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前方扬州,此河不通!

2025-03-04 作者: 忧郁笑笑生
377前方扬州,此河不通!    船队驶入东水道,靠岸卸货!
  
      船夫们很卖力,
  
      想着赶紧卸完货,返回江那边的京口,这一趟就算是有惊无险,净赚2两白银。
  
      2架跳板,中间间隔1尺。
  
      老顾赤膊上阵,俩人协作,抬着炮筒~
  
      步伐保持一致,不轻不重。
  
      像抬宝贝一样,把船舱里的5门3磅霰弹炮安全弄下了船。这活儿,非老水手搞不定。
  
      ……
  
      返航时,
  
      逆流而上,船速就慢多了。
  
      但好在都是空船,所以船速勉强还能接受。
  
      接近京口时,
  
      他们望见了第2波船队满载而下,船速飞快。
  
      擦肩而过时,
  
      互相还隔空打起了招呼。
  
      “哥哥们,江北安全吗?”
  
      “安全,放心的去吧。”
  
      有心人注意到了,第2波船队压根没有战舰护航。想来物资的重要性打折扣了。
  
      只是每艘船上,都有一队士兵押船。
  
      这些士兵会随同物资一起登岸。
  
      扬州段东水道,繁忙无比。
  
      突然,
  
      一支50艘船组成的船队驶来。
  
      炮台上的士兵只是瞅了一眼旗帜,就大喊道:
  
      “陆军大臣兼第1军团,林总指挥来了~”
  
      ……
  
      林淮生,
  
      带着第1军团4个营,还有30门火炮来了。
  
      考虑到卸炮困难,他还拆来了一架吊车。
  
      先假设吊车,用石条和水泥浇筑底座。
  
      但是,在水泥终凝之前,吊车是不能投入使用的。
  
      士兵们鱼贯下船,
  
      在军官的指挥下投入紧张的工作,挥舞着铁铲奋力挖掘工事。
  
      燧发枪架在十步内,随时可以取用。
  
      拒马都是半成品。
  
      士兵们只需将尺寸接近的木棍用麻绳捆绑起来,形成一个个移动障碍物。
  
      木桩的尖头经过了表面碳化处理。
  
      仅仅半天,
  
      就围绕东水道附近,构筑了简易的营寨。
  
      林淮生如释重负。
  
      最危险的时刻终于过去了~
  
      接下来,清军就算出动骑兵,也没法把自己推下江了。
  
      ……
  
      南靠长江,东靠大运河东水道。
  
      抢滩阵地,纵深宽阔。
  
      “让所有的骑兵,所有的参谋全部到我这报道。”
  
      “是。”
  
      32个参谋,50余個有马斥候。
  
      林淮生望着这些人,开始调兵遣将:
  
      “从即刻起,你们直属本大臣节制。江北之战规模宏大,本官的每一道军令你们都务必执行到位,违令懈怠者军法从事。”
  
      “遵命。”
  
      “第一道命令,弄清楚目前有多少士兵?多少门火炮?多少斤火药?你们5个人负责,半个时辰后报于本官。”
  
      “第二道命令,将大营向西、向北扩展6里。分别出动1个营,先构筑支撑点。所需辎重物资,你们4个负责。”
  
      “第三道命令,码头堆积如山的后勤物资,你们4个负责清点分类,你们2个负责调配分发到各营各队。给后续船队腾出空间。”
  
      “第四道命令,注意调配物资种类,多余的暂时停运,把船舱留给紧缺物资。你们4个负责,必要时随船回京口监督执行。”
  
      “所有骑兵,从现在开始负责本官和参谋之间的沟通传信。”
  
      “听明白了吗?”
  
      “明白!”
  
      ……
  
      第1军团第2营,500士兵携带4门骡拉霰弹炮向西行军。
  
      清军斥候,就在2里外逡巡。
  
      这些陕甘马队奉海兰察之命侦查渡江吴军动向。
  
      双方并未发生交火~
  
      海兰察已经知道了安庆失守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他觉得以吴军的火炮实力攻陷绝大部分平原重镇城池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明亮那个胆吓破了的家伙,比耗子强不了多少。
  
      “都统,标下请命,把吴贼赶下长江。”
  
      “不。”
  
      海兰察眼神灼热,望着帐内的一众总兵、副将。
  
      “本官有个大胆的想法,让吴军主力登陆,放进来打。把他们全部杀死在江北。”
  
      众将反应不一。
  
      有人兴奋,有人狐疑,有人沉思。
  
      都在琢磨海兰察的战略是否可行。
  
      “吴军舟船犀利,把长江沿线当成了自家后院。朝廷一时间拿不出像样的水师,可若是能一仗消灭他们的陆上精锐。吴军水师就成了无根之木。”
  
      ……
  
      众人抬头,望着凶狠彪悍的海兰察。
  
      “诸位将军,江北大营有6万官兵,淮安那边至少还有6万兵。打赢这一仗,封官赐爵,金银宅子,朝廷都不会吝惜。”
  
      “战事关键时刻,本官也会亲自披挂冲阵,还请各位扬鞭催马,随本官一同冲杀。拜托各位了。”
  
      “嗻。”
  
      众人纷纷拱手领命。
  
      主帅都这么说了,大家伙没啥好说的,猪突玩命就是了!
  
      打老了仗的人都知道,两军一旦突破距离,火器就是烧火棍。
  
      以北方绿营为主的江北大营还是挺有信心的,他们打心眼里瞧不上南方同行打的那些烂仗。
  
      尤其是陕甘绿营将官嗤之以鼻。
  
      回帐后,
  
      各自激励士气备战。
  
      同时,
  
      海兰察派亲兵传令,要求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提供粮饷。
  
      打仗之前,
  
      不给绿营兵们先发个2两银子,这士气就没法上去。
  
      另外必须宰杀大量牲畜,丰富伙食。饭菜里没油水,人就没力气。
  
      按照海兰察的要求,江北大营连续3天,全体兵丁顿顿要吃肉!如果江北官府提供不了足够的猪肉牛肉鸡肉,那就请用人肉补齐。
  
      ……
  
      这一次,
  
      漕运总督关铭恩、督粮道于运和、淮安知府常火炎、扬州知府胡佐佑表现的特别积极。
  
      胡佐佑当场拍了桌子:
  
      “哪怕全体扬州人勒紧裤腰带,碗里1年见不到油星子,也要保证江北大营的官兵们吃的嘴角流油。”
  
      他出动了所有衙役下乡收罗牲畜。
  
      官道上,
  
      手握皮鞭、牛尾刀的衙役们虎视眈眈。被征发的百姓牵着猪牛羊、鸡鸭鹅,哭着骂着向仪征走去。
  
      扬州城守营更是全部出动。及时扑灭了3股小规模的不满事件,将首犯村夫关进了站笼。
  
      淮安知府常火炎做的更决绝。
  
      除了常规家畜,他甚至下令把全淮安的狗都抓了送到仪征去。
  
      狗肉,也是正经肉!
  
      当然,这个指标很难科学把握。
  
      常火炎是这样下令的:
  
      “每村必须抓10条狗,单只狗重不能低于3斤。做不到,保甲就换人。”
  
      可怜的狗子们被关进笼子,沿着运河往南运。
  
      沿途狗吠不止,成为一时奇观。
  
      常火炎还是缺少想象力,如果他是广东籍的话,起码还能增加两样肉食——蛇、胡建人。
  
      ……
  
      心虚的江北官绅这一次表现的特别积极。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希望把“火烧钦差案”给轻轻揭过去~
  
      丰济仓窝案,
  
      涉案数额实在是太大了,近10年至少有300万石粮不翼而飞。
  
      当然了,
  
      遵循“万物守恒定律”,这些粮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保管方式罢了。退一万步讲,至少还在大清国境内,不算流失。
  
      江北大营的丘八们可不管这些,敞开吃。
  
      运河边血流成河。
  
      各种牲畜运到,立马大卸八块、扒皮拆骨。
  
      一开始,倔强的狗子们激烈反抗,还咬伤了好几人。
  
      后来,
  
      河畔,血腥味浓重好似修罗地狱。
  
      再凶狠的狗子到了这里也吓尿了,呜咽发抖,面对屠夫们生不出任何反抗心理。还是被扒皮拆骨扔进大锅烹煮。
  
      ……
  
      “都统,银车到了。”
  
      “多少?”
  
      “42万两。”
  
      “哼,照单全收。”
  
      “都统,淮扬士绅代表想见您。”
  
      “不见。就说本官军务繁忙,赶紧打发走。”
  
      海兰察压根不想和这帮人扯上一丁点关系,他是武夫,不大识字,可一点不蠢。
  
      他无法预测皇上会如何处置“火烧郑谨生案”。
  
      但是,
  
      连续2名二品大员倒在了淮扬,这事揭不过去。
  
      如果这都能罚酒三杯、轻松过关的话,他认为大清朝的日子也就不久了。
  
      没有文化,不代表没有脑子。
  
      不懂官场,不代表不具备危险直觉。
  
      这也正契合了乾隆向皇子永琰所说的亡国2要素,其中之一“皇帝失去了对地方官府的有效控制”。
  
      海兰察不懂文词,但是他打过猎!
  
      打猎是一项集体协作行动,如果参与围猎的部族勇士居然敢擅自将猎犬射杀,只因为猎犬妨碍了他偷吃猎物的肝脏。
  
      那部族头领必须当场杀死这个勇士,维护权威!
  
      ……
  
      江南运河,再次重现了白帆遮天蔽日的盛况。
  
      船只从杭州府一直绵延到京口。
  
      吴国治下的所有州县,
  
      民间都在传:“吴王北伐,要改朝换代了。”
  
      各路商人坐着马车齐聚苏州府。
  
      经济大臣范京炙手可热,
  
      无数人想打通他的关节,多承揽一些军需物资单子。
  
      好在他足够清醒,冷静的写折子请求李郁单设一机构专门负责军需采购。
  
      秘密养病的李郁,对此不置可否。
  
      但从内心,他是认可的。
  
      采购,这行里的水太深了。大概是需要替范京分担一些了。
  
      经济部的权限太大了。
  
      吴国坊间都戏称,江南的财神爷,他姓范!
  
      不提其他,
  
      光是这1年,吴国从民间造船厂采购的各类运输船就高达210艘,覆盖各种形制,包括但不仅限于漕船、运兵船、运煤船。
  
      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船只,所用船材也不同。
  
      福建——浙江木材走私路线已经打通,福建的松木、杉木、榆木,源源不断的为吴国的造船事业添砖加瓦。
  
      王亶望署理闽浙总督后,常驻福州。
  
      排除异己,安插心腹。心狠手黑,福建官场人人自危。所以走私木材这种小事,没人敢过问。
  
      王亶望对李郁有一点颇为钦佩,
  
      做生意从不拖欠钱款,付款十分爽利。
  
      ……
  
      王亶望先用很低廉的价格,从本地的木材商手里强行收购已经放置3年以上的木材。
  
      借口是在闽浙边界修筑坚固营垒群!
  
      凡是不愿配合的商人,就扣上“无良奸商”的帽子,统统下狱。
  
      然后,
  
      把这些木材拉到北边按照正常市场价卖给吴国商业署。
  
      商业署再把这些木材加价卖给民间造船厂,造船厂再把这些木材制成吴军所需要的运输船,赚取利润。
  
      总之,
  
      如今的吴国不缺民用船,只是缺正经战舰。
  
      在刘武等人的推动下,
  
      江南造船厂也尝试一种新思路,用松木榆木造出双层楼船,然后搭载各种小口径火器作为火力支援舰。
  
      这一次,
  
      率先驶入扬州东水道的就有2艘这样的火力支援舰。
  
      此时,
  
      外形颇为复古的楼船,正在巡航大运河。
  
      两侧各有8名桨手为船只前进提供动力。
  
      楼船有2层。
  
      上层两边向里缩进1丈,墙壁上均匀开挖了射击孔。下层,安放有10门仿制佛朗机炮。
  
      ……
  
      沿着大运河上溯15里,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舰长,前面河道断了。”
  
      舰长跑到楼船顶上,猫着腰看了一眼,就无奈笑了:
  
      “这叫翻坝。”
  
      【古代为了消除两边的水位差,一般采用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船闸,第二种是翻坝。所谓的翻坝,就是在河道中间筑起堤坝。石木为基,泥土为坝体。在坝体上覆盖软泥,运用绞盘或者畜力人力,把船从一侧拖到另一侧。这一过程,为了防止摩擦伤到船底,用软泥覆盖坝体表面充当缓冲。】
  
      一群汛兵躲在翻坝周围的林子里、土堤后,探头探脑。
  
      双方僵持了一会,
  
      突然有清军放了一枪。
  
      铅弹打在楼船船板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
  
      舰长摇摇头,觉得没必要浪费火药。
  
      大声传令:
  
      “掉头,返航。”
  
      命令被2次传达,最终抵达底仓的划桨手。
  
      楼船缓缓转动,准备返航。
  
      见这艘古怪的楼船毫无反击的意思,甚至掉头逃跑,汛兵们胆子逐渐壮大了起来。
  
      “弟兄们,俘虏这艘船肯定有重赏。”
  
      100多汛兵、50多个坝夫居然嚎叫着沿着河岸追击。
  
      这些人手持鸟枪、弓箭、钩镰枪、长矛,甚至是扁担~
  
      “舰长~”
  
      “停船,打吧。”
  
      楼船缓缓停下,距离岸边仅有5丈。
  
      追击者兴高采烈,准备涉水抢船。
  
      ……
  
      突然,
  
      一侧舷窗全部打开。
  
      聚集在岸边的一百余人,只见眼前火光一闪。
  
      就被4门佛朗机炮喷出的霰弹,打出了惨烈的伤亡比例。
  
      啊~
  
      所有人都嚎叫着疯狂逃窜。
  
      轰,
  
      楼船又追加了一炮,然后默默的放弃了在这群杂鱼身上浪费火药的不智举动。
  
      舰长笑笑。
  
      莫说是100多人,就算1000人也奈何不了这艘船。
  
      普通弓箭几乎无法穿透船板,火绳枪在10丈之内有一定概率打穿船板。
  
      真正能对自己这艘战舰形成威胁的是——火炮!
  
      造船署明确告知了水师:
  
      即使是200斤的劈山炮,也能对该舰形成巨大威胁。
  
      如果对手用上了中型红衣大炮,1发重伤,2发散架。
  
      同样,
  
      该舰单薄的结构也无法承载口径稍大的火炮后坐力,3磅炮大概就是舰载的顶配了。
  
      所以,
  
      目前只是搭载佛朗机炮、抬枪、燧发枪。
  
      ……
  
      (本章完)
  
      
关闭