!    礼部官员打死也不敢想的一幕发生了:
  
      尼德兰使团成员以双手双脚为支撑,直接在地面爬行,速度飞速地奔向湖边。
  
      在场的其他夷使愣了一会会,居然有样学样。
  
      有的跪地爬行,有的高举双手,欢快的嚎叫着“大清万岁”向前奔跑。
  
      总之,场面十分混乱。
  
      冲在最前面的,脚已经踩进了湖水。
  
      距离御舟仅有5丈~
  
      船上的御前侍卫们,从未见过如此荒诞的场景,刷刷抽刀就要护住乾隆。
  
      乾隆低声喝道:
  
      “都退下!夷使能有什么坏心思,无非是真心仰慕我大清罢了。”
  
      “嗻。”
  
      后湖,原本平静如镜子的湖面被打破了。
  
      周围游弋的天鹅吓的纷纷展翅起飞。
  
      只见那一群群乌泱泱的夷使迈着兴奋的步伐冲进湖面,继续往湖深处走。
  
      走在最前面,啊不对,是游在最前面的乃是尼德兰使团,他们已经攀上了御舟的边缘。这让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假如,
  
      这里面有一个刺客,咱大清的天就要塌了。
  
      ……
  
      陆上的理藩院、礼部官员神情焦虑,跳着脚想阻止。
  
      御舟上的侍卫们个个额头渗出汗珠,手按刀柄,焦急的看向主心骨——秦驷。
  
      秦驷也一脸茫然,
  
      我踏马一个阉人哪儿知道怎么办。
  
      乾隆反而很淡定,笑呵呵的说道:
  
      “没瞧出来,这些夷使個个水性娴熟,天生的水师料子。御舟先靠岸吧。”
  
      御舟的动力来自人力划桨。
  
      小心翼翼的避开正面乌泱泱的游泳人群,绕了个小圈子靠上了九州清晏的小码头。
  
      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主子小心。”
  
      秦驷扶着乾隆,踏上陆地的那一刻。
  
      他又见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那些落汤鸡一般从水里爬出来的夷人推开了礼部官员,蜂拥而至,嘴里嚷嚷着语调奇怪的“大清万岁”,磕头如捣蒜。
  
      乾隆的眼眶有些湿润,被这种炙热的、朴素的、莫名其妙的情感感动了。
  
      挥手道:
  
      “让他们都起来,不必拘礼。春寒,都回去换身干净衣服,再熬点姜汤。”
  
      “朕要好好的赏赐他们,大清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老朋友!”
  
      ……
  
      听了通译的话,夷使们反应更加强烈,满脑子都是金子。
  
      这大清的钱果然好挣啊。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把九州清晏的气氛推向了最巅峰。
  
      “盛世,盛世啊。皇上,这是真正的盛世才会有的景象。”一名礼部主事高声呼喊道。
  
      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万岁,
  
      乾隆几乎快活的原地飞升。谁说夷人不懂人情世故的,扯淡!依朕看,他们很懂嘛。
  
      在这一刻,
  
      他突然瞥见了很不和谐的一幕。
  
      角落里,
  
      有一群人就那么直挺挺的站着,不跪也不谄媚。
  
      “那些是?”
  
      “撒克逊使团。”
  
      “哼。”乾隆鄙视的哼了一声,决定不再理会这些不懂礼数的家伙。
  
      一个隔着几万里的小国,摆什么臭架子。都怪朕把你们喂的太饱了,有本事你别来我大清腆着脸要通商。
  
      把广州口岸掐断一年半载,你们的膝盖就会打弯了。
  
      ……
  
      尴尬的撒克逊使团成员不知所措。
  
      只觉得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陌生又离谱。一群欧洲人在谄媚的磕头作揖,怪声怪气的喊万岁。
  
      “子爵阁下,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慨?”
  
      马嘎尔尼望着这些丑态百出的家伙,低声说道:
  
      “这些人要么是海盗,要么是囚犯,总之不可能是外交使节。也不能排除是清帝国雇佣来的演员,为了刺激我们就范。总之,静观其变吧,我们这一趟出使的任务,只怕不会太顺利。”
  
      ……
  
      四九城,闲人多。
  
      一位提笼架鸟,手拿鼻烟壶的旗人刚走到西三胡同,就瞅见一群人围在墙角。
  
      “怎么个意思?诸位。”
  
      “介位爷,您看这上面写的是啥?”
  
      只见墙上用浆糊牢牢地贴着一张大纸,围观的十几人很好奇。但是这个时代没人敢随便撕一张字很多的纸。
  
      即使是京城,普通汉人识字率也很低。
  
      所以求助旗大爷准没错。京城的旗人识字率高的惊人。可以说,几乎杜绝了文盲的存在。
  
      这位旗人很得意,分开人群开始大声念:
  
      “诸位老少爷们,我身为大清忠诚的子民,再也忍不住良心的谴责,决定以这样匿名的方式揭露一件事实。来京的各国夷使全是骗子,他们是南洋海盗假冒的,目的是骗皇上的赏赐。几年前的赛里斯使团就是第一个这样做的骗子,骗走了140万两白银,他们还在海外四处宣扬我大清皇帝脑~”
  
      旗人脸色惨白,冲出人群。
  
      他念不下去了,受不了了。
  
      ……
  
      步军统领衙门气氛紧张,兵丁来去匆匆。
  
      已经收缴上来了几十份“揭露夷使骗局书”,但市面上还有不少在流传。
  
      九门提督整个人都魔怔了,狂躁的挥刀劈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树。
  
      一边砍一边骂:
  
      “砍死赛里斯,砍死撒克逊,砍死尼德兰,砍死伊比利亚,砍死普鲁士~”
  
      下属们都躲的远远的,生怕无辜挨一刀。
  
      顺天府衙门气氛更是如丧考妣,
  
      府尹晕过去又醒过来,醒来又晕过去。他特别羡慕前几日因病卸任的同年——津门知府。
  
      ……
  
      军机处,进出的人都铁青着脸。
  
      和珅也没了往日的潇洒,刚进门就被门槛绊了一下,踉跄着稳住身形。
  
      “和大人~”
  
      “我没事,于大人呢?”
  
      一群军机章京小声说道:
  
      “于大人昨天下值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一脚踩空掉进了隆宗门南边的荷花池,幸好附近不远有侍卫巡逻,把他捞了出来。于大人受了巨大惊吓,回家就发烧了。”
  
      和珅神经质般的笑了,老于这落水的真是时候啊。
  
      自己也恨不得掉进永定河,来个不省人事。
  
      众人小心翼翼看着主心骨。眼神里就一个意思:怎么办?要上报吗?
  
      和珅的脑子里,俩个小人在打架。
  
      他痛苦的抱着脑门,自言自语:
  
      “这事,真的难以启齿啊。本官该怎么和皇上说啊?”
  
      众人默然,都知道皇上刚召见了那些使节,龙颜大悦。这会去泼冷水~
  
      ……
  
      突然,
  
      和珅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冲出军机处。
  
      一路狂奔出了紫禁城,路上的巡逻侍卫好几次想拦截,见是御前第一红人才悻悻作罢。
  
      理藩院驿馆。
  
      撒克逊使团居住的院落,一个狼狈的身影突然出现。
  
      马嘎尔尼惊讶的望着这个大清帝国的顶级贵族,皇帝的宠臣,满头大汗、眼睛血红、毫无形象的扶着院墙。
  
      他心里一咯噔,
  
      直觉告诉自己,出事了!
  
      屋内,
  
      马嘎尔尼和珅面对面坐着,翻译洪任辉坐在侧面。屋门紧闭,窗子紧闭。
  
      和珅一开口就是:
  
      “你们知道隔壁的那36国骗子是怎么回事吗?”
  
      马嘎尔尼也是一抖,浑身惨白。
  
      冷静了半晌,他才字斟句酌的回复道:
  
      “撒克逊王国和这些人无关,鄙人也是刚刚察觉他们不对劲。您应该相信,世上没有这样卑躬屈膝的使节。”
  
      ……
  
      和珅苦笑:
  
      “我信!可是你告诉我,这事该怎么收场?”
  
      “我代国王陛下赠送的那些礼物价值2万英镑,还有停泊在大沽口的那些战舰。我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不是骗子能够拥有的实力!”
  
      洪任辉翻译的结结巴巴,人都在哆嗦。
  
      他意识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有可能被野蛮的鞑靼人当成骗子,割3000刀。自己曾经蹲过鞑靼人在广东的监狱,知道这里的酷刑充满想象力。
  
      马嘎尔尼不愧是三一学院毕业,殖民地工作经验丰富的精英。
  
      他只在一瞬间,就作出了最理智最明确的决定:
  
      “和大人,请您带路。我们现在就面见大清皇帝说清楚事情原委。发兵抓捕隔壁的那几百号骗子,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一切都按照贵国的律法来。”
  
      ……
  
      应该说,马嘎尔尼的这个建议是非常英明的。
  
      但是,和珅却是连连摆手。
  
      “和大人,您不懂正治!”
  
      “不,马子爵,你不懂我大清!”
  
      “清撒友好,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鄙国希望开拓贵国庞大的市场,贵国也需要我们的军事援助,击败南方的汉人叛军。”
  
      “老马,我说了,你不懂我大清。这样做是打脸,打皇上的脸,懂吗?”
  
      和珅歇斯底里,抡起巴掌往自己的脸上狂抽。
  
      俩人吵的稀里哗啦,分贝极高,惹来了使团其他成员围观。所有人的眼神里都流露出了担忧、恐惧。
  
      洪任辉觉得自己这个翻译已经没了意义,干脆退出了屋子。
  
      被焦急的斯当东一把揪住,厉声喝道:
  
      “告诉我,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
  
      了解实情后的斯当东,脸色发白。
  
      他因为对这个东方帝国十分感兴趣,在出使之前曾经翻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书籍。
  
      他对大清帝国有一个了解:皇帝的面子大于天。
  
      皇帝一旦震怒,就会有无数人掉脑袋。这里没有“宪章运动”,没有“法在王之上”,没有“吵吵嚷嚷讨价还价的议会”。
  
      仅仅在一瞬间,
  
      身为使团实际副手的他就做出了决定,他对两名武官简单概要的说明了情况。
  
      然后用最严肃的语气告诉他们:
  
      “伱们2人立刻潜出京城,回到大沽口我们的战舰上。告诉他们保持戒备,起锚升帆离开大沽口炮台的射界,但绝对不可开第一炮!”
  
      “子爵阁下在忙着吵架,再拖延下去,万一野蛮的鞑靼人抢先动手,舰队就完了。”
  
      “听我的,出了事我担着。”
  
      ……
  
      “不,阁下。我拒绝。”曾任皇家海军一艘2级风帆战列舰副舰长的武官,拒绝接受这个骇人听闻的命令。
  
      而曾任第45步兵团主官的艾默生,退步两步,行了个军礼:
  
      “斯当东先生,我接受。”
  
      “去吧,我会给你手写一道命令。”
  
      艾默生悄悄换了便装,携带金银、手铳从围墙翻了出去。距离日落还有1个时辰,正是潜行的好时机。
  
      ……
  
      和珅虚弱的离开了驿馆,坐上马车:
  
      “快,去见皇上。”
  
      他也不是没考虑过假装不知道,捏着鼻子把这群骗子送走。大清无非损失点银子罢了。
  
      可是前有赛里斯,后有36国。
  
      贪婪的夷人肯定会故伎重演,卷土重来的。明年的这个时候,从大沽口到紫禁城,全是排队磕头喊万岁的夷人骗子~
  
      史笔如刀,真的会遗臭万年的!
  
      纸,包不住火。还是赶紧向皇上坦诚,祈求宽恕吧。
  
      半个时辰后,
  
      他一脸死灰,跪在了养心殿东暖阁,昂起头满面泪水,对乾隆说道:
  
      “皇上,奴才死罪,奴才犯下了天大的错误。”
  
      乾隆正在鉴赏一幅怀素和尚的字帖,右手握着田黄石印章,伺机而敲。
  
      笑着问道:
  
      “户部又没银子了?朕给你个恩典,你可以找十三行行商还有长芦盐商。堂堂军机大臣,找他们化缘是给他们面子了。”
  
      和珅心一横,眼一闭:
  
      “奴才死罪。理藩院接待的那几十个外夷使团全部是骗子。”
  
      ……
  
      东暖阁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乾隆半天才问道: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奴才查证过了,那些夷使全部是骗子。奴才该死。”
  
      说完,和珅就咚咚的开始磕头。
  
      ……
  
      总管太监秦驷感觉自己的脑袋里炸了一个响雷,
  
      出现了职业生涯当中第一次重大失误,手里捧着的玉如意掉地,碎了~
  
      当啷!
  
      乾隆被吓的一激灵,却是罕见的没发火。
  
      而是沉默了一下,突然笑了:
  
      “不可能。朕不信。”
  
      “和珅你最近担子太重,压力太大了吧。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朕不信,哈哈哈哈。”
  
      乾隆爽朗的大笑,把和珅给搞不会了。
  
      一时间,
  
      他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不,就这样混过去?反正有主子金口玉言了。
  
      ……
  
      乾隆的手臂滞空片刻,还是把印章放在了一旁,好奇的低声问道:
  
      “和珅,你都是从哪儿听说的?谁在造谣。”
  
      “市面上有些传言。奴才也,也,也吃不准~”
  
      突然,
  
      乾隆眉头皱起,离开书案:
  
      “走,跟朕去内库房瞧瞧。”
  
      说罢,他急匆匆走在最前面。秦驷、和珅一脸惨白的跟在后面,侍卫们立马快步跟上。
  
      秦驷用眼神无声的询问:真的吗?
  
      和珅无声的点头:真的!
  
      看门的太监赶紧打开铜锁,推开库房大门,跪在一旁~
  
      乾隆的步伐异常快,毕竟老爷子只是爱面子,只是冷血,但不傻。
  
      他径直穿过了5间陈列撒克逊使团贡品的屋子,钻进了其余各国的贡品陈列间。
  
      ……
  
      这是他头一次关注这些撮尔小国送来的贡品。身为大清皇帝,从来不指望蛮夷能送来什么好玩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尼德兰贡品:铜锭10枚、贝壳20件、粗糙艺术品2件、立钟1件。
  
      伊比利亚贡品:铁刀2把、干海参1筐。
  
      佛郎机贡品:椰子20个。
  
      波斯贡品:地毯2块。
  
      普鲁士贡品:西洋剑1把,尖顶头盔1只。
  
      西西里贡品:贝壳项链1挂。
  
      安道尔贡品:无~
  
      ……
  
      突然,乾隆惊讶的指着两架完整的动物骨骼,问道:
  
      “这是什么?”
  
      内务府看管库房的人连忙下跪,解释道:
  
      “这是维京王国进贡的一只猎犬。”
  
      “犬呢?”
  
      “犬,犬死了。他们说在海上漂泊的时候就死了,所以送来了这副骨架。”
  
      乾隆差点气笑了,指着另外一具像是大鸟的骨架:
  
      “那这个呢?”
  
      “是,是一头老鹰。”
  
      “鹰也死了,所以给朕送来了骨架?”
  
      “回皇上,是,是的。”
  
      ……
  
      总管太监秦驷痛苦望向和珅,眼神仿佛在说话:
  
      “和大人,我信你了。”
  
      乾隆已经出离愤怒,发出了渗人的笑声。
  
      他抽出“普鲁士王国”进贡的西洋剑,挥剑横扫架子上那些贡品,不,应该称作洋垃圾。
  
      哗啦啦~
  
      垃圾滚落一地的同时,更离谱的事发生了。
  
      乾隆手里的西洋剑,断了!
  
      不是从中间折断,而是从剑格处掉了,老鼠尾?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望着这一幕,以至于脑袋都懵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